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珏山一座秀丽的山、神奇的山,一座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身的富于灵气的名山。这里有动人神话传说,历代名人的手迹比比皆是。这里是佛国仙境,论佛教文化有“北五台,南五顶”之说,珏山与五台山齐名:论道教文化,有“北珏山,南武当”之说,珏山与武当并称。“珏山吐月”位列古泽州八景之首,堪称天下一绝。始于北齐,发展于唐宋,鼎盛于明清,是一处历史积淀深厚,文化底蕴丰富,人文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风景名胜区 。 </h3> <h3>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但凡名山大川,哪处能和宗教脱得干系?有道是“天下名山僧道多”这句话一点儿没错,的确是哪里有山胜处,哪里就有寺庙,历代的士大夫文人到了名山,胜水之处,一方面可以领略大自然与僧道们谈佛论经,山水中的宗教气氛起了散虑澄怀的作用。进入珏山景区旅游专线公路一座高大雄伟的汉白玉牌楼柱上镌刻楹联写的好:“青莲叶下扶禅理,碧玉峰头捧月华”。上联写青莲寺护法。青莲寺处在硖石山腰,周围山如青莲,把寺院簇拥在其中,青莲叶下,形象地写出青莲寺的地理形势和景观。扶,有扶正、护持正义的意思,禅理,指佛学之义理。扶禅理,写出青莲寺历代高僧注疏佛经,扶正、弘扬佛学义理、挺身而出捍卫佛法的光辉历史。一个“扶”字,同时写出了儒家理学精神,使历代高僧护法的形象跃然纸上。下联写“珏山吐月”。珏山双峰葱茏苍翠如碧玉对峙,碧玉峰头,正是对这种形象的刻画。捧月华,形象描绘出明月从双峰中吐出时的壮丽奇观。捧,即有双手承托高高举起之意,又有表示敬意、仰承拥戴之意,既写出了“珏山吐月”的全过程也抒发老百姓举头仰望、企盼月华的深情和青春年华。</h3> <h3> 一副对联写出了佛、道、儒灵异的宗教在珏山和谐共存如天地人:写出了珏山景区秀美的风光、悠久的历史、灵异的宗教。它虽成于自然但却不仅仅是以自然的秀色以媚众,而是充满了极其浓厚的人文色彩。</h3> <h3> 如果说青莲寺是一所以佛教文化为主,以“文”为主要特色寺院,那么珏山则是一处以道教文化为主,以“月”为主要特色道观。于是乎便有了“文青莲,武少林”,“南武当,北珏山”之称谓。对于这样的称谓不是我们景区硬要和全国著名景区拉上关系,而是我们有史料为证的。创建青莲寺的高僧慧远(史称敦煌慧远《续高僧传》卷八有《传》与庐山慧远《高僧传》卷六为不同年代的俩人)一生研究注疏《涅槃经》、《大乘义章》等20部100余卷,总字数超过220万字,创立僧众科考制度来选拨佛门的人才。隋文帝杨坚招慧远到长安大兴善寺,统领全国佛事。(后来僧众科考便在隋朝沿用在国家选拨人才科举制度中)后为隋唐佛教的兴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在成就“隋唐佛都”的同时调往嵩山少林寺当住持,并把他生平深厚的佛门武功,传入少林寺。而“南武当,北珏山”,除了珏山与武当山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武当山是玄武(真武)的修炼之地,而珏山则是其镇守之所。有天神天帝号令为证:“汝为北方玄武,其位坎,其德水,其象龟蛇,其星纪元枵,诹訾,其宿,斗、牛、女、虛、危、室、壁,其分为勾吴、车越、青、齐、鲁、卫。经天一百八十有二度,而武当正当九十一度之南”。这些乃天帝所遣。之后玄武身居珏山镇守北方,每曰兢兢业业,格尽职守,扶弱救贫,济物度人,救民众于水火之中,保一方平安。</h3> <h3> 中国佛教包容了北传佛教、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三大体系,全面继承了印度四个时期的佛教,世界上完整的佛教在中国,世界上完整的佛教经典也在中国。可以说,佛教诞生在印度,发展在中国。这种外来的宗教,它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引起了与中国传统思想及宗教的矛盾。在佛教史上有过四次不同时代所谓“三武一宗”(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和后周世宗)打击佛教的活动。但是,佛教在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成为中国特色佛教。</h3> <h3> 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译传阶段,中国先后译出大量的佛教经典,研究佛教的风气成为一时之盛。在景区青莲寺流下大德高僧慧远“吾注涅槃現于功毕,若疏义契理,笔当驻虛空中”,灵应果然,道俗称庆的记载。</h3> <h3> 隋唐两代不但是中国佛教的创造阶段和鼎盛时期,也是青莲寺最兴盛时期。在确立了“隋唐佛都”的历史地位同时也为之后宋代在珏山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特别是明代朱棣发动“靖难之变”,编造真武显像助威的神话,朱棣即位后,在太和山(武当山)大力营建宫观,珏山更是借助全国修建宮观的大气候,发展成为与武当山齐名的道教圣地。</h3> <h3>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尊奉老子为道祖,张道陵为教祖。