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风情

王柏永

<h3>  人说山西好风光,偶也过去瞧一瞧。兜了一圈七八天,看来真是那回事。5月16号跟团去山西旅游,从河南洛阳进,山西太原出历时八天。虽是脚步匆匆,倒也留下一些影印。</h3> <h3>  陕州地坑院,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汴乡北营村。</h3> <h3>  作为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民居样式,地坑院蕴藏着丰富的文化。</h3> <h3>  是全国乃至世界唯一的地下古民居建筑,是我国特有的四大古民居建筑之一。</h3> <h3>  被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h3> <h3> 2011年,地坑院营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h3> <h3>  普救寺位于永济市蒲州镇西厢村的塬上。</h3> <h3>  元代王实甫《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中说的“红娘月下牵红线,张生巧会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普救寺内。</h3> <h3>  普救寺始建于唐武则天时期,原名永清院,是一座佛教十方院。</h3> <h3>  寺内有座方形砖塔,原名舍利塔,俗称莺莺塔。这座塔和缅甸掸邦的摇头塔、匈牙利索尔诺克的音乐塔、摩洛哥马拉克斯的香塔、法国巴黎的钟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并称为世界六大奇塔。</h3> <h3>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h3> <h3>  约公元704年前后唐朝才子王之涣游蒲州,登上鹳雀楼,写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不朽诗篇。</h3> <h3>  解州关帝庙为武庙之祖,地处山西运城市解州镇西关。</h3> <h3>  解州关帝庙创建于隋开皇九年(589年)。</h3> <h3>  宋、明时曾扩建和重修,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毁于火,经十余年始修复。</h3> <h3><font color="#010101">  是现存规模最大的宫殿式道教建筑群和武庙,被誉为“关庙之祖”、“武庙之冠”。</font></h3> <h3>  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黄河奔流至此,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从20多米高的陡崖上倾注而泻,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气概。</h3> <h3><font color="#010101">  伴随瀑布出现一系列奇特的景致,主要有4大奇观,“水底冒烟、霓虹通天、旱天惊雷、群龙戏浪”</font></h3> <h3>  黄河之子就是这样纯朴、憨厚。</h3> <h3>  王家大院是由静升王氏家族经明清两朝、历300余年修建而成。</h3> <h3>  包括五巷六堡一条街,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而且是一座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艺术博物馆。</h3> <h3>  王家大院的建筑格局,继承了中国西周时形成的前堂后寝的庭院风格。</h3> <h3>  既提供了对外交往的足够空间</h3> <h3>  又满足了内在私密氛围的要求</h3> <h3><font color="#010101">  做到了尊卑贵贱有等</font></h3> <h3>  上下长幼有序</h3> <h3>  内外男女有别</h3> <h3>  且起居功能一应俱全</h3> <h3>  充分体现了官宦门第的威严和宗法礼制的规整。</h3> <h3>  平遥被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h3> <h3>  也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市之一,另一座是丽江古城。</h3> <h3>&nbsp; 平遥古城民居,以砖墙瓦顶的木结构四合院为主,布局严谨,左右对称,尊卑有序。</h3> <h3>  北大街的二郎庙</h3> <h3>  古色古香的客栈</h3> <h3>  绣花鞋的招牌比人还高大</h3> <h3>  武大郎的烧饼从山东卖到了山西。</h3> <h3>  来个时空穿越</h3> <h3>  日升昌票号作为晋商文化的杰出代表,其建筑风格和规模都具典型,但又有其特殊性。</h3> <h3>  票号是清代出现的一种金融机构,而开办最早的票号是日升昌票号</h3> <h3>  如今的日升昌旧址,已开辟为“中国票号博物馆”</h3> <h3>  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h3> <h3>  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为晋国宗祠。</h3> <h3>  祠内有几十座古建筑,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尤其是以下三大国宝级建筑。</h3> <h3>  圣母殿:创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984年),在晋祠古建筑中颇有“领袖群伦”之势,是我国宋代建筑的代表作。</h3> <h3>  献殿建于金大定八年(1168年),原为祭祀时陈列供品的场所。一九五五年用原料按原式样翻修,仍保持金代建筑的特点。</h3> <h3>  鱼沼飞梁位于圣母殿与献殿之间,“此式石柱桥,在古画中偶见,实物则仅此一孤例,洵为可贵”。</h3> <h3>  古雁门关,即铁裹门,前身为北陵、西隃、勾注塞,址西陉关旧址。</h3> <h3>  天险门为关城东门,石座砖券,额匾篆体书刻“天险”二字。墙垣设垛口,门洞板1道,青石板铺路。</h3> <h3>  李牧祠位于关城天险门外东侧,亦称武安君祠、靖边祠、镇边祠,为纪念战国时赵国良将李牧而建。祠宇建筑规模宏大,山门前有石砌平台,上竖石制旗杆1副,配设石狮1对。正中左右各筑踏朵台阶,并配以石雕石栏柱石栏板。</h3> <h3>  迷雾中,塞外风光令人陶醉。</h3> <h3>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h3> <h3>  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h3> <h3><font color="#010101">  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font></h3> <h3>  战乱时期,石窟惨遭西方列強洗劫,这就是罪证。</h3> <div><br></div><div> 云冈石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云冈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装饰,更加反映出佛教艺术“中国化”的不断深入。</div> <h3>  华严寺位于大同古城内西南隅,始建于辽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依据佛教经典《华严经》而命名。兼具辽国皇室宗庙性质,地位显赫。后毁于战争,金天眷三年(1140年)重建。</h3> <h3>  上寺以大雄宝殿为中心,分为两院,有山门、过殿、观音阁、地藏阁及两厢廊庑,布局严整,高低错落。&nbsp;[</h3> <h3>  华严宝塔分层供奉着香檀木雕刻的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交脚菩萨像。塔底地宫采用了100吨纯铜打造而成,建成时为中国最大而且纯粹的铜造地宫。在地宫中央的水晶舍利宝塔里迎供着佛界高僧舍利。</h3> <h3>  九龙壁位于山西大同市区东街路南,建于明代洪武末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代王朱桂府前的照壁。</h3> <h3>  恒山悬空寺是国内现存的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它修建在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悬崖峭壁间,面朝恒山、背倚翠屏、上载危岩、下临深谷、楼阁悬空、结构巧奇。</h3> <h3>  五台山位居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称为“金五台”,为文殊菩萨的道场。</h3> <h3>  四月初八是释迦牟尼佛诞日,当天五台山祥云高升,吉祥和谐。</h3> <h3><font color="#010101"> 香火旺盛,太平盛世。</font></h3> <h3>  众多信众,祈祷有序。</h3> <h3>  各方僧人,云集圣地。</h3> <h3>  年长长老,德高望重。</h3> <h3>  千僧斋道场即将开始,僧人们鱼贯而入。</h3> <h3>  不知何故,这俩位僧人被挡在大显通寺山门之外。</h3> <h3>  五台山普萨顶庄严肃穆。</h3><h3> 南無阿弥陀佛!南無阿弥陀佛!南無阿弥陀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