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泰州白马庙 寻访海军初建史(海军大连舰艇学院73届无指挥仪枪炮长班18.5)

杨建中

<h3>从当年渡江的渔民小木船,到今日蓝海劈波斩浪的现代化舰队,人民海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那么,人民海军在哪里诞生?成立时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如今,仍保存着哪些与之有关的记忆和历史?</h3><div>走进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我们在这里就能寻找到答案……</div><div>在泰州白马庙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纪念馆展厅中展示着一张珍贵的史志资料,显示的是1989年中央军委关于海军成立日期问题的批复:“同意以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三日成立华东军区海军的日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成立日期。”</div><div>1949年1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1949年及1950年我们应当争取组成一支能够使用的空军,及一支保卫沿海沿江的海军。”当年年初,中央军委把组建人民海军的重任交给了第三野战军。3月下旬,三野司令员陈毅向华中军区副司令员、三野前线委员会委员张爱萍传达了中央军委关于成立人民海军的决定,并指示其负责组建人民海军。</div><div>4月初,泰州白马庙成为三野驻地,三野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委粟裕、参谋长张震率部进驻。“这里地理位置较好,离长江不远不近,便于渡江战役中部队的指挥与灵活调度;同时,作为老解放区,群众基础较好、交通也便利。”第三野战军渡江战役指挥部就设于当地大户王镜湖的读书楼内。张爱萍连夜赶赴白马庙,在粟裕领导下,积极投身筹建海军的调查、研究和策划,开始人民海军组建的各项准备工作。</div><div>4月20日,渡江战役打响。23日,三野主力胜利渡江,三野8兵团35军解放南京。同日,中央军委急电三野:立即组建海军,定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海军。下午1时30分,张爱萍召集28军84师副参谋长李进等13人在白马庙读书楼二楼会议室,召开华东军区海军成立会议。</div><div>就这样,人民海军的第一支部队宣告成立。泰州白马庙由此成为海军诞生地,被写入史册。</div><div><br></div> <h3>泰州,地处江苏省中部,位于长江下游北岸,古代建制至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现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0年前,泰州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官兵誉为“海军诞生地,水兵母亲城”。</h3><div>濒江而不临海的一座城市,为什么能成为人民海军的诞生地?这其中有一段鲜为人知的革命历史!</div><div>1949年1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对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淮海战役,取得了伟大胜利。解放军摧枯拉朽,国民党军队溃不成军,人民战争节节胜利,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悉告解放,处于解放军掌控之中,泰州城也于1949年1月21日宣告解放。</div><div>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粟裕、张震等即指挥部队发起渡江战役。在泰州广大人民的全力支援下,人民解放军万船齐发,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突破敌人的防线,渡江作战取得重大胜利。在人民解放军强大军事攻势和政治争取下,国民党军江阴要塞官兵于4月21日举行起义,以林遵为司令的国民党第2舰队(25艘舰艇,其中军舰9艘,艇16艘)按计划于4月23日率领国民党海军第二舰队25艘舰艇在南京以东江面起义,另一部23艘舰艇在镇江投降,从而切断了长江上中游的国民党海军江防舰队以及50多艘炮艇的退路,至此国民党海军主力迅即落入人民解放军手中,收编国民党海军迫在眉睫。4月23日,在人民解放军胜利渡江、解放南京的同一天,中央军委急电第3野战军:立即组建海军,定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海军。