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老照片(1966-1978)

听雨

<h5>  1966年,毛泽东主席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图为当时镇海学生“红卫兵运动”的一个场面。</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文革”时期镇海学生在野营拉练途中。</h5> <h5>  1966年,“红卫兵”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革命大串联”。图为镇海中学师生“大串联”前在镇海中学西部校门口留影。</h5> <h5> “文革”时期镇海城关东部操场集会游行,摄于1967年。</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游行队伍经过南大街,摄于1967年。</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游行队伍经过鼓楼,摄于1968年。</h5> <h5>  “文革”期间,“公、检、法”受到冲击,各级“群众专政指挥部”应运而生。1970年1月各级“群专”被撤消。图为1968年白峰公社“群专总指挥部”成立大会。</h5> <h5>  1967年全县召开公判大会后,犯罪分子游街示众情形。背景为城关南薰桥。</h5> <h5>  1968年9月28日,庆祝“镇海县革命委员会”成立的游行队伍经过县委大门口。1981年1月1日“镇海县革命委员会”印章注销,恢复镇海县人民政府名称。</h5> <h5><font color="#010101">  1968年,设在俞范棉场的宁波地区“五.七”干校学员去参加劳动。</font></h5> <h5>  1968年,由工人阶级和贫下中农组成的“工宣队”、“贫宣队”进驻中、小学,领导学校“斗、批、改”。图为1970年“工宣队”在镇海中学。</h5> <h5>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全国普及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革命校板戏。图为城关一校学生在排演校板戏。</h5> <h5>  老农民在田头向青年人进行“忆苦思甜”教育,摄于1971年。</h5> <h5>  1969年10月1日,庆祝建国20周年游行队伍经过南大街,背景为当时的镇海新华书店。</h5> <h5>  1973年7月,为纪念毛主席“7.16”横渡长江,县革委会组织了500余人横渡甬江。</h5> <h5>  1968年底,毛泽东主席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号召。图为1974年城关人民欢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闹场面。</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镇海消防队战士学雷锋,摄于1974年。</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1974年城关民兵指挥部成立大会现场。</h5> <h5>  镇海农村破旧立新退聘礼的一个场面,摄于1975年。</h5> <h5>  当年农村医疗的主力军。图为上世纪七十年代“赤脚医生”正在为大榭岛农民服务。</h5> <h5>  当年的专业文艺团体,建立于1954年,前身为民办大喜剧团。1986年镇海越剧团解散,摄于1975年。</h5> <h5>  镇海幼儿园孩子在做游戏,摄于1974年。</h5> <h5>  刚刚成立的镇海少体校部分学员在户外练功,摄于1973年。</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上世纪七十年代骆驼街头黑白铁加工店。</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旧时镇海农村小脚老妇,摄于1974年。</h5> <h5>  “火熜”是旧时家庭冬天取暖的主要用具。图为农村端“火熜”的老妇,摄于1973年。</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甬江上捕鱼,摄于1974年。</h5> <h5>  泥马是镇海渔民海涂作业所使用的一种传统的简易代步运输工具,摄于1976年。</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城关街头“爆米花”,摄于1977年。</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城关南薰桥。</h5> <h5>  上世纪七十年代,城关尚无大型室内菜市场。图为当时南薰桥东侧在马路上设摊的农民冒雪卖菜情形。</h5> <h5>  镇海后大街胡亨房河埠头和石栏杆,摄于上世纪七十年代。</h5> <h5>  镇海民居。此处在1950年曾创办过镇海幼儿园,摄于1974年。</h5> <h5>  旧时镇海居民多饮用“天落水”。图为接水的水缸,摄于上世纪七十年代。</h5> <h5>  威远城位于招宝山北麓,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置各种大炮八门,系甬江口防御重镇。1983年10月重新修葺,1985年竣工。图为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威远城。</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摄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后海塘。</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后海塘。</h5> <h5>  建在后海塘堤岸上的“建城碑亭”,左为抗日碉堡,摄于上世纪七十年代。</h5> <h5>  鼓楼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重建,1987年进行了重新翻造。图为翻造前鼓楼旧貌。</h5> <h5>  儿童公园位于人民公园西北部,1975年建成,设有各类游乐设备20余项。1995年,政府拨款450万扩建。现已拆除。摄于1978年。</h5> <h5>  王氏别墅位于招宝山东山腰,建于1928年,建筑面积870平方米。现已拆除。摄于1976年。</h5> <h5>  程控电话开通前,镇海邮电局话务员用人工转接电话,摄于1978年。</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镇海气象站。</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镇海汽渡,摄于1978年。</h5> <h5>  1968年,湾塘岚山大队825亩棉田创平均亩产105公斤高产记录,岚山大队成为全国农业战线的一面红旗。</h5> <h5>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镇海县农村已经开始用上电动打稻机,图为县农机部门正在检查双夏要用的电动打稻机。</h5> <h5>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根据毛泽东主席“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指示,镇海农村广建这类“土园仓”储存粮食。</h5> <h5>  1970年,位于城关的宁波港务局船厂建造的货轮在甬江下水。</h5> <h5>  棉纺织厂前身为城关回纺厂,1966年改名为城关镇棉纺厂,1981年5月扩建新厂,第一期工程纱锭3万枚,土建面积15000平方米,总投资1630万元,于1984年3月建成投产。