它追求宇宙和谐,国家太平,相信修道积德能幸福安乐,以神仙信仰为核心内容,修道成仙为终极目标。将《道德经》作为主要经典,把《老子》中讲的“万物之母”即宇宙万物本源的“道”神格化,变为意志,有人格主宰。讲白日飞升,羽化成仙,它的神仙思想是追求此岸的幸福与佛教把希望寄托在彼岸的世界不同,其修炼的目的是追求此生就够长生不老,肉身成仙。</h3> <h3> 唐王朝李皇帝为抬高自己的门第,把本来就翻译不准确的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因和李世民的“世”字避讳去掉,称观音菩萨。到了宋代,姓赵皇帝自然也得给自己找一位大人物做始祖,于是由宋真宗赵恒,亲自导演了“神降天书”的闹剧,真宗假戏真唱,以此事布告天下,然后上“圣祖”号曰:“圣祖上灵高道九天司命保天尊上帝”并下诏曰:“圣祖名上曰“元”(玄)下曰“朗”不得犯”。于是,一个来路不明的赵宋始祖,道教大神就这样制造出来了。为避赵玄朗讳“玄武”即改称“真武”,并为后世所沿用。</h3> <h3> 真武大帝、文昌帝君、魁星等原来都是指二十八宿中的北方七宿、文曲星和北斗七星组成斗形的前四颗星统为星宿神。北方七宿的形象如龟和蛇,宋代玄武被人格化之后,龟蛇亦变成真武手下两员大将。珏山景区内的龟山和蛇山以及道教的标记——太极八卦图,形态自然形成,形象逼真,令人叫绝,可谓天工造物之神奇。</h3> <h3>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太阳和月亮所经过的天区叫做“黄道”,并把黄道中这些恒星分成二十八个星座,(国宝单位府城玉皇庙中的二十八星宿)这二十八位天神,分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四组,称为“四象”。唐初五行家袁天罡把二十八宿与二十八种动物撮合在一起,并在每个星宿名下分別缀以日、月五行,于是一个字的星座名称变成了由三个字组成的星宿名称。珏山是中国北方佛道圣地,“双峰捧月”的自然奇观,赏月这一古老高雅的审美活动,再加上这些阴阳、“四象”、八卦、星宿通过珏山文化产业园来体现得淋漓尽致,使珏山更加神秘,深不可测。</h3> <h3> 儒教是中国专制社会长期形成的特殊形式的宗教。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基本的修行准则,以维护奴隶主统治的“礼”为根本,以教育、教化为根本,崇尚秩序,精于修身。</h3> <h3> 佛、道、儒教,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三教在对立统一中发展,构成了复杂的历史文化现象,“道冠儒屐佛袈裟,和会三家为一家” ,“教虽分三,道乃归一”,三教的分合是贯穿近二千年中国思想文化史中一股重要的主流,对中国的文化乃至中国社会的变迁有着巨大影响。</h3> <h3> 三教合一,在景区自古以来就有佛、道、儒和谐共处的遗迹。晋城地区老百姓把佛道的塑像统称为“老爷”。珏山顶上东西二顶属道家,而南顶又为佛家的“慈云阁”二层建有“三教殿”将佛、道、儒三圣共奉一殿,和谐共存。青莲寺的开创者高僧慧远曾经在道教执掌珏山讲经说法,灵官顶上至今有慧远说法台和慧远说法的摩崖石刻画像。“珏山吐月”此胜景形成于珏山之顶,观赏于青莲寺中款月亭。青莲寺内子抱母树的千古绝唱和珏山东顶舍身崖的古老传说,恰恰又是儒家学说中“孝”文化的最好诠释。就连后人为两处景观作的两首词也惊人相似:“子抱母柏紧相盘,相依为命共暑寒。长思青莲多情柏,羞煞人间不孝儿”。“舍身崖上听舍身,惊煞吾辈读书人。含羞忍辱为贫困,感天动地民族魂”。</h3> <h3> 佛教文化是外来文化中对我国传统文化影响最大的宗教体系,它从统治阶级的需要出发,宣传的因果思想、三生理念、禁欲标准等,成为中国特色佛教。</h3> <h3> 道教文化以远离尘世,静心修身,回归自然为根本。对人生的感悟超然洒脫,坚持以人为本和对生命的无限尊重,备受历代统治阶级尊崇。</h3> <h3> 佛、道、儒三教如果要找一位代表性人物,那就非关羽(关云长) 莫属。佛教尊其为寺院的守护神,是汉化伽篮神。道教尊其为关圣帝君,是道教的护法神将。其实,自魏至唐,关羽在民间的影响并不大。他是宋以后受到历代皇帝加封,特别是著名长篇小说《三国演义》 的面世,使得关羽名声大震,在民间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关羽由一员武将而升为“王”升为“帝”以至“大帝”其名义上的地位甚至超过人间帝王。有武圣人之尊,与文圣孔子齐名。具有司命禄、佑科举、治病除灾、驱邪避恶、诛罚叛逆乃至招财进宝、庇护商贾等“全能”法力。而从统治阶级方面来说,用集忠、孝、节、义于一身的关羽,来教化亿万臣民,是强化封建统治再好不过的灵丹妙药了。</h3> <h3> 总而言之,在所有的宗教体系中,总是要求人们在灵魂深处要心存敬畏,有所约束,去祈求灵魂的安适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完善自我,为民生而努力,为众生带来福祉。这就是中国文化的根。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努力提高珏山景区文化品味,使珏山这座沉睡中的自然文化瑰宝为世人所瞩目,让更多的人了解珏山这座文化宝库,是我们每一个景区人神圣的职责和心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