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周敦颐是我高山仰止的故乡先贤。周先生作为北宋著名学者,他的理学著作知之者不多,但是他在庐山脚下莲花洞写的一篇短文爱莲说,却千古流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周先生是湖南人,定居庐山脚下后,把门前一条小溪也取名叫廉溪,因为他故乡湖南有一条小河叫廉溪。也许是出于谋生的需要,他还办了一所小学校,取名叫廉溪书院,于是人们都叫他廉溪先生。廉溪先生酷爱莲花,在自家门前挖了一个小池塘种莲花。每当荷香四溢时,廉溪先生就在池塘边流连。于是爱莲说这篇佳作也就脱口而出。后来爱莲说脍炙人口,天下流传,人们就把他所居住的地方叫做莲花洞。至今九江市区还有地名叫莲花池,还有路名叫廉溪路。 </span></p><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小时侯,奶奶、父亲和母亲聊家常时总会说到九江莲花池这个地名。久而久之我终于明白,原来我们家解放前就是住在九江莲花池某处,奶奶在大陆饭店帮人家洗衣服,外婆和奶奶一样,都是南门湖边专职的洗衣妇。一天奶奶说她有一个儿子,外婆说她有一个女儿,于是两人就结成了亲家。</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估计,父亲和母亲结婚的地点应在莲花池,那么我出生的地点也应当在莲花池。可是我在九江工作多年,却不知道莲花池的具体位置,只晓得大概在原来叫育新小学和南湖宾馆二部的这一带。</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父亲和母亲在世时,从来没有跟我们完整的详细的说过有关的情况,我们也从来没有向父亲母亲询问过有关问题。因为寻常百姓整天为生计操劳,除了吃饭问题,别的都不感兴趣。</span></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爱荷花。每当荷香四溢时,首先是田田荷叶遮满池塘,接着是荷花箭一支一支或先或后从绿荷叶中冒出来,露出粉红色的脸,亭亭玉立,像一个个待嫁闺中的小家碧玉.。然后是荷花盛开,其花硕大无朋,其色艳若桃花,其香清比梅花,其蕊金黄超过百花。最后花瓣凋谢后,一个个青青的莲蓬摇曳多姿,别有风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前几年总有人在说评选国花的事情。我认为如果真要评选国花,首先要明确国花的标准。国花必须具备,一是此花国人都认识。二是此花全国各地分布广泛。三是此花的原产地应在中国,历史悠久。四是此花很美丽,深得国人喜欢。五是此花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寓意。如果用这五条标准去评选国花,只有莲花才可以称之为国花。第一莲花知名度很高,几乎是天下无人不识君。第二从南到北,从西到东,只要有水有土,就可以种莲花。第三屈原离骚里就有“制芰荷以为衣”的诗句,说明莲花在中国最少有二千年以上,中国肯定是莲花的原产地之一。第四莲花的美丽是国人的共识,连万民景仰的观音菩萨都是端坐在莲花上。第五莲花是花中的君子,是纯洁、高尚、美好的象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退休后我搬到碧桂园乡下,住在有一个小小院子的房子里。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在小院里挖一个小小的池塘,种上莲花。这并不是什么奢望,花点钱很快就实现了。第二年我家莲花池里就荷香四溢。每天清晨和黄昏,我在自家小院里徜徉,闻着那淡淡的荷香,欣赏着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荷花,很快就进入心旷神怡宠辱皆忘的境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每当荷香四溢时,我有时会想起故乡先贤周敦颐,是廉溪先生给我生活的启示。更多的时候我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我的故乡九江,想起我的奶奶,想起我的父亲和母亲。</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18.05.031于碧桂园山河城</span></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