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的故乡在远方(副本)

木子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 <b>  前 言</b></h3><div> &nbsp;</div><div> 这次外公储氏家族千里寻亲祭祖,我作为亲友团的一员,亲历了无数的感动,4月7日活动结束,就立马做了《美篇》,由于时间匆忙,总觉自己心里的感动与感悟没有完全表达出来,有愧于我的外公、有愧于踏上那片让我启迪开悟的热土和让我深受感动的亲人。经过思绪整理,我把《美篇》作了修改补充,尽量真实、全面纪录历史,在众亲的建议下,打印成《美篇》书,将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活动永远保存,谨献给我的外祖众亲以及远方的那片热土。由于本人非专业作者,水平极为有限,文中所感所悟所写,仅代表本人,有不到之处敬请包涵;同时,《美篇》书不同于其他的书,它在文字编排和图画排版上有一定的局限性;还有,图中的照片几乎全为手机拍摄,画面不够清晰,敬请您的谅解。</div><div> 这里,特别感谢我远在宁波的舅公一一汤炳生老大人,他对储氏这次活动全程关心关注,对我个人也给于了很多鼓励和指导,我们这个大家庭,正是有很多像他那样的长辈,灯塔指引和明灯式的照耀,我们的路才会越走越宽阔、心里越来越亮堂、家族越来越兴旺!</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 储子台之女——李霞</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 2018年5月20日</div> <h3>一一外公的故乡 (李霞拍摄于2018年4月5日)</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 目 录</h3><div>(一) 远方的呼唤</div><div><br></div><div>(二) 我的外祖先辈</div><div><br></div><div>(三) 故乡祭祖</div><div><br></div><div>(四) 宗族祠堂<br></div><div><br></div><div>(五) 故乡亲情</div><div><br></div><div>1、拜访储府大姑奶奶一家</div><div>2、新苗家赏兰花<br></div><div>3、刘府寻亲<br></div><div>4、拜访储府小姑奶奶一家<br></div><div><br></div><div>(六) 后记</div><div><br></div><div>(七) 2012年外公诞辰100周年纪念文</div><div><br></div><div>1、我心目中的外公</div><div>2、外婆,您是我心中的一幅画<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 &nbsp;</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亲友团成员名单</div><div>储子正家:</div><div>储子培家: 储爱群</div><div>储子台家: 李霞</div><div>储子黔家: 储子黔、禹付英、储宇、蔡朝阳、 储昭飞、储昱</div><div>储子阳家: 储子阳</div><div>储子强: </div><div>储子东家: 储子东、李小莲、储卓君、赵云、储卓涵、储卓樾、赵卿皓</div><div>储子文家: 储子文、黄秀兰、储丹</div><div>储子中家: </div><div>储子元家: 储子元、李亚萍</div><div> </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nbsp;(一) 远方的呼唤</div><div> &nbsp; 2018年的清明节,对我舅舅储氏家族而言,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日子一一储氏世德堂第二十三世、旅湘清华堂第三世,首次组织亲友团,从湖南远赴安徽潜山县一一外公故里祭祖访亲。 &nbsp;</div><div><div><br></div><div><br></div><div>一一 这是筹备时,总管七舅储子东在我们“一家亲”群里发出的通知。