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i>青春闪亮,走向生活;知青精神,日月同辉 !</i></h3><div><i><br></i></div><div><i> ---------- 白桦林</i></div><div> </div><h5> </h5> <div><br></div><h3><b>第一部分</b> 下乡插队, 入村学农</h3> 是夜无梦,睡得很实。翌晨,惺忪中还想来个回龙觉,却听得声响。睁眼,上面是柳笆屋顶;再看,身下土炕铺席。 生产队!下乡头一宿 ! 睡意全无,起身穿衣,不及洗漱,走出门去。天已大亮,院里有社员作出工准备。搭话后我即出院,脚下沙土松软,与昨晚下车时同感,当时只是天黑不见而已。 出村向东是一片开阔地,远方稀稀拉拉地长着些矮树。吸口凉爽空气,大有置身“广阔天地"之感……。想起昨夜晚生产队欢迎场面,那亮亮的马灯、酽酽的热茶,先就暖了心。想起昨日傍晚在公社濛濛细雨,扯炕席遮蔽,乘坐马车及至30里外的生产队,时已入更。想起那列闷罐火车喘着粗气东进北上,及至章古台(读:上声或歹音)站,我们已是最后一拨“旅客”。想起昨日早上集于学校、等待“开拔"的悲壮。想起了离家时妈妈拭泪以及我那临别的嗫嚅。想起之前父亲已去了五七农场,家里只有母亲带着弟弟、妹妹度日……。吆喝声截止了我的思绪,一辆牛车缓缓驶来。我明白: 知青之路,已在脚下! 东方的太阳升起。回村的路上,看到炊烟氤氲正在淡去。这天:1968年9月18日(农历戊申年闰七月廿六)。 三天休整。21日首次下地割高粱。每人都是十几根垄,先左后右再中间,撂倒横于垄上,打腰(yao去声)儿捆绑,形成一个循环。社员指点是必需的,但更要的是自己努力。学艺不如偷艺,挣同样工分就得干同样活儿,别指望人家代劳! 当社员落不下你多远时,会看出他们的眼神中含有赞许! 万事开头难,收工回来才发现,所穿的农田鞋(下乡前发票购买)前下部已是割痕累累。 秋收讲究抢时机,活计得穿插着干。玉米是这儿的主种植,自然是秋收的主战场。先割下秸秆横放成堆(称“一铺拉”),堆间距及秸秆数量要适宜(以方便捆绑为准),常常是两人抱垄前割共同把秸秆摆放一排。接着派工将棒子拧下(扒苞米)堆放,再装车运回场院。至于秸秆,就不急了,但运前要打捆,再抱运装车,工作量大。这活儿,我是全套地干下来了。别觉得农活简单就可以蛮干。一次跟马车去较远的一块坡地拉秸秆。为了一次拉完,我与老板子将车底铺得较大,垛得偏高。紧绳后我爬上垛顶,由于马车启动偏快,突然侧翻。还好,有惊无险。只有从头再来,你说这是何苦的! 秋收中 ,有两种令我等“新农民”打憷的活儿。一是割低矮作物如荞麦、黍子(不上粪,更矮小)等,那种大猫腰的姿势让你腰酸腿痛关节僵。这活儿,也只有靠年轻人干,知青入列其中! 二是割大豆,那毛刺、荚尖,“亲"你未商量。 初我戴上劳保手套操作。歇息时社员朋友说:戴它干啥,反而干得慢。这话里有话。再干时我把手套别在腰上,与众无异。完工后,那手阵阵火辣,经受了考验。还有一种“特色"活儿,即捆草。已打下的草晒干后需打捆运回。值秋末冬初时节。为了不扎手便于拧腰儿捆绑,趁霜露未尽,四更天出工。很冷的,所坐牛车又慢,必须多加衣裤。星月下的劳作,别有一番滋味! 日头一杆子高了,收工回家。 一个秋儿下来,“报销"一身衣服是自然的;前下襟磨光,裤管擦烂,尽管你一补再补。 一个年头过去,经历了各季农活。秋割秋运后便是打场护场、装袋上跳(扛粮入库)、起圏送粪、打草搂柴、送缴公粮、跟车卖草、替班放羊、扒麻选种、扶犁滤粪、铲地护青等等。此外,还有出民工(如修水库、挖养路黄沙等)、侍弄菜园、帮工社员以及青年点的挑水做饭。 劳动,改变着我们;生活,历练着我们! (第一部分 完,有接续。2018.5.17~29. )<div> </div><div> ** </div> <h3>借用这张图片,大家会记得,我们就是乘坐比这还差的“闷罐”列车来到乡下的。</h3> <h3>1968年9月,首批来的前玻璃生产队,组成青年点(知青之家)的阜新实验学校高中三年级2班六名学生。