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五月的最后一个周末,连续数天的大雨渐止,阴天,早上八点钟,我们一行15人准时在县实小校门口集合,分乘三辆车,由章观金老师带队前往绩溪县的大源村,开始了今天我们的“寻小三”续二:探访大源河畔的“小三线”。</h1> <h1>来到了第一站,距离绩溪县城20公里的大源村。</h1> <h1>大源河畔的大源村,山清水秀的好地方,是徽墨、甲酒之乡。</h1><p><br></p> <h1>前两天连续大雨,大源河水暴涨起来,远眺河对岸的原上海遵义厂的职工宿舍楼。</h1> <h1>步行走过大源村,我们一行来到了原上海遵义厂的幼儿园。</h1><p><br></p> <h1>保存尚完好的幼儿园大楼,现已转手给农户人家,经营农家乐。</h1><p><br></p> <h1>在原上海遵义厂幼儿园大楼前,大伙来个集体亮相。</h1><p><br></p> <h1>走出幼儿园大楼,我们沿着平坦的小路向原遵义厂进发。</h1><p><br></p> <h1>路边沟涧旁的野花自在的盛开着,远远能看见厂房了。</h1> <h1>路旁有间新厂房,挂着两牌子:绩溪县花食善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h1><h1>绩溪县东方红种植专业合作社</h1> <h1>首先映入眼帘的是35号楼,静静的矗立在路旁。</h1> <h1>杂草丛生中的31号楼和遵义支线08号电线杆。</h1> <h1>沿着小路,我们走过倒序的一幢幢破旧的厂房,瞧:走到了27号楼。</h1> <h1>到啦!座落在大源村的遵义器材厂,属上海后方仪表电迅公司。据网上资料显示:1968年7月兴建,占地3.6万平方米,1984年有职工五百余人,设备1356台套,生产集成三路载波电话终端机,采煤机用五路动力载波控制设备等。1985年产值332万元,利税98万元。1987年8月移交绩溪。</h1><p><br></p> <h1>哇!这么多摆放齐整的土陶瓷罐,原来现在这里是徽州甲酒的生产区啦!</h1> <h1>先来个集体合影。</h1> <h1>拍照啦!快点,来来来!</h1> <h1>这么多的酒坛,正是拍照的好道具,大家忍不住摆起pose拍照起来。</h1> <h1>瞧:咱俩的美女模特,像不像甲酒形象代言人哪?!</h1> <h1>俺也不例外,豪爽地举起酒坛,喝干了一大坛子酒!</h1> <h1>看到这巨大的酒坛子,美女秒变“女汉子”,看看能不能推得竖起来。</h1> <h1>两美女再来摆个酷酷的造型照张相。</h1> <h1>酒坛、帅哥、美女齐亮相。</h1> <h1>怎能少了咱们呢?</h1> <h1>大酒坛后就是酒厂仓库。</h1> <h1>酒厂仓库管理员给我们介绍徽州甲酒的贮存情况。</h1> <h1>仓库一角。</h1> <h1>酒厂仓库也是拍照的好地方。</h1> <h1>巨大的仓库内,一罐罐、一坛坛码得整齐的原装酒,好有气势哇!</h1> <h1>酒坛前的姐妹花。</h1> <h1>酒坛前再来一对姐妹花。</h1> <h1>从仓库出来,我们来到了酿酒作坊间,司炉师傅正在烧着锅炉,火红的炉火映红了师傅憨厚的脸庞。</h1> <h1>酿酒坊里热气腾腾的,一只大锅正在蒸着酿酒用的米饭。</h1> <h1>酿酒坊一角,空气里到处弥漫着浓浓的酒香味,闻一闻,一个个似乎都要醉啦!</h1> <h1>走出酿酒坊,只见路上有酒厂职工正在将刚出的酒糟装上车。</h1> <h1>多带劲,同行的师母也帮着装一锹。</h1> <h1>参观了甲酒的装配间,只见装好的一瓶瓶黄酒。</h1> <h1>徽州甲酒系列——冰火之歌。</h1> <h1>美女与美酒。</h1> <h1>整装待发的一瓶瓶美酒。</h1> <h1>希冀徽商酒业有限公司越来越红火,蒸蒸日上。</h1> <h1>在原上海遵义器材厂(现徽商酒业有限公司),我们一行走到10号楼就折返了,准备前往“寻小三”第二站——东方红材料厂。</h1> <h1>返回时透过车窗拍下的大源河畔原遵义厂宿舍楼,昔日热闹非凡的大楼,而今已是人去楼空,只有日夜流淌的大源河水默默的陪伴着它了。</h1> <h1>从大源往绩溪县城方向行驶五公里,我们来到了“小三线”的第二站:座落在大源虎山头的东方红材料厂,现在的“梦徽州 安徽绩溪县吉盛酒业有限公司”。</h1> <h1>从大源桥远眺掩映在绿树成荫中的东方红三村。</h1> <h1>原东方红材料厂,属上海后方机电公司。据资料记载:1967年5月兴建,占地面积9.2万余平方米,1984年有职工近一千人,设备1129台套,产品有数字集成、线性集成、通讯用集成电路和稳压电源,1985年产值630万元,利税36万元。