</div></div> <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一一这是出发前,团长四舅储子黔在“一家亲”群里发的告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从小在外公身边长大、一直被外公宠爱有加的我,这次远赴外公故里祭祖访亲活动,当然不能错过。</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外公虽然离开我们快20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还会时常在我眼前浮现,他那一腔浓浓的的乡音也会时常在我耳边回响。他老人家生前常常思念的家乡究竟在何方?我自小都怀有一颗好奇心,这次寻根祭祖,正圆了我儿时的梦,弥补了心中的遗憾。</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一一这是从怀化出发时,我在高铁车站的留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到了长沙,刚进七舅工厂的大门,迎面就看到了我们这次祭祖亲友团的团长一一四舅储子黔。瞧!明年就要进入80后之列的他,精神矍铄,神采奕奕!</font></h3> <h3>  这天是2018年的4月4日,亲人们从郴州、怀化等地纷纷赶到长沙,我们在七舅的工厂一一长沙泰时电气有限公司,举行了简单的起程仪式,下午2点整,正式向安徽的潜山县出发!</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二) 我的外祖先辈</b></h1> <h3>  七舅一一储子东,是一位致力推动宗族兴旺、热衷家族公益善举的大佬。这些年,为了宗族修谱、外祖修墓、家族团结,做了大量功德。他经常往返于湘皖两地,对老家的情况了如指掌。一路上,他既是常务第一副团长,又还兼当导游,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储氏宗族情况以及我们先辈的人生奋斗史,让我感慨又感动。</h3> <h3>  这是十舅一一储子元夫妇,他虽年龄与我们相差无几,但却身尊副团长。可是,提到老家的那些事,他却和我们小字辈一样,还得好好补补课哦。</h3> <h3>  大家都在认真听七舅讲关于外祖家的故事,特别是我们这些从未到过老家的小字辈,还时不时提出一些不搭边际的问题,让长辈回答,一路笑声不断。</h3><h3></h3> <h3><font color="#010101">那是80多年前的往事…… 我的外太公一一储琢轩,安徽潜山县人。青年时期追随进步潮流,忠义报国,1936年国民党时期,被任命为贵州三穗县县长。他为官一方、执政为民、一身正气、两秀清风的事迹,已载入三穗县志、新晃县志、潜山县志的史册,流芳百世。 解放后,外太公定居湖南省新晃县,曾被当选为新晃县第二、三届政协委员。</font></h3> <h3><br></h3><h3>一一这是贵州三穗县、湖南新晃县、安徽潜山县志关于外太公储琢轩在贵州从政的文字记载。</h3> <h3> 我的外公一一储以谦,安徽潜山县人。年青时在国民党部队从事军医,1941年,接到家母病重的消息,他孝义为先,毅然决然带着家眷,从浙江宁波千里迢迢追随父亲来到偏远的贵州,一边在当地从医,治病救人;一边陪母,尽孝送终。</h3><h3> 解放后,他们在新晃县安居乐业。外公是军医,在新晃县人民医院当了医师,外婆是宁波护士学校毕业生,在新晃医院做了一名助产师。在医院工作期间,他们的足迹遍布侗乡的山山水水,用自己高超的医术和崇高的医德,救治和迎接了无数的生命,在当地深受老百姓尊重和爱戴。</h3> <h3>一一二排右一是外太公储琢轩,中间是外公储以谦,左一是外婆汤丽影。孩子们是子强、子台、子正、子黔、子文、子阳、子东</h3> <h3>  </h3><h3> &nbsp;</h3><h3> 外太公于1960年在湖南新晃县仙逝,享年75岁。</h3><h3> 外公于2001年在湖南新晃县驾鹤西去,享年89岁。<br></h3><div> &nbsp;</div><div> &nbsp;</div><div>安徽潜山县,成了他们再也回不去的故土。 </div> <h3><font color="#010101">  外公共有十个子女。 &nbsp;</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大外婆刘翠贞生育两个子女,因患伤寒病,芳龄25岁便过早离世。 &nbsp;</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续玄外婆汤丽影生育八个子女,因文革中遭受迫害,46岁含冤离世。 &nbsp;</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十个子女中,五舅子强也因文革中受牵连,离家出走,至今下落不明。其他九位子女目前全部健在,过着平凡而又幸福的生活。 &nbsp;</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外太公、外公两代都是男丁单传,而到了舅舅这一代,却是枝繁叶茂、人丁兴旺。感恩外公的无量功德,让我们享受到了常人无法体会的大家庭,给我们带来的那份温暖和快乐! &nbsp; &nbsp;</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nbsp;</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一一这是1962年外公、外婆和儿女合影: 子正、子培、子台、子黔、子强、子阳、子东、子文、子中。 &nbsp;</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十舅子元,据说是到乡下(米贝乡)姨婆家去了。</font></h3> <h3>一一2008年春节子女们在长沙合影。依次为 : 子正、子培、子台、子黔、子阳、子东、子文、子元。九舅子中,到重庆岳母娘家去了。</h3> <h3>一一2012年,外公诞辰100周年纪念,储氏家族参加活动的亲人在湖南新晃县合影。</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  <b>(三) 故乡祭祖</b></h1><h3> 经过湖南、湖北、安徽三省的长途驱车,共计10小时的行程,终于在晚上12点,到达目的地一一安徽潜山县。新苗早已为我们预定了宾馆一一恒华大酒店。</h3> <h3> 储炳初舅舅一一外公的堂侄儿,是我们在安徽老家见到的第一位亲人,他一大早就赶到酒店接待我们。</h3> <h3><font color="#010101"> 他虽然陌生的面孔,但操着我十分熟悉的方言一一那是外公的乡音,让我十分亲切。</font></h3> <h3>  这是安徽潜山县的著名风景、国家AAAA级景区一一天柱峰。我的三个表弟妹一一储皖、储柱、储峰的名字因此而来。那是外公亲自为他们取的名,他老人家是想用这种方式,寄托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h3> <h3>  炳初舅舅是我们在潜山的向导,一路上,他用亲切的乡音,介绍了老家的情况,当他深情的说道“你们现在是湖南人了,可是你们的根在我们潜山,欢迎你们常回来看看”,车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 4月5日早上9点,我们驱车来到了外公的故乡一一安徽省潜山县源谭镇路口村,我们在地图上找到了它的准确定位。</h3><h3> 踏上这片土地,我心中顿时涌起一股强流,那是从骨子里冒出来的亲切感。外公,您的儿孙们回来了!</h3> <h3>  外公的故乡是皖西一个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的小山村。这天,下着蒙蒙细雨,对面山上云雾缭绕,仿佛人间仙境;田野地头间的农作物,在清新的空气中,散发出淡淡的清香,甚是好闻。</h3> <h3>  80多年前,我的祖辈就是从这条小路走出大别山,他们用自己的德行和智慧,写出了一部足以让我们后人为之骄傲的人生奋斗史。 </h3> <h3>这里,是我们生命的发源地,照一张合影留作纪念,那是必须滴。</h3> <h3><font color="#010101">  听说我们要回来祭祖扫墓,外公的堂侄一家早早就在门口迎候,欢迎远方的亲人归来。</font></h3> <h3>  久别的亲人喜相逢,问长问短,问寒问暖,其乐融融。</h3> <h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客从何方来,千里寻根祭祖宗。</h3> <h3>祭祖目的地,要经过这坐水库,就在左前方不远处,一遍绿树成林的小山丘上。</h3> <h3>在这里,血脉绵延、香火传承、生生不息。</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010101">  <b> (四) 宗族祠堂</b></font></h1><h3><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上午祭拜祖宗,下午敬拜宗祠。 </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储家祠堂坐落在潜山县槎水镇乐明村,始建于康熙年间,2014年进行了扩建修缮。