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岛之旅见闻(三)🏃🏃🏃

yeyuanda

<h3>在台湾,我们游览所到之处,无不被浓烈的中华传统文化氛围所震憾。 </h3> <h3>先从国父(孙中山)纪念馆讲起一一</h3> <h3>这个馆占地35000坪,为宫殿式建筑。馆外有中山公园环绕,还有九曲桥、池塘、假山、柳树等景色点缀。这显然就是中国皇家国林的气势。馆内四大展览室装饰精美,设计新颖,展示中华民国建国史及现代名家艺术品。</h3> <h3>孙中山博士图书馆也在其中。</h3> <h3>我俩游览参观时在广场留影。</h3> <h3>正面入口处的屋檐向上翻起,据行家说,这种奇特的屋顶造型可追溯至唐宋。建筑设计师王大闳在借鉴传统建筑的同时,也赋予了不同的新意:他以简洁有力的线条勾勒屋脊,巧妙的将屋顶形成三度曲面,从造型上看,整个建筑接近完美。他以线条取代块面,注重柱子、门窗、屋檐的线条美感,色调朴实且耐看,具有淡薄而宁静致远的气质,整个建筑散发着一种东方古典的含蓄美。 </h3> <h3>再说台北故宫博物院,这座落于台北市士林区至善路二段221号的博物院,建造于1962年,1965年夏落成。占地总面积约16公顷。也是仿造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主体建筑共4层,白墙绿瓦,正院呈梅花形。</h3> <h3>院前广场耸立五间六柱冲天式牌坊,整座建筑庄重典雅,富有民族特色。 </h3> <h3>收藏的更是稀世珍品,如一一</h3> <h3>《毛公鼎》〔西周重器.铭文字数最多,造型古拙,书法价值很高〕<br></h3> <h3>散氏盘》〔西周重器.铭文字数多,铜质特佳〕</h3> <h3>《天青无纹水仙盆》〔北宋.汝窑无纹片的唯一传世杰作,造型优美〕<br></h3> <h3>《祭侄文稿》〔颜真卿真迹,天下排行第一或天下第二行书〕</h3> <h3>《莲花氏碗》〔北宋.汝窑另一代表作,晶莹剔透〕 </h3> <h3>当年蒋介石撤退至台湾带走故宫珍宝无数,其中这三件如今已是台北故宫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翡翠白菜,毛公鼎和东坡肉。东坡肉真似刚刚出锅,维妙维肖。</h3> <h3>圆山大饭店更不例外:</h3> <h3>圆山大饭店,历史悠久,位于剑潭公园旁,是台北市的地标之一。也是中国宫殿式格局,概分为正楼、金龙厅、翠凤厅与麒麟厅等,各厅装潢豪华典雅,后山是客房部,常为接待外国元首之处,七彩画梁、丹珠圆柱与金碧辉煌,遍悬各厅的画饰与浮雕,如康人雪山图、洞天山堂图、清明上河图,以及周公与礼作乐浮雕等,均属出自名家手笔。</h3> <h3>据说,2008年十一月三日,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乘包机从北京直飞台湾桃园机场,展开具历史标志意义的宝岛行。而他在台北下榻的圆山大饭店,也见证了这次历史。 </h3> <h3>金龙厅当时只是一栋两层楼的建筑,房舍陈旧,设备也简陋。后宋美龄找来曾为士林官邸做过改建工程的建筑师杨卓成,让他担任圆山第一栋中国宫殿式房舍——金龙厅的设计工作。杨将建筑风格仿北平故宫的古典气派造型,施工单位又把原来日本神社前的铜龙雕塑镀上24K金后安置在金龙厅,以求此厅名副其实。 </h3><div>金龙厅于1956年落成后,开始担负接待外宾及提供官式宴会的服务工作。之后,翠凤厅、麒麟厅也先后落成,饭店的中国式建筑采用了相当多的龙形雕刻,也有人称圆山大饭店为龙宫;此外还采用石狮、梅花等中国建筑常用的图案。各厅的装潢豪华典雅,七彩画梁与丹珠圆柱显得金碧辉煌,遍悬各厅的画饰与浮雕均出自名家手笔。大厅与房间内部采用明式红木家具,更增中国古典味道。</div><div>由于在蒋中正时代修建,圆山大饭店具有相当浓厚的政治色彩,也就是如今被圆山大饭店吸引大陆观光客“秘密武器”的“蒋公秘道”,可惜的是,不对外开放,无法一探地道传奇。据说是在饭店正馆改建时辟建,位于饭店地下一楼东西两侧,是地下的石造通道,设有滑梯道,通往圆山大饭店外面的剑潭公园与北安公园,全长约180米,给在必要时为政要作为逃脱之用。不过,一次都没用上。</div> <h3>不灭的中华文化基因,孙中山纪念堂、台北故宫博物院、圆山大饭店是这样传承着,就连现代建筑台北101摩天大楼也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高度融合。</h3> <h3>101数字,除代表楼层高度为101层,也代表了超越满分,再上一层楼的吉祥涵意, 0与1的数字,也表现了大楼的高科技视野。</h3> <h3>大楼确定为101层,包括办公大楼、购物中心及观景台三大主体。主体办公大楼内部集光纤、微波、卫星传输等尖端通信网络设备。 </h3><div>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大楼的高速电梯.观景台在89层,专用世界最快速电梯,最高速度每分钟1010米,只要37秒钟到观景台。建筑主体分为裙楼(台北101购物中心)及塔楼(企业办公大楼)。</div> <h3>101大楼顶部安装巨大的阻尼器,是对大楼摇晃进行自动平衡的重要装置,属于当代高科技。 我们曾下到88层参观过,非常壮伟。</h3> <h3>而大楼的设计理念中,不乏丰富广泛的中国传统元素。 台北101摩大楼高509米,地上101层,地下5层。该楼融合东方古典文化及台湾本土特色,造型宛若劲竹,节节高升、柔韧有余。另外运用高科技材质及创意照明,以透明、清晰营造视觉穿透效果。</h3> <h3>这是从89层俯拍的台北图景。</h3> <h3>这是摩天大楼中的购物厅。</h3> <h3>地导是个国民党党员,一路上言谈话题,很多是传播中华文化,播洒孝道种子。</h3> <h3>他曾多次谈及对自已父母临终关怀的感人故事,还介绍了一位台湾溜美医学博士放弃在美高薪,回台以身试验病毒研制新药的过程。更令人心灵震憾的是当这位青年博士获奖年度嘉奖青年时,是他扶着智障的母亲上台领奖,并下跪着把鲜花献给母亲,深吻母亲。</h3> <h3>如果说,建筑是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绚丽多彩的诗文画卷;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体现的慈济孝道则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中的文化基因的古老乐章。</h3> <h3>地导一再阐释“子欲孝而亲不在,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不时扪心自问,在大陆,我们传承中华文化传统的教育中究竟缺失了什么?</h3><div><br></div> <h3>专家曾说,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这是自性本具的性德,是做人的基本德行。它绝不是什么人发明创造的,而是千万年前的华夏祖先所留下来的德教传承,再传十万年也不会传错。</h3> <h3>中华传统文化,“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这十二个字就全都代表了,集大成的精华宝典《四库全书》,其内容没有离开这十二个字,可见其重要性。</h3> <h3>中华文化生生不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两岸同胞文化同源,渴望统一,和平共建,反对台独需要共同传承中华文化中的精髓。这是这次初夏宝岛之旅的又一个体会。</h3> <h3>由此,我猛然陷入深思:要把这十二个字真正的发扬光大,“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我辈仍须尽力。</h3><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