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情深

Liu. y-L

<h3>  2018年5月28日,我来到了陕西绥德,因为得知我的两位老战友从新疆回到了家乡,我赶来与他们见面。1946年到1950年期间,我们一直并肩作战、工作、生活在一起。虽然我的身体状况并不适合长途行车,但是我无论如何一定要再见到他们,因为我们已经68年没有见过面了。<br></h3><div> 战友见面手拉手,我们三个快九十岁的老人仍旧难掩内心的澎湃与激动。坐在桌上望着彼此都已苍老的面容,我们回忆起当初远离家乡参加革命战斗时相互关心照顾的岁月,还有那些为了革命事业而离开了我们的好战友、好兄弟。我们曾一起参加了延安保卫战、运城攻坚战,共同参与了整个大西北的解放战斗,直到1950年8月,我调到了空军,他俩仍然坚守在祖国的边疆。没想到这一别再见已是68年之后了。</div><div> 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离别岁月,割舍不断我们深厚质朴的情谊!战友情怀,犹如一杯老酒,清净醇厚,味香远久。68年前的我们还是些毛头小子,一起度过了人生最艰苦、困难的危险年代,火热的军旅生活锤炼了我们的意志同时也凝结了我们的友情。</div><div> 岁月更迭,年轮转换,转眼间我们已到耄耋之年,曾经的热血青春一去不复还,但是那些在枪林弹雨中,在艰苦的军旅生活中所积累的感情,岂是时间能够冲淡的?在久违的日子里,我们曾多少次打听彼此的下落,虽然天各一方,但是割不断对彼此的牵挂。</div><div>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们为了革命献出了自己的青春,收获了彼此的理解与信任、支持与尊重,彼此见证着我们无悔的青春岁月!千言万语终汇成一句话:保重!我亲爱的战友!!!</div> <h3>常融、李彦飞和我</h3> <p class="ql-block">我的个人简历</p><p class="ql-block">1.1932年1月29日生于山西汾阳金井村</p><p class="ql-block">2,1938年5月参加儿童团。</p><p class="ql-block">3,1946年8月参加吕梁军区警卫队战士。</p><p class="ql-block">4,1946年12月调入359旅(后改为步兵5师)警卫连通讯员。</p><p class="ql-block">5,1947年1月调入359旅卫生部卫生员副班长,班长,消毒员。</p><p class="ql-block">6, 1950年7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 1950年12月调入空军六航校学习学员。</p><p class="ql-block">7,1951年8月调入空军17师任军械员,军械组长,军悈副主任,主任.</p><p class="ql-block">8,1952年3月参加抗美援朝。</p><p class="ql-block">9,1953年7月调入空军中级航校学习。</p><p class="ql-block">10,1955年2月调入空军22师任团军械主任。</p><p class="ql-block">11,1960年10月调入潍县基地机务大队任副大队长司令部训练科副科长,代科长。</p><p class="ql-block">12,1962年3月调入空军基地后勤部组织计划科任科长。</p><p class="ql-block">13,1965年3月调入铁道兵13师后勤部任科长。</p><p class="ql-block">14,1965年12月参加抗美援越改为中国交通部第六支队任科长。</p><p class="ql-block">15,1976年5月调入山西省康城电厂任副厂长,1977年7月任厂长,党委副书记。</p><p class="ql-block">16,1984年12月调入吕梁电业局调研员负责太霍220变电站筹建处筹建工作。</p><p class="ql-block">17,1996年离休。</p><p class="ql-block">离休后一直担任输变电工区老干活动中心主任</p><p class="ql-block">2023年1月15日逝世享年92岁</p> <h3>那时的我</h3> <h3>1950年在新疆</h3> <h3>1952.03-1953.07年抗美援朝</h3> <h3>1958年山东</h3> <h3>1965-1968年抗美援越</h3> <h3>1962年和战友李占英</h3> <h3>抗美援朝时和白玉哲、黄开宪一起</h3> <h3>1950年新疆阿克苏</h3> <h3>我先后获得了抗美援朝军功章、全国解放奖章、抗美援朝纪念章、解放西北纪念章、抗美援越时越南政府颁发的荣誉奖章、慰问解放军代表团等奖牌</h3> <h3><font color="#010101">2016年8月6日</font></h3> <h3>战友情深</h3><h3> 2018年5月28日,我来到了陕西绥德,因为得知我的两位老战友从新疆回到了家乡,我赶来与他们见面。1946年到1950年期间,我们一直并肩作战、工作、生活在一起。虽然我的身体状况并不适合长途行车,但是我无论如何一定要再见到他们,因为我们已经68年没有见过面了。</h3><h3> 战友见面手拉手,我们三个快九十岁的老人仍旧难掩内心的澎湃与激动。坐在桌上望着彼此都已苍老的面容,我们回忆起当初远离家乡参加革命战斗时相互关心照顾的岁月,还有那些为了革命事业而离开了我们的好战友、好兄弟。我们曾一起参加了延安保卫战、运城攻坚战,共同参与了整个大西北的解放战斗,直到1950年8月,我调到了空军,他俩仍然坚守在祖国的边疆。没想到这一别再见已是68年之后了。</h3><h3> 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离别岁月,割舍不断我们深厚质朴的情谊!战友情怀,犹如一杯老酒,清净醇厚,味香远久。68年前的我们还是些毛头小子,一起度过了人生最艰苦、困难的危险年代,火热的军旅生活锤炼了我们的意志同时也凝结了我们的友情。</h3><h3> 岁月更迭,年轮转换,转眼间我们已到耄耋之年,曾经的热血青春一去不复还,但是那些在枪林弹雨中,在艰苦的军旅生活中所积累的感情,岂是时间能够冲淡的?在久违的日子里,我们曾多少次打听彼此的下落,虽然天各一方,但是割不断对彼此的牵挂。</h3><h3>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们为了革命献出了自己的青春,收获了彼此的理解与信任、支持与尊重,彼此见证着我们无悔的青春岁月!千言万语终汇成一句话:保重!我亲爱的战友!!!(徐珍第二次修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