</span></h3> <h3>  远远望去,新建的祠堂一派皖风、皖韵、旺族风貌,气势恢宏。</h3> <h3>  走进祠堂,庄严肃穆、浩气凛然。老祖宗威严、端详的白玉石雕象屹立堂中,让人肃然起敬。</h3><div> &nbsp;</div><div> 祠堂,是大地上鲜活的遗存,是正宗的中国”国粹”,是一方最独特的”中国印”。</div> <h3>祠堂在,祭如在;祭如在,倍思亲;祭如在,一切在。</h3> <h3>祠堂的家人为我们主持了庄严的祭祖仪式,祭文字字是警语、句句为忠言。这里,与其说是祠堂,还不如说是爱国、孝祖、敬贤、爱亲的人生大课堂,我心存感恩和敬意。</h3> <h3>在这里,终于寻找到了我们的根,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h3> <h3>呵呵!子培、子黔、子东、子文、子中、子元一一我们在榜上找到了舅舅们的名字,兴奋不已。</h3> <h3>这里,是我们乡愁的陈列馆,是我们灵魂的栖息地。</h3> <h3>哈哈!七舅储子东在宗族陈列馆里也有一席之地,为您点赞!</h3> <h3>这里,有先人的风气,有我们老祖宗的规矩。</h3> <h3> 这里,品质和德行是最当贤的。这需要一种传承,更期待一种希望。<br></h3> <h3>四舅、四舅妈带着小孙子储昭飞在祠堂前留影。我想,这也是一种传承和希望吧。</h3> <h3>储丹表弟,你身为储氏嫡系,我相信,有祖宗的加持,定会家庭兴旺!事业辉煌!</h3> <h3>走出祠堂,受到祖宗加持的储丹,立竿见影,把我们的副团长一一六姨储子阳,照顾得妥妥贴贴。丹弟,你好棒!</h3> <h3>感恩祠堂家人的热情接待!感恩祖宗德行的加持!我们在这里吸取了满满的正能量,这将是我们受用终生的宝贵财富!</h3><h3>一一储宇、储丹、储柱在祠堂留影</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五) 故乡亲情</h3><h3>第一站,岳西县,拜访外公的姐姐一一大姑奶奶一家。</h3><h3>一一这是大姑奶奶的外孙女新苗,陪同亲友团的两位大佬一一七舅、八舅走在前面。</h3> <h3><font color="#010101">突然,后面来了两位摩托党,热情的叫我们上车,不知所措的我们,殊不知是新苗的两位弟弟,开着专车来接我们呢!</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是大姑奶奶的女儿、新苗的母亲,我的表姨妈。她老远就站在路边来迎接我们了。十舅健步上前与她相拥,“亲人啊!我早就盼着你们了!”</font></h3> <h3>这是给大姑奶奶上坟,寄托我们的哀思。</h3> <h3>  我们的团长四舅,在大姑奶奶生前及去世后,曾多次来到岳西看望他们,对这里情况十分熟悉。只见他带领大伙,一会儿东头大表弟家瞧瞧,一会儿西头小表弟家看看,我们跟着他,就象回到自己家一样,来去自如。我们又好似湖南省派了一支考察团,来到了皖西的农家小院体察民情,关心着他们的年收入情况、老人的赡养情况、农作物的收成情况等等。当我们看到表姨妈的儿、媳们勤劳孝敬,她的晚年生活过得幸福安康时,大家对表弟们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赞扬。</h3><h3><br></h3><h3><br></h3><h3>一一这是四舅带领亲友团“体察民情”的情景。</h3> <h3><font color="#010101">  第二站,岳西县,储新苗家赏花。 &nbsp; &nbsp; </font><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新苗的家住在岳西县城,离我们宾馆不远。受他们夫妇的热情邀请,一大早我们便步行来到他们家作客。 &nbsp; &nbsp;</span></h3><h3><font color="#010101"> 走进家门,一股幽香扑鼻而来,只见客厅里摆了好多干姿百态、十分精致的盆景。绽放的兰花、杜鹃花婀娜多姿、艳丽夺目,一下就把我们眼球吸引住了。夫妇俩热情的拿出水果招待我们,大家都顾不上吃,纷纷拿出相机拍照。</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这是亲友团的三位大咖一一七舅妈、八舅妈、十舅妈</font></h3> <h3>  我们一边欣赏,一边听表妹夫津津乐道的向我们讲述,他平时是怎样精心舞弄这些艺术品的,大家声不绝耳的发出阵阵赞叹。