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最近三年,亲人、同学、同事,陆陆续续病逝,故去的人让我有几天脑子里处于难受恍惚的状况,因为太熟悉的原因,故人的音容笑貌老晃在眼前,特别是和我年龄相仿故去的同学同事,明明还不到告别的年纪呢,真不敢相信不愿接受。</h3><h3><br></h3><h3>人到中年,开始直面承受生死带来的心理冲击,需要进出医院探视,也有葬礼要参加。<br></h3><h3><br></h3><h3>年轻时读汪国真的《仓促地到了中年》: 像被河水冲刷的船,你仓促地到了中年,体态、面容、眼神、心境都被盖上了中年的印戳。回头望去,乌飞蝉噤、红枯绿瘦,青春已溜得不见踪影;向前看去,鹤发鸡皮、枯萎蹒跚正在逼近。</h3><h3></h3><h3><br></h3><h3>如今中年的我,青春一去不返了,面容渐渐增添了流年的风霜。<br></h3><h3><br></h3><h3>开始释然看淡生死,也不再忌讳谈论生死,闺蜜曾大声豪气地说:我不怕死!我则小声怯怯地说:我怕我怕。我是真的怕,我怎么舍得生命里一些重要的人!</h3><h3></h3><h3><br></h3><h3>开始坚定认为好身体才是王道,其他都是浮云。</h3><h3><br></h3><h3></h3><h3>开始认真关注体检报告的每项指标,射线的上下升牵扯着我的神经。去年这个部位的下降射线不见了,今年又重新换了某部位上升射线,于是乎忙搜百度又寻医咨询。</h3><h3><br></h3><h3></h3><h3>可总有些小病小痛喜欢的入侵多年就不走了,反复无常的折磨,与之也吃药打针理疗食疗的拉锯奋战,总不能驱逐出去,明明己经摸清了入侵者的脾气,又找不到彻底打击的方案,只能顺着脾气大小软硬兼使的哄着。</h3><h3><br></h3><h3>也会在微圈秒点开些中年病痛的什么前兆反应与急救措施等文并收藏着,中年防患于未然的“恐老症”心态己戚戚然凸现。</h3><h3><br></h3><h3></h3><h3>开始放慢自己奔跑的脚步,那天飞跑地追赶公交,闺蜜气吁吁拉住我:五十的人还跑这么快,摔着毛病多呢。哦,我怎么老忘了自己已是知命之年,好吧,那就一步一个脚印踏实的走吧。</h3><h3><br></h3><h3></h3><h3>也会说说洪昭光的健康养生顺口溜:每餐留一口,活到九十九;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管住嘴、迈开腿……</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h3><h3><font color="#010101"><b>你不得不承认中年危机感来袭,健康养生势在必行。</b></font></h3> <h3>“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生于1906年,一生经历了晚清、北洋、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四个时代,他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文字学家、经济学家,通晓汉、英、法、日四种语言,在111岁时仍然笔耕不辍。<br></h3><h3><br></h3><h3>在探索周老的长寿养生秘诀时,周老的侄女这样说:完全没有任何养生秘诀,舅舅从来不吃补药,日常吃得比较清淡。舅舅对运动也有自己的看法:一个人如果只知道锻炼肌肉,不锻炼头脑,那又有多大用?我觉得,舅舅长寿的原因,主要在于他积极、达观的光明心态。</h3><h3><font color="#010101"><b><br></b></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周老也风趣地对向他取经长寿养生之道的人说:我的养生之道就是不要整天老想着怎么养生。</b></font></h3><h3></h3><h3><b><font color="#010101"><br></font></b></h3><h3></h3><h3><b><font color="#010101">这句颇出人意料的回答,瞬间我突然茅塞顿开了,对长寿养生有了新的理解与看法。</font></b></h3><h3><br></h3><h3></h3><h3>原来周老养生的全部奥秘就是“不养生”,他的“不养生”其实并不是真的不养生,不过是主张顺其自然轻松地养生生活,反对因“刻意养生”把生活弄得紧张忙碌又慎微;真正的养生是在生活中自然放松中养生,而不过于做作。</h3><h3><br></h3><h3></h3><h3>确实,每个人体质与生理时钟都有异同,教条养生方法也并非适合每个人。</h3><h3><br></h3><h3>不刻意养生,也不随意,但是要注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h3> <h3>我有个绰号叫“陈养生”的女同学,难得一次的同学聚会,晚九点时同学们聚会的情绪都还在兴头,“陈养生”执意要先告辞走了,我知道她有严格的十二时辰养生规律时间,晚九时半睡,早五时起床,中午的子午觉那是雷打不动的,为了规律的养生作息,几乎放弃了正常的社交活动。</h3><h3><br></h3><h3>有时我也会为自己的没规律作息的“放纵”而自我检讨,也曾九点半跳进被窝又数着羊熬到12点才有睡意,早上的五点时分又在深度睡眠做梦中,看来晚九点早五点的时辰养生作息是极不适合我的生理时钟的。