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四明浩气长存

杨晓东

<h3>   四明山是英雄山,这片红色土地,曾是全国19个抗日根据地之一,是新四军浙东纵队活动之地。新四军战士和游击队员在此浴血奋战,被人们称为"浙东延安"。丰富的红色资源,"锻造"了这片土地;绵延70多年的红色故事,历久弥新。</h3> <h3>  2018年5月21日,江苏省新四军研究会一师一分会,在刘凱娃会长的带领下,自驾前往浙东,追寻父辈足迹,瞻仰革命圣地,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h3> <h3>  参加本次活动的全体成员左起:郭一翔,汪卫平,洪格明(副会长),杨晓东,赵四,钱宁宁,徐晓红,王成宇,謝伟年(常务副会长),刘凯军(会长),刘卫宁,贺志强(副会长),袁冰心</h3> <h3>  四明山,也称金钟山,跨越嵊州、上虞、余姚、鄞州、奉化五市区,主峰位于浙江省嵊州市境内。</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四明山新四军,史迹纪念园。</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四明山浙东纵队军史沿革红色长廊</h3> <h3>  左是钱宁宁,右是徐晓红。她们的父亲抗战时期战斗在浙东,这次寻根之旅,感慨万分!</h3> <h3>  浙东四明山革命根据地,坐落在浙江省宁波市西部,这里曾是我国十九个革命根据地之一,也是中国南方七大游击战区之一。在抗日战争期间,这里的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新四军的领导下,用血、用生命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h3> <h3>  翻开红色篇章,在历史中汲取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h3> <h3>浙东纵队由三、五支队,金萧支队、浦东支队、警卫大队、海防大队、教导大队、三北自卫总队、四明自卫总队组成,北撤时巳经发展壮大成15000多人的队伍。</h3> <h3>张文碧(1910~2008.10.4)江西省吉水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福建军区建黎泰军分区司令部特派员,坚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苏浙军区第一纵队三旅副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第三野战军二十军五十九师政治委员。</h3> <h3>刘亨云,(1913—1992)江西省贵溪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浙江省军区顾问。任浙东游击纵队参谋长,山东野战军第一纵队三旅副旅长兼参谋长,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三师师长。</h3> <h3>  四明山新四军后代寻根之地负责人崔锡华,与大家交流了,四明山区浙东纵队抗日斗争的历程,介绍新四军在浙东的情况。</h3><h3> 崔锡华的父亲是战争年代的老党员,本人也当过兵,是宁波关工委的委员。红色长廊里挂着谭启龙解放后回四明山时与他父亲握手的照片。</h3><h3> 正因为他有红色情结,才花了数千万打造了红色长廊,这个长廊里所有浙东纵队材料都是宁波新四军研究会提供的。他身体力行坚持宣传红色文化……</h3> <h3> 四明山有龙虎山的气势壮观,兔耳岭的怪石灵秀,有着第二庐山之称,林深茂密,青山碧水,各种鸟兽出没其间,生态环境十分优越,被誉为天然"氧吧"。</h3> <h3>巍巍四明八百里</h3><h3>无限风光在慕天</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旧址</h3> <h3>  "……文化疆土被焚焦,须奋起大众合力将国保!血正沸,气正豪!仇不报,恨不消!……"</h3><h3> 当激昂的《抗敌歌》唤起那段历史,我们已无法按捺住去追寻父母抗战的足迹,到访了梁弄新四军浙东纵队司令部旧址,浙东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去找寻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红色基因。</h3> <h3>  1943年4月22日晚,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分三路奔袭梁弄,23日拂晓前发起进攻,经过17个小时的激战,解放梁弄。不久,浙东区党委、三北游击司令部先后进驻梁弄,从此,梁弄成为浙东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共浙东区委旧址</h3> <h3>  2005年3月中共浙东区委成立旧址与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余姚梁弄中国共产党浙东区委旧址等合并,更名为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2006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 <h3>  1945年8月抗战结束,浙东抗日根据地的范围已扩大到北起黄浦江两岸、南达东阳、西至浙赣线、东濒东海及海上部分岛屿,拥有4个地区级政权组织、16个县级政权组织,400万人口。</h3> <h3>浙东区党委书记谭启龙曾经说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财经工作、文教工作、兵工生产等都做出了一定成的成绩。&quot;&nbsp;</h3><h3> 的确,梁弄镇上,横坎村坐落着中共浙东区委旧址、浙东行政公署、浙东抗日军政干校、浙东银行、浙东报社等红色旧址。