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关中游第一站: 三门峡市</h3><h3>北京到三门峡市共920公里,路上非常顺利,京港澳高速(G4)进入河北后都是单向四车道,且客货车分流,货车一般不会进入左边两个车道,过新乡后走新晋高速也不错。倒是连霍高速,虽然也是四车道,也是客货分流,但限速100公里/时,有时限速80,反而慢了。这时我才理解,为什么导航不建议从G4直接转连霍高速了。我们4:00出发,14:30左右就到旅馆了。</h3> <h3>在旅店服务员推荐下,我们坐一元钱的公交车到湖滨广场一带浏览市容。我要求服务员推荐与我年龄差不多的老城区,但是老城换新颜了,即使是最不起眼的休闲美食街,也看不到老房子。</h3> <h3>酒店旁边的餐馆,名字很牛啊!羊肉汤还真不错,价格也不高。而且是微信点菜,微信结账,挺时髦的。</h3> <h3>三门峡大坝风景区</h3><h3>三门峡黄河大坝北邻山西省,西邻陕西省,被人们称为豫西“金三角”。工程于1957年4月破土动工,仅用了约4年时间就使大坝主体工程基本竣工。三门峡黄河大坝是我国在黄河干流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三门峡黄河大坝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李先念题)。</h3> <h3>从宣传画中翻拍的历史资料,表明老一代领导人对三门峡的重视。</h3> <h3>相传大禹治水时,凿龙门,开砥柱,在黄河中游这一段形成了“人门”、“鬼门”、“神门”三道峡谷,三门峡即由此得名。我把人门放中间,哪个是鬼门呢?右边的岛小一些,右边的应该是鬼门,因为人离鬼是很近的,而神则是远离人群的,有一较大的岛(张公岛)相隔。</h3> <h3>黄河北岸就是山西省</h3> <h3>三门峡水库边的大禹公园,高大的雕像是大禹。</h3> <h3>函谷关,是三门峡市较好景区之一,我们到达时间早于8:00,大门敞开,不用买票(本来我也不需买票)。</h3> <h3>现在的函谷关是1992年重建的,古老的关城已不知去向,只剩一条“函谷古道”,看样子也重修过。</h3> <h3>新建函谷关东方的大桥</h3> <h3>老子就是骑着青牛从东方过来</h3> <h3>走向函谷关</h3> <h3>因老子在函谷关“被迫”写出了道德经,景区基本以老子、道德经为主线设计建造,最大的就是“金老子”雕像。</h3> <h3>类似关楼建筑很多。</h3> <h3>拦河引水,景区内一大片湖泊,不像关中,好似江南。</h3> <h3>早就有人介绍地坑院,我们高德地图查一下,三门峡市附近到处都是“地坑院”。选一个“豫州地坑院”,结果导航把我们带到了“陕州地坑院”。</h3> <h3>其实就是挖个坑下去,先作个小盆地,再挖窑洞。</h3> <h3>地坑里还有水井</h3> <h3>这就是我非常期待的“天鹅湖湿地公园”门面挺像样的。</h3> <h3>里面什么都没有,看来钱都花在面子上了。</h3> <h3>总体来说,我对三门峡市的印象较好,主要是这里的人都很热情,问点事情都很热情耐心的给反复说清楚。城市建设尚可,卫生情况一般,公交车很方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