1987年移交绩溪。</h1> <h1>我们行走在厂区大道上。连日的大雨,路面都长青苔了,那一排排高大挺拔的广玉兰树也是当年东方红材料厂的职工亲手种下的吧。</h1> <h1>厂区大门口,一簇簇黄灿灿的枇杷挂满枝头,真是喜人。当年的小枇杷树如今已硕果累累啦!</h1> <h1>瞧:厂区内的李子也快成熟啦!</h1> <h1>如今空旷寂静的篮球场,遥想当年也是热火朝天的地方吧!</h1> <h1>现在吉盛公司的宣传栏。</h1> <h1>当年东方红材料厂的旧厂房。</h1> <h1>杂草丛中的虎山头2#台区电闸,不知现在是否还使用吗。</h1> <h1>沿着厂区大道往里走,风景挺美的,咱们的美女模特边走边拍照留念。</h1> <h1>咱们的蓝衣美女也留下倩影。</h1> <h1>又一旧厂房,残缺的建筑正在岁月的年轮里逐渐消失,往日的风采和芳华也都印记在这些残垣断壁之中了。</h1> <h1>厂房旁边的山涧溪,溪水哗哗,似乎给这寂静厂区增添了一些生机和活力。</h1> <h1>锅炉车间。</h1> <h1>粉碎车间。</h1> <h1>原东方红生产大楼,现在成了酒品仓库——原酒库(2)。</h1> <h1>贮藏在竹山上的猴坑酒,咱还是第一次见,好惊奇啊!</h1> <h1>当年厂区内的水电站,如今台阶上长满了青草。</h1> <h1>望着这一幢幢在那些风雨岁月催化而建的军工企业原厂房,如今都静静地躺在皖南的深山密林之中半个多世纪,唯有这残缺的建筑成为当年那场大建设的历史见证。</h1> <h1>厂区内的招待所——怡园。</h1> <h1>怡园内的假山。</h1> <h1>怡园内的红枫树,此次活动的组织者章观金老师和师母。</h1> <h1>厂区内的民兵训练基地。</h1> <h1>离开虎山头时,大伙在大源桥上合影留念。</h1> <h1>来到了第三站:座落在绩溪县雄路蛤蟆坞的原东方红医院。</h1> <h1>原东方红医院是上海瑞金医院的内迁分院,当初其规模、医疗设备、医务人员业务水平,远远超过县医院,这是原来的总服务台。</h1> <h1>如今却已破败不堪,成了养鸡场。</h1> <h1><font color="#010101">这是原住院部,而今沉寂在此。记得读中学时因近视配眼镜爸爸带我来这里验光测度数,望着这座曾经来过的医院,感叹万千:这座曾为绩溪人民健康做出贡献的原东方红医院,人们不应当忘记!</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在县城吃过中餐,我们一行又马不停蹄的赶往第四站:座落在扬之河畔的卫海厂(现已搬迁)。</font></h1> <h1>原卫海机械厂,属上海市后方机电公司,在华阳镇石门里,距县城5公里,占地面积5.6万平方米。1970年开始制造刃、量具,1981年改为机械制造,主要生产有食品饮料包装机械,塑料发泡和百吨以下成型压力机,1984年有职工5百余人,1987年12月移交绩溪,更名为皖南卫海机械厂。(来自百度搜索)</h1> <h1>山石峭壁的石门里。</h1> <h1>原卫海厂厂房上空建起的京福高铁,这也是全线最高的高铁桥梁,桥头隧道直通绩溪板桥头乡。</h1> <h1>原来的部分厂房已被当地农民买下,改建成了具有徽派风格的住宅民房了。</h1> <h1>保存完好的厂区围墙。</h1> <h1>厂墙外两姐妹。</h1> <h1>茂盛的爬山虎伸出厂墙外,美女与爬山虎对视着,多美的画面。</h1> <h1>咱们的白衣天使,正在细瞧爬山虎。</h1> <h1><font color="#010101">大伙儿在卫海厂高高的高铁桥下合影。</font></h1> <h1>最后一站:座落在绩溪县城北的轻工中学,现在的适之中学东山校区。</h1> <h1>东山校区风貌。</h1> <h1>校区外善存的教师宿舍楼。</h1> <h1>师训楼是由当初轻工中学教学大楼改建的。</h1> <h1>大源--虎山头--雄路蛤蟆坞--华阳石门里--绩溪城北。五个地方,“小三线”的五所工厂、学校,我们一天跑遍,最后相聚在东山祥云广场,瞧:同行中幸福的一家人。</h1> <h1>一天的行程圆满结束了,大家相聚在祥云广场。回味今天的“寻小三”之行,感慨万分:正如“好山好水好地方,好人好马好刀枪”,当年小三线的建设口号,今日绩溪的繁荣,也有当年上海职工的功绩,年轻的他们远赴皖南深山之中,开山炸石、架桥铺路,建设军工企业,他们付出了青春年华和热血汗水,应当留下他们的重彩一笔,我们都应当记住那些曾经闪亮的日子!</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