</h3> <h3>这是前玻璃生产队井东侧的民宅。照片下方土堆即原水井位置,已填埋,村里用上了自来水;照片左侧处即原生产队队部所在,旧景无存,树木丛生。村里很静。宅位、街基没啥变化。(过井经线分全村为东、西两部分,分别有9户、7户人家。) 1998年10月3日下午,东向拍摄。</h3><h3><br></h3><h3> ♡♡ ♡♡ ♡♡</h3> <p><b> 第二部分</b> 知青的日子,知青的家园 </p><p> 知青之家又叫“青年点。初,安在生产队队部。队部位于村北,土房三开间,自西向东:仓库、外屋、活动室(两间,北炕);外屋有大锅灶,烟道通炕。东山墙外连一间耳房。再东是存草处,有围墙。围墙东边隔条道儿是大牛圏。队部西边邻场院,是存放、打场之地。都是土打围墙。队部院内西廂有马厩,出院门右侧是羊圈。过羊圈向西走有一眼水井,全村人、畜的水源。 东耳房是女生的居室,也是厨房所在。加之大家的衣箱、洗漱物品等均置于此,犹显空间窄小。墙上贴着“老三篇"。起初早饭后集体诵念一遍。后因常赶不上和社员同行下地而简约。队部没有钟表,上工、开会等全靠敲大门外的一块挂铁。生产队几乎天天有会,学习、传达及安排活计。届时大旱烟一抽,屋里“云雾缭绕"。我们尚无“二手烟"的概念,泰然处之。咱的铺盖卷可惨喽! 靠着的、坐着的,加速达到“屈服点";反正早坏晚坏終是坏,事出无奈,也就心无所忌了。 知青的月生活费統为8元。粮、菜等由队里赊出,秋后结账。苞米粒子要去碾道儿轧成面或糁子,并簸出大、中、小三样备用。我们使用簸箕笨拙,经常得到社员帮助、指点,碾房里小女孩娴熟的簸功令人羡慕,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由于大锅灶 、烧柴草,又不谙厨事,做饭成了一件烦心的事。加之做饭算誤工,不记工分,因此大家商量轮流干。主食很单调,苞米面饼子糁子饭。蔬菜,夏秋是茄子、豆角、土豆,春冬是罗萝卜、白菜。没有食油供给,仅靠养猪炼油。下乡不久便买了一头半大猪,年底(12月28日)宰杀,添些荤腥。69年3月养的第二头猪,短嘴巴、矮身材,挺喜人的。可就是不上食儿、不见长。于是提前宰杀,只见肉中全是“痘",“米糁"猪! 白养啦。第三次养的猪在我们搬入青年点新居次日宰杀,毛重152斤,白条120斤,全部炼制装缸。有肉朵颐大快,肉尽饼子就盐水,日子过得就是这么“任性"! 年轻人劳累之后,吃嘛嘛香,添饱肚子就行。 此外,若有了荞麦面,再遇有驴肉可买而包一顿饺子那就如同过年般般。可惜呀,这样的“过年"印象中只有一次! 青年点在1968年11月20日又来了两位本校初一学生,后来同学的妹妹、弟弟入点,成员达10人。69年大约夏秋时分,点家负责同学调出(此前女生调走一人),我接替负责点上工作,面临的事情较多。其中主要的是青年点建房问题。11月份,一位初中同学出义务工受伤,为其治疗、护理而跑路。接着跑县里联系房木事项(在上级部门安排下联络具体事项)。分次装运,直至1970年5月14日全部运回。之后,生产队有人曾以翻盖马厩为由欲占用房木(这些木料很棒!有人以暂用为名扛回家中),设想从坨子上找木料盖青年点的房子,并说:“反正你们在这儿也长不了"。我回绝并集全木料待用。继而在生产队支持下,选位置、打土墙,开始建房。5月26日上笆封顶。6月8日青年点迁入新居。房址位于村东之外,进门灶房一间,东一间女居室,西两间男居室,五间正房很气派!为了把日子过得更好,添置了酸菜缸、水缸等。门前打土墙围了一块菜地。买了两只猪崽,请人劁了喂肥猪。还要了一只小狗,以便看家护院。遗憾的是人气式微,点上仅剩四位同胞,且少有人全之时。9个多月的下乡生活,使得知青人思想起伏,面对现实,审视社会,各有所思。期间各地确也出现了侵犯知青利益甚至是迫害的事件。6月下旬公社以“讲用会"形式集中知青,传达了中央26号文件及3、5、6号文件,直指迫害知青、经济犯罪、破坏国家战略部署的行为。7月,宣传队、工作组相继进入大队、小队。惩办了贪污知青生活款项的大队会计,震动很大。