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学,引导学生思维深层参与提升技术素养”——2017–2018第二学期小学劳动技术区级研究课

张杰

<h3>  5月31日上午,延庆区教科研中心李永芳老师在十一学校组织了“做中学,引导学生思维深层参与提升技术素养”为主题的教研活动。全区小学劳动技术学科任课教师及部分教学管理干部参加了此次活动。</h3> <h3>  老师们都早早来到活动现场等候,上午8点钟,在李永芳老师简短的开场白,明确开展本次活动的意义和初衷下,开始了今天的活动。</h3> <h3>  活动共上两节研究课,第一节课是由延庆区十一学校张立华老师执教的《缝制布绣球》。张老师利用孩子们感兴趣的玩具布绣球巧妙的导入,课堂上通过让学生尝试观察、拆分,组装,探究布绣球的组合方法。又通过拼摆环节探究月牙瓣的结构。整节课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在做中掌握缝制布绣球的方法,同时对学生进行非遗传承和节约环保的教育!</h3> <h3>  听课老师也对缝制布绣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看,听得多投入!</h3> <h3>  通过拼摆,孩子们很快探究出了其中的关系,棒棒哒。</h3> <h3>  第二节课是由延庆区千家店学校张杰老师执教的《编花篮》,课上张老师利用纸藤代替荆条编制的花篮实物导入,激发孩子们学习编制的兴趣,对花篮结构整体感知。课上,以学生为主体,给足学生时间,借助流程图学习圆形底座的编制。课中,转变教与学的方式,让学生在做中探究平面篮底与直立篮身的关系,不同造型的花篮是由什么决定的,引导学生思维的深层参与。通过作品对比分析,掌握重要的编制方法,给学生留出深入研究的时间和空间。最后,在感受不同材料作品美的同时,渗透变废为宝、废物利用的德育教育。</h3> <h3>“看我们编得多认真”!</h3> <h3>“看我编制的作品不错吧,来张特写”!</h3> <h3>  课后两位老师对研究课的教学设计、课堂中学生生成、课后反思等内容进行了说课,并与在场老师进行互动式教学研讨。</h3> <h3>  来自香营学校、大柏老小学的张爱民和柯海英两位老师代表发言,十一学校赵爱华主任也对本次研究课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提出了建议和意见。针对老师们也感兴趣的编制内容,李老师利用学生作品进行了分析,过程中引发大家思考,会场气氛热烈!</h3> <h3>  看,我们的老师也积极参与到编制中,邓晓光老师利用休息时间编制的作品,晒一下!</h3> <h3>  活动最后,教研员李永芳老师对此次研究课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对两节研究课给予肯定。也希望通过本次教研活动,让所有老师真正领悟到"转变教与学方式,在做中学,引导学生深层参与"这一主题的真谛,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开阔学生思维,使实际获得的更多。并能尝试有效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当中去,提升学生技术素养,促进学生长远发展。</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