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

王忠新

<h3>父亲节,每当在这个时候,我对父亲的思念都会很强烈。说起来,我和父亲的感情并不深,这是因为我和父亲在一起生活的时间很少。父亲是一名军人,曾参加过抗美援朝,父亲回国后,驻守在辽宁丹东一带,我和母亲在山东老家,1965年母亲随军后,带着我和妹妹来到了父亲身边,二年后,父亲又随部队去了四川,在我们全家到了四川后,父亲却又进了西藏,我高中毕业了,也来到西藏并在林芝武装部穿上了军装,也和父亲一样成为了一名军人,原本想,这样一来,在西藏能和父亲有更多的见面机会,然而,父亲的身体又出了问题,不得不离开西藏。就这样,我和父亲在一起的时间总是那么短暂。</h3><h3> 尽管是这样,父亲在我心里依然是高大、正直,善良的形象。这么说吧,看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石光荣就如同看到了父亲,他就是石光荣一样的军人。</h3><h3>父亲喜欢抽烟,到什么程度呢,有一次在饭桌上,我母亲对我父亲说,你少抽点烟吧,对身体不好,可是父亲却笑着说,咱们那个谁谁谁,一天抽烟只用一根火柴,我一天用二根火柴,这话一出,我母亲也无话可说了。</h3><h3>父亲抽烟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在他的衣服兜里揣的都是烟,有好的,也有一般的,而每次与人见面他总是掏出好的烟给别人,自己再抽一般的,在他看来自己抽好烟是浪费,当年,我给他带的过滤嘴香烟,他都把过滤嘴掐掉,他说,带着过滤嘴抽烟太</h3><h3>费劲。父亲是军人最不擅长跳舞唱歌,在一次部队的活动中,师长点名让父亲唱一段样板戏,而父亲坚持说不会唱,师长下命令说,你今天唱也要唱,不唱也得唱,父亲也火了,说,你今天就是把我枪毙了我也不会唱,父亲就是这样的性格,然而,在军事训练上他却从来都不马虎,曾在大军区比武的400米障碍赛中获得过亚军。</h3> <p class="ql-block">这是父亲在六十年代参加部队连(排)干部培训后的合影,这也是父亲结婚照之后的第一张照片,而这张照片并非父亲自已并没有,是父亲的老战友王振江叔叔的,最近,王振江叔叔的女儿将此照片发给我,所以,照片显得格外珍贵。</p> <h3>父亲脸黑,性格耿直,有时骂起人来也是毫不留情面,父亲在当连长的时候,战士们对父亲还是有几分敬畏,尤其是在军事训练中都不敢松懈。然而,父亲又是一个心肠很软的汉子,每一次战士复员的时候,父亲总是哭的泪流满面,一点也感觉不到他平时那硬汉的形象,但是,父亲又是很不愿意照像,在我的记忆中,每年老兵复员时都会给父亲送一张照片留作纪念。所以,父亲和战士们的合影也就这么几张照片。</h3> <h3>这是父亲在部队驻地五通桥金山的营区和战友们的合影。</h3> <h3>这是我父亲的战友,在连、营的搭档李世玉叔叔保存的珍贵照片,尤其是照片上共同前进那几个字非常有时代特色。</h3> <h3>这是父亲当年在西藏拉萨汽车团支左时拍摄的照片,我记得有一年父亲从西藏回四川休假就是坐着一辆斩新的212北京吉普车。</h3> <h3>与之相比,父亲和我们的合影多一些,但那也是因为母亲的要求,加之当年在外,要给老家人寄照片才不得不去照一张全家合影,为此,母亲也没有和父亲少生气。这张全家福是1968年春节在四川乐山五通桥拍摄的。</h3> <h3>自1969年父亲进西藏以后,我们家就没有机会照全家合影,一直到1973年春节,父亲回来休假,还是在母亲的坚持下,我们才到离家有5公里远的安仁照相馆拍摄了这张全家福。</h3> <h3>这是我和父亲在西藏林芝八一的合影,也是我和父亲唯一的一次单独合影,那个时候,因为我马上要去部队了,临行前,父亲给我借了一套军装,留下了这张照,父亲一向对我要求很严,也更不允许做违犯规定的事,就包括拍这张穿军装的照片,也都是在我拿到入伍通知书之后的事。在我的印象之中,父亲对我都是批评,几乎没有表扬过我,然而,母亲对我说,你爸在背后可没有少说你的好话,那个时候,我入党了,提干部了,父亲也是见人总要夸我几句。还有就是,我也曾挨过父亲一次揍,也是唯一的一次,原因是我带着弟妹和家里的钥匙连着在影院看了五场《火车司机的儿子》一直到很晚才回家,父母进不了家门,于是,我被父亲很很地踹了一脚,因为,就这一次,我记忆深刻,当时是恨父亲,如今却成为留在我心中的美好回忆,使我对父爱如山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h3> <h3>这几张照片都是父亲回到家等待转业分配时拍摄的,当然,也是为了给我寄照片,要不然,依照父亲的性格,我估计也不会去拍这么多照片。