我队的某队长主动找我,检讨对知青工作的不足和整理过他所谓的“黑材料"(对知青个人的偏见、臆测)。这种不良遗风的再现,叫人哭笑不得。除感叹人心难料外,倒也觉得这位领导还够朋友! 交心之后,我们冰释前嫌。 紧接着,大队又开展整建党活动(8~9月),政治空气浓厚着,知青人感受到了关爱,精神有所振奋。8月中,一支部队来我队打草,吃住在青年点。残羹剩饭喂得我们的俩猪一狗天天见长。10月份,调我去大队学校。或许受“读书无用"影响,亦或是师资不足,致校园涣散,授课无序。一些孩子,尤其是女孩,弃学回家帮大人忙碌。为劝学得需到各生产队访问学生家长,动员返校上课。可能是社员对知青的高看,很给面子,学生们陆续地都来上课了。后来,又调来一位同学任教。我们都是民办教师,每月3元钱补贴,闲暇还要回生产队出工劳动。几经全体教师的努力,学校始有起色。 1970年末至次年初的冬季很冷。点上常是空空无人。所喂养的猪、狗还得挂心。狗狗皮毛出色遭人垂涎,我带它到大队学校,以防不测。又担心咬了学生而拴在家中。没几天,終被扒皮煳肉。12月初我搬迁学校食宿,偶尔回青年点,屋里冷得难以入住,酸菜缸冻得七开八裂! 有时就到社员家吃饭、住宿(至今心存感激)。与他们同甘共苦,直感人间有爱,困难是可以克服的 ! </p><p> (第二部分结束。有续篇)</p><p> 2018.5.23.</p><p> </p><p> ※ ※ </p> <h3>从阜新到章古台,铁路约140km。当时的火车约行走得4个小时(不计晚点时间)。从青年点到章古台约15km,步行约需3个小时。来、往单程就得耗去一整天时间。农村工分结账每年一次,都是春节前兑现上年度账目。所以,回家坐火车多是逃票,都这样,没啥羞辱感! 返回青年点时多是打票,家里給的钱。如今想起来得感谢当时社会的关顾,谅解知识青年没啥仗义的“仗义”。</h3><div> </div><div> ♧♧ ♧♧ ♧♧</div> <div><b>第三部分</b> 蕞尔村落 , 勤劳乡人<br></div> 我们属市内下乡,去的是阜新北境的彰武县。该县治前为边外养息牧场,光绪年间设县治,因地处彰武台边门外而得名彰武县。 境内东西丘陵,北部沙荒,中、南部为平洼地区。 章古台公社地处彰武之北 ,插队地点又北于公社,路程约15km。再北行就是內蒙的科左后旗了(天津支边知青落户之地)。 我们止步的村子叫“前玻璃"。这个村名令人好奇,讨教后方知是与一种植物有关。此地沟洼(袜音)处曾长满野山楂(山里红),当地人称“玻璃蕻子",故名:玻璃蕻洼(低凹之地也称“洼")。再后有了前、后两村,均处沙荒。前玻璃村坐落洼地,东、南、西为较高沙丘四周沙荒,没有硬路;春、冬沙掩雪盖,或择道改轍、或停运赋闲。没有供电,入夜油灯相伴,早早歇息。没有波段,收音机仅是个摆设。没有电话,一封家书几经辗转,由十几里外的新窝堡大队部经人带回或口信自取。没有商店,生活用品要到远处的富源大队或公社去买。全村约十个姓氏,人口90左右,按宅院计算共有16户人家,守着一眼水井过活【听村叟语,该村由十四户半人家组村(?)】。后有下放户、婚娶等,数得16户,组成生产队(小队)。这里有着半农半牧的特色。主要种植苞米,用作口粮、缴公粮等。牧养牲畜(马、牛、羊),收割饲料草,实现副业收入。这个队,仅有两辆大车:木轮牛车、胶轮马车。这个队,只有一部机器:人力铡草机。这个队,家宅皆土墙土顶,每年远行运回抹房粘土(本地皆为细沙),家家有份。这个队,秋季萝卜、白菜以厘计价,两元可买一车。这个队,没有土豪大户;谋生散户,和气为重。少有的一次重场口角还是在会上两名队长的争吵,社员们都劝不住,不欢而散。这倒给了下乡不久、接受“再教育"的我们以机会,分头作思想工作,希望他们当好群众带头人。 此地域由于交通不便、人烟稀少而相对闭塞。有的老人未见过火车啥样,也有村妪称出门没到过20华里以外的地方,更有传说有的老人把现社会称为“八路国"。可是,给我印象更深的是这方人的朴实、敦厚、守诚和善良。门户不紧,却无丢失;牲口散放,无有偷盗。