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 2017年初夏,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飞越亚欧大陆第一次来到非洲。原本对非洲大陆我是没有什么想法的,因为我并不热衷动物。但当撒哈拉沙漠、直布罗陀海峡、一千零一夜故事成为这次旅行的关键词,我立即兴致勃勃的踏上了征途。</b></h3> <h3><b> 经过漫长的飞行,越过大海和高山、穿过平原和沙漠,我们到达了北非的战略要地卡萨布兰卡。飞机上看到摩洛哥的内陆湖,蓝得发绿,在我们后面的旅途中会走近她。</b></h3><h3><b> 因为是圆梦之旅,所以我不按通常的时间或者是地理顺序来记录,而是按我心中的重要性来记录我的摩洛哥印象:撒哈拉沙漠——直布罗陀海峡——发生一千零一夜故事的古城——各种美丽的特色小镇——摩洛哥出名的特色手工业、特色美食、住宅——摩洛哥可爱的人民、以及在路上晃悠的我。</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沙漠篇</b></h1><h3><b> 小学时爱看地图,早早的就知道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但对于撒哈拉的故事,我和绝大多数人一样,都来自于三毛。三毛的作品里有许多撒哈拉的趣事,于是我带着她的书带着小王子来找寻。本节镇楼图——撒哈拉星空图。</b></h3> <h3><b>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地质条件和气候最恶劣的区域,她横亘在整个非洲北部,有九百万平方公里之大,占非洲大陆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跟我大天朝也差不多大了。</b></h3><h3><b> 从摩洛哥西南的梅祖卡进入撒哈拉沙漠应该是最容易的路径了,但尽管如此我们仍选择了最传统的方式——骑骆驼走进让人敬畏的大沙漠。</b></h3> <h3><b> 跟在敦煌鸣沙山骑骆驼当游乐项目不同,要进入沙漠深处住宿在沙漠帐篷酒店,我们必须要"驼"不停蹄的走上一个多小时。天气忽好忽坏,一时沙尘滚滚遮天蔽日一时沙平风静斜阳夕照,我们唱着歌儿艰难的往前行,很多沙山的坡度也非常陡峭,上山下山真是惊险异常。不过,我们收获了毕生难忘的大气壮观的体验。</b></h3> <h3><b> 入住沙漠帐篷酒店,条件比我想象的好太多,竟然还可以冲凉。和小伙伴们在院子里纳凉,在帐篷外面的沙山上滑沙,在如人体般起伏的沙浪上骑沙漠摩托冲个浪,装一瓶撒哈拉的沙子带走,在最高的沙山上远眺摆拍,总之,我们各种翻腾各种装13,如愿以偿。</b></h3> <h3><b> 夜幕降临,除了满天星斗璀璨的夜空,还有我们和着非洲鼓点载歌载舞的身影。没错,唱歌的正是我,终于从《大王带我来巡山》唱到《敢问路在何方》,最终唱到《阿拉木汗》,唱到撒哈拉威人们都开始无语!</b></h3><h3><b> 欢乐的夜晚,欢乐的撒哈拉。</b></h3> <h3><b> 天亮了,要出大沙漠了。再让我们看一眼视骆驼为亲人的撒哈拉威人,再看一眼滚滚黄沙中我们蹒跚前行的驼队。</b></h3><h3><br></h3>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沙漠篇完</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海洋篇</b></div></b></h1><h3 style="text-align: left;"><b> 虽然摩洛哥两面环海,一面西临大西洋,一面北临地中海,但是吸引我的还是她特殊的地理位置------直布罗陀海峡。这里是非洲距离欧洲最近的地方,据说最狭窄处仅30公里。我们站在丹吉尔最北端可以清晰的看见对面西班牙的山脉。这也是为什么长期以来摩洛哥北部被西班牙殖民的原因,实在是太近了,小渔船都能划过来。<br></b><b> 这张图是哈桑二世清真寺,是一座1/3建在海上特别的清真寺。大西洋的波浪层层推过来,被她宽容的环抱。这已经成为现代摩洛哥的标志,也是卡萨布兰卡的标志。