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记忆,为了即将逝去的掘港老街

陈林

掘港成陆于春秋,初建于唐,发展于宋,繁荣于明清,绵延至今。春秋时期的扶海洲东端即为现在的掘港。扶海洲于东晋时与大陆相连接。宋代建掘港场,逐步形成集市。明清以来,客籍商人纷至沓来,经商开店,市场繁荣。清代,掘港成为盐、棉、米、茧“四白”集散中心,一度有“小扬州”之美誉。 掘港石板街有3条:正街、岸街、竖街。正街又叫北街,岸街又称南街。正街东起龙王桥,西至旧盐关。岸街东起烟墩场,西至地藏桥,竖街北端在上真观前与正街相接,南行过云浦桥与南街相连,南北街似两条巨龙伸展蜿蜒,头为龙王桥与烟墩桥,尾为关西五里墩与范公堤上的烧香炉。花岗石石板则是龙的胸甲和鳞片,清时街旁60多条碎石铺成的小巷是龙脚,居高望之,显得大气而厚重。全镇除3条石板街外,还有蒋家桥巷、武庙巷、郡庙巷及大王庙巷的路面亦由石板铺就。石街一律用长条花岗石平铺,每块长3尺3寸,宽1尺,厚5寸,左右各以长短不一宽为1尺的石板竖铺分夹。整个石铺路面宽近两米,两边用侧砖铺的人行道亦有两米,旧时能供两乘官轿相向而过。累计铺面石板,平铺长宽一致的计8735块,竖铺分夹的计7490块,共计16225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