冬天,外地牛若因“干摆"(缺水)或入村陷菜窖窝死,尽管吃肉,皮留下待主人找回即可(牛后腿部有烙有印记)。约定俗成的规矩,共同遵守。 这里有“春不来秋不走"之说;春风起时,沙助风威,直刮个天昏地暗。沙坨 地“犯风"处,流沙滾滾,凹凸随变! 秋季来临,则是天高气爽,云淡风轻,果实累累,如图似画! 此地出产上好烟叶,只是家种自用,未成副业资源。人们普遍抽烟,尤其是年青姑娘,理由是解乏、避虫、防蛇咬。人们独爱红茶,酽得发黑,道理是暖胃、提神、化油腻。他们善做糝子粥、小米蒸饭。佐餐的小葱蘸酱(酱香浓郁)很爽口。每年杀猪时灌制的荞面血肠,风味独特,饱人口福。 这里人也有自己的文化风情,言谈不无诙谐。例如: 牛犊子叫街<该音>__懵门儿。 兔子跟着月亮走__占好人光了。 七间房扔孩子__完犊子一个。管丈母娘叫大嫂子__没话逗话。屁眼子拔火罐__没病找病。养活孩子让猫叼去__白费劲了。 脱裤子放屁__费二遍事。骑驴打围(狩猎)__惹兔子生气。抱着金砖跳井__舍命不舍财。再如,四大舒服:穿大鞋,放响屁,坐牛车,上老丈人家去。 四大娇气:木匠斧子杀猪的刀,光棍子行李大姑娘腰。……。玩笑中的一些戏言,他们自表为“嘴邪心不邪",“不说不笑不热闹"。他们有时自嘲为“老背兴"(老百姓),也有“牛打江山马坐殿"之说。对于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人来说,是否有些许寓意呢? 别看这里偏僻、闭塞,远离城市文明,却也清静、绿色、无污染,加之野生的飞禽走兽、花草植物,生机勃勃,和谐自然,一派原生态景色。 50年后的今天再思起,仍心存眷意,添了一缕乡愁!<div><div><br></div><div> (第三篇部分 完,2018.5.30. 有接续 )</div></div><div> ☆☆</div> <h3>我们下乡所处位置为公社之北、县域之北、阜新之北、辽宁之北。与内蒙搭界。量一量,看看走多远出省。比例尺: 1:600000。</h3> <h3>此照片为分别时刻惠存。 邹玉光,其有两兄、两姊、一妹,其父母都是勤劳、本分、敦厚、善良的农民。一家人和睦相处,平顺祥和,在村里尤显体面。</h3> <h3>1998年10月3日,与前玻璃生产队部分社员留影。有原生产队陈队长、原赤脚医生吕志民等。</h3><h3><br></h3><h3><br></h3><div> ## ## ## ##</div> <h3><b>第四部分</b> 融入社会, 与时俱进 <br></h3><div> 社会 时代,是根据经济、政治、文化状况划分的。20世纪60年代,人们的生活不是很富裕,在意识形态领域,反修防修、阶级斗争、突出政治、强调批判已是常态。每个人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脱不开时代的思想。 我们这一辈人与共和国同步走来;作为新中国“第二代",是在阳光下幸福成长起来的。对国家、对领袖充满感情。想一想自上学以来教室黑板上方的口号或警句吧: 学习好、工作好、身体好~时刻准备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发愤图强、艰苦奋斗~学习雷锋好榜样~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等等。这些贴挂墙上字条,基本上反映出我辈的成长的轨迹。</div><div> 人逢时代,时代育人。昔时的教育方针,即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树立“阶级、劳动、群众"三大观点。及至下乡,我依然抱着“政治上高标准,生活上低标准"的信条。传统教育,根深蒂固,使我们更易于与民众融合。下乡首迎的就是劳动关! 无论何等重、脏、笨的活儿,你必须顶上去,学着干;肯吃苦,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当地农民讲究“三岁的牤牛十八的汉"(指该出力的时候),是他们区分“好把式”和“完蛋货”直接、简单的标准。