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金顶,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建筑概念。地理概念一般是指名山的山顶,而建筑概念是指房屋的镏金屋顶。</h3> <h3>张三丰修炼的地方</h3> <h3>金殿</h3><div>明代铜铸仿木结构宫殿式建筑,位于天柱峰顶端的石筑平台正中,面积约160 平方米,朝向为东偏南8°。殿面宽与进深均为三间,阔4.4米,深3.15米,高5.54米。四周立柱12根,柱上叠架、额、枋及重翘重昂与单翘重昂斗拱,分别承托上、下檐部,构成重檐底殿式屋顶。正脊两端铸龙对峙。四壁于立柱之间装四抹头格扇门。殿内顶部作平棋天花,铸浅雕流云纹样,线条柔和流畅。地面以紫色石纹墁地,洗磨光洁。屋顶采用“推山”做法为特点。殿内于后壁屏风前设神坛,塑真武大帝坐像,左侍金童捧册,右侍玉女端宝,水火二将,执旗捧剑拱卫两厢。坛下玄武一尊,为金婉合体。坛前设香案,置供器。神坛上方高悬馏金匠额,上铸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手迹“金光妙相”四字。殿外檐际,悬盘龙斗边馏金牌额,上竖铸“金殿”二字。殿体各部分件采用失蜡法铸造,遍体馏金,无论瓦作、木作 构件,结构严谨,合缝精密,虽经五百多年的严寒酷暑,至今仍辉煌如初,显示我国铸造工业发展的高度水平,堪称现存古建筑和铸造工艺中的一颗灿烂明珠。</div> <h3>武当山金顶是武当山的精华和象征,也是武当道教在皇室(明*朱棣)扶持下走向鼎盛高峰的标志。金顶景区包括中观、黄龙洞、朝天宫、古神道上的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和太和宫的金殿、皇经堂、紫金城、朝拜殿,以及元代古铜殿等古代建筑。</h3> <h3>武当山主峰天柱峰顶上的金顶,是武当山的精华和象征,也是武当道教在皇室(明*朱棣)扶持下走向鼎盛高峰的标志。</h3><div>金顶景区包括中观、黄龙洞、朝天宫、古神道上的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和太和宫的金殿、皇经堂、紫金城、朝拜殿,以及元代古铜殿等古代建筑。这里保存着大量的各朝代制造的像器、供器、法器等文物珍品。这些都是中国古代建筑和铸造工艺的灿烂明珠,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古代科技水平的历史见证,是</div><div>无价之宝。</div><div>在金殿前,极目四方,八百里武当秀丽风光尽收眼底,群峰起伏犹如大海的波涛奔涌在静止的瞬间,众峰拱拥,八方朝拜的景观神奇地渲染着神权的威严和皇权的至高无上。同时,还能领略到很多奇异的自然天象奇观和流传着许多神话故事。</div><div>可以说,武当山金顶无论是对游人还是对香客都有着强列的吸引力。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来武当山金顶的游客连年递增。站在金顶,会有一种无形的震撼使人惊心动魄,崇敬虔诚之心油然而生。</div> <h3>皇经堂</h3><div>金顶皇经堂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清道光29年重建,装饰精美,富丽堂皇。</div><div>皇经堂又名诵经堂,是道人诵经习课的场所。每日清晨和黄昏诵颂经文真诰,是武当山出家道人自我修持的日常功课,被视为升仙者的阶梯。每次诵唱时间约一个小时,其目的是陶淑性情、虔诚其心,以做到一心向道。</div><div>皇经堂殿内正中悬挂金匾一块,匾书“生天立地”四个大字,是清代道光皇帝御赐。大殿的阑额、木制隔扇上浮雕着众多道教人物、故事和珍禽异兽,图案精美,雕刻技艺精湛,反映出清代的社会生活、宗教信仰和审美情趣。</div><div>皇经堂内设有左右神龛、中神龛和上神龛,分别供奉着真武大帝、三清、玉皇等道教神像。</div> <h3>太和宫,又称大岳太和宫,位于天柱峰峰顶。其建筑群分布在海拔1514—1612米之间约2千米的建筑线上。整体建筑充分利用天柱峰雄峙霄汉的险峻气势,以明朝皇家建筑法式,巧妙进行序列布局</h3><div>,突出神权至高无上的思想,达到了“美如天宫”的意境,是武当山众多宫观中地位最高、布局最巧、技艺最精湛的一宫。1956年,被湖北省政府公布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国务院公布金殿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div><div>何谓大岳太和宫?“大岳”之名,最早见于《图经》:“武当山,一名太岳。”《武当山赋并序》曰:“予观此山,去天咫尺,名曰‘大岳’”。《武当福地总真集》记:“武当山,一名太和,一名大岳。”又称武当山为“中岳佐命之山……嵩高之储副,五岳之流辈,唐虞柴望偏祀之地,七十二福地之一”。这说明武当山在很早以前,就有一定的影响和地位。但这时武当山以“大岳”为名,只是当时文人对其高大山势的称赞。</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