</h3> <h3>1981年夏天,我从新疆休假回到四川新津时,我们拍摄的一张全家合影,这也是我和父亲同时穿军装拍摄的照片,这张照片也是为了给在西藏当兵的大妹妹。</h3> <h3>1981年12月父亲转业回到了山东潍坊,除了我和大妹妹当兵外,其余的人全部回到了潍坊。父亲被安置在刚刚成立没两年的潍坊纺织技工学校。这张照片是我1982年休假回来后自拍的,从此以后,我们和父亲合照再也没有进过照相馆,再也没有离开过潍坊。</h3> <h3>1982年7月,父亲参加的毕业生合影。这也是父亲自转业到潍坊纺织技工学校后的第一张合影。</h3> <h3>1984年元月,我和李杰结婚后,拍摄的全家福。</h3>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家的第一张三代同堂的合影,自从女儿出生后,父亲的烟少抽了不少,有时候烟瘾上来了,也尽量在室外抽,这对于抽了大半辈子的父亲来说实属不易,从这一点上也深深地感受到了他对孙女的爱,不仅如此,在后来女儿上小学后,接送女儿上学的重担也都落在了父亲身上。</p> <h3>1987年7月,父亲又一次参与毕业生的合影。</h3> <p class="ql-block">父亲照相的时候一直都很严肃,但是,这张照片却笑的很自然,能感受到父亲愉悦的心情,也更能体会到父亲在纺织技工学校这个集体中的满足感。</p> <p class="ql-block">由于我当兵在遥远的边疆,所以,每年回家一次很不容易,于是,照一张全家福就成了我们这个家庭中不成文的规矩,这些全家福都是父亲生前我们留下来的,如今都成为我们家最珍贵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父母亲的合影很少,有那么几张也是我坚持为他们拍摄的,这是1997年冬在富华游乐园前父母的合影。</p> <h3>这是2001年九月在潍坊纺织技工学校拍摄一张全家福,这也是父亲和我们拍摄的最后一张合影。</h3> <p class="ql-block">父亲的象棋、扑克、麻将玩的好,玩的精,这不论是在部队还是回到地方都是出了名的,只要有父亲在,这几项活动一定是开展的有声有色,父亲的特点是不论男女老少都能玩到一块,玩起来,父亲从来不说结束,也正因为如此,父亲一玩起来就忘了吃饭,虽然母亲很生气,但是,父亲的人缘却越来越好。与此相比,父亲在工作期间的照片几乎没有,这里收集的一些照片,都是父亲在退休之后,单位每年安排老同志外出游玩时留下的。</p> <h3>父亲文化水平不高,但是他说话很幽默,尤其是喜欢讲笑话,别人听的是前仰后翻,他却一点也不动声色,除了讲笑话外,父亲的心算能力也很历害,特别是在那个年代几分几厘的帐很难算,但父亲基本上是随囗而出,又快又准确。</h3> <h3>父亲很看重战友的感情,因为他们曾经一起上过战场,也更因为他们还是在一个地方长大的老乡,如今,他们又都回到家乡,每一次见面都特别激动和兴奋,一直不喝酒的父亲,也会让自己晕上一阵子,那叫战友情。</h3> <h3>父亲和家人在一起的照片,更是不多,有的效果也不是很好。</h3> <p class="ql-block">父亲病重住院期间,主要都是由母亲和弟弟妹妹来医院照顾。而我只能是偶尔赶回来看看,只在医院里陪护过父亲一个晚上,这也是我这个长子最愧疚的事,没有在父亲生病的时候守护和照顾他。</p> <p class="ql-block">这是父亲的老战友王文海叔叔来医院看望父亲。</p> <p class="ql-block">父亲去世三年后,我们将父亲的骨灰安放回了父亲的家乡,入土为安。这是我们和老家的一大家亲戚在父亲的坟头留影。</p> <p class="ql-block">2001年12月9日(阴历十月二十五日)这一天,父亲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在和父亲遗体告别那一刻,我跪地痛哭。至今,父亲离开我们已经十七年了,家里发生了许多变化,王倩有了孩子,刘悦也是准妈妈了,王迪在北京工作,王晓禾也上班了,我也已经退休了并拿到了退休金,可以告慰父亲的是,我母亲和我们兄妹一切都挺好的,我们会很好地照顾母亲。这张照片是我们刚刚拍摄的四世同堂的照片,我想父亲看了一定会很高兴,在这个父亲节里,愿父亲在天堂安好!</p> <p class="ql-block">今天又是父亲节,在这里我想告诉父亲的是,在经历了一波又一波的新冠疫情后,我们妈妈和一切都好,您的两个重外孙子都在快乐地长大,我们的生活也都幸福美满,尽管您离开我们二十年了,但您在我们心中永远也不会离去。父亲,我们想念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