插队后恰 遇秋收劳动,对知青来说,既是一场绕不过的考验,也是证实自己的机会(见“第一部分”叙述)。 </div><div> 在农村社员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或许单调些,但他们也有自己的活法与乐趣。勿要“从门缝瞧人”! 当你经常地、主动地接触他们时,会感觉到其所持的村言俗语中,不乏幽默和哲理。如“坐地文书赛铁箍",与“县官不如现管"异曲同工;“骑马骑前腿畔儿,骑骡骑当间儿,骑驴骑屁股蛋儿"即是经验,也是说具体情况具体应对。村里马车驾辕的是一匹枣红老马,拉套的牲口是一匹浅黄色较年轻的马和一匹偏黑色的驴骡。驴骡不需扬鞭自奋蹄,小黄马藏奸耍滑,是个佯动不出力的“假大棒”,而且越是关键时候越“掉链子”。为此,它没少挨鞭子。后来,令它学驾辕,屡次三番,桀骜不驯。车老板将它绑在柱子上,鞭鞭下去,“掏”肚皮、“旋”耳根,一会儿便打成“汗雪白马"(汗霜)。直至一举鞭它恐惧得四腿发抖,主人才罢手。而它也顺从了。可见这训马的道道儿! 之后我知道了“打马摩挲牛"说法(训牛不能靠打)。又是一例“具体问题具体对对待”。对象不同,处理方式也不同,“世事洞明皆学问”啊!</div><div> 印象中农活种类还是挺丰富的。除了秋收的血拼外,诸如扬鞭扶犁走垄线的春耕、前腿躬后腿蹬的夏锄、握抱钐鎌一步一“画弧"的打草、肩拖大耙身体前倾的搂柴草、抡动“悠荡棒子"砸击的玉米脱粒、类似舞姿动作的扬场……。劳苦中的乐趣,大有所在。如同古人所云:“乐中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是心体之真机”。农业劳动,常是群体作业,彼此互教互学、互助互励,情真意诚,愉快多多!</div><div> 印象中,护场(场院)、看青(庄稼、草地)尤为深刻。滴水成冰的季节,三更到五更要出巡三次,暖寒之间,是啥滋味呀!坚持,必须的,因为我们是知青! 看青还是比较惬意的。一匹枣红老马,一片麻袋,一把柴镰,游荡在坨子上。野花遍地,偶尔鸟鸣兔奔;洼里的野葡萄、山里红、桑葚都熟了,任尔品尝。晨露打湿的裤腿也晒干了,铺开麻袋片,躺在蓝天下,触景生情,吼它一首心曲……。附近寻草进食的老马不时地抬起头瞥我两眼。静静的旷野,满满的生机,爽!</div><div> 村子虽小,容我驻足;人口虽少,皆我友邻。时光荏苒,距离拉近;知青群组,等价村民。社员居家私活(如房屋修缮翻盖、拉土抹顶及柴草运输等),需要众人互助;通常帮工都由主人供顿饭。考虑到知青的口粮足于社员,我一律拒请。有一回不行了。牛倌家房屋上薄(bao音),干完活我依旧回青年点。饭前,他孩子、老婆来叫两次未成。末了牛倌亲临,他急眼了,一顿数落,倒使我心里热乎起来。悉听尊便,他才露出笑颜。就是在这次饭局上,百推不脱,在民兵排长的忽悠下,人生首次品尝了白酒的味道。(而首次醉酒是1968年的最后一天,在后玻璃点家晚饭喝红色苹果酒之后)。 与此同时,也品味到这方人的质朴、粗犷并兼具蒙族人的豪爽! 还有一件事即队部失火。我们搬入新建青年点后不久。那天风大,下午有人烧炕(柴草),抽力大使得烟囱处房笆引燃并蔓延开来。我从点家跑过去,已烧落(lao音)架。自上而下浇水湿身后便钻进库房抢运粮食。事毕,灾情细节无暇问及,落汤鸡似的几个爷们儿沉闷无语。估计对于生产队来说,损失不小,心疼啊!下乡时,除了劳动,其它活动也经常有。记得有一次大队组织“拉练”,徒步向公社背运苞米(20~30斤/每人。1970年11月24日,上午)。快慢有别,但都完成了任务。这事若说给现在的孩子们听,真不知道他们会反馈出啥样的评论来。<br></div><div>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人间情感,孕育在劳动中、生活中、患难中。我们就是这样,在时代的道路上风雨兼程,经受磨练,闯荡过来!学到许多书本以外的东西。