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

快乐奇迹

<h3>我的童年,乏善可陈,无趣无味,晓晓总是想:是谁?欠下了我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 ——题记</h3><div><br></div><div><br></div><div>八几年的时候,农村虽然早已包田到户,但就算每家每户殚精竭力地侍弄那几亩薄田,也并没有改变贫穷落后的基本面貌。晓晓清楚地记得,村里桩叔评上的万元户,还是大家东拼西凑给找补上的。上面来验收成绩的时候,晓晓每天放的牛就被借了去,带着大红花与桩叔站在一起。</div><div><br></div><div>晓晓坐在门槛上吃早饭,心里惦记着她的牛伙伴怎么还没给还回来,一边用筷子挑挑拣拣,把碗里的土豆片都扔给了脚边的狗狗小黑,她宁愿饿肚子,也无法把碗里比饭还多的土豆当主食。扔到最后,碗里就剩一小口饭粒,晓晓把它们扒拉进嘴里,碗一放,背起书包就走。虽然妈妈早就招呼二哥等着她,二哥嘴上答应,可最后还是兔子一样地跑了。</div><div><br></div><div>晓晓不怪二哥,自己小胳膊小腿,即使跟哥哥一起,要跟上他也得一路小跑, 那不但辛苦还得忍受二哥的催促。其实一个人走是有很多乐趣的,时不时可以采一朵小野菊,放在她的鼻尖闻一闻清香;还可以去抚摸一下快要成熟的麦穗,让麦芒轻轻刺痛她小小的手掌;路过水田时,晓晓会想,昨天还黄着叶子的秧苗,怎么一夜之间就转青了?也可以弯下腰来,探出小脑袋,从水中欣赏她自己的影像……。当然,这是晓晓的秘密,也是她有时故意磨蹭不跟二哥一起走的目的。</div><div><br></div><div>二哥九岁时,村小的老师来动员父母让他去上学。妈妈为难地说:“老二一上学,我晓丫头就没人照看了。”&nbsp; 老师看了看文静的晓晓,说:“让晓丫头一起来吧,学习跟得上才收学费。跟不上就当是耍,以后再报后面的年级。”&nbsp; 就这样,五岁的晓晓和二哥成了同班同学,而且,后来一直是同班同学。</div><div><br></div><div>晓晓边走边回忆昨天学过的课文,突然背后传来哭喊和叫骂声。她回头一看,一个披头散发的身影飞快地冲过来,快接近她时,那人一个趔趄跌进田埂的缺口里。这时晓晓才看清,原来是班上的叶菊花,后面,叶菊花的妈妈骂骂咧咧地追了上来,手上拿着剪刀和火柴。</div><div><br></div><div>菊花被叶妈妈从缺口里捞出来,哭着苦苦央求:&nbsp; “妈妈,不要烧掉我的头发,我会被烧死的……”&nbsp; “不烧?那就拿我剪掉,这么大的人了,天天要老娘给你扎头发……”&nbsp; 叶妈妈挥舞着手中的剪刀,三下五除二地剪去了菊花的长发。晓晓看得心惊胆战,小心地摸了摸自己扎的马尾,刚才她还在水田边照过,是整整齐齐的!</div><div><br></div><div>菊花并没有为她失去的长发悲伤多久,晓晓跟她一起走进学校的时候,她就撇开晓晓,兴奋地奔向正在跳绳的同学们。对于那些活动,晓晓是从来不参与的。由于与同学们的年纪相差太大,相比之下,她跳,跳不高;她跑,跑不快;她捡石子儿,动作总是最笨拙的那一个。再说,晓晓根本不爱那些消耗体力的运动,挑食挑得,总让她觉得好饿!&nbsp; 所以,课余时间,晓晓总是落单的那一个,大家都玩得很嗨,谁又会注意到小小的她呢?</div><div><br></div><div>村小里,总共也就一个年级一个班,班里四五十号人,晓晓是年纪最小个子最矮的丫头。其他孩子都跟二哥差不多年纪,有两个家伙十四岁了才发蒙读书,张代红就是其一,晓晓想到那个个子跟老师一样高高的男生,就忍不住骄傲地笑了。至于为什么,这里按下暂时不表。</div><div><br></div><div>晓晓虽然孤单,但是并不是无事可做。她默默地坐在安静的教室里,三年级的课本已经不够看,晓晓就抱着从五外公那里淘来的小人书入迷,那些经典《西游记》、《红楼梦》、《聊斋》以及许多的战斗英雄就是那样走进晓晓心中的,她慢慢读一段文字,就细细观察相应的那一副画,直到老师带着满身的泥土味走进教室,才肯做罢!