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的教研视角 别样的课堂风景

新洲教研 仙乐飘飘

<h3> 2018年5月22日上午,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朱幼菊副主任带领张燕教研员来到邾城街第六小学,参加该校语文组教研活动。一次常态的教研观摩指导活动,却因不一样的教研方式,带给我们教研员和在场语文老师们特别地触动和深深地震撼!只因,今天课堂的执教者不是老师,而是一名瘦瘦的、小小的男孩——邾城六小六(七)班学生邱比恒,而课堂里坐着的是五(?)班的学生。邱比恒同学为五年级的学生执教的是六年级下册诗词诵读《凉州词》。与他同台执教的还有该校三年级语文高斥平老师,高老师执教三年级语文《点金术》。</h3><div> 一个六年级的学生,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当着邾城六小余校长和全体语文老师的面,在诺大的阶梯教室里,这个“小邱老师”会给五年级的学生怎样来“上课”呢?我们兴致勃勃地观望着。当老师示意他开始时,只见他拿起话筒开讲了:同学们,你们知道唐代有哪些诗人吗?那唐代的这几位诗人,你们知道他们有些什么绝活吗?不知道了吧,没关系,那我来告诉你吧:李白的绝活是剑术,王维呢?他琴艺高超,贺知章的书法已经成为了艺术珍品……唐代还有这样一位诗人,他能歌善舞,一次他到领导家喝酒,高调地亮出自己的绝活,边唱边跳,宰相张越看到后惊呆了,他想这么有才华,又这么洒脱,应该让他到边塞任职去鼓舞士气。于是张越让他去边塞运送粮草。一次他去边塞,正巧赶上军队打了胜仗,喝酒庆祝,于是他就写下了这首《凉州词》,他是谁呢?对了,他就是王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写的诗《凉州词》。一起读诗题,很好。凉州词就是在古时凉州一带传唱的诗词。由“绝活”引入故事讲解,自然导出诗题和作者简介,简洁而巧妙的开课让人眼前一亮,小小年纪居然如此熟悉课堂的套路,落落大方而又娓娓道来,真让人刮目相看!</div> <h3>  而他课堂上的“套路”远不止于此!</h3><h3> 一、他知道教学古诗策略的套路。在“理解诗意”的环节:“夜光杯”怎么理解?一生答:精美的酒杯。他立马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生不语,他提示说:“你是看着诗文下面的注释知道的对吗?”生答:“嗯。”他面向全体同学说:“很好,结合注释是理解诗意的一种好方法。那谁能把第一句诗的意思串联起来说一说。”小邱老师居然在教学生用串联词语的方法理解诗意,同时还在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和策略——结合注释。</h3><div> 二、他知道在理解要融入语境和引入资料的套路。在教“欲饮琵琶马上催”一句时,他这样引导:“马上”是什么意思?是“立刻、立即”的意思吗?还是指的“马背上”?结合这一句诗的情境想一想,同桌之间大家先讨论讨论。谁来说说你的看法。当一生回答“立即”,他却没有指出错误,而是望向其他同学,你觉得呢?一生答:马背上。他又问:那你知道为什么是指“马背上”吗?当学生有疑惑时,他这样说:同学们,当时军队里的乐师们演奏乐器的时候都是骑在马背上弹奏琵琶的。所以这里的“马上”是指马背上。</div><div> 三、他知道金文构字原理的学习套路。在教“醉卧沙场君莫笑”时,他问:知道这个“卧”的意思吗?对,是“倒”的意思。在金文中,卧的左边表示竖着的眼睛,右边表示人,(并在黑板上画出形象图)合起来就表示人倒下、躺下的意思。将士们都要怎样的躺下?对,喝到醉倒,尽情饮酒喝到酩酊大醉,就是说将士们想要痛快的畅饮一番。</div> <h3>  四、他知道在理解中学习表达的套路。在教“古来征战几人回”:同学们,读读看,从古至今去征战的将士有几个能活着回来?这是个什么句?对,反问句,那为什么把一个问句写成句号呢?同桌讨论。(尽管古代诗人写诗都不写标点符号,但我们也需要揣摩“编者的意图”。)我们能从诗中读到一种什么?(学生说:悲哀。)他接着问:仅仅是悲哀吗?还表达了什么?大家回忆一下我在开始介绍“王翰的故事”中提到一个词,还记得吗?当时的宰相张越夸王翰用到了一个词,是什么?张越说王翰这么有才华,又这么——洒脱。这里的诗句没有用问号而用句号,就是一种“洒脱”,把生死已经看得很平常了。所以这句诗表达的是一种洒脱、豪放、视死如归。<br></h3><div> 五、他知道对比拓展阅读的套路。在领悟了《凉州词》的意境和情感后,他说:写边塞的诗还有很多,比如王昌龄的诗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表达的是誓死效忠的壮志豪情;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假借春风之手,表达征战的无奈;岑参的“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表达的是战争的残酷。同学们,看来边塞诗不一定激越豪壮,也可以表达一种视死如归的洒脱和豪迈。</div> <h3> 六、他知道用吟唱的方式学古诗的套路。课末,他说:古诗词也可以用来传唱,唱也是一种学习古诗的好方法。我来唱,你们跟着和,不会不要紧,跟上我的节奏就行。说完,他居然婉转悠扬的吟唱起来,以自己独创的曲调有模有样地将《凉州词》唱了出来,学生们居然也跟着应和起来。<br></h3><div> 七、他还知道学习古诗要注重积累的套路。