图为1978年3月棉纺厂职工向县工业学大庆会议报喜。</h5> <h5>  1975年7月筹建的镇海丝织厂,设计丝织机200台,总投资534万元。图为1978年1月挡车女工在进行岗位劳动竞赛。</h5> <h5>  1970年11月镇海化肥厂第一期工程动工,次年6月投产,摄于1972年。</h5> <h5>  上世纪七十年代,镇海食品厂厂长和职工正在搬运设备。</h5> <h5>  镇海运输公司汽车保养场1977年试制成功一吨电瓶铲车。</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镇海渔网厂职工技艺交流,摄于1971年。</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柴桥后所村文宣队在演出,摄于1974年。</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在农村信用社踊跃参加储蓄,摄于1975年。</h5> <h5>  镇海最早的公共阅览室当时设在人民公园内,由退休工人管理,摄于1974年。</h5> <h5>  中山公园始建于1959年,1966年10月更名为人民公园。图为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镇海人民公园大门。</h5> <h5>  仓河头位于人民公园西侧,现已改建为文化广场。图为1973夏天的仓河头。</h5> <h5>  南熏桥及东河塘。原护城河东段,1980年9月起拆桥填河,扩建为城河东路。摄于上世纪七十年代。</h5> <h5>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苗圃路,路宽2米多,因边为园林苗圃而得名。远处为县自来水厂1965年建造的百吨水塔,现已拆除。</h5> <h5>  沿江路位于甬江北侧,右边为石砌江塘,1976年9月改建时,利用原江塘作路基,同时将江塘外移至路南侧重建,1978年6月竣工通车,今路之南侧已建成沿江景观带。摄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h5> <h5>  鼓楼西路清代古民居。上世纪末旧城改造时被拆除。摄于上世纪七十年代。</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城关交通路(快马埠头),摄于1974年。</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城关猪行弄清川路口,摄于1977年。</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城关西街,摄于1978年。</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城关后大街,摄于1978年。</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城关清川路,摄于1974年。</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城关东门路,摄于1976年。</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城关承德桥(位于鼓楼南面),摄于1977年。</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上世纪七十年代流行的婚俗——三轮车拉嫁妆。</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城关南街老屋,摄于上世纪七十年代。</h5> <h5>  “三五牌”台钟和“红灯牌”收音机是上世纪七十年代镇海居民家中难得的时髦消费品。</h5> <h5>  小港公社万红大队二队全体社员,摄于上世纪七十年代。</h5> <h5>  澥浦农机站在田头进行电动收割机示范表演,摄于1970年。</h5> <h5>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女子打夯队在梅山海涂水库工地上。</h5> <h5>  1977年10月21日,十字路水库动工兴建。水库地处九龙山东麓,群山环抱,风景秀丽,1990年12月十字路水库和郎家坪水库及周围十五平方公里山地,辟为九龙湖风景区。图为1978年十字路水库优秀建设者授奖大会。</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1974年修建岚山水库的劳动场面。</h5> <h5>  1974年甬江入海口原貌,左为招宝山,中为小招宝山(1976年建设镇海港时被炸平),右为虎蹲礁。1995年5月,横跨甬江口的招宝山大桥动工兴建,同时在招宝山巅兴建高57米的鳌柱塔。</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  从招宝山上俯瞰镇海城关,摄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h5> <h5>  洪塘——镇海段1975年2月动工,1977年底通车。图为进港铁路铺轨。</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文艺宣传队慰问进港铁路建设者。</h5> <h5>  1978年12月镇海港煤码头剪彩迎接第一艘船停靠。</h5> <h5>  1974年1月12日,国家计委批准建设镇海港区。图为1973年7月国务院港口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粟裕来镇海为建港选址。</h5> <h5>  1974年7月9日,国家计委批复在镇海新建浙江炼油厂,次年5月23日动工兴建。图为浙江炼油厂开工大会。</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1975年5月23日浙江炼油厂打下第一根桩。</h5> <h5>  1975年5月,镇海发电厂开始动工,次年冬,工程建设者冒着严寒苦战77天,打下了987根40米长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桩。</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1978年镇海发电厂一号机并网发电。</h5> <h5>  镇海至宁波公路(宁镇公路)东起城关长途汽车站,西迄常洪接329国道,全长10.9公里。1978年镇海至宁波公路开始铺设沥青路面,代替原有的沙石路面。1994年改建为一级公路,双向6车道,宽45.5米,混泥土路面。图为1978年铺设沥青路面情景。</h5> <h5>  1976年9月,镇海人民在镇海城关东部操场悼念毛泽东主席逝世。</h5> <h5>  1977年镇海文艺工作者欢呼《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出版的演出。</h5> <h5>  镇海县文化馆举办纪念伟人的摄影展览,摄于1977年。</h5> <h5>  1976年10月6日,中共中央粉碎王洪文、江青、张春桥、姚文元“四人帮”反革命集团。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恢复邓小平中共中央副主席等职务的决定。图为镇海红旗棉纺厂职工正在收听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公报。</h5> <h5>  1977年8月,党的十一大召开,镇海县干部群众连夜上街游行庆祝。</h5> <h5>  1977年7月在人民大会堂广场举行镇海县揭发批判“四人帮”反革命罪行大会。</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