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的马扎

达夫老邻居

<h3>  出差到山东,已小住了一段时间了。在工作之余,总会关注一下当地的人文风情,生活习俗。</h3><h3> 山东无论在大街小巷,公园、车站除了空气中弥漫着的大蒜味和街头飘来的高庄馒头的麦香味以外,最多看到的是上了年龄的大爷、大妈提着一张马扎,微弓着身子,步履蹒跚的行走在街道、小区院子及拥挤的公交车上。累了随处一坐,困了靠在墙角边打个盹。马扎是一种很方便的休息工具。尤其在小区门口三五成群的坐在马扎上,谈天说地,家长里短的聊不完的话题。坐马扎,讲故事。这种习俗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山东老乡。&nbsp;</h3><h3> 马扎成了山东老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一道风景。</h3><h3> 我是南方人,南方拄着拐杖行走的老人很多,但提着马扎或板凳之类的老人很少。南方的居民小区周围或公园一般都有椅子、石凳可以用于休息。我来泉城济南也有好几天了,跑了不少居民小区,除了有几行杨树、槐树装点绿化外,公共设施几乎没有。这也是大多老人要提着马扎外出的原因吧?</h3><h3> 马扎,简单、方便。我感觉老人提着马扎去小区门口或附近会友,聊天,是一种晚年的寄托和享受。我无奈尘事在身,还无心享受这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每次回到借居的小区,看到坐在马扎上的老人,总会善意的点个头,心里会情不自禁的想起我那因骨折还躺在床上的丈母娘,默默地祝福她早日康复。</h3><h3> 不久的将来,我也许也会坐在马扎上打盹,无心微信朋友圈,也不会刷屏、关注社会的是是非非了。</h3><h3> 马扎就是我最好的伴侣。</h3> <h3><br /></h3><h3>马扎原非汉人老祖宗的发明,实际上都与北方少数民族有关。我国古代的北方少数民族大多都是&quot;马背上&quot;的游牧民族,那时被称为&quot;胡人&quot;。这种腿交叉、可以合拢、便于携带的坐具,正是适应骑马游牧生活而产生的。它最早的名称就叫&quot;胡床&quot;。&quot;杌床&quot;、&quot;马杌床&quot;、&quot;马扎&quot;都是后来汉人给起的名子。</h3> <h3>  苦肠(另一篇)</h3><h3> 苦肠,是用猪的小肠衣做成的。来山东出差朋友招待我,说是请我吃一下顶级下酒小菜,山东人叫:苦肠。味微苦,有㬭头,很鲜美。我初尝后,下意识的感觉,这味就是三十多年前经常吃的的肠衣么。</h3><h3> 那时,计划经济时代副食品是凭票供应的,吃顿肉是一种享受。母亲在土特产公司工作,有个部门叫畜产品收购部,专收鸡毛、鸭毛、及猪小肠.牛、羊皮毛等商品。猪小肠是其中之一,每天食品公司的员工开着三轮摩托车满满的装着猪小肠出售给收购部,还有零星的屠夫和农民也时常来出售。猪小肠是做医用羊肠线缝合伤口的材料。经刮去外皮,再腌制后作为半成品送上级部门加工医用手术缝伤口的羊肠线的。外皮作为下脚料,一般是废弃的。工人尝试着用小肠外皮用清水清洗,煮半熟后,再用捶衣的榔头敲打,挤压里面的苦水味,然后扎成梱成香肠式样,再放上茴香、料酒、调料煮熟,冷却后切成片,成了一道下酒的美食。后天这道不化钱的美食传开以后,相识的朋友和左邻右舍纷纷前来讨要品尝。我母亲也会经常带回家加工给我们吃,有段时间甚至吃厌了。</h3><h3> 那时家境不富裕,母亲是拿回家贴补副食品的。后来,母亲退休了,这道家常菜也远离了我们的餐桌。</h3><h3> 时隔三十多年了,再次尝到这有点微苦的苦肠,心里又想起当年的日子,想起了操劳一辈子的母亲。</h3><h3>作者:达夫老邻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