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光里的档案

林小明

<h3> (一) </h3><h3> 去唐家观古镇,脑海里总会浮现戴望舒《雨巷》里的景象。尽管我们常常都在晴日到那里去,却挥不去《雨巷》那股丁香飘溢的味道,还有一个叫丁香的女子的惆怅身影。</h3><h3>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默默彳亍着/寒漠、凄清,又惆怅……</h3><h3> 诗的画面,一个柔媚的女子,撑一把油纸伞,着一袭帖身旗袍,揣一条素花小手绢,高跟鞋轻轻地敲击青石板街面,在巷子里踽踽独行。</h3><h3> 俄顷,那女子从挤挤挨挨的屋檐下穿过杂乱支撑房屋的柱子,走向资水码头。 </h3><h3> 船家,过渡么?娇俏的声音漂向水面。</h3><h3> 好嘞。一叶小舟轻快地划至她的面前……</h3><h3>(网络图片)</h3> <h3> (二)</h3><h3> 从安化县城乘车,穿过吉祥山隧道,经黄沙坪中国(安化)黑茶博物馆,再过株溪口电站大坝,往右拐前行约500米,便到了唐家观古镇。</h3><h3> 有人说唐家观开辟于唐朝,由江浙人迁徙而来,也有人说伊始建于宋代,是江西人远道来此定居而形成,是旧时八百里资江七大古商埠最热闹的商业街,是北宋开埠以来资水流域首个博易场,也是安化唯一的博易场。然这些都已无从考证,从县志到地方族谱均没有找到具体的描述与记载,只有老街遗存的商铺、吊脚楼、祠堂、会馆、学堂及教会遗址等,才是见证古镇昔日风采的“活化石”。</h3><h3> 据当地人介绍,旧时的唐家观因交通发达,前倚资江水路东西运行,后靠陆地古道南北穿越,又因安化黑茶及竹木等农产品远近闻名,吸引了全国各地客商,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小镇,江浙人将丝绸布匹、日杂药材、百货用品引入安化,又将安化的茶叶、竹(笋)木、粮食、桐油等山货贩运出去,晋商则用真金白银在此购买安化茶叶,将之运往湖北、河南、河北、山西、内蒙古再向北延绅,抵达蒙古、俄罗斯等地销售,后又用大黄、皮毛等物品换取安化物资,从而使小镇成为当时资江流域最繁忙的重要商埠。常年,大小商船停靠在资水码头,车辆人马驻足于古道驿站,来来往往,一派繁荣景象。</h3><h3> 那时,唐家观便以“酒香五岳,茶飘万里”被誉为资水山崖的“小南京”。</h3><h3> 本世纪初,安化县文物与住建部门通过实地考证,给了唐家观一个大致的定义。古镇形成于明清时期,独具梅山风格的古建筑群倚江枕壁,临江房屋悬吊于江面,两旁的店铺、民居等均为双层小青瓦木制结构房屋,间有砖木结构的古宗祠、公馆与教会,曾是安化的经济中心,也是水陆交通枢纽,是客流、货流、物流集散地。2004年,小镇被益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列入国家级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到不到位,仍需考证。</h3> <h3> (三)</h3><h3> 因工作的关系,我和申遗办的同事多次来到唐家观小镇,常常与居委会主任张完桃和当地退休干部曾鸿均老师等一起在小巷里寻找旧时的遗存。</h3><h3> 走进唐家观,除了街头巷尾紧密连接的旧木屋和那条贯穿始末的青石板街道,早已没了旧时的恢宏景致。