<h3> 目前,"罗湖医改"模式已经成为深圳医改的一面旗帜,也成为全国基层医改的样本。经过数年时间的努力,"强基层、促健康"的医改目标成效初显。为了将罗湖医改继续向纵深推进,将罗湖医院集团的优质资源下沉,与我区广大教师学生的健康保健的理念给合起来,实现医教融合这一创新模式。区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和侨务工委根据常委会年度工作计划,早在今年三月份,即委托区人大代表王贤华、肖继宏开展前期调研走访工作,掌握了我区学校医务室工作的详细资料,并撰写了相关建议。5月31日下午,在常委会常务副主任黄瑞儒、副主任谭会茹同志的带领下,部分市、区人大代表刘昕、廖耀雄、王贤华、肖继宏、唐爱群、廖克雄等参加了关于罗湖医院集团医疗服务进校园的调研活动。区卫计局、区教育局、区财政局、区编办、罗湖医院集团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一道陪同参加了此次视察和调研活动。</h3><h3><br></h3> <h3> 代表们先后实地视察了螺岭实验学校湖贝校区和罗湖外国语学校初中部的学校医务室,实地察看了医务室的硬件设备,详细直观的地了解了医务人员的配备及管理体制。</h3> <h3> 随后,在罗外初中部会议室召开了罗湖医院集团医疗服务进校园工作调研座谈会,区人大常委会领导和市、区人大代表们认真听取了相关部门工作开展的情况以及医教融合的创新工作思路和拟实施方案。</h3> <h3> 区教育局局长王水发同志首先代表教育系统的全体师生员工对市区两级人大代表以及相关部门对教育系统的关心,对师生健康的关心表示衷心的感谢。接着汇报了我区教育系统校医队伍现状情况和对下一步校医队伍建设以及校园卫生健康与安全工作的思考,并提出相关建议。目前,我区共有79所公民办中小学校,约17万在校师生,由于编制原因,我区学校医务室未能有效实施在校师生的医疗健康保健工作,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根据国家教委的条例,专职卫生技术人员数量严重不足,二是质量普遍不高,三是学校医疗卫生工作不规范,难以满足国家教委和学校卫生健康以及安全管理的要求。因此,结合我区教育综改方案,创新教师队伍管理,充分利用罗湖医院集团的优势资源,探索校医由罗湖医院集团及其社康中心委派管理机制非常有意义,是造福我区广大师生的事情,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接下来,需要多方共同探讨研究解决校医队伍的增配补缺问题,以及规范校医管理制度,为师生提供更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今年拟在罗外初中部、红岭、泰宁、向西、淘金山、螺岭、行知等下7所学校,率先试点开展医教融合工作。</h3> <h3> 罗湖医院集团孙喜琢院长:罗湖医院集团成立,主要目标就是让老百姓"少生病、少住院",做好疾病预防工作。这与习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要求目标是一致的。下一步,我区将探索三位一体的医疗、疾病预防和教育体系,建立信息共享、互联互通机制,真正实现医教融合,有效预防和控制学校和幼儿园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同时提出了学校负责教育和安全,罗湖医院集团负责医疗卫生和师生的健康促进,校医实行双重管理的工作思路和具体方案。</h3> <h3> 区卫计局局长郑理光:罗湖医改在有不同的反对和质疑声音的时候,区人大常委会带头站出来,支持和指明更好的改革和发展方向。今天,在区人大常委会和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目标高度一致的推动我区医教融合工作,这项创新工作做好了,将会深深地影响深圳的医改工作,甚至会影响整个国家!卫生和教育部门要高度统一思想和认识,结合我区已比较成功的医养融合经验,突破体制的壁垒,共同推进医教融合的目标实现。<br></h3> <h3> 区编办柳通:今年是机构改革年,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反复提到将高品质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到一线,为社会、为百姓提供更多更好地公共服务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罗湖是改革开放的发源地,医教融合也是一项新的改革,把专业的医生团队,高标准的医疗设施建设配置到学校,符合国家机构改革的方向,特别是这样的做法对提高广大师生的健康水平有极大的帮助。区委组织部编办是同意支持此项改革创新工作的,同时,区编办将积极开展教师队伍的核编增编工作。</h3><h3><br></h3> <h3> 区财政局副局长邓敏怡:一直以来,区财政对医疗和教育的支持力度都非常大,两项开支均逐年增加。医疗服务进校园是非常好的民生事项,也是符合十九大提出的增加老百姓的体验感、获得感的要求,区财政一定会大力支持此项工作。</h3> <h3> 区人大代表唐爱群:作为保健工作人员,同时又是区人大代表,一直以来,关注着教师队伍的健康问题。去年,全区干部的体检报告显示,查出来有35例恶性肿瘤,教师队伍就占了15例,这一数据很令人担忧。