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这里是昆卡的长途汽车站。</h3> <h3> 这位女士绝对是厄瓜多尔的雷锋,看到老年人没有座位,主动把自己的位子让出来。据说厄瓜多尔还是比较尊重女性的,在公交车上经常可以看到男士为女士让着坐。</h3> <h3> 厄瓜多尔的大巴上非常热闹,小商小贩在车厢里自由穿梭,买的基本是自己家里做的食品,这位是买唱的。</h3> <h3> 我们这趟车上居然放的是陈宝国演的“湄公河大案”,还配的西班牙语,有意思吧?</h3> <h3> 巴尼奥斯 在西班牙语为“圣水浴池”。它是安第斯山脉火山群中的一颗明珠。</h3><h3>它位于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南部176公里,在安第斯山谷深处,海拔1800多米,也是通过普约进入热带丛林的门户。</h3> <h3> 小镇处于安第斯山脉与亚马逊热带雨林的过度带,这里四面环山,空气凉爽湿润,满山树木鲜花,这里有热气腾腾的温泉和美丽的瀑布,所以无论是厄瓜多尔人,还是外国游客都喜欢成群结队地在这里徒步,泡温泉这里是最受欢迎的旅游度假地。</h3> <h3> 这是我们在airbnb(爱彼迎)订的房。</h3> <h3> 小院绿草青青,非常干净,住了很多外国游客。</h3> <h3> 我们房间外的走廊。</h3> <h3> 我们的房间。</h3> <h3> 这是房东太太,特别热情能干,这里的早餐相当丰盛,面包奶酪,火腿,咖啡牛奶,鲜榨果汁,鸡蛋,每人还有一大盘各种水果。</h3> 我们买了第二天坐观光巴士的票。早上10:40发车,都10:30了旅行社还没有人上班,买给我们票的女士不见踪影,敲了半天门,旁边楼上下来一个年纪大的女士,看了我们的票,打了电话,把我们送上这辆不是双层巴士上。 <h3> 不对呀!我们买的是双层巴士,怎么是这种车!算了就暂时这样吧,等回来再找她们理论吧。坐着这辆车,在镇子里转了两圈,又让我们下车在路边等候,好吧!随遇而安,反正得让我们去游览。</h3> <h3> 其实我们早早的就进了镇子里逛,小小的镇子只有8000人,主要靠旅游业为主。商铺除了卖旅游纪念品,就是餐厅多。我俩正在慢悠悠的逛,突然,发现四个中国字“东方太阳”!难道在这小小的大山之中的小镇子里也有中国人开的店吗?正好双层观光大巴车来了,车上导游招呼我们,带着一肚子疑问先上车去游览。游览回来再去一探究竟。由于不是旅游的旺季,我们这辆车上除了司机和他的助手(兼导游)外,只有一对亚裔美国情侣,三个外国女学生,一对当地小女孩和我们两人。大家临时凑成一个小小的旅游团队。刚刚上车因为都不熟悉,相互陌生不说话。还没玩完一个景点,彼此就开始熟悉起来了。</h3> <h3> 左边是两个亚裔情侣。右边是三个美国小妞和老徐,一路大家相互关照!玩的非常开心。两位小女孩也十分可爱懂事,还买了当地的生芒果请大家品尝。</h3> <h3> 通过手机的谷歌翻译交谈,知道了这两个当地小女孩是表姐妹俩,两个人个头悬殊很大,其实相差一岁。</h3> <h3> 三个女学生是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大学生,一副美国小妞打扮,也都顽皮可爱。</h3><h3> 她们刚开始骗老徐,说是意大利人,老徐用谷歌意大利语和她们交流,三个人都没有反应,后来老徐听她们用英语交流,三个小妞被识破了,一起哈哈大笑。</h3> <h3> 一路风光。</h3> <h3> 小镇一路风光。</h3> <h3> 山花烂漫,坐在车里,经常可以看到路边的野花,尤其是仙人掌花,仙人掌上的仙人桃。</h3> <h3> 一路风光。</h3> <h3> 一路风光。</h3> <h3> 一路风光。</h3> <h3> 索道旁的宣传广告。</h3> <h3> 最刺激的还是滑索道。我们中的这个女孩子好像是个越南人,她还是很勇敢的。