第3野战军即日下午2时许,奉命宣告华东军区海军司令部成立,张爱萍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并决定抽调第3野战军教导师师部率第3团、直属步兵营和第3野战军直属侦察营及苏北海防纵队编入海军。当晚,张爱萍带领第28军第84师参谋长李进、军工部科长张渭清、侦察营副教导员范豫康、野战军司令部作战参谋黄胜天、机关管理员温礼芝等13人,从靖江八圩港渡江到达江阴要塞。4月28日,在江阴要塞司令部礼堂召开有800多名海军官兵参加的大会,宣布华东军区海军领导机关组成和任命名单及11项工作任务。5月8日,华东军区奉中央军委电令正式发布命令,决定华东军区海军司令部、政治部各设1办公厅,任命张爱萍为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冯文华、张元培分任司令部办公厅正、副主任;孙克骥、汪大汉分任政治部办公厅正、副主任。4月至12月,起义的国民党海军海防第2舰队、江防舰队、“长治”号舰等部,投诚的国民党海军舰艇和人员,接受的国民党海军登记人员和遗留舰艇以及苏北军区警备第26团等部,相继编入华东军区海军序列。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正式创建起来了。</div><div>1989年2月17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确定1949年4月23日为中国人民海军成立日,同时确认泰州白马庙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同年3月27日,张爱萍将军为泰州白马庙题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泰州”。</div> <h3>人民海军在华东诞生后,继续向华南和华北发展。1950年,军委海军机关在北京协和医院礼堂成立,肖劲光为第一任人民海军司令员,人民海军至此成为人民解放军中的独立军种。</h3><div>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成立。南海舰队是在中南军区海军的基础上建立的,1952年第44军的作战师并入第54军后,44军军部组成中南军区海军,1955年8月6日改名为南海舰队。</div><div>1955年9月23日华东军区海军正式更名为“东海舰队”。</div><div>196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北海舰队在青岛成立。1955年根据中苏两国的协定,苏联将旅顺军港交还中国。1960年在收回的旅顺基地和直属海军的青岛基地的基础上成立了海军北海舰队。</div><div>人民海军的5大兵种——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部队、岸防兵部队、海军陆战队部队也相继成立。</div><div>人民海军自诞生之日起,就立刻投入到解放沿海岛屿、剿灭海匪、打击敌海空袭扰、护渔护航的战斗中。</div><div>1950年,万山群岛海战是人民海军的首次海战。海战中有一艘英勇的小炮艇——“解放”号,只有28吨的排水量,却乘着夜色向敌人的一个舰队进攻。敌舰猝不及防,你碰我撞,有的甚至相互对射起来,有两艘不明情况的敌艇还挂起了白旗。天亮后,敌舰队发现攻击他们的只是一艘小炮艇,进行了疯狂的反扑。“解放”号全船被打穿100多处,最后却奇迹般地成功返航。毛泽东为此次海战亲自签发嘉奖令:这是人民海军首次英勇战例,应于表扬。现在“解放”号作为永久性陈列品陈列在青岛海军博物馆内。</div><div>此后,人民海军经历了:长江口扫雷、解放苏南和浙东岛屿、炮击金门、沿海军民打击小股匪特、八.六海战、崇武以东海战、海空鏖战、援越抗美作战、援越扫雷、西沙海战、南沙赤瓜礁海战、守护南海主权等等;并在战火的洗礼中不断的发展壮大。</div> <h3>海军装备快速更新换代</h3><div>第一艘航空母舰 改建成功并入列。</div><div>第二艘航空母舰 该航母由我国自行研制。2017年4月26日,航空母舰主船体完成建造,动力、电力等主要系统设备安装到位,在大连举行下水仪式。这标志着我国自主设计建造航空母舰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从改建到自主建设航母,表明我国已经完全掌握了航母相关技术和管理经验。</div><div>第三艘航空母舰 也已经投入建造。</div><div>新型万吨级驱逐舰</div><div>该型舰由我国完全自主研制,装备有新型防空、反导、反舰、反潜武器,具有较强的信息感知、防空反导和对海打击能力,是海军实现战略转型发展的标志性战舰。2017年6月28日该舰在上海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举行下水仪式,它标志着我国驱逐舰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div><div>新型综合补给舰</div><div>该舰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型综合补给舰,可为我海军航母编队、远海机动编队提供海上伴随补给,首舰呼伦湖舰(舷号965)2017年9月1日入列。该舰的入列为海军舰艇走向深蓝奠定了更加坚实的装备基础,标志着海军远洋保障能力跃上新台阶。