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就是打开脑洞(十) ——借助联想的力量

芳菲

<h3>  《写作文就是打开脑洞》系列,已经写到第十期了,有很多朋友点赞及转发,但也有一些朋友询问怎么才能打开脑洞?<br>  下面就来谈谈打开脑洞的方法——<b>借助联想的力量。</b></h3> <h1><h3>  孩子们是最善于联想的。<br> 但怎么联想?<br>  <b>  一是,联想生活里的场景。</b></h3><h3> 比如要描写两个同学上课迟到,敲开教室,溜到座位上 的情景。</h3></h1> <h3>  很多同学都有迟到的经历,就算自己没有过,其他同学也有过。所以在写之前,先回想一下当时的细节:</h3><h1></h1><h1><br></h1> 1.迟到的时候,教室的门是开着的,还是关着的?<br> 2.迟到的是几个人?谁勇敢一点?谁胆小一点?勇敢的表现是什么?胆小的表现是什么?<br> 3.如果门是关着的,是谁敲的门?是轻轻地敲,还是用力地敲?当时心里想了些什么?有什么语言,表情,或动作?<br> 4.老师让进来之后,教室里的同学有什么反应?<br> 5.迟到的同学,是怎么回到座位上的?如果是两个以上的同学,各自的动作,表情有什么不同?<br> 6.老师的表情,语言,动作都有哪些?有没有被老师批评?<h1></h1><h1><br></h1> 当然,以上细节不一定都要写出来。根据人物刻画的要求来进行详写,略写或不写。<h3><br></h3> <h3>  先来看一段文字:<br> 教室的门关的紧紧的,张宇凡紧张地躲在我的身后。<br> 我壮着胆子,轻轻地敲了两下门,然后就等着听俞老师在里面喊"进来——"<br>  我推开门,看见一教室的脑袋都斜着在看我俩。<br>  我"刺溜"一下坐回了自己的座位……</h3> <h3> 这段文字,有画面感,有细节。可以感受到"我"的紧张,张宇凡的胆小,以及班里同学"看热闹,不怕事大"的心态。<br> 但似乎还缺点火候,不够生动。<br> 少了什么?<br> 比喻句。<br>  我"刺溜"一下坐回了自己的座位……,<br>  这句话能不能,用比喻的方法,写得更精彩?</h3><div><br></div> <h3>  先来分析这句话: "刺溜"是拟声词,前面讲过拟声词,是简单又好用的写作技巧。<br> "刺溜"是声音,在生活中,什么会发出这个声音?又能刻画我回到座位上的动作?<br> <b>  提示一下:比喻和联想是不分家的。<br>  既然不分家,比喻也要联想到生活。<br></b><b> 既然不分家,比喻也要联想到生活。<br></b> 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br> 我"刺溜"一下坐回了自己的座位,灵活得像一条重新被投入河里的小鱼。<br> 这个比喻太精彩了。不只形象得刻画了动作,还写出了我的心情。<br> </h3> <h3>  再来看一个比喻句:</h3><h3> 我和张宇凡一人一边,像两只小螃蟹一样横着把箱子抬进了教室。</h3><h3> </h3><div>如果只写:</div><div> 我和张宇凡一人一边,横着把箱子抬进了教室。</div><div> 两个人"横着"抬箱子,动作描写得很准确,但不够生动,少了些趣味。生活中什么是横着走的?</div><div> 螃蟹啊。所以比喻要联想到生活。</div><div> </div><div><br></div><div><br></div> <h3>  再举个例子,写体育课上同学们都到操场上玩的情景:<br> 我们都跑到了操场,你追我,我追你,捧着那个小小的皮球欢笑奔跑。<br> 显然不够生动,没写出体育课上同学们急于玩球的状态。<br> 回想一下,老师一声"自由活动",同学们是什么情景?是不是,一哄而散,急着跑去玩?<br> "一哄而散"的情景,像什么呢?<br> 看作者是怎么写的:<br>  我们就像一群野蜂一样轰到了操场。你追我,我追你,捧着那个小小的皮球,欢笑奔跑。<br>  是不是感觉生动了许多,而且很有画面感。 </h3><h1></h1><h3> </h3><div> </div><h3> </h3><h3> </h3><h3><br></h3> <h3>  <b>联想生活的方法,首先要回忆生活里类似的情景,要有细节。<br></b><b> 把细节白描出来,再选中某几个点,进行联想,运用比喻或拟人或夸张的</b><b>修辞技巧。</b><br> 当然,这对于同学们有些难度,需要同学们有丰富的生活,但现实是很多同学,生活很单一,基本是三点一线::家——学校——托管班(或补习学校)。<br> 那怎么办?</h3><h1></h1><h3><br></h3><h3><br></h3><h3> </h3> <h3>  <b>第二个方法,联想文本。<br></b> 比如我们之前举过的例子,这些生动的文字,我们体会到了它们的好处,就要记下来,并活学活用。描写类似的情景都可以用,但是不能照抄原话。<br> <b>所以,需要我们多阅读,多分析,分析一段文字好在哪里?运用了哪些写作技巧?这样不只积累文本,而且可以让文本为我所用。</b></h3> <h3>  "文本"也可以进一步扩大,比如我们看视频,看到了"野蜂飞舞的情景",虽然没有直接接触"野蜂",但这些是间接的生活经验,可以拿来用。<br>  </h3> <h3>以上范文出自《如果树知道》,作者:张其平。</h3><h3><h3><br></h3>以上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h3><h3><br></h3>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134m9d9l?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写作文就是打开脑洞(九)—让文字"动"起来</a><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