最后,他说:同学们,你们现在能把这首诗背下来了吗?自己先试着背一背吧。谁愿意背给大家听?这么多会背了,好,那你们同桌的三个同学背给大家听一下,好吗?背得很流利,也很有有感情啊!还有谁来试一试?你可以吗?还不会呀?不会不要紧,试一试吧,我来给你起个头,凉州词——唐——……不错嘛,也背下来了!一节课的学习大家很有收获呀。好,今天的学习到此结束,下课!</div><div> 课堂上,他还频频爆出这样的金句:在学生回答问题时,他鼓励说,“说得很好啊!掌声表扬。”;在学生朗读时,他得意地说,“我很喜欢你的朗诵。”在讲解重要知识时,他大声地说,“不知道不要紧,我来告诉你吧,我讲你就用心听,记住了就行!”在串讲诗句时,他故作疑惑地说,“喝酒时,有的将士不肯喝,此时的王翰拎起酒杯一饮而尽,晃晃悠悠地说出了一个很有名的诗句,是哪一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div> <h3>  第二节课由该校三年级语文高斥平老师执教《点金术》。高老师不急不慢地带着学生学习了童话故事——《点金术》。教学紧紧抓住了麦德斯情感的变化带领学生学习,课堂层次清晰,抓住了重点词来理解课文,同时引导学生按照情感变化抓住关键词来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突出了中年段的教学目标和重点。</h3> <h3>  在议课环节,这次不一样的课堂,也触发了不一样的视角,开启了别样的教研!<br></h3><div> 该校六年级语文骨干游惠平老师这样说:邱比恒这堂六年级的古诗教学令我汗颜,惊艳了我们在坐听课的每位老师,每位同学。一个十二岁的孩子面对课堂处变不惊,挥洒自如,开怀畅谈,我除了赞叹,还有惊叹!唯有一点遗憾,这首诗“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对于这种豪迈情感的把握,体会,还悟得不透。语文老师周爱清感慨:我首先要送给丘比恒一个大大的赞!今天的小邱老师吸引了我们在座的每一位老师的眼球,让我感受到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新洲区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李海萍动情地说:小邱老师非常不错,出场时就能掌控全局,深深打动了我,小小年纪表现得落落大方,声音娓娓动听,可能有点紧张,语速有点快,不过整体感觉很好!邱比恒同学的语文老师邱芬芳老师说:他几次在班上讲古诗课,都从不同的角度来引导,让我很震撼。今天的课我除了给他做了几张PPT,我丝毫没有对他做任何指导,他还在班上讲了一节作文指导课,也是非常精彩!该校的语文老师徐向红、黄梦玲、陈军喜也积极地参与了研讨,发表了各自独特的看法!让人不禁赞叹该校语文老师的教研实力和水平!</div> <h3>  教研员张燕老师说:孩子带来的这堂课,能如此熟悉我们的教学套路,流畅得像老师一样完整的讲授下来,完全得益于这六年来她的语文老师的熏陶与影响,得益于一个语文教研团队和学校文化的浸润与感染!我们的教研视角应从过多地关注课的教授转换到关注学生的视野和需要上来。小邱老师的这节课,孩子们是喜欢的,是乐于接受的。我们教师应从“小邱老师”的课堂上获得这样的启发:一是课前文本的解读要充分,要到位,要像小邱同学那样去大量搜集有用的信息资料,深化对文本的理解,教师一定要做到心中有谱;二是在大量信息的面前,要像小邱同学那样科学筛选有效引用,有助于在教学难点、重点或疑点处能起到明理启悟深思的作用的,这样的资料就要及时的拓展引用,强化对文意主旨的理解与感悟;三是知识的传授,难点的突破要变换角度和方式,要像小邱同学那样用“讲故事”的学生喜爱的方式去引导学生学习,要立足于学生的兴趣点,采取“够得着”的方式来开展教学。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与学生走得更近!</h3> <h3>  教研室的特级教师朱幼菊副主任对“小邱老师”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她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说:我首先想用一个网络表扬词来夸夸他——邱比恒真是棒棒哒!我们今天不是评课,我们就从孩子的这一个又一个的做法中来谈谈获得的有益的启示!一是课前大量投入,开课将诗人的生平描述成一个有趣的故事,并与今天学的诗巧妙的融合,自然而又巧妙,孩子们学得就有兴趣。二是教学资源科学合理的引用。如理解诗的意境洒脱、豪迈之情时,他将开课时讲的故事有机的串联,诗人的性格特点与文意进行了拓展,言意兼得!三是学古诗的方法教得扎实。运用了最有效的最传统的理解诗意的方法——逐字逐句串联诗意。四是不仅理解内容,还在学习表达。如“马上”的理解,用不同的解释选择最适合诗意的理解;“卧”的金文字义,最后一句诗的“标点”,揣摩其用意。五是通过拓展比较“边塞诗的不同表达情感”来指向经典诗词的课外积累阅读。六是诗词吟诵,背诵积累。当然,孩子理解的吟诵不是很准确,但他用唱的方式来多种形式的背诵积累古诗词,这也是可取且有效的。邾城六小的语文教研可谓是风景别致,意味深长!</h3> <h3>  一节不一样的课,带给为师者触动与深思,它更会给予孩子一次难忘的经历与历练!站在不一样的视角,赏别样的教研风景!探寻的脚步永不停歇,语文的课堂永远是那样的诗意悠长……</h3>

老师

语文

教研

学生

课堂

套路

同学

理解

古诗

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