</h3> <h3> 全体人员坐缆车筐从河这边,到河对面。</h3><h3>美国小妞很有意思,三个人经常在一起唱合声。</h3> <h3> 这个地方是滑索道的。</h3> <h3> 这是我们的坐的缆车筐。</h3> <h3> 在缆车筐里还是有些刺激的。</h3> <h3> 缆车筐里。</h3> <h3> 这位胖先生是我们这辆车的导游。</h3> <h3> 我们的双层巴士穿过隧道。</h3> <h3> 最震撼的瀑布。</h3> <h3> 大家在缆车筐里纷纷拍照。</h3> <h3> 厄瓜多尔小女孩很可爱,大方活泼。</h3><h3> 这位是姐姐。</h3> <h3> 这是她的表妹。</h3> <h3> 戴眼镜这个小妞性格最可爱。像个男孩子。</h3> <h3> 两个厄瓜多尔小女孩,参加了这项刺激的运动。</h3> <h3> 准备开始了。</h3> <h3> 只听见里面传来尖叫声,圆球笼子上下翻滚,相当惊险刺激。</h3> <h3> 大家在路边发现了一只螃蟹。</h3> <h3> 老徐抓着螃蟹。</h3> <h3> 众人又聚在一起,给螃蟹拍照。人在旅途,童心满满,一只螃蟹也能看半天。</h3> <h3> 美国小妞。</h3> <h3> 三个美国小妞和越南女孩的男朋友。</h3> <h3> 厄瓜多尔的 路边摊还是接地气的,烧烤炉和中国的很相似,上面烤的都是厄瓜多尔的有名食品,烤香蕉,烤鸡,鸡胗,牛肉等等。</h3> <h3> 我们买了烤玉米,很好吃。</h3> <h3> 回到镇上遇见迎接圣母仪式。(买旅游巴士票的女士告诉我们的)</h3> <h3> 厄瓜多尔人百分之八十信天主教。</h3> <h3> 这时已经下午三点钟了,肚子也饿了。也想起了“东方太阳”!进店一问,果然是中国人开的餐厅,还是福建福清人。老徐从小在福建长大,自然又是乡亲一番!两位小夫妻都只有二十多岁,已有两个小孩刚刚让父亲带回国内。</h3><h3> 小陈老板亲自在厨房掌勺,老板娘小美在店面应酬。</h3> <h3> 墙上挂的中国国画。</h3> <h3> 两个人都非常热心!知道我是四川人,老板娘小美专门跑去菜市场给我买辣椒,老板小陈亲自掌勺,为我们做了两菜一汤(牛肉炒辣椒、清炒大白菜和鸡蛋肉片汤)。要知道这里的份量特别大,我俩又吃了个肚歪!</h3> <h3> 中国餐在国外属于贵的,当地人比较有钱的人才能吃得起。吃完了饭小陈老板不让走,拿出珍藏的乌龙茶,摆出专用茶具,泡茶喝。小陈老板还拿出“大象”牌香烟让老徐抽。本来早就戒烟了的老徐也不客气,两人连抽带喝的,大聊一阵子。因为我们下午四点还要去“魔鬼秋千”游玩。相互加了微信,告辞出来。</h3><div> 小陈,小美,祝你们生意兴隆。</div> <h3> 我们在树屋秋千时,小美发来微信,邀请我俩晚上去他们餐厅,说是要做点家乡小菜请我们一起吃吃。因为下雨,也不想麻烦他们就婉言谢绝了。这次来到南美,几次都遇到华侨同胞的热心招待,真的感受到,无论何时何地,同胞的心都是一样亲啊!</h3> <h3> 下午四点去“世界尽头树屋秋千”坐的还是上午的这辆双层巴士。</h3> <h3> 离小镇最近的瀑布。</h3> <h3> 上车后又在镇子里转了两圈,看看没什么游客了,大巴就出了镇子上山。这次走的不是上午走的方向。车子直接经过个大瀑布就往山上爬,左转右转爬到山顶,整个小镇都映入眼帘,真是美不胜收。本来我是慕名而来,一定要坐坐“树屋秋千”的!还嘱咐老徐给我照张荡在空中的照片。</h3> <h3> 这是网络上最红的世界上最美最悬的秋千。</h3><h3>巴尼奥斯因为这个秋千一炮而红。最初这个地方只有个树屋下的小秋千。据说有一位俄罗斯摄影家喝醉酒糊里糊涂地拍了张照片,放在“孤独星球”(Lonely Planet)上一鸣惊人,从此吸引了很多游客冒名而来。小镇从此开启了旅游的新时代。</h3> <h3> 满怀希望,放眼望去这根本没有网红树屋秋千的影子,倒是用钢管做了付十分高大的新秋千。