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5月25日,在徐水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书记吴永宏的率领下,我们谢江月小学数学工作室一行六人,参加邢台市举办的全国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生长课堂”暨吴正宪等名师教学观摩活动。两天紧张的培训,大家收获颇丰。</h3> <h3> 依照《辞海》,“先生”意为“年长有学问的人”。“老”是对年岁已大,德高望重者的尊称。称呼刘德武老师为老先生,只是想表达我的敬意!</h3><div> ————题记</div><div> 今天我有幸见到了传说中的刘德武老先生。他满头银发,却精神矍铄,这让我想起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72岁高龄,给大家上一节数学课,还进行了一个小时的讲座,真让人佩服。不知道自己72岁的时候,还能不能像刘老师一样,站在挚爱的讲台上,有如此的精气神!</div><div> 早就听说,老先生的课和讲座特别实在,今日一见果真如此。先说讲座的名字——《关于练习的建议》,多么接地气!试问,谁的教学能离得了练习?!老先生结合课例,不仅指出问题出在哪里,还给出了相应的改正建议。多么实在!多么实用!我想我们每一位一线教师,都喜欢也更需要这样的讲座!</div><div> 下面将先生讲的要点梳理一下,以备工作之需: </div><div> 1.先思考,再交流,最后摆——空间想象能力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小学生的抽象思维相对来说薄弱,尤其是低年级孩子,所以借助教具,让学生动手操作显得尤为重要。这些大家都知道,但怎么做,或者怎样做更好,想必许多人并未细细的想过。听了老先生的讲座,有茅塞顿开之感。只有先在头脑中想想怎么做,通过小组的交流完善,再动手验证,学生才会有成就感,思维能力才会得到提升。</div><div> 2.有时残缺也是一种美</div><div> 著名雕像思想者的作者罗丹说:“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老先生引导学生明白,生活中从不缺少数学,而是缺少发现数学的眼睛。耳熟能详的话,从未想到能如此改变,改变后又如此美妙。佩服佩服!</div><div> 3.不熟悉的,带点儿神秘感的,更能让学生产生观察的需求。</div><div> 选择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或物,是我们常用的教学策略。但在观察物体时,最好选择学生不太熟悉的。因为陌生才会有观察的必要。</div><div> 4.逆向性的训练,有更高层次的思维价值</div><div> 5.在概括化的计算过程中,培养推理能力。通过举例,培养抽象问题具体化的能力。</div><div> 总之,动脑在前,动手操作在后;不断整合知识,坚持逆向思维。</div><div> 蔡海军</div><div><br></div> <h3><br></h3><div> 多年前,曾看过刘德武老师一节录像课,刘老师幽默风趣,智慧灵动的课堂,让我至今记忆犹新。今天,我怀着对刘老师的崇拜之情,与急需提升的心情,来到邢台市追光小学,聆听了刘老师的课及讲座。</div><div> 满头银发的刘老师,已经72岁,年逾古稀,这个年龄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应该颐养天年,但精神矍铄的刘老师今天还站在讲台上,为我们传金送宝。这种对教育的热爱与执着感染着我,钦佩之情油然而生。</div><div> 跟随刘老师《我们来到钟表上》,整堂课令我们脑洞大开:刘老师通过看数说角,连线成形,反弹返回,罗马表盘,中国时辰,滚动表盘,残片求周长七个环节,带领孩子们畅游在知识与思维的海洋中。刘老师独具匠心的设计,超凡的智慧,丰厚的文化底蕴,富有哲理的教育岂能用“折服”二字来形容。</div><div> 刘老师《关于练习建议》的报告,结合自己平时听课案例中关于练习题的思考给一线教师带来了一顿可谓“色香味”俱全的大餐,真是让人越听越兴奋,越听越钦佩,越听越惭愧。兴奋于刘老所讲的每一个习题案例都那么熟悉,针对这些题目刘老都提出了自己建设性的建议,非常实用且具有指导性;钦佩于刘老对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题目深入思考及改进后思维含金量之高;惭愧于自己专业素养不够,思考的肤浅不深入;践行力更是虚弱。加强深入思考,付诸实践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div><div> 总之,刘老严谨治学,勤于钻研与执着教育的精神光芒,给予我前进的方向,奋力向上生长的力量!</div><div> 2018.5.26 刘艳玲</div> <h3> 2018年5月26日,来到邢台市追光小学参加了由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教育分会在邢台市举办的全国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生长课堂”暨吴正宪等名师教学观摩活动。本次活动聆听了大师们的展示课和精彩的讲座,大师们深厚的文化底蕴、幽默的教学语言、睿智的数学思维、简约并不简单的教学设计,生动诠释着核心素养下的教育内涵,展示了独特的教育魅力。</h3><div> 北京特级教师刘德武是位精神矍铄的老老师,是七十二岁的少年。他带来的《我们来到钟表盘上》,从看数说角,连线成形,反弹返回,中国时辰再到滚动表盘、残片求周长。