</h3><h3> 千百年来,多少文人骚客赞赏过兰花,今天,我第一次近距离的了解兰花,正如所述,兰花是集姿色香韵于一身的花卉之王,难怪古人把“兰梅竹菊“称为四君子。 &nbsp;</h3><h3> 表妹夫,你真是一位具有高雅情趣、懂得品味美好生活的厉害哥啊!我要为你点一个大大的赞!</h3> 第三站,岳西县, 刘府寻亲。 &nbsp; &nbsp;80多年前,外公的第一任妻子一一刘府的大家闺秀刘翠贞,嫁到储府后,生了一对儿女一一储子正、储子培。在女儿不满3岁、儿子还在襁褓中那年,因伤寒病,过早离世(家谱记载1911.3.一1936.8.)。<div> 由于种种原因,外公生前对子女们缄口不言大外婆的往事,姐弟俩也从未与娘家亲人联系过,自己娘家在何方?成了他们心中挥之不去的遗憾。<div>一一这是2018年1月,我看望子正姨妈在她家中合影 (85岁)</div></div> <h3>这是2018年5月,我看望子培舅(83岁)及舅妈(83岁),在他家中合影。</h3> <h3><font color="#010101">  帮助他们寻找娘家亲人,成了舅舅们心中的牵挂。多方打听中,一次机缘巧合,在表妹新苗的努力下,八十多年后的今天,在俩位老人耄耋之年,储、刘两家终于得以相认团聚,真是天大的喜讯!天大的福报啊! &nbsp; &nbsp; &nbsp;</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一一这是到达岳西县的第一天,亲友团邀请刘府的两位老人共进晚餐。 &nbsp;</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两位老人是子正、子培亲舅舅的儿子、血亲表弟(79岁)和弟媳(77岁)。</font></h3> <h3>二舅女儿一一爱群,向两位老人敬酒,代表父母转达了迟来的问侯。</h3> <h3>一一七舅在向刘家三表弟介绍亲友团的成员</h3> <h3> 第二天,亲友团登门拜访了大表弟刘洪峰的豪宅,受到热情接待。</h3> <h3>  对这突如其来的好事,刘家三兄弟表现了极度的热忱,专门设宴招待我们这些天降来客,他们的真诚和热情,使我们一下就亲密无间了。</h3><h3> 晏请席上,才华横溢的大表弟刘洪峰,代表父母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深情并茂的朗诵了一首迎客诗,我们很是感动。</h3> <h3>  席间,我们的副团长一一六姨储子阳,转达了远在湖南子正大姐的问候和感激,表达了帮她找到娘家亲人的喜悦。六姨心情激动、声音哽噎,让在坐的动容。</h3><div> </div> <h3>  一一这是洪峰大表弟专门创作的诗,深切表达了对远客的欢迎和对翠贞大外婆的思念之情。诗词意境优美,韵律讲究,无不显露他的功底和才华。洪峰表弟气质具佳、才气不凡,真是印证了那句”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古语。</h3> <h3><font color="#010101">第四站,太湖县。拜访外公的妹妹一一小姑奶奶一家。 下午4点,到达太湖县, 小姑奶奶的女儿亚明姨和亚东舅,早早就来到了预定地点接我们。大家给小姑奶奶上坟回来,已是6点钟。 一一亚明姨与八舅的手一直就这样拉着不愿松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亚明姨、亚东舅两位大佬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晚宴,正值清明小长假,除1人在国外留学,他们的儿孙全部来了。晚餐在热情、和协的气氛中进行。亚明姨今天特别兴奋,娘舅家来了这么多亲人,喜形之色溢于言表。 </font></h3> <h3>一一这是十舅夫妇向亚东舅敬酒</h3> 来到太湖,因时间关系,我们没有过多的时间去看外面的风景,然而,我却在亚明姨和亚东舅以及他们的子女身上,看到了另一道靓丽的风景一一他们热情、周到、有礼、有节、有情、有义!他们有文化、有素养、有风度、有活力、有酒量! 他们中有在省委接待处工作的、有大学教师、有政府部门的局长、有电信公司的老总、有国家公务员、有现在和未来的大学生。他们无愧于国家的栋梁!他们身上散发出的优秀品质,不是在某一个人身上,而是折射在他们三代人的身上,他们无愧于储家的血脉!我想,如果我们的祖宗在天有灵,他们一定会因有你们这样的子孙而欣慰和自豪。 <h3> 几天以来,我一直穿越在祖宗与现代之间。亲情,就象一股暖流浸润着我的全身。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真希望这种温暖要永远的这样流淌下去。我想,这要一种传承,更要一种希望!