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今年的五月是个收获的季节,是给我校长轨迹带来变革的转折点。说收获,我有幸安排在顺义区结识了石园集团校的董事长李冬红校长及她的智慧团队,在与他们零距离接触中体会到他们的教育情怀,领略到她们精细的管理作风,那种时不我待的“赶考”的精神状态、高超的专业技能以及务实、高效、团结、创新的学校精神。不仅如此,北京石园之旅,让我对学校管理工作有了新的思考:如何做好教育?如何引领教师?如何促进学校的发展?我在走进石园的这段时间里不断在问自己,作为一校之长如何发挥引领作用,如何成为干部、教师、家长的引领者,如何打造学校文化,如何形成合力助力师生发展。俗话说的好,人贵有自知之明。可以说我来石园小学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了点拨,让我有了重新审视我的学校的自觉。回顾两周的经历,收获颇丰。</h3><div>听:全面了解学校的办学思想,建构起学校管理的脉络图。</div><div> 我们与李冬红校长为首的班子成员进行了长达三天半的深度交流,每次都在2-3个小时,她们对自己分管的工作都一一例举。通过交流了解到他们每个活动项目的实施,每类课程的设计都是“站在学生的角度,立足课程的高度,采用研究的态度”,都是“为孩子的终身发展铺垫基石”的教育理念的支撑。特别是学校围绕“基石教育,品行培养”学校整体规划“五本课程”,分五个层次结构,形成了多元、丰富的基石课程群。让我眼前一亮 尤其他们的“快乐星期三课程”,实现了年级间学科内的拓展,这一体系践行了多元智能理论,学生在课程中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形成独有的品行。“仪式课程”“新生起点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多彩星期六课程” “家本课程”“写字课程”等,都是为 “重健康,明事理,会学习,善合作,敢担当” 十五字育人目标服务,实现了课程育人的目标。 </div><div>2、看:足迹踏遍了学校的每个角落,校园处处皆教育。</div><div> 半天的时间,学校分管的王洪军校长和邵明珠主任做向导,深入了解学校的环境文化和各室建设。校园处处有文化的印记,楼道每个楼层主题鲜明,班级文化各具特色,操场活动丰富多样,专用教室充分使用,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如:一年级的标识文化,二年级的礼仪文化,三年级的书法文化,四年级的合作与担当,五年的国际视野,各个楼道里主题鲜明,艺术文化,体育文化,交相辉映。学校环境育人做得很到位。每处都设计精致,把管理者的育人理念和学校的办学思路融入其中。班级文化“为好习惯点赞”栏目有创意。二年级的 “学生家庭责任岗位约定单”,这项家本课程设计独到,既展示了孩子,又是对孩子养成做力所能及的事的劳动观的引领。他们的每次活动都有项目活动手册。这个手册的使用是学习思维的一种暗示,是思维品质的训练。</div><div>3、研:深入课堂感受魅力和智慧课堂,参加主题研讨提升专业素养。</div><div> 两周的时间我参加东城区在台湾会馆进行的“智慧课堂两岸同行”主题教研活动;顺义区在西辛小学仁和校区组织的数学复习整理课,传达给我们的是对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的科学推断能力的培养;参加了石园小学特邀区教研室的魏主任就质量检测后关于学生语文教学积累与习作的指导的主题教研;观摩了顺义区在马坡小学组织的“关注学生生活提高教学实效性”主题教研;参加了学校班主任育人方略、青年教师研修活动--分享成长故事等研修活动。</div><div> 在参与中我深深感受到北京教育资源的丰富,名师聚集,指导及时、针对性,教师们的平台大,眼界宽,进步快。期间观摩了不同学校不同学科的课堂教学共17节。虽然是不同的学科,也来自北京市不同的学校,但是老师们始终关注学生的已有认知,关注学生的体验,关注学生课堂生成中的困惑,关注学生的评价,始终把学生放在正中间,教给学生的是方法,训练的是思维。老师们都通过不同渠道搜集准备资料和有用的信息为课堂所用,让学生有期待,有收获,享受着课堂四十分。感觉到老师们的专业素养高,学习的意识强。</div><div>4、悟:我觉得校长就得是思想的引领者,先进文化的践行者。特别从与李冬红校长的交流中她的很多观点给予我启迪,“你们是创造者,还是建设者,还是消费者”“科技是为未来负责的” “顶层设计的产品是课程,课程是机会是营养”“组织任何一次活动就是老师们在上一堂课,这堂课是一个半天,也许是一周,一个假期”“三度”办学指导着学校的顶层设计,有“三度”的支撑不断地促成了课程的实施”她说“不会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干活就是不会做,也不会发展的。”“工作提前谋划,提前对表,做到干部全盘知晓各个活动,能够及时补位”可以说我每次聆听她的讲话都有意识上的提升,不愧是集团的引领者,是学校发展的领跑者。我努力做这样的引路人。</div><div> 感谢河北省教育厅给予我这次跟岗学习的机会,让我们找到了实践的导师,感谢北京市教委的周密安排。我们会珍惜与石园小学的相遇,深入学习全面提升自己,为学校的发展汲取养分。返岗后我要把所学与实际的学校管理融合,实现走进石园,深入石园,学习石园,努力成为石园,让基石教育辐射到故城县郑口第三小学。</div><div>2018年5月25日</div> <h3>石园小学__学生的乐园</h3> <h3>校徽__变化的石字</h3> <h3>办学理念</h3> <h3>花园式校园</h3> <h3>一年级标识文化</h3> <h3>2年级家本课程</h3> <h3>书香浸润</h3> <h3>活动乐园</h3> <h3> 专家引领</h3> <h3>同课异构,刘延革老师的课,关注学生思维的训练</h3> <h3>周六多彩课堂</h3> <h3>专业教师,促成学生 专业素养的形成。</h3> <h3>书法教学,老师一笔一画教,学生扎扎实实地练,教与学相 长,教书育人同行。</h3> <h3>法国教育同仁哲学思想的引领。</h3> <h3>音乐鉴赏课,视觉听觉的盛宴</h3> <h3>创造力的培养</h3> <h3>英语课,感受北京学子口语交际能力</h3> <h3>90后青年才俊,文学功底厚,真正的魅力课堂。</h3> <h3> 注重了学生的实验</h3> <h3>两棵树的故事,成长的经历。</h3> <h3>道德与法 治更多关注学生的生活。</h3> <h3>关注社会</h3> <h3>来马坡小学参加区 主题教研,走了走校园, 注重礼仪训练。</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