</div><div><br></div><div>快放农忙假了,老师已经先忙了起来,快打铃了才急冲冲地从地里赶来,热闹的操场一下子安静了下来。晓晓印象里第一节课一定是语文,老师一定会抽同学起来读课文,而且一定会点那个跟他一样高高的学生张代红的名,这个时候,张代红就会从最后一排的座位上站起来,耷拉着那颗大脑袋,脸都憋得通红也念不出来。这时,老师就一定会点名晓晓,晓晓就会骄傲地站起来,让清清亮亮的读书声在教室里回荡,这种愉快的骄傲感就会伴随晓晓一整天,让她忘了饥饿,忘了孤单。</div><div><br></div><div>可是,今天没有!&nbsp; 老师发下了前天考的中期试卷,让同学们先看错在哪里,然后再讲解。晓晓看着两张试卷上的100分,顿时觉得这样的课无趣得很,偷偷地抽出书包里的小人书看起来。老师轻轻敲了敲她的课桌,并没有像对待其他搞小动作的同学们一样严厉。</div><div><br></div><div>中午放学的时候,老师宣布了放农忙假的消息,晓晓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她喜欢待在学校,不喜欢整天在家里。不是怕劳动,而是不愿面对爸爸长期喝中药形成的苦瓜脸,也不愿看见妈妈整天肩挑背磨,忙里忙外。想着心事的晓晓,慢慢地落在同学们的后面。</div><div><br></div><div>王春华在后面拍她肩膀的时候,把她吓了一跳。王春华说她数学考了27分,怕父亲揍她,磨蹭着不敢回家。其实,晓晓经常羡慕那些挨揍的孩子,她想,爸爸妈妈一点都不关心我,从来就没打骂过,甚至话都很少说。他们只知道干活干活干活……,晓晓委屈地想着。</div><div><br></div><div>晓晓到家的时候,妈妈正坐在门槛上无声的哭泣,爸爸在一边安慰着她。原来,妈妈一早去二十几公里外的飞龙场卖蚕茧,不选择在本场卖,就是为了多卖几个钱,谁知道在回来的车上被小偷偷了,妈妈发现的时候又是伤心又是懊悔。晓晓看着妈妈哭红的眼睛,她理解妈妈的难过,那些蚕茧是妈妈起早贪黑的酬劳,是妈妈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前几天,妈妈说过,等卖了蚕茧,就去把兄妹俩的学费补交了。</div><div><br></div><div>陪着妈妈难过的当儿,懂事的二哥,已经把饭做好了,还是土豆饭。晓晓没敢再任性地扔土豆,强逼自己吃了下去。饭后,任村社干部的爸爸到公社开会去了,晓晓顶着烈日,跟二哥一起去坡上割麦子,劳动是愉快的,晓晓铆足了劲和哥哥比赛,一块块地里的麦子就被兄妹俩逐一放倒,想起能为妈妈做这么多事,麦芒割破了手臂的疼痛,也被喜悦所代替。</div><div><br></div><div>从晓晓记事起,爸爸不是开会,就是喝药。妈妈用一米五几的个子撑起这一个家,从来没听她抱怨过什么。看着妈妈把麦子捆成捆,挑着在崎岖的田边地角蹒跚而行的时候,晓晓心里就涌起无尽的心疼。</div><div><br></div><div>夕阳下山的时候,晓晓和二哥回了家,二哥做饭,她宰猪草,等待妈妈收工回家。昏黄的煤油灯,豆大的焰火,把晓晓的身影投射在冷寂的土墙上。一不小心,剁猪草的刀伤着了手指,还没感觉到疼,一股鲜血就使劲地冒了出来。晓晓一看,左手食指尖的左边部分已经不在,她吓得哇哇大哭起来。</div><div><br></div><div>刚到家的爸爸奔了过来,迅速用手帕扎紧晓晓的伤口,背起只知道哭的她,往乡卫生所去了。在回来的路上,月光倾洒在父亲的背上,晓晓第一次感觉到爸爸后背的坚实和力量。妈妈不顾自己的疲劳,早就等在村口的路上。后头想起来,晓晓总会感激那一次受伤,这个意外让她明白,爸爸妈妈原来是如此地爱她。</div><div><br></div><div>因为疼痛,晓晓睡不着觉,就坐在门槛上望着高远的天空,一颗一颗地数星星。爸爸坐在右边抽着好闻的叶子烟,妈妈坐在左边靠着墙壁不知不觉地睡着了。小黑在脚边舔着她的脚趾,晓晓踢了轻轻一脚,它就悄悄地跑到一边去了。晓晓笑了,她听见田里的青蛙正在唱着明天会更好。</div><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