</div><div>其它装备</div><div>从2014年3月21日起,昆明舰、合肥舰、西宁舰等新型导弹驱逐舰陆续入列,增强了水面战斗舰艇编队的区域防空和对海打击能力;从2013年1月31日起,长春舰、郑州舰、西安舰等新型导弹驱逐舰先后服役,因其出色的区域防空和超视距打击能力,被军迷誉为“中华神盾”。</div><div>此外,舰载战斗机批量交付,预警机、舰载直升机家庭再添新成员,人民海军队伍愈加壮大。</div> <h3>许晓轩故居于1997年9月28日修缮完毕正式对外开放。故居是前后三进四厢的民宅,青砖小瓦,古朴庄重。正门顶上挂着一方匾额,匾额上“许晓轩故居”五个镏金大字由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题写。许晓轩烈士生平事迹展陈列于故居六间房间中,沿墙布展,由100多幅珍贵照片,烈士的10多件遗物以及一组群雕组成,分为“少年时代”。“参加革命”、“狱中斗争”、“英勇献身”、“光耀千秋”五部分,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烈士光辉而短暂的一生。许晓轩故居开放以来,前来瞻仰的各界人士达数万人次。</h3><h3>许晓轩(1916—1949),学名永安,字小轩,江都县仙女庙(今江都镇)人。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春,许晓轩担任中共川东特委青委宣传部长。1940年4月,由于叛徒的出卖,许晓轩不幸被捕,1949年11月27日大屠杀时殉难。他和难友们的斗争事迹,是长篇小说《红岩》中许云峰、齐晓轩等人物形象的生活原型。他牺牲时年仅34岁,就在他牺牲后三天,重庆回到人民手中。党和政府将烈士的忠骨安葬在苍松翠柏护卫着的歌乐山上。</h3> <h3>为办好这次相聚活动,东道主虞家春夫妇为此做了大量的活动方案谋划、和前期筹备工作,在活动期间,虞家春夫妇更是起早摸黑、忙前忙后,做了许多保障工作,使这次活动得以安全、顺利、圆满成功!所有参加活动的同学及其家属都表示非常的感激!</h3><h3>这次活动计划一经确定后,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响应,具备参加条件的同学都踊跃参加,有些同学还克服了许多困难创造条件参加。真可谓:同学情谊永存!</h3><h3>还有几位同学由于或是年事已高,或是身体原因未能如愿参加这次活动,所有参加这次活动的同学都深表遗憾,并祝愿他们身体健康!期待下次再相聚。</h3> <h3>大家举杯共祝人民海军不断发展壮大!互祝健康!快乐!年年相聚!</h3> <h3>江都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江都老城区南端。由枢纽工程北望,广袤的苏北平原河网密布,稻菽千重,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但在历史上,这里又是个易旱易涝的地方。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关怀下,举世瞩目的水利工程——江都水利枢纽工程终于在1961年12月挥开了第一锹土。江都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历时16年。第一抽水机站在1963年4月胜利完成,接着又投资1.7亿元兴建了二、三、四站及其配套工程。到1977年3月,一个拥有远东最大排灌能力,能灌、能排、能发电、能航运的综合水利枢纽在世界东方巍然出现,这是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第一站,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全站共拥有33台机组,总功率为49800千瓦,每秒钟可提引江水473吨,自引江水550吨。一小时抽水量可供40500亩田插秧。一天一夜的抽水量,如果注入宽深1米的水渠,可以绕地球一周。</h3> <h3>江都自在公园 是星云大师(江苏扬州江都人)晚年,他捐资,在江都故土,在引江枢纽对面,一江之隔,建了一座生态公园,每每老百姓游历时,都会提到星云大师,不仅是他的功德,更在于星云大师的世学原理。</h3> <h3>扬州东关街位于江苏省扬州市,是扬州城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它东至古运河边,西至国庆路,全长1122米。东关街以前不仅是扬州水陆交通要道,而且是商业、手工业和宗教文化中心。</h3><div>街面上市井繁华、商家林立,行当俱全,生意兴隆。陆陈行、油米坊、鲜鱼行、八鲜行、瓜果行、竹木行近百家之多。东关街上的“老字号”商家就有开业于1817年的四美酱园、1830年的谢馥春香粉店、1862年的潘广和五金店、1901年的夏广盛豆腐店、1909年的陈同兴鞋子店、1912年的乾大昌纸店、1923年的震泰昌香粉店、1936年的张洪兴当铺、1938年的庆丰茶食店、1940年的四流春茶社1941年的协丰南货店、1945年的凌大兴茶食店、1946年的富记当铺,此外还有周广兴帽子店、恒茂油麻店、顺泰南货店、恒泰祥颜色店,朱德记面粉店等。东关街是扬州手工业的集中地,前店后坊的连家店遍及全街,如樊顺兴伞店、曹顺兴箩匾老铺、孙铸臣漆器作坊、源泰祥糖坊、孙记玉器作坊、董厚和袜厂等。