因此,很需要一种模式来关注教师队伍的健康问题。建议给每个教师都配备一个家庭医生,建立健康档案,长期跟踪管理。医教融合的模式,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大家少生病、少住院,这也是符合目前大健康的观念,我为这创新模式的点赞。</h3> <h3> 区人大代表肖继宏:当区人大教科文卫工委委托我开展医教融合工作调研时,我意识到这是一件好事。虽然我区的学校都有校医室,但是,没有一间校医室真正能够承担起应有的作用。学生在校如果有突发性的疾病发生,学校是无能为力的,这样的案例很多。因为责任重大,每个校长的心里都是忐忑不安的。根据我区的实际情况,个人建议从公办学校开始,先行探索医教融合工作,达到共赢的目的。</h3> <h3> 区人大代表王贤华:这段时间走访了多所学校,并与校长交流探讨,都认为罗湖医疗服务进校园,也就是把罗湖医院集团改革上的举措延伸,大家都充满期待,都希望这个尽快落到实处。我区已经建立起了"以预防为主、分级诊治"的医疗机制,这种体系的建立为学校校医室的改革创造了条件,而且,学校校医室的改革也将成为我区医院集团进一步深化改革的一块重要阵地,这也必将成为我区深化民生领域改革的一个重要创新举措,在全国范围内都将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建议:第一、将学校目前校医室的功能进行分离。对学生开展健康教育的职责由学校承担,凡是涉及到用药、看病和治疗的职责由医院集团承担。第二、区教育局对现有的在职在编校医进行资源整合,在全区范围内共同承担健康教育职责,对非在编校医根据需要逐步消化。第三、区医院集团利用学校现有医务室的空间,落实设备和人员配置,建立基层诊所,建立学生疾病防控和治疗体系。</h3> <h3> 区人大代表廖耀雄:一是关于医教融合,医院和学校的功能有重合也有不同,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也不同,每个学校要制定符合自己学校的方案。二是我们不要把所有的责任都落到学校,也要有一部分责任在应该家长。因此,学校和家长的沟通很重要,做到多方共同教育。</h3><h3> </h3> <h3> 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谭会茹在座谈会上指出:首先,非常感谢市区人大代表,尤其是肖继宏和王贤华代表,冒着酷暑,利用自己休息的时间,走访了我区多所学校,掌握了有价值的信息和提出很好的建议。同时,也感谢罗湖医院集团为医疗服务进校园工作的推动做了大量的准备和调研工作。还要感谢区教育局的全力配合,为下一步推进医教融合提供了很好的意见建议。罗湖在推进医院集团改革方面做了一个非常好的尝试,也给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做出了先锋表率作用。结合去年7月份,市卫计委和市教育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卫生工作的通知》,提出几点建议:一是医教融合是新生事物,没有可借鉴的案例和经验。相关部门要参照国家的规定,结合医改经验,卫生和教育部门要做好沟通协商,按实际情况编制工作方案。二是要把职责界定,责任划分,建立健全完善的学校医疗服务管理体制。三是先初步试点,然后再全面铺开,以缓解我区在人力和资金方面的压力。</h3><h3> </h3> <h3> 区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黄瑞儒同志总结发言并强调:改革要力量,改革要动力,这就是可以带来正能量的创新改革,要通过模式创新,让卫生和教育科学融合,让孩子们切实享受优质的教育、优质的保健,真正落实大健康概念。2018年,区人大常委会决定将医教融合工作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工作来推动,这也是一种改革。习总书记说到:老百姓的幸福感来自哪里?那就是孩子们能上学,百姓有病能得到医治,幸福感就具体化了。在实践中,可以通过创新改革,突破传统的编制局限,通过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的强强合作、优势互补,让大健康的内涵扩大,让广大师生真正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享受到优质教育,享受到优质的保健服务!区政府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意识到这项改革创新工作是一个多赢的局面。区政府要专门成立工作小组,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牵头负责,区编办、区财政局等相关部门要大力支持这项改革创新工作。 从去年到现在半年多的时间,区人大常委会和政府有关部门经过了大量的调研,集中了很多智慧,形成了今天的思想和理念的碰撞。尽管这样,肯定也还有许多想不到的方面,但是,我们要朝这方向要推进。10月份,名部门一定要共同拿出可行性方案,做到边推进、边完善、边提高,不只是停留在调研阶段。接下来,区人大常委会既对此项工作开展监督,同时,也全程服务这项改革创新工作,并且有信心和决心把这个事情办成。因为,这项改革工作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