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曰夏收忙 一一谨以此篇献给为新中国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农民们

振清

<h3>三十年前的夏收,是在算黄算割的叫声中开始的。那时的夏天,没有空调,风扇,只能找风利的院子或场畔,在院子的铺上苇席,在外面的支上木床或架子车睡觉乘凉。凌晨三.四点,便起床拿镰割麦。</h3> <h3>一般不超过一星期,大体就可以割完。就可以拉麦碾场了,这也就是最忙活的时候了。为了抓太阳,晚上拉麦进场,黎明摊场,抓时间翻场,到后来起场,没有五、六天连轴转是弄不完的。</h3> <h3>那时碾场,己先是牲口拉碌碡,后来才有了拖拉机</h3> <h3>当时的拖拉机很少,一个生人产队也就一丶二台,碾场的时间非常紧,往往要碾到天黑才收场,起场就只能晚上夜战了。</h3> <h3>那时候车太少了,想叫车拉麦捆子太难了,因为碾场太紧了,就是自已的车也得晚上加班拉。.要是碰上连阴雨,出芽就完了。</h3> <h3>起场就是把麦秸抖出,把毛麦粒推到一块。这就是起场用挑麦秸的铁叉和挑小麦秸的撒叉。</h3> <h3>起场的麦秸,是要打垛成集的,垛子形状各异,借势搭垛,但都要带一个大帽子,邂免下雨灌水。</h3> <h3>这时候的小孩子,是没有人专门看管的,放到麦秸上,只要能看到就行。</h3> <h3>但这就成了他们的蹦蹦床,没爬翻滚,忘乎所以。</h3> <h3>场畔的麦秸垛,就是孩子们的娱乐场</h3> <h3>碾场免不了塌场,.一旦遇到雷雨天气,不管碾沒碾完,只好随遍把秸挑到一边,把毛麦掏出来推到一起盖上。天晴再碾。这种情况叫塌场。一般情况,都能起完。实在完不了,只好天晴再碾,一般情况,是坏不了的,但也有个例,记得有一年连阴雨,长在麦穗的个别品种的麦子都出芽了。对于没碾场的家庭,就会抓紧时间,把地里的麦掴子拉到场上码垛,借墒墒种地。在这时候是没有日夜阴雨之分的,只要活没就得不停干,俗称龙口夺食。</h3> <h3>推到一块的毛麦,要等有风才能扬出麦糠杂物,不论白天晚上,只要有风,推到风口,即刻快马加鞭,一气扬完,才能腾出地力,碾场或晒麦。</h3> <h3>搭眼一看就你是个力气活,也是个技术活。但那时人好,真正不会扬场,不但能请到人,而且都是帮忙的热心人。</h3> <h3>清理干淨的麦子,晾干后便可入仓,上缴公粮。</h3> <h3>收麦的同时,也开始了夏播。转眼间田间由金黄变为深绿,秋田的管理就正式开始了。</h3> <h3>成垛的麦秸,就成了一年的引火柴、牲畜料草丶粉碎后就是猪.羊.鸡饲料。</h3> <h3>后来,有了造纸厂,麦秸便成为紧俏的造纸原料。</h3> <p>这就是过去能把人累的爬下的夏收,是让人脱一层皮的夏收,也是让人终生难忘的夏收,没有经过那个年代的青年,是永远难以体会的。当你</p><p><br></p><p>看見一袋袋沉甸甸的麦子,再苦再累都跟拣到金子一样兴奋,最騎馬能吃上几顿安寧的純麦面饃,能吃上几顿地道的陕西粘面。</p> <p>谨以此篇献给为新中国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大公无私,任劳任怨,默默无为的老农们致敬!愿祖国永远铭记他们。他们同样是那个年代最可爱的人,是那个年代理应讴歌的时代英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