和东关街紧紧相连的是东圈门的古街区。两条街现已结合起来共同规划、整治、开发,这里除有老字号店铺外,还集中了众多古迹文物:有逸圃、汪氏小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个园,还有扬州较早创办的广陵书院、安定书院、仪董学堂,和明代的武当行宫、明代的准提寺等。</div> <h3>坐落于泰州多儿巷1号的胡锦涛旧居前集体合影</h3> <h3>个园位于扬州古城东北隅,盐阜东路10号,曾荣获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首批国家重点公园”称号,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也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这座清代扬州盐商宅邸私家园林,以遍植青竹而名,以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而胜。由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于清嘉庆23年(公元1818年)在原明代“寿芝园”的基础上拓建为住宅园林。</h3><div>个园以叠石艺术著名,笋石、湖石、黄石、宜石叠成的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融造园法则与山水画理于一体,被园林泰斗陈从周先生誉为“国内孤例”。2005年,个园被誉为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全国二十家重点公园之一。2016年个园成为首批国家重点花文化基地之一。</div> <h3>瘦西湖 原名保障湖,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城西北郊,总面积2000亩,水上面积700亩,游览区面积100公顷。</h3><h3>瘦西湖在清代康乾时期已形成基本格局,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誉。瘦西湖主要分为14大景点,包括五亭桥、二十四桥、荷花池、钓鱼台等。</h3><div>1988年瘦西湖被国务院列为“具有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和扬州园林特色的国家重点名胜区”。2010年被授予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div> <h3>五亭桥上合个影</h3> <h3>二十四桥边留个影</h3> <h3>钓鱼台前集体照</h3> <h3>刘炎光:扬州(泰州)归来有感,历时四天的大连海校同学聚会,今天(4月22日)算是圆满结束了,归来后有个朋友问我,这㳄扬州(泰州)之行有何感想?我说:扬州之旅,意义非凡,收获颇丰,印象深刻,不虚此行。说实在话,这次大连海校同学加战友的聚会,是我七五年毕业后,时隔四十有三载,与众位同学相聚,在我的人生旅途上,写上了精彩又难忘的一笔。诉说着我们中国海军故事的其中章节。这次聚会的圆满落幕,我个人认为,除了筹备组精心安排、领导有方,不辞辛苦,无私奉献外,主要有三个因素,即天时、地利、人和。一、天时,这次活动,天公作美,时候恰当,活动期间基本是不冷不热,阴阳平衡。时间选择合适,古人云,阳春三月下扬州,但我觉的三月的扬淮还偏寒,不如初夏五月上扬州。二、地利。扬州是个好地方,她虽不是江南,但胜似江南。更是历代帝王南巡的必经之路。也是当代我们国家相继出二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圣地,可以说是人杰地灵,现代仅有。这次活动,我们的区队长虞家春,尽地主之谊,举全家之力,不但考前功课做得好,跑前殿后,不辞辛苦,全心全意为大家服务。住宿的文津宾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是不错的选择。活动地点安排,紧扣主题,走红色之路,参观了中国海军诞生地一泰州白马庙以及当年解放大军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三野前总指挥部。主题明确,意义非凡。同时还畅游了全国四大名园之一的个园,瘦西湖和东关街等扬淮名胜古迹,收获颇丰。三、人和。去年大连之旅,由于种种原因本人无缘参与,这次时隔43年在扬州与老同学相聚,真是三生有幸,幸福之极。短短三、四天相处,我深感:我们的同学是团结的团队,有战斗力的队伍。大家来自五湖四海,现在大多定居北上广深等大中城市,但都有一颗平常的心,无话不谈,互相关心,亲如一家,犹如兄弟姐妹。更可贵的是大家都有一副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态,不忘初心的精神。比如五月二十一日那天,上午逛个园、东关古街,下午游览瘦西湖,一天步行了二万五千步左右,但去的同学没有一个拉下。这次聚会虽然结束了,但下一次聚会在等待!我期待全体同学加战友永远奔跑在健康、快乐的旅途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