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尽劫波兄弟在 一一记·原三五二五五部队师医院战友联谊会

水到渠成

<h3>  三十多年前,一群风华正茂,来自五湖四海的热血青年。怀揣着"保家卫国"的同一个梦想,汇集到了,云南省文山师医院。这些原本天各一方,毫不相干的人,在短短的几年军旅生活中,结成了终生相思相念的生死情谊。并拥有了同一个名字,叫:战友。 &nbsp;</h3><h3> 时隔三十余年后的,二0一八年五月二十五日,年龄最大已逾八十的耄耋老人,最小已过半百的,百余名师医院官兵,为了深藏在心底的那一份弥足珍贵的情谊,和了却一见为慰的迫切心情。再次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聚到了,云南昆明。 </h3> <h3>  篷莱花园酒店门前,"热烈欢迎文山师医院战友回家"的横幅,让大家未入酒店,与昔别多年的战友,尚未晤面,就已经感受到了无比的亲切,与温暖。</h3> <h3>  三十余年,不光足以改变一个人的,容颜。更能改变我们的思想,与观念。以及做人做事的,认知,与态度。即便是当年威严的军官,经过岁月的洗礼,与磨历。回望过去,在其乐融融,坦诚以待的交流,欢声笑语中,同时也毫不掩饰地流露着内心复杂的情感。是的,哪怕是同生共死的兄弟,在朝夕为伴的相处中,也难免会有磕磕碰碰,脸红耳赤。甚至于,拳脚相向。但,正所谓: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无论是官长当年对士兵留下的关心、照顾、与爱护不够的遗憾。还是士兵年少轻狂的跳皮捣蛋。都是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如果没有这些经历,又怎能成长,并最终走向成熟?</h3> <h3>  生活中的所有不快和纠缠,都是一种人生修炼的过程。美好的,应该铭记!不快的,一笑而过!因为我们是:战友!</h3> <h3>  追根溯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师医院就是为七,八十年代的,中越自卫反击战而生。从七十年代后期成立,至九十年代初撤销。寿命虽短,但毫不夸张地说,它的存在,为自卫反击战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历届官兵,在十余年的时间里,克服条件艰苦,困难重重,为医院的建设与发展,救死扶伤,付出了汗水,青春,心血,与辛劳。并先后派出医疗队,参与罗家坪,老山,者阴山等一线战场,出色地完成了战地救护任务。挽救了无数参战受伤官兵的生命。</h3> <h3>  人们常说:人到了一定的年纪,总爱回望过去。的确如此!而我要说的是,也只有上了一定年纪的人,才有值得回忆的过去。而我们的过去,最值得自豪,与骄傲的,则是有一段当兵的历史。有一帮不是兄弟,胜似兄弟;不是兄妹,胜似兄妹的:战友。</h3> <h3>  两天,在人生的长河里只是短短的,一瞬。但是,战友在一起的那种感觉、放纵、随意、狂热、开心、与开怀。必定会让与会的兄弟姐妹们,终生难忘,回味无穷。 </h3> <h3>  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好在,今天,不再是:通讯基本靠吼;安全基本靠狗;交通基本靠走的,时代。战友通讯录。会让今后的我们,后会不再无期。路途不在遥远。心会贴得更近。</h3> <h3>再见!亲爱的战友!再见!兄弟姐妹们!青山不改,绿水长流!</h3> <h3>  谨向筹划此次联谊会,以卢天元管理员,李凌大姐为首的,组委会所有成员。致以最崇高的,军礼!</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