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8年5月20日是万荣县人民医院成立70周年之日,5月是文化活动月。在庆典之际,院方举办了外聘专家史益民教授的书画展,旨在促进医院文化建设,创造浓郁文化气氛。但由于活动方案确定迟,史益民教授没有充分的准备,主要是多年积累的作品,新创作的主题相关的作品较少。本次参展作品四十五件,其中有几副还是多年前送人的画作,暂时借来参展;还有一部分自认为不错的作品送给了外地的朋友,没有能借来参展。</h3> <h3>绘画类——人物</h3> <h3>绘画类——动物</h3> <h3>绘画类——花草山水</h3> <h3>参展绘画作品有水墨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基本上展示了国画各门类的成就,其中以人物画最为突出。首先是数量多,根据人物的特点,成就,较准确的塑造出不同个性的形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型人物组画,鲜活的展示出神经外科外科医护人员团结、严谨、和谐的工作场景画面,医务人员看了如临其境,深受感动,一时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热议的中心话题。人物特写最大的亮点是把习近平主席的伟人形象跃然纸上,他的卫生工作指导方针深得人心。但是最多展示的是他的导师、老师刘学礼、王树荚、杜林庵等,都是省、市医院出类拔萃的、对社会曾作出过突出贡献的、德高望重的老专家、老劳模,笔墨之间表现了的敬仰之情。通过讴歌、展示其专家、学者的英模形象,激发年轻一代医护工作者积极进取,争当模范,奉献社会。画作充满正能量,很多人看了后,非常感动,题字赞扬。</h3> <h3>书法类</h3> <h3>参展的书法作品有楷书、行书、草书、篆书和隶书(森隶)。基本上展示了多种书体虽然作品不算多,但涉及的面广。</h3> <h3><font color="#010101">书画展的成功,使人们同时惊讶的是,作为医疗界的忙人、名人,他那有时间作画写字,而且书画內容异常丰富,没有专业训练如何能达到如此的水平。因为他在医疗界,别说万荣,运城,就是在山西的神经外科领域,也算是颇有影响的人物,这一点大家都耳熟能详。但是在书画领域,知道他的人并不多。如果不是这次院庆叫他帮搞书画展,人们决不会知道他在书画领域的努力和成就。他平常认真从医,低调做人,从不炫耀。对于书画,诗词,他认为作为中国的知识分子,应该继承和发展,因为种种原因,他们这代人在青少年时期未能系统学习,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补充传统中华优秀文化,对于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非常必要。书画只是提高自身审美境界的一个方面。后来才发现,除了展出的作品,他还有好多作品,有许多即未签名也未盖章,只是练习而已。有人提议可搞个个人画展或出个册子,他极力反对,认为书画本身就是陶冶情操,提升自我审美能力,决无必要炫耀。对于自己崇拜的英模,他积极认真刻画,交流感情,鼓舞激励。常言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与他很熟悉的人交谈得知,史益民教授七八岁就能写春联,当他还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老师就让他抄写板报;三年级时他画的马曾参加联校画展;完小、中学他的毛笔字已在班级内小有名气。但由于医疗工作的性质,没有机会专门深造书画。几十年来的从医生涯中,他从未中断过对艺术的追求,不管是到外地开学术会还是出国学习期间,很少逛商店,首先要看的必定是博物馆或者美展,以开拓视野,并不惜代价,对有代表性的名家作品,如人物画家刘文西,方争先,杨之光,史国梁,王有政。花鸟名家齐白石,王雪涛,还有大闹天宫的画家刘继卤的作品,他都有收藏。书法方面的作品更全,楷,行,篆,隶,草以及毛泽东主席的书法,更是喜爱,一有机会就潜心学习和临摹。特别是水墨人物画,他最喜欢。因为书画同源,有了一定的书法基础,再画人物更富于笔墨的表现力和韵味。艺术的动力来源于激情,而上乘的人物画形象最能传情达意,陶冶情操。但人物画最难,特别是面部外形,如果轮廓线条差三毫米,一般人都会发现,怀疑是否受伤肿胀。即使画的很准确,但如果表情呆板,至多像一张照片,不能达到艺术效果,正如当代著名人物画家史国梁的观点,人物画要追求动态和情态的把握。刘文西的名画黄土情,观者不仅能看到姿态激烈的动势,似乎同时能感受到振耳欲聋的锣鼓声。杨之光的舞蹈人物,更是一笔线条变化无穷,鬼斧神工。这些精品画作如北斗,鞭策他多年来不断努力,孜孜求索,艰难前行。同时他边学边认真阅读书画理论,以丰富自己的知识。他,一个表面随和,文静的外科大夫,内心却激情澎湃,对治病救人的大脑手术,一丝不苟,竭力追求完美,几个小时不吃不喝,再累也要坚持作好每台手术,对艺术也是一样,精益求精,只要更好,没有最好,他虽然画了,写了不少作品,但没有一件感觉最满意,追求圆满,成为他不懈前行的动因。知道他的不凡经历,方可揣测其心路历程,在英雄的部队当战士,他崇敬舍生忘死为革命的英模,积极报名要求上珍宝岛前线。在大学和研究生学习期间,看到学富五车的专家教授有渊博的知识和全心全意为患者解除病痛的本领,更成为作为医生的他一生的楷模。几十年的救死扶伤生涯中,对他的精神世界有深刻影响的有知识渊博的导师,有白求恩式德高望重,技术精湛的劳模。他们的感人事迹深深的感动了他,成为他追梦的偶像,他始终认为,感动他的人和事也能感动别人,在工作之余的闲暇间隙,揣摩着为偶像们作画,为他们立传。作为脑外科大夫,他认为手术应该作为艺术来对待,每台手术力求做成精品,而艺术和手术有相通之处,细微处要精心把握,不可丝毫疏漏。</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史益民教授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影像资料</font></h3> <h3>为了艺术的梦想和追求,他从来不沾酒,不动烟,已经奔70的年纪,手不抖,眼不花,眼线和眉毛仍可精确描绘。对于德高望重,勤劳朴实的长辈,也是他挥毫泼墨的对象。特别是医疗界,白衣天使的感人事迹太多太多,但由于种种原因,医患关系扭曲,医务人员的辛勤劳动得不到社会的尊重,他认为,艺术应该聚焦医护人员的高尚而繁重的工作场景,通过艺术的感染力,进一步了解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世界,让社会了解并尊重白衣天使们的辛勤劳动。去年中秋节7天休息,他门不出,潜心设计构图,以满腔激情欧歌所在的全省唯一的二甲医院重点专科,即神经外科医护人员团结进取,严谨和谐的团队面貌。几经易稿,最终完成一副大幅水墨人物组画,声情并茂,栩栩如生。展现了医务人员的风采,鼓舞了全科职工的工作热情。在花鸟和山水画方面,也下了一定的功夫,因为涉及的范围广,要了解各种花草和动物的结构,就要细致的观察和记忆,并临习了大量名家作品,以提高构图,用笔和色的能力。总之,古稀之年的他,没有沉沦,纯享轻闲,而是继续全身心的投入在自己钟爱一生的医疗行业,继续追梦的旅程中,我们衷心祝愿他青春不老,继续以精湛的医术服务社会,努力以自己的艺术作品彰显医疗工作和医务人员的高尚,用內心激情满满的温热共振新时代的脉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