</div><div> 和民众越融洽,生活越有情趣;对社会越感恩,脚步越 能跟上时代。</div><div><br></div><div> (第四部分 完. 有接续. 2018.6.8. AM. )</div><div><br></div><div> ~~</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3>不好意思,这种质量的画面也“露脸” 。这可是我们当年唯一一次的实况照。物以稀为贵 ! 瞧那一身打扮,“原滋原味”。1968年,11月下旬~12月上旬期间,下午收工日落时刻,利用胶卷余下的几个“镜头”在队部的北墙外,镜头向北拍摄,背景就是沙坨子。晚上队部会散人静后,钻进桌下,围上被子以防漏光,进行胶片处理。因温度难控,加上拍摄时光线弱,遂成不佳底片。本照片收藏多年,又经强化处理才登录于此。</h3> <h3>我下乡时使用过的柴镰(刀头)。</h3> <h3>1998年10月3日,前玻璃青年点部分同学时隔30年重游旧地和影。原青年点的建筑荡然无存。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知青相继返城。</h3> <h3>1998年10月,前玻璃生产队青年点部分同学于阜新市合影。</h3> <h3>1998年10月,前、后玻璃及乾(gan,一声)泡子生产队青年点部分同学于阜新市合影。</h3> <h3>1998年同学聚会,纪念下乡30周年。抚今追昔,情真意浓。再回章古台,脉脉未了情。这里的风沙治理、草场保护、道路交通、管理体制,有了很大的改善和变化。镇(原公社)领导们給以热情接待。一位刘姓副镇长特意跟我说: “x老师,我记得你,你教过我”。 令我心甜如蜜! 此照片就是我们与当时镇领导人的合影照。</h3><h3> ---- ---- ----</h3> <h3><b>第五部分</b> 回顾与反思,赤诚一代人 (尾篇) 五十年倏尔而逝,叹岁月蹉跎、人世沧桑; 皓首人风霜饱经,感青春远渡、韶华不复! 旧景随风 往事如烟。唯“知青岁月”,从来都不用想起,永远也无法忘记! 追忆历史,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就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出现。农耕大国急需文化人,高小、初中学生,既可谓知识青年。及至60年代,一些响应号召、主动要求、立志务农的人物,被立为榜样。领袖的号召,国家的需要,都是与当时的国情分不开的。鼓励农村学生回乡,号召城市学生下乡以及1960年的城市职工下放返乡,皆与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相关。 而我辈所赶上的1968年下乡潮又加上政治因素__反修防修。同时也需要结束乱局,将广大青年推向“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三大革命运动”中去。大学招生停止、城市就业困难,又没有“自谋职业”之说,城市青年学生的出路不是显而易见了吗! 我们不免回顾在校最后一段时光的情况: 1967年3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中、小学复课闹革命”的社论。但并未“立杆见影”,陆续而归却无文化课所上。3月28日阜新实行军管,开始强力治理失控局面,同时暗示上层对红卫兵运动的厌倦。6月16日,军队进驻我校,宣传“三支两军”,组织学习讨论,开展阶级教育。1968年9月4日,市里召开大会,组建“工宣队”掌控形势,当日下午即开进我校,续复阶级斗争“主课”。9月5日全校传达陈锡联司令员关于“中学生上山下乡”的指示。16日做个人鉴定、填写“毕业生”表格。17日离校,启程下乡。安排之紧、行动之快,令人目不暇接! 而户口已在8月份办理迁出。 至此,“复课闹革命”告终! 看得出,“下乡”潮涌背后,是一股强劲的政治推力! 