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干半岛的异国风情……

吴叔平

<h3>巴尔干半岛行摄归来,梳理所见所闻,浓郁的中世纪风情弥漫镜头所到之处的保加利亚、塞尔维亚、波黑、克罗地亚……上古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巴尔干地区的治权在古罗马人、哥特人、斯拉夫人、阿拉伯穆斯林、法国人、奥地利人之间反复更替,入侵与反入侵之间的数度毁灭与重建,使&quot;火药库&quot;一度成为巴尔干的别名……硝烟散去后的今天,巴尔干展现给游客的是多元文化、宗教、民族与生活方式融合的充满诗意的中世纪风情……只是那些抹不去的战场痕迹仍会不时出现在盛开鲜花的古堡要塞、城市乡村,以及老一代人迷离的眼神中,巴尔干半岛的异国风情因此带上了一种独特、迷人的&quot;巴尔干式&quot;的忧伤……</h3> <h3>一、城堡、要塞、老桥……昔日血与火凝聚的中世纪遗存已成画境</h3> <h3>硝烟散去……</h3> <h3>信天翁捎来远方的诗……</h3> <h3>扼守多瑙河与萨瓦河的要塞已成观景台……</h3> <h3>建于15世纪的莫斯塔尔老桥。</h3> <h3>上世纪九十年代波黑内战期间被毁,2004年修复,现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h3> <h3>老桥将居住在河两岸的穆斯林族和克罗地亚族居民联系在一起……</h3> <h3>二、从对立对抗到共存:那些承载多元文化艺术结晶的信仰空间让你在静赏中浮想联翩……</h3> <h3>索菲亚市圣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东正教大教堂里的一幕……</h3> <h3>沉思半刻,仿佛一生……</h3> <h3>萨拉热窝贝格清真寺——正在做晚祷的穆斯林信徒</h3> <h3>清真寺女信徒入口处</h3> <h3>能容纳6万人的贝尔格莱德大教堂</h3> <h3>萨格勒布大教堂,正在进行中的中学历史课……</h3> <h3>教堂外的天空……</h3> <h3>上帝之眼……</h3> <h3>三、那些璀璨于河谷海滨、竟现希腊-罗马-拜占庭艺风与调性的老城,让人一再放慢脚步……</h3> <h3>&quot;耶稣光&quot;下的萨拉热窝远眺……</h3> <h3>细雨如诗……</h3> <h3>老城如画……</h3> <h3>亚得里亚海滨老城杜布罗夫尼克</h3> <h3>杜布罗夫尼克老城的大街</h3> <h3>暮色中,老城如梦……</h3> <h3>四、街情——最直观的巴尔干人文场景记录</h3> <h3>棒!</h3> <h3>镜头感十足的美女们……</h3> <h3>萨格勒布有轨电车中的一幕……</h3> <h3>老街倩影……</h3> <h3>如沐春风……</h3> <h3>音乐喷泉广场……</h3> <h3>走下墙的上世纪丽人……</h3> <h3>婚礼摄影进行时……</h3> <h3>老城墙脚的一幕……</h3> <h3>何不问我?</h3> <h3>萨拉热窝老城广场的国际老人团(美国人、英国人、法国人、犹太人)</h3> <h3>走过岁月……</h3> <h3>内战的阴影仍然闪烁在老一代人迷离的眼神中……</h3> <h3>五、亲情、恋情、友情——远离硝烟的风情交响诗篇象被夕阳染红的亚得里亚海水般炙热、深沉……</h3> <h3>母爱与父爱,永恒的亲情诗篇……</h3> <h3>清晨,走在街上的幸福……</h3> <h3>如品佳酿……</h3> <h3>见证……</h3> <h3>阳光下的表白……</h3> <h3>回忆……</h3> <h3>亚得里亚海滨,如歌的日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