以钟表为载体,把小学阶段学过的角、平面图形、旋转、圆的周、倍数等有关知识,都集结在了小小的表盘之上,通过知识的整合,使学生切实的感受到知识之间有着很多的联系。刘德武老师思想独特,设计新颖,教育富有哲理性,新颖的教学设计让孩子们整节课都兴趣盎然,探索欲不断增强,可谓是寓教于乐。</div><div> 课后是刘德武老师的一个分享和《关于练习的建议》的讲座,刘老师针对练习课又给出了四点建议:</div><div> 第一,知识和思维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知识是思维的材料和载体,离开知识,思维就没了着力点,所谓的思维训练也就退化成了形式训练;思维是对知识的组织和加工,离开了思维,知识也就永远只是死知识。在课堂教学上,教授知识和教授思维也不是对立的。我们可以借助思维工具全方位深入加工知识,实现对知识的更透彻理解;我们也可以通过加工知识促进思维技能的娴熟运用,实现思维技能向思维能力的迁移。</div><div> 第二,处理好动手和动脑的关系,动手很重要,但动脑比动手更重要。几何教学终极目标是培养同学的空间想象力。想象力比什么都重要,想象能产生创造。动手是多种感官教学,把动手的位置时机后放,把动手当做验证,先动脑后动手!</div><div> 第三,顺向和逆向都很重要,推崇多设计逆向思维训练。正向思维,有知识价值,思维价值,而逆向思维是开放的,开放的就是多元的,逆向思维训练,具有更高的思维价值。</div><div> 第四,具象与抽象的关系,培养学生概括,符号化的能力。</div><div>第五,多搞一些整合,对学生全面辩证的看法很重要。在知识的整合,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增强解决问题的合理性。 </div><div> 聆听大师之课,让人耳目一新。我们一定以名师为榜样,不断学习新知,努力提升自我素质,深入研读教育教学,优化课堂教学,力求步步创新!</div><div> 苏鸾</div> <h3> 学习即是享受</h3><div> 认识刘德武老先生源于几年前的一节公开课,风趣幽默的语言,鲜活灵动的课堂,让我们对数学课堂有了一种享受与不舍之感。72岁,古稀之年,再次见到老先生,感觉就是追求知识的睿智少年,从眼睛里流露出的是孩童般的光芒,虽满头白发,却精神矍铄。老先生的这种对教育的热爱和责任感让我们一线的老师佩服之感悠然而生。<br></div><div> 首先 跟随刘老师的课例《我们来到钟表上》,让我们再次感受了数学课堂的本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思维高度。通过五个环节的巧妙设计,让孩子们感受到一个小小的钟表盘上,蕴含着许多的数学知识,甚至还有我们没有发现的数学……<br></div><div> 课后,刘老师结合课堂实例给大家带来的《关于练习的建议》的讲座,让我在自己的教学中找到自己的短板。<br></div><div> 1. “动手很重要,动脑比动手更重要,几何数学的终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教学中,之前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忽视了学生的智力活动。所以,不能动不动就让学生动手,要选择合适的时机,让“动手操作”成为“思考”的辩证过程。<br></div><div> 2 .“在知识的整合中,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增强问题的合理性。”任何数学问题都基于观察,没有观察就没有思考。之前课堂,大部分观察流于形式,或不需要思考的观察。学生不能产生观察的需求,不能带给孩子更多的思考,所以让数学课的观察苍白无力,失去了价值。<br></div><div> 3.“逆向性训练具有更高的思维价值。”平时教学中,追求学生练习的正确率,对学生的顺向性思维练习更侧重,缺乏逆向性思维训练。刘老师的讲座,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指导性建议。<br></div><div> 这样的学习就是一种享受,之余,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思考,是对数学课堂更高的追求。<br></div><div> 贾泽敏</div> <h3> 教孩子学“透”课堂</h3><div> 2018年 5月 26日至 27日,我们一行26人有幸参加了由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教育分会在邢台市追光小学举办的全国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生长课堂”暨吴正宪等名师教学观摩活动,在两天的时间里,我们先后聆听了刘德武老师、韩玉娟老师,吴正宪老师和刘克臣老师4位专家级老师的示范课和专题讲座,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吴老师的课例展示,吴老师的一言一行,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影响,下面就吴正宪老师的《比的意义》这一课,我把自己所学到的与大家一同共享。</div><div> 上课伊始,吴老师就和孩子聊天,开门见山揭示课题:“比”。并问学生:你心中的比是什么样的?你们在学习中、生活中哪里见过它,听过它,或者你心中有什么问题也可以提出来?你说呀?把你知道的都说出来?平凡的话语体现的是吴老师鼓励学生把最真实的想法说出来的教学艺术。当学生回答出在足球比赛中的比是3:1时引出了 ‘比较’,在学生说喝糖水时放的水和糖的比例是1:2时引出了‘关系’,其后让学生具体说一下自己对1:2的理解,并和孩子们一起沏糖水:如果有10克糖、20克糖、8千克糖、10吨糖各需要多少水,在配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吗?