</h3><h3><br></h3><h3>由此,我认为养生其实就像吃饭那么简单,想吃就吃,不刻意去吃,但也不随意乱吃,顺其自然的养生,健康快乐总是第一的。</h3><h3><br></h3><h3>比如你原本喜欢吃肉,听说吃素好又刻意去吃素,原本你的体质偏热你不适合吃枸杞,偏偏要人云亦云地泡枸杞茶喝……刻意养生左右自己又违背了体质的特征,这种养生又怎么可能健康快乐起来呢?</h3><h3></h3><h3><br></h3><h3></h3><h3>早几年,手机阅读不像现在这么普及,我也曾订阅着养生与健康杂志,闲来读读养生知识,对林林总总的养生理论还是深信不疑的,现在电子阅读时代的养生信息不但铺天盖地还眼花缭乱,连五花八门的各种保健养生书更是泛滥。</h3><h3><br></h3><h3>关于吃水果的养生,比如吃苹果吧,这专家说《睡前吃苹果好处多》,那专家说《饭后吃水果有损健康》,更有《吃苹果的黄金时段》、《饭前吃苹果伤胃》等林林总总的苹果养生建议,觉得这个专家说的也对,那个专家也不无道理,可是这苹果什么时候吃对身体最好,我仍然找不到最佳答案,苹果都已经快烂掉了。</h3><h3><br></h3><h3>其实我还算是一个有主见的人,专家的话养生也罢、套路也罢、赚人气也罢,我一概不想看了,吃过多种类水果后,自己的体质告诉我:苹果适合,香蕉和桃不适合!既然适合吃苹果,那我的苹果我作主,想吃就吃,不再刻意被养生专家的话左右着。</h3><h3><br></h3><h3></h3><h3>教育讲究因材施教,治病讲究辨证论治,养生也讲究因人制宜,抱着一定要长寿的心态偏听偏信去养生,养生反而成为桎梏。</h3><h3><b><font color="#010101"><br></font></b></h3><h3></h3><b><font color="#010101">不盲目跟风也不人云亦云,养生的真谛,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font></b><h3><br>无论运动养生还是食疗养生,重要的是把握好“度”,做到“恰到好处”,亦即“无过无不及”。如此,才是养生生活的平淡自然,也才是正常的养生之道。</h3> <h3>由于工作的原因,我也曾研究过身边一些长寿老人的养生方法,有清淡饮食吃素的,也有抽烟喝酒吃肥肉的,有长年锻炼身体的,也有静养宅家的,有住城市的,也有住农村的……衣行住食上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一百个长寿老人有一百个长寿的活法,但他们长寿的共同点是好心态。<br></h3><h3><br></h3><h3>与所有的长寿老人一样,好心态也是“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老人长寿的秘诀,周老经历过抗日战争、十年文革、劳改等,前半生坎坷无比,可无论多艰苦的条件,周老都能淡然处之,乐观豁达的心态也正是他高寿的秘诀之一。</h3><h3></h3><h3><br></h3><h3></h3><h3>《黄帝内经》中有一句话:“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其中“精神内守”四个字,指的是放松精神。说的是一个人的心态非常重要,愉悦的心情能增加身体的抵抗力。</h3><h3></h3><h3><br></h3><h3>现在医学科学也指出,若常能保持愉悦心情,大脑就会分泌多巴胺等“益性激素”,人体各机能就可互相协调、平衡,促进健康。因此,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好心态,和健康息息相关。</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健康长寿的因素固然与遗传基因、生活方式、健康饮食运动、医疗条件等等都有关联,但长寿养生最重要的因素却是好心态。</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br></b></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好心态是长寿养生的根本。</b></font></h3> <h3>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h3><div><br></div><h3>一生之中,学习与工作有遇到瓶颈期时,恋爱婚姻也有不如意时,生活琐事也有不顺心时……,总会遇到这样的困难或是那样的不开心,生命中有些伤口会留下疤痕,有些遗憾是无法弥补的,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心态的自愈能力。<br></h3><h3><br></h3><h3>所谓自愈能力,就是从失落悲伤等不良情绪中恢复的能力,一个人自愈能力越强,就会积极地调整好情绪,维持好自己的心理健康,拥有好的心态,越是好心态越接近幸福。</h3><h3></h3><h3><br></h3><h3>不要整天老想着怎么养生,养生不在刻意,贵在顺其自然;作息不在早晚,贵在规律养成;情绪不在好坏,贵在调整心态。</h3> <h5>(文字均为原创,图片来自网络,谨表谢意!)</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