学生必须服从,家长必须支持,校方必须组织,农村必须接受。那时,在思维定势下,学生中或沉浸在“下乡干革命”的亢奋中;或感慨于“部队调防”似的闷罐列车行进;或设想着“改天换地”的愿景……。然而随着时间的推进、现实的磨合,浮躁日减,真情回归;少了争强好盛,多了互助共生;去了高低贵贱,添了谅解之心。人间烟火,苦乐与共。几十年过去,亲历实境的一代人,几多思考、几多感叹! 当时我们高三学生年方二十出头,该是青春涌动、梦想连连的时光。然而,禁锢之多、规矩之众、道德之严、劳作之重,我们少摸书本,寡有娱乐,无由浪漫,压抑婚恋;这其中既因政策导向,也缘时风影响,更有个人心理。那时有一条定律: 对于上级组织的指示,理解的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在执行中去理解。在接受“再教育”的框架下,我们必须严律自身,修炼內心,继而静心自重,滋润理想! 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牵扯千家万户。年轻人的革命激情与骨肉离别的伤感相互交错着,必将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与人们的冷静思考。 求职谋生,男婚女嫁,安居乐业,享受天伦,都是人之常情。试想,十五、六岁的初中学生远离家庭,父母者能不牵肠挂肚吗?他们还未及成年! 人们发现, 理论与现实之间,往往是有一段距离的。在那个倡导英雄主义、集体主义和实践主义的时代里,知识青年承担了太多的责任与苦难。他们不向命运低头,以牺牲的精神,把宝贵青春播撒给了“广阔天地”。那时,我们自诩“革命接班人”,自励“任重道远”,尽忠意识浓厚。对于“上山下乡”无条件服从,有激情、有斗志、有纪律。那时,我们对于“公民”一词,概念不清,意识淡薄。那时,我们也忧虑着青春时光的耗费,知青群体中有着一种“即不光荣,也不耻辱”的默认。但不管怎样,我们及我们的父母,将传统的忠与孝,全部地献给了自己的祖国 ! 今人赞评知青为最强的一代人,这代表着社会对知识青年的认可和理解。是那个特殊时代把我们锻造成特殊的材料,进而有了内心强大的一代人。这代人赤诚、守信、顽强、坚韧、乐观、向善;这代人勤劳、朴素、奉献、担当、笃学、自律。他们蒿目时艰,忍辱负重,坚韧不拔、图强发奋,成为了既特殊、又普通的一代知青人。经年累月,知青人洗去的是傲心与空论,留下的是傲骨与柔情。 五十年时光流淌,知青人已是秋霜染髮,成为时代老人。可他们仍然以当年的乐观态度看待过去,寡言怨,少语悔,把苦难当成了一笔财富。当年知青曾浮沉于政治潮头,现在的他们多逐流于经济潮尾。在市场经济面前,课题沉重。 世界变了,知青老了。我们无“老本”可依,但有享得“改革红利”的渴望! 知青的时光,难以忘怀;青春的记忆,挥之不去。我们感慨于那段筚路蓝缕的创业苦旅!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已成历史故事,见仁见智,多有评说。但,只有亲历者__知青人的品论最给力! </h3><h3> 生活,或是一杯酒,或是一首歌 ! 人间 大戏充满着苦辣酸甜、悲欢离合。如是而已 ! **</h3><h3> 《上山下乡,知青岁月印象记》是篇忆文。几十年前的事情,如同陈年老酒,醇香尚留。有意偏于乐观地勾勒出往事画面。无奈忘性日增,旧景渐淡,始感力不从心。于是以“印象”充题。虽拙笔,却真情,与大家共享。全文分作几部分,仅为阅读之便。各部内容并非界迥线明。 </h3><h3><br></h3><div> 感恩那方乡亲。</div><h3> 祝知青人健康、愉快。</h3><h3> 仅以此文献给知青“上山下乡50周年”! (全文完. 2018.6.18.)</h3><h3> ※ 笔者系辽宁省原阜新实验学校1966届高中三年级毕业学生。现居山东省。The end.</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