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 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老子《道德经》</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家庭教育的成败取决于家庭教育的“道”,而不是“术”!家庭教育的“道”就是家庭教育的价值和信仰。</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我们常说让孩子有一颗善良的心比聪明更重要,懂得美和善意的孩子才有未来!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一个善良的人,但您真的知道孩子的善良如何培养吗?班杜拉实验告诉我们,善良不是天生的,需要父母在孩子儿时的培养,孩子的“善良”与“冷血”都是从成人社会学习而来。童年所播种的良善,能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并伴其一生!</font></h3> <h3> 对善良,美和正义的向往是人的天性。每个孩子生来都是纯真的,如果不是受到大人无形中的耳熏目染,每个孩子都有善良的天性,对美好的东西都会有与生俱来的追求。善良的孩子,也许因为忍让失去了一些蝇头小利,但得到是千金难买的高贵气质和大度胸怀,这会使孩子的一生都受益无穷。</h3> <h3>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像萤火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火炬。</h3> <h3> 韩寒的电影作品《后会无期》中有一句台词:成人只看利弊,小孩子才看对错。在经历过社会的棱角磨练后,不少成年人似乎都变了模样,不光是时间流逝带来外貌的改变,还有心灵的畸形成长,初心的消逝,更多的是被利益蒙蔽的双眼。不少人唯利益至上,从小被教育拾金不昧的美德,逐渐消失在内心深处。回首看看,发现美的眼睛👀。</h3> <h3> 有时大人不留心,就会怱略孩子心中的善意和美,如果家长把孩子与生俱来对美的敏感对生命的尊重保护下来,孩子一定会成为一个幸福的,有创造力的人。多抽点时间带孩子接触大自然或接触美好的事物,和孩子一起去探索和成长,这样懂得美和善意的孩子才有未来。 </h3> <h3> 大人的善良是孩子最好的教科书,爸爸的善良会让孩子骄傲。</h3> <h3> 善意和美、美和智慧其实是一体的。有善意的人舍不得践踏、毁坏美的一切,并会为自己的生命和自己所生活的世界带来美的感动。</h3><div>保护好孩子内心的善意和美,当TA没有功利性的想了解艺术学习艺术时请支持TA,少一点工作,多花点时间带孩子接触自然,或者去接触美好的事物。</div> <h3> 保护孩子善良本性,培养孩子尊重、信任、同情等美好品德。</h3> <h3> 世上最美的事物莫过于生命,人们对艺术品的褒奖就是感受它的生命力。如果家长把孩子与生俱来的对美的敏感,对生命的尊重保护下来,孩子一定会成为一个幸福的,有创造力的人。善意和美,美和智慧其实是一体的,有善意的人,舍不得见他毁坏美的一切,并会为自己所生活的世界带来美的感受,所以保护孩子内心的善意和美。和孩子一起去探索成长,懂得美和善意的孩子才有未来。</h3> <h3> 读了《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第二十八卷》《懂得美和善意的孩子才有未来》孩子懂得美和善意是要家长去领导孩子,没有被爱经历,就不会有感动,我们要引导孩子对事物对生命的尊重,孩子一定会幸福,保护孩子内心的善意和美,是我们作为家长也应该学习的。</h3> <h3> 父母一定要学会肯定孩子的想象力。乱想也不要紧,只要不是负面的就可以了。即使是负面的,也不要打击孩子,用爱他的心帮他修正一下就可以了。</h3> <h3> 读了《懂得美和善意的孩子才有未来》之后,深深感到自责,每次孩子说的做的什么事情都被我们否定,我们应该重视孩子与生俱来的美好,正确的引导他们去热爱生命,关爱家人,爱护和向往一切美好的事物。让他们懂得生活、生命。家长们也应该积极的和孩子们互动,争取做孩子们引以为傲的榜样。</h3> <h3> 看了《懂得美和善意的孩子才有未来》这片文章我深受启发,原来看一个孩子的未来不是看学习成绩,而是看他的思想品德如何,有了好的思想品德才有好的行为意识,说白了就是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哪这颗善良的心从何而来,哪就要看父母怎么教育,怎么对待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幼儿时期孩子一直在学习和感受父母给他带来的思想和行为意识,这将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有文化的家庭,和没文化的家庭,教育出来孩子是不一样的。善待孩子就是善良自己,让孩子有一颗善良的心就够了。</h3> <h3> 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想要教给孩子感恩,首先自己就要有感恩的心。</h3> <h3> 通过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第二十八卷,懂得美和善良的孩子才有未来这一篇我深深知道了孩子懂得美和善良是与生俱来的。父母应该把这份对任何生命的尊重为孩子保存下来,教育孩子不要践踏、毁坏这美好的一切。</h3> <h3> 现在孩子的道德判断水平,要比我们这代人高得多。父母需要做的,就是要小心翼翼地守护孩子的这份善良,并坚定培养孩子向善思维的能力。</h3> <h3> 善良的一面,也许是孩子性格的软肋,但另一面也会成为保护孩子的铠甲。善良的人,才是和世界摩擦最小的人,才容易成为幸福的人;在心态上不苛刻的孩子,长大后他的处事态度会更自如,人际关系会更和谐,会获得更多的帮助和机会。</h3> <h3> 希望未来的孩子真的像花一样,不论花大花小,不论野花家花,他都是自然的,自由的,绽放的,是一个活泼泼的生命,是一个洋溢着生机的生命,是一个充满了希望的生命,我希望他们可以以这样的方式活一生,这样才是生命真实的意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