</h3><h3>一一他们说,我们就是传承!储丹、汪刘毒、刘慧缓、储宇、赵云</h3><div><br></div> <h3>一一他们说,我们就是希望! 叶芃 汪楠、 储昭飞、赵皓卿、 李靖敏</h3> <h3>  我的小妹妹、小侄儿、小外甥们,你们年龄还小。也许,祠堂现在对你们只是一个好玩的场所,然而,再过几十年,当储氏家族枝繁叶茂、山花烂漫、亲情在呼唤的时候,或许,这本《美篇》能给你们提供些什么。或许,它还是你们下一代、再下一代见面的信物呢。</h3><h3>一一储昭飞、赵卿皓</h3> <h3>一一储卓涵、储卓樾两姐妹</h3> <h3>  非常难忘离开太湖的那个夜晚,弟弟们还意犹未尽,沉浸在两天来被亲情感动、包裹之中,夜深了,他们一个电话把我和储昱叫醒。我们来到夜市大排档,一边喝着啤酒,一边聊天。由于平时地各一方,工作繁忙,是这次祭祖活动,让我们姐弟有机会坐在一起,第一次那么舒畅的聊天,我们聊家庭、聊生活、聊父母、聊孩子、聊工作……</h3><div> 真希望这样的场景经常再现。</div><div> 赵总,还记得我们的约定吗?只要去长沙,你请客哦。</div> <h3>一一赵云、储丹、李霞、储昱、储宇</h3> <h1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font-size: 16px;">为期三天的寻根祭祖、亲情交流活动结束了。</span></h1><h1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font-size: 16px;">我们</span><span style="font-size: 16px;">根连根、心连心的亲情一一在此刻定格。</span></h1><h3>我们剪不断、情还乱的亲情一一在此时升华。</h3> <h3>一一在潜山县与储氏宗族祠堂家人的合影</h3> <h3>一一在岳西县与储氏大姑奶奶一家合影<br></h3> <h3><font color="#010101">一一在岳西县与刘府一家合影</font></h3> <h3>一一在太湖县与储氏二姑奶奶一家合影</h3> <h3><font color="#010101">一一明天就要离皖了,七舅心情激动,夜不能寐,夜深了,还在发表感言。</font></h3> <h3>一一访亲活动结束了,我们的副团长一一八舅储子文,被我们一致评为这次活动的亲善大使、魅力之星。桌上,他亲和、豪爽,和亲们一见如故;路上,与姐姐手牵手,温暖贴心;分别,亲人们与他难舍难分。</h3> <h3><font color="#010101">  再见!亲人!再见!故乡!让这岁月剪不断、天涯紧相连的血脉亲情,祖祖辈辈、世世代代、永远传承!就象大江里的流水一样一一连绵不断、源远流长……</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  <b>  (六) 后 记 </b></h1><div> 储氏家族这一重大活动,得到亲朋好友的广泛关注和点评,这对我是一个极大的鼓励和鞭策,我会更好的把这份感情融入在我的生命中,流淌在血液里……</div><div> 本次活动,外公的九个子女中,大姨妈储子正、二舅储子培、我母亲储子台,年事已高及身体原因未能成行,九舅储子中一家,回湖南新晃县、贵州三穗县为外祖们扫墓,其他成员及各家代表共有23人参加。跨越3省,重点访问安微潜山、岳西、太湖三县,行程1600公里,我们收获了亲情!收获了喜悦!收获了成长!取得圆满成功。</div><div> 感谢七舅储子东全程赞助!</div><div> 感谢老家储新苗全程陪同!</div><div> 感谢同行表弟储宇全程拍摄!</div><div> 感恩遇见、同行、支持、关注的亲人和朋友!我因生命中有你们而感动!</div><div> 感恩祖宗父母给我生命,让我感受了生活中的无限美好!</div><div> </div><div> 子台之女一一李霞</div><div> 初稿2018年4.7.清明节,定稿于5.20.</div><div><br></div><div> 一一2017年与母亲子台 (79岁)在家中合影</div><div> </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朋友圈</b></h1> <h3>作者简介 : &nbsp;</h3><h3> &nbsp;</h3><h3> 李霞,从事财务、审计工作,审计师职称,中共党员。爱好国学文化、旅游。崇尚孝祖、敬贤、爱亲的中华传统美德。喜欢爱、美、乐、觉的养生理念。</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