</h3><h3> 浙东鲁迅学院,是浙东抗日根据地"最高学府",为根据地培训了700余名有较高政治素养和文化水平的经济、文化人才;还有培养部队急需的专业人才&quot;电训班""卫训班"等。</h3><h3> </h3> <h3>  浙东区党委旧址设在几幢老房子里,里面陈列着600多件珍贵文物和历史照片,翔实地反映了浙东抗日根据地从创建到巩固发展的全过程。我们参观纪念馆时看到了钱宁宁父亲与第一期电训班学员的毕业照,看到了钱宁宁、徐晓红母亲和政工队战友与纵队领导的合影,追寻到他们在新四军浙东纵队的足迹。</h3> <h3>第三排右五钱刚。</h3> <h3>第一排左一金虹、左五马青。</h3> <h3>  何克希(1906-1982),四川峨眉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便开始了长达53年的革命生涯。1935年,为了迎接红军入川,何克希同志在峨眉县组织武装暴动。后奉命到上海从事党的秘密工作,直到抗战开始。</h3><h3> 1938年后,何克希在陈毅等同志领导下,深入江南敌后,开辟革命根据地。在此期间,他曾担任江南抗日义勇军第三路军副司令员一职。1942年,党中央决定开辟浙东抗日根据地,何克希被任命为新四军浙东纵队司令员,直至抗战胜利。1945年,浙东纵队奉命北撤。</h3> <h3>  谭启龙(1913—2003),化名胡志萍,江西永新人。192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1933年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h3><h3> 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了江南抗日根据地创建工作,开辟和建立了浙东抗日根据地。1942年6月,奉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命令来到浙东,任中共浙东区委员会书记;8月,兼任第三战区淞沪游击队三北游击司令部政委。次年12月22日,浙东抗日武装正式编为"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仍任政委。1945年9月底,根据华中局指示,率部北撤至苏北。</h3> <h3>  我们寻访的梁弄镇上,红色印迹,一步一景。横坎头村,粉墙黛瓦,长廊飞檐,留下了新四军当年的标语壁画。浙东抗战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毛主席的战略部署,它离蒋介石老家奉化溪口50公里处,虽战争残酷,但是革命的火种,深深地植根于这片热土,为抗战胜利做出了贡献。</h3> <h3>寻根溯源,不忘初心方得始终。</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和革命烈士纪念碑</h3> <h3>  四明山烈士陵园和革命烈士纪念碑是为纪念在1943年新四军浙东游击队挺进梁弄时牺牲的800余名烈士,于1973年11月兴建。</h3> <h3>  座落于梁弄镇西侧狮子山战斗遗址的四明山革命烈士纪念碑,是全国、浙江省和宁波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始建于1973年11月,扩建于2001年。整座建筑紧靠四明湖,气势雄伟,周围景色优美,从山脚到山顶,共有七层台阶,石梯319级。纪念碑高18.5米,用花岗石砌成,碑正面"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为郭沫若所题。</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四明山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h3> <h3>女英雄李敏被当地人民称为:四明山的刘胡兰。牺牲时不足20岁……</h3><h3> 1944年2月21日在后隆,时任区委书记李敏被捕,敌人剥光了她的棉外衣,当着乡亲们的面,向她身上剌一刀问一句,她则痛斥敌人并高呼&quot;共产党万岁&quot;!二十几刀剌下去,鲜血在她脚下冻成了冰凌,壮烈牺牲了。</h3><h3>&quot;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quot;无数英雄先烈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是我们不断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所在。</h3><h3>习总说:我们要在全社会树立崇尚英雄、缅怀先烈的良好风尚。对为国牺牲、为民牺牲的英雄烈士,我们要永远怀念他们,给予他们极大的荣誉和敬仰……</h3> <h3>这是四明山区周公宅水库。1944年2月25日,新四军浙东纵队五支队在纵队参谋长刘亨云,支队长王胜叔叔率领下与顽敌浙保二团、突击营在桃坑村、乌坑村打了一仗,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部队从唐田、商量岗方向突围,四明山狗爬岭的群众放火烧山掩护部队突围,战斗中牺牲了23名新四军战士,他们永远的留在这青山绿水中。当年四明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是非常残酷。</h3> <h3>  在近百年的革命斗争中,浙东数以万计的优秀儿女,为了民族独立,人民幸福和祖国繁荣富强,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社会主义的美好今天。先烈们崇高的革命气节和忘我的牺牲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去探索、去开拓、去拼搏,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全面振兴而奋斗。</h3> <h3>巍巍四明,孕育了红色的种子;</h3><h3>青山绿水,阅尽了沧海桑田。</h3><h3>红色基因,已经深植在这片土地的血脉中。<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