曾经的繁华,曾经的浪漫已如逾期的丁香,香消玉殒,红尘不再。老街极其疲惫地蜷缩在资水岸边,如同一位牙床错落且衣衫褴褛的老人。</h3><h3> 那两排一栋接着一栋的旧式木板房早已向我们泄露了自己的年轮,岁月的沧桑刻满了老屋的身躯,缠绵的风雨折弯了她的脊梁,它们肩挤肩,檐挨檐,挤挤挨挨地将这片弹丸之地搀扶成一道古朴的风景。彩云从狭窄的屋顶缝隙里映衬下来,让原本光滑的青石板更加光滑了,在光与影的跳跃下,老街的疲惫与怠倦也便更加鲜明,只有挂在屋檐下的红灯笼才使古镇展示一种憋屈的生气。</h3><h3> 镇子非常沉寂,街上大多的门户都挂了锁,只一两户人家在并不宽敞的门廊里摆几条老式竹凳,三两个老人围坐一起唠嗑。曾老师将我们引到街面上摆在屋外像长方形桌子一样的台铺前,扒开上面的杂物,认真地向我们介绍,“这是宋式露天柜台,从前,住家的商品就摆在柜台上面,顾客可随手取放,极其方便,这样的宋式古商铺在街道两旁有76栋。”</h3><h3> 柜台足有一米多高,里面有相应的储藏间,屋主不在,柜台整齐地搁置在墙角,落满了尘埃,或许这种老物什一直与老屋默契匹配,主人弃之可惜,又嫌其杂乱与破烂,反正不堪居住,便懒得理它,自个远走他乡,才让它们幸存了下来。像这样的柜台街面上还剩好几处,有的只留存了门板上凸出的木榫,虽然已丝毫寻不到它当年的风貌,却恰恰让人窥见了它们从前的喧闹,似乎老板的吆喝仍在街道的清风里回荡,客人的心事也在镇子里传递。</h3> <h3> (四)</h3><h3> 在街中心的一处走廊上,有一块刻着文字的垫脚石,其实,它在众多的青石板中并不起眼,曾老师躬下腰去,指着上面的石刻让我们仔细辩认,这时,对门屋里的一位老人熟练地端着一瓢水走了过来,笑吟吟地告诉我们,“这房屋里头是从前名声响亮的邵邑公所,这块垫脚石就是立在它门前的招牌,许多新邵人汇聚在这里,收茶,贩运,生意特别兴隆。”</h3><h3> 说着,他将那瓢水泼向垫脚石,并用抹布将水拭净,“邵邑公馆”四个字立刻清晰地呈现出来,曾鸿钧老师说:“这里曾是安化黑茶和红茶的最大转运点,以前安化没有公路,全靠水运,方圆几百里的茶叶都靠肩挑马驮运到唐家观,再由唐家观组织船只向外地运送。”跨进门去,里面东西南侧的厢房与这一弄旧屋四周连接,围成一个颇为宽敞的天井,最里面的房子特别破旧,一位老太太闻声出来,一个劲地问:“你们是县里来的干部?我家可以盖新房了么?不会再让我们等下去了吧?”</h3><h3> 我们无言以对,那一连串的问题有些令人心酸。老太太着一身白色棉毛衫内衣站在屋门槛里面,身子却探了出来,看样子应该有八十开外了,这个年龄应该是实心诚意地守着自己的老屋安度晚年了,然她却还在渴盼盖新房。这时,我突然看到她头上右侧的房顶歪歪斜斜地支撑着许多并不结实的木头,极其危耸,显然都是临时应急用的,随时都有垮塌的危机,一些糊裱的报纸则参差不齐地吊在房顶上随风飘舞,这匆匆一弊,我似乎读懂了老人的心思。</h3><h3> 曾老师介绍,古镇上还有一个湘邑会馆,在当时与邵邑会馆形成两大营销势力,湘邑会馆位于下游东部的曾家寨附近,但原址已遭毁坏,只剩一块“湘邑会界址”的石碑被他收藏在自家的院子里。</h3><h3> 短短的街坊,店铺鳞次栉比,抬头看去,唐家观十家店,廖如愿木炭行、中兴皮革厂、李湘泰糟坊等往日大小生意的招牌仍然醒目地挂在老屋的门眉之上,粮铺、肉铺、糖铺、钱庄、饭庄、茶坊、磨坊、炭坊,还有远近皆知的妓院赌馆依序排列。</h3><h3> 曾经,这岸边的青楼灯火闪烁,商埠里尽人皆知的“四大名媛”让小镇极具诱惑,一些商客在她们的迎来送往中忘了归程,或许那位万不得已的丁香也被那些离家漂泊的男人熏染成楼里嘴角含笑衣裙飘逸的风尘女子了吧?