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域救援技术培训手册(二)

美友31657554

<h1><font color="#167efb"><b>  第二章 河流特性基础认知</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  </b></font></h1><h3><b><font color="#010101">实施水域救援行动的前提是必须要对河流、流水等理论知识有个清楚的认识和掌握。<br></font></b><b><font color="#b04fbb">一、河流的特性</font><font color="#010101"><br></font></b><b><font color="#010101">下面介绍一下河流的六大特性。<br></font></b><font color="#b04fbb"><u>(一)能见度</u></font><font color="#010101" style="font-weight: bold;"><br></font><b><font color="#010101"> 由于人类的生活农作垃圾及城市工业的废水废料排放,致使河流聚集了大量的藻类物质、微气泡、污染物等,进而导致水域能见度降低。如果能见度低于2米的话,救援人员就很难寻找到水中的物体。<br></font></b><b><u><font color="#b04fbb">(二)温度</font></u><font color="#010101"><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自然水域的温度通常低于自来水的温度,在中高海拔地区的水温甚至可能较气温低4~8度,低温容易使人疲劳,水流会迅速降低人的体温。根据研究表明,静水中体温散失速度是空气中的25倍,如果流速在2米/秒时,体温流失速度是空气中的250倍,因此在抢险救援时必须特别注意保持体温。<br></font></b><b><font color="#b04fbb"><u>(三)流速及变化规律</u></font><font color="#010101"><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所谓流速就是水质点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通俗的讲就是水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估算水的流速:向河流中扔一个漂浮物,然后看漂浮物在单位时间内流动的距离,这个距离就是流速。<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流速变化有这样一个规律:河流内湾的流速较慢,水位较浅,石块、杂物较多;河流外湾的流速较急,水位较深;河流中心区域流速最高,近岸位置流速最低。 </font></b></h3> <h3> 河流的水流速度横切面图</h3><div><font color="#b04fbb"><u>(四)水流量</u></font></div><div> 救援人员需认识基本流水理论,例如水流速度、水力等。流水理论对于救援人员在水中救援时所进行的现场评估,有非常大的帮助。</div> <h3><font color="#b04fbb">1.河流动力</font></h3><div> 如果要知道流水由上游多条支流汇聚成一条主河流后,每秒钟有多少立方米水量流至下游的低洼地带,我们可以将河道的平均深度乘以平均阔度,再乘以流水速度,便可以知道每秒钟有多少立方米水量流至下游的低洼地带。</div><div><font color="#b04fbb"><b>2.计算方法</b></font></div><div> 水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河道过水断面的总水量。通俗的讲就是单位时间内有多少水从上游流到下游。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公式来估算流量:河道的平均深度、平均宽度、流速三者相乘。</div><div> 河流平均深度(米)x河流平均阔度(米)x流水速度(每秒多少米)=每秒钟有多少立方米水量。</div> <h3>  如河道的平均深度及平均阔度如上图不变,但流水速度改变,便会直接影响流水的水量。从上面的公式我们可以看出,流量与河道平均深度、宽度和流速是成正比的关系。因此,随着流速、流量等变化,我们在救援的过程中危险性和难度也在不断变化。</h3><div><font color="#b04fbb"><b>3.水流速与力量换算公式</b></font></div><div> 1 英哩=1.609公里 。</div><div> 1 英呎=0.3048公尺。1英磅 = 0.45359 公斤。</div><div>船艇海上航速换算公式:1 节=1 海哩=1. 852 公里。</div><div><font color="#b04fbb">4.水力与水流速度</font></div><div>水流力量的概念:简称水力。计算公式为:F=ρsv2 。其中,F为水力,单位牛(N);ρ为水的密度,1000千克/立方米;s水流垂直冲击的面积,单位平方米;v水流平均速度,单位米/秒。从公式可以看出,水力与作用面积成正比,与流速的平方正成正比。</div><div>不同的流速,对人的脚和身体以及翻覆的舟艇所承受的水力也不同。</div><div>如下表可以看出一些规律:如流速增加1倍,同一部位所承受的水力就增加4倍;如同一流速的情况下,不同部位所承受的水力比例为1:2:10。</div><div>水流速度</div> <h3><font color="#b04fbb"><b>5.方位认知</b></font></h3><div>在水域救援中,救援人员必须清楚掌握河流的方位,如上游、下游、左岸、右岸等方位。</div><div>上下游的确定。广义上讲:近水源的方向为上游,近入水口的方向为下游。我们以享有世界内河运输最繁忙、运量最大的通航河流长江为例,自正源头(沱沱河)至湖北宜昌市南津关为上游,南津关至江西湖口为中游,湖口以下至长江入海口(东海)为下游,这是从整条河流的角度来考虑。当然,我国的黄河、淮河、珠江、黑龙江等几大内河水系都有上中下游之分。对于一般的河流来讲,水流流过来的方向就是上游,反之就是下游。</div><div>左右岸的确定。面向下游,左边就是左岸,也可称为北岸;面向下游的右边就是右岸,也可称为南岸。这样我们就能准确的确定方位。</div> <h3><font color="#b04fbb"><b>6.主流域</b></font></h3><div>河道往下游流动之主要水流域。</div><div>(一)常态出现于河道中央(如遇障碍时会改变主流,方向会转移至河道左右两侧)。</div><div>(二)其流速从底部到表层而有不同,故又称〝分层流〞。</div><div>(三)通常越接近水面流速越快,水底的流速则较缓慢。</div><div>(四)河道中无障碍、水最深、水面流速快为其特色。</div> <h3><font color="#b04fbb"><b>7. 渡口角度</b></font></h3><div>1. 船艇或游泳者应对动态水流的角度。</div><div>2.渡口角度是水流航向河道上游的:『45度角』。</div><div>3.横渡之人或船,其行进方向与水流方向呈45度角,可使水流对于横渡之人或船,产生最大的横向推力。</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