孩子们通过自主解读,自我建构,发现“比”与“份”、“倍”息息相关,发现了“比”是有规律的,感受比是有顺序的,体验了变中有不变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启蒙教育。再如让学生来自主练习身高的比(小亮155cm,妹妹1m,自主完成了不同单位的统一),学校教师人数与学生人数的比(某县城一所学校有教师100人,学生3000人,自主实现了从“具体量”到“份”的跨越),加深了比的意义的理解,特别是在最后孩子们提出:两个不同类的量做比之后产生新的量,升华了比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一把衡量的尺子”, 从而拓宽了比的内涵与外延! “大家读懂了糖与的比是1:2吗,说说你的理解”,我们看到,老师鼓励学生自主完成新旧概念的联结,联结方式从“直白告知”变为“联想推理”,而这样的“联想推理”又是学生自发完成的。这样的教学,关注了孩子的数学经验、生活经验、认知经验,把“比”的学习放到了整个数学学习的体系当中,孩子最后用“顺序、浓度高低、变化、比较、明了直观……”等等关键词来描述学生心中的“比”,真正做到了前有孕伏,中有突破,后有发展!</div><div> 课后,吴老师给参会教师分享了《培养学生关键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讲座,吴老师讲到:教学中,我们可以用“深入与浅出”来形容。首先谈“深入”,吴老师主要从目标维度分析:吴老师并不满足于将“比”看作“除法”的“附庸”,而是试图探寻“比”更为宽广的教育价值与教学伸展可能。所谓“浅出”,主要是从学生维度所作的思考。在吴老师的课堂上,“顺儿童思考而教”、“善用童言童智”、“将学生置于学的主体”,等理念有了最为真实的展现。“深入”尚需“浅出”,正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对教学的不懈追求。</div><div> 我要以名师为榜样,转变教育思想,落实课改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流程,在教学过程中,将主动权还给学生,建构有价值、有质量的高效课堂。</div><div> 鹿中文</div> <h3> 整合教材给学生不一样的课堂</h3><div> 5月25日,在进修学校吴书记的带领下,我们一行26人在邢台参加了由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教育分会在邢台追光小学举办的“深度学习.生长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大师们那深厚的文化底蕴、真诚的情感、友善的态度、高尚的师德、精湛的教艺、坚实的教学基本功而深深地感染着我。吴正宪老师用五年级学生讲的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这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div><div>一、吃“透”教材,颠覆以往的教学设计。</div><div> 教材中对于“比”的意义是这样定义的:两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而本节课中吴老师从联系旧知从“倍数”这个层面重新理解。</div><div>二、课堂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div><div> 本节课中,学生在探究水与盐的比时,当学生解释不到位时吴老师总是用“别急,慢一点”这样的话语来鼓励引导孩子。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在与学生亲切交流中把知识生成。吴老师在课上经常说:“错着错着就对了,聊着聊着就会了”。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div><div>三、以“趣”启智。</div><div>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上课伊始,吴老师先开门见山直揭课题,问学生:“你对“比”是怎样理解的,你认为什么是比?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找到比?”孩子充分发表意见后,根据生活中喝糖水的经验去探究比的意义,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一步一步的让孩子理解了“比是有顺序的”“比”中的“变”与“不变”。这样就为以后比例的教学打下了伏笔,还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函数思想,体现数学的核心素养。</div><div>四、板书设计别具匠心。</div><div> 看似挺随意的板书,最后呈现出来的却是一种思维导图。既帮助学生理解意义,又打开视野,感悟数学之美。</div><div> 徐水小学:王艳坤</div><div> </div><div><br></div><div> </div> <h3> 此次培训,不仅仅是一堂课,一场讲座,还是一个数学教学全面发展的导向。大家深感在今后教学中要加强学习,深入思考,大胆实践,不断创新为学生呈现丰富多彩的课型,用数学之光点亮课堂。</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