难怪,街面上再也找寻不到她动人楚楚的影子。尽管街市上有吉氏与廖氏两处彰显威严的祠堂,却也奈何不了她们,睁只眼闭只眼地笑看她们的营生罢了。那些男人是否怜香惜玉而金窝藏娇?抑或借力这欢场,靠了这些女人捕捉这街市商场的行情而扬自家之买卖?唐家观便是因此而冠名为“千人拱手,万盏明灯”的不夜城的吧?</h3><h3>(“湘邑会界址″石碑)</h3> <h3> (五)<br></h3><h3> 其实,唐家观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靠在河道上筑建的那一栋栋参差不齐的吊脚楼。</h3><h3> 前几年,许多本地人、外地人、甚至还有外国人,都慕名来到小镇,逛街,拍摄,写生,都为这吊脚楼而来,为她的古朴与淡雅,为与之相依为伴的青石板,还有宋代遗留至今的露天柜台以及明清关于茶与路的碑刻。</h3><h3> 第一次去唐家观,张支书这样介绍,“现在这种吊脚楼还有39栋,但大都破烂不堪,没有人敢住了。因是传统村落与万里茶道申遗入选点,还是历史名街,县相关部门要求保留古镇历史风貌,禁止在文物保护区修建新房,居民们便离开家乡,打的打工,陪的陪读,都住到外地去了,镇子里除了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与一些年迈的老人,基本空巢。真希望县里尽早拿出保护老屋的修缮方案,对危楼实施整体改造,为老百姓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让大家早日回来,重振家园。”</h3><h3> 第二次第三次第N次去,他们还是老调重谈,“传统村落,历史名街,万里茶道申遗重要选点,再不修缮,老百姓将会随时失去自己的家。”只不过说这话时,以前的那种热切企盼已经开始麻木,一种失望与无奈写在他们的脸上。我随着他们来到一栋栋垮塌了的房屋面前,看到那满地堆砌的老屋木料,撒碎的旧瓦砾,还有与之相邻老木房裸露得已散了架的支柱,倾斜得即将掉落下来的木皮瓦片,野草在屋场坪里疯长,堆积的木料正在慢慢腐烂,还有的干脆被屋主整理成了临时菜园。老街上大多的民居均已千疮百孔,人们总是千方百计用旧木料修修补补,用老木头来支撑维持。</h3><h3> 远远望去,吊脚楼在无数条木柱子的艰难支撑下,似一个一个悬在半空的鸽子笼,有的因潮湿长满了苔藓,有的因虫咬而腐朽,它们在无情的风雨中摇曳,即令人震撼,又令人心碎。</h3><h3> 古镇随着岁月的流失不断老化,老百姓渴求落叶归根,回老家安居乐业,老街中段,有人冒然盖了新房,与那些煎熬般苟存的老屋极不协调。大多游客不再回头,他们也在心底里为其蛰伏的危机担忧,为古镇的前景叹息。</h3><h3>据说前段时间,安化县委副书记、县长肖义及宣传部长黄瑛分别到唐家观进行了实地考察,指示相关部门立即做出规划,将根据唐家观老街的紧迫危机,采取以旧修旧的方式,全面修复其历史风貌。</h3><h3> 不久,唐家观这部存封已久的历史档案将以其独特的骄姿重放光华。</h3> <h3>这是今年4月里先后垮塌的4栋木楼之一</h3> <h3>老屋千疮百孔,人们想方设法将之苦苦支撑</h3> <h3>邵邑公所原址</h3> <h3>宋式露天柜台</h3> <h3>此文曾发表于《益阳日报》《资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