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域救援技术培训手册(五)

美友31657554

<h1><font color="#167efb"><b>第六章 水域救援基本程序及要则</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  第一节 水与救援基本程序</b></font></h1> <h3><font color="#b04fbb"><b>(一)实地侦察</b></font></h3><div>1.查明被救者险情现状。重点查看被救者所困地点水域深浅、宽度、水流方向、流速、水质浑浊程度、水面行驶船只情况及所困地点离岸距离,岸边地形、地貌、建筑物等情况。</div><div>2.询问知情人。了解被困时间、地点、人数等情况。</div><div><font color="#b04fbb"><b>(二)安全防护</b></font></div><div>1.救援人员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在激流水域和不明水体中严禁系安全绳,必须使用时要确保在紧急情况第一时间解脱出来),并在有保护下实施救援。</div><div>2.利用冲锋舟、橡皮艇实施救援时要有安全防护措施。</div><div>3.需要潜水作业时,必须由专业潜水员承担。</div><div><font color="#b04fbb"><b>(三)救援准备</b></font></div><div>1.根据实地查看的情况,制订救援行动方案。</div><div>2.进行分工部署,强调安全防护,提出行动要求。</div><div>3.保护人员对冲锋舟、橡皮艇实施安装或充气,协助救援人员做好个人防护措施,确定保险绳的固定点或移动的路线。</div><div>4.安全员对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进行检查,做好记录。</div><div>5.医疗急救人员做好救治准备。</div><div>6.通知有关单位或个人停止在救援水域的各项作业。</div><div>7.对现场周围实施警戒,疏导围观人员,严禁无关人员和船舶进入救援区。</div><div><b><font color="#b04fbb">(四)救援展开</font></b></div><div>一旦救援方案确定之后,指挥员就要迅速下达救援命令,组织展开救援工作。当然,救援展开必须要选择最安全高效的救援方法予以实施,这个过程也是整过救援行动的核心和关键。</div><div><b><font color="#b04fbb">(五)清理现场</font></b></div><div>1.协助公安、海事、航道等部门或事故单位清理事故现场以及物品、对象,及时恢复交通。</div><div>2.清点人数,整理器材装备,安全撤离。</div> <h1><font color="#167efb"><b>  第二节 水域救援的基本准则</b></font></h1> <h3>在水域救援中,为了确保救援人员自身安全和救援行动成功,我们必须遵守以下基本准则:</h3><div> 1.个人防护装备必须穿戴齐全,尤其是要穿着救生衣和佩戴专用的水域救援头盔。水域救援头盔采用流线型设计,能最大程度的减少流水对救援人员头部的冲击力,以便保护救援人员的头部。</div><div> 2.使用正确的救生工具。</div><div> 3.携带适量的救援器材。在救援行动中并不是携带的装备越多越好。如带少了,不够用;带多了又会影响救援行动,还会增加救援人员的负担和危险。因此,指挥员必须根据现场情况科学合理决定携带什么样的装备。</div><div>4.尽量使用简单及有效的救援方法。要树立“越简单越有效的救援方法是越安全的”的理念;救援方法越复杂,行动环节就越多,相对越容易发生危险。比如能在岸上进行救援时,就不要利用船艇进行救援,能利用船艇救援的就不要入水救援或利用绳索救援。</div><div>5.入水救援是水域救援最后的手段和方法。在岸上进行水域救援最安全,其次是利用船只进行救援,最危险就是徒手入水救援。因此,在水域事故救援时,大家要格外小心且严禁安排未经专业培训的人员参与。</div><div>6.不穿着宽松或笨重的衣物入水救援。因为下水后衣物会吸水造成阻力,导致游泳困难且在水中的保暖效果很差。但在实战中,有的救援人员图省事,经常穿着短裤背心或游泳裤就直接入水,这是不正确的。因为洪水或者激流中夹带有树枝、乱石等尖锐物质,会对救援人员的身体造成损伤严重的可能危及生命。</div><div>7.尽可能不要把安全绳系捆在身上,如果必须系捆时,要确保救援人员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在第一时间进行解脱。我们以前有个误区,救援人员下水时,为了安全起见,一般会在救援人员身上系一根安全绳,而且怕安全绳被水冲开,还要经过几道捆绑和加固,认为如果救援人员发生意外,就可以利用绳索将其快速拉上岸来,这种方法看似很安全,但在实际的救援环境中,也常会受到树枝的阻挠和缠绕或者被强劲的水流压迫绳索而无法脱身,后果是十分严重的。</div><div>8.入水救援前,必须在上游设置观察员,最近的岸边设置安全救助员。</div><div>9.一般情况下应从河流上游开始展开搜索及救援工作,如需要也可以在河流两岸同时进行。</div><div>10.依靠社会联动力量增援。如海事、水上治安、航道管理等部门以及专业救援队伍和直升机增援。</div><div>11.要设置第二救援保护措施,并确保足够的增援力量。</div><div>12. 要保持救生船(艇、舟)的稳性和平衡,以免翻覆。</div><div>13.救援人员在涉水前进时,一定要使用木棍(棒)、竹竿或其它辅助物试探水深及水底情况,如发现漩涡时一定要绕行,以免被吸入水下。</div><div>14.救援人员不可背负重物下水,如背囊、担架等。如背负重物涉水,不慎跌入深水中,背负的重物会令救援人员下沉,不能及时脱离危险。</div><div>15.水面主绳的架设应与水流方向呈一定的倾斜角度,防止二次伤害。</div><div>16.救援的优先等级,首先是救援人员的自身安全,然后是队友的安全,最后是被救者的安全。</div> <h1><font color="#167efb"><b>  第三节 水域救援基础训练课程</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  第四节 水域救援编组及分工</b></font></h1><div><font color="#167efb">水域救援都是以小组为单位,由6类人员组成:</font></div> <h3>(1)指挥员:负责指挥救援行动和对外联络工作。</h3><div>(2)上游观察员:位于上游处,主要观察上游漂浮物流动迹象、水流速度、气象变化、过往船只等情况,并及时准确向指挥部报告情况。</div><div>(3)入水救生员:由水性好的队员担任,执行入水救援任务。</div><div>(4)岸上救生员:主要协助入水救生员完成救援任务。在需要利用绳索救援时,负责架设绳索及操作相关救援器材。</div><div>(5)安全员:负责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div><div>(6)辅助人员:担任事务性工作,负责协助救援人员整理搬运器材。</div><div> 也可根据不同的救援任务,对编组人员进行适时调整,现阶段我总队编组安排如下:</div><div> 舟艇6人组:指挥员、驾驶员、观察员、1号操作手、2号操作手、替补驾驶员;</div><div> 水域救援6人组:指挥员、安全员、上游观察员、下游拦截员、1号操作手、2号操作手。</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