</h3><h3> 据说巴尼奥斯差不多每家人都想建一个秋千来抢风头。不过还是上面照片里的这个树屋秋千(Casa del Arbol)最原创。</h3> <h3> 现场一共有好几辆车,所以人都对新秋千望而怯步,只有这两个年轻人上去坐了。</h3> <h3> 这种新的秋千,实在是太恐怖,高的吓人,有恐高症的人绝对不敢往下看。</h3> <h3> 本来就是冲着网红树屋秋千来的,看到这种商业性质的秋千,失望之极马上没了情绪,要知道到厄瓜多尔荡树屋秋千,可是我的一大心愿,这下好了,失望的心情跌到底谷。😔</h3> <h3> 下面就是巴尼奥斯小镇全景。</h3> <h3> 荡不了树屋秋千,就荡一荡这个秋千吧😊</h3> <h3> 凭栏远眺。</h3> <h3> 游览完了山上的秋千,我们回到了小镇。 走的地方多了,去过的国家多了,就会发现,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人,都过着自己的生活。</h3> 小镇涂鸦。 <h3> 每一个广场,都有一座天主教堂。</h3> <h3> 炸油饼的妇女。</h3> <h3> 巴尼奥斯小镇,长途汽车站对面的甘蔗店,这里的甘蔗非常粗,非常甜。</h3> <h3> 小镇街上到处都是手工制作有名的Melcocha(太妃糖),店主给我们掰了一块尝了尝,没有别的味道,只是单纯的甜,当地手工制作的特产。</h3> <h3> 南美,不管多么小的镇子,都有一个中心广场。</h3> <h3> 巴尼奥斯小镇街道。</h3> <h3> 五颜六色的楼房,很有南美风格。</h3> <h3> 这是从巴尼奥斯去奥塔瓦洛印加小镇,长途车的售票窗口。</h3> <h3> 巴尼奥斯小镇长途汽车候车室。</h3> <h3> 现在总是算是搞明白了,小镇和小镇之间是没有直达车,你要买票也会买给你,你以为是直达车,错! 这辆车就是去奥塔瓦洛的 走到半路,售票员会让我们下车,然后飞快地把我们和行李,转移到另一辆车上,我们已经遇到好几次,最后也就见怪不怪了。</h3><h3> 所有的长途车都是招手即停,我们从中午2点,一直到晚上9点才从巴尼奥斯到奥塔瓦洛。</h3> <h3> 这里就是赫赫有名的奥塔瓦洛印加小镇,海拔2550米。这座繁荣的城市因其巨大的周六市场而出名,</h3> <h3> 市场里面主要是工艺品。严格的评价,厄瓜多尔的手工艺品制作还是不错的。</h3> <h3> 各种各样的工艺品,琳琅满目。</h3> <h3> 木雕工艺品。</h3> <h3> 各种首飾。</h3> <h3> 各种手工包。</h3> <h3> 警察聚在一起。</h3> <h3> 原来是美国哈雷摩托车队。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好不威风。</h3> <h3> 厄瓜多尔是南美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大约每平方公里53人。有30%住在海边,另外的30%住在其他城市,约45%的人住在高地。</h3><h3> 大约65%的人是西班牙混血儿,25%是本地居民,7%是西班牙人,3%是非洲裔。</h3><h3> 80%信天主教,20%人信其他宗教。</h3><h3> 现在厄瓜多尔还有40%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下,温饱是大多数人所担心的事,但是很多游客,包括我们都体验到,即使最贫困的厄瓜多尔人,都会散发出在发达国家罕见的开放热情,慷慨的幸福感。</h3><h3> 厄瓜多尔的旅行结束了,我们感到很圆满,在旅行中一次次提高了自己的应变能力,了解到了不同国家的人和物,再感慨一次吧,活在当下,珍惜每一天。</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