</b></h3> <h3><b> 我们的小伙伴在直布罗陀海峡特意照了一张酷酷的照片,然后用心的标注了摩洛哥、西班牙、地中海和大西洋,这就是我心中完美的图片啊,可惜我不赶顶着十级狂风坐到礁石上,所以借图一用。</b></h3> <h3><b> 这个灯塔是摩洛哥对着西班牙最近的灯塔,作为标志印在了200迪拉姆上。远处的陆地就是西班牙的群山了,于是在这里,我听着柏柏尔族老人弹着他们民族的“冬不拉”,走进历史。</b></h3> <h3><b> 地中海端风平浪静,时不时走过一些废墟古迹,有人晒太阳有人垂钓。</b></h3> <h3><b> 大西洋端波涛汹涌,我全力与波浪搏击。</b></h3> <h3><b> 还有一个神奇的非洲洞,其实是海水日夜冲刷礁石形成的空洞,恰好从一个角度看就是非洲大陆的地图,所以成为了网红。我们到达时正好有一个剧组在此拍片。以现在炙手可热的网红来结束有着悠久历史沉淀的海峡。</b></h3>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海洋篇完</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b><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古城(古迹)篇</b></div></b></h1><div style="text-align: left;"><b> 摩洛哥的历史很悠久,据说在公元前40万年就已经有人类活动的迹象。然后腓尼基人、柏柏尔人等陆续占领过这个地区,直到一千多年前阿拉伯人在此建国。现在摩洛哥就有很多一千多年历史从当时留存下来的古城,而从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古迹也有不少。不仅四大皇城(古城),很多历史悠久的城市中心都有一个叫麦地那的地方,那就是这个城市的古城区,文化、风俗、生活习惯,在麦地那里千年流传。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著名的菲斯的麦地那。从著名的布日卢蓝门进入菲斯麦地那,一边代表防御,一边代表和平。</b></div> <h3><b> 菲斯古城建于公元九世纪,是现在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中世纪风格城市之一。据说有12000多条小巷,9000多家商铺,是著名的迷宫古城。我们的向导幽默的说,如果你们不紧跟我的话,下一次我找到你可能要三个月以后了。</b></h3> <h3><b> 菲斯古城的建筑从外表看波澜不惊,进到门里面却是别有一番天地。世界上第一所大学就在这里,还有很多阿拉伯皇室的古堡也在其中。</b></h3> <h3><b> 由于巷子狭窄,麦地那的士的职责只能由毛驴担任了,不论运货运人,毛驴的士尽职尽责四通八达。</b></h3> <h3><b> 菲斯的手工业非常发达,而且已经流传了一千多年。皮革坊、纺织坊、染布坊、石器铺、马赛克作坊、陶器坊......星罗棋布在麦地那。我们造访了其中最著名的几家,在纺织坊还遇到了前脚来过的花样姐姐剧组。</b></h3> <h3><b> 所有摩洛哥的游记都会有这张照片------皮革染坊,我就放一段视频吧。也算是不枉费我的小伙伴在外面顶大太阳闻了半个小时的臭气。</b><b>不过这规模宏大的皮革染坊保存延续了上千年,用最原始的手法处理上乘的皮革,然后将他们卖给欧洲的大客商,再做成大家耳熟能详的奢侈品出售。</b></h3> <h3><b> 还有叮叮当当的银器、铜器铺,看着这些一股中世纪的奢华扑面而来。</b></h3> <h3><font color="#010101"><b> 卡萨布兰卡的麦地那比较杂乱,我选择了在这里介绍哈桑二世清真寺。这座清真寺虽然是现代的产物,却承载了摩洛哥人长期以来的理想,是世界上第三大清真寺,仅次于沙特的圣城麦加和麦地那清真寺。</b></font></h3> <h3><b> 哈桑二世清真寺的建筑风格就是古代与现代的融合。精美的马赛克、宏大的廊柱、壮观的拱门还有内里那金灿灿的装饰都向我们显示了古阿拉伯风。但现代的技术与设计使得清真寺主体大殿的屋顶可以开闭,在夏天时可以帮助散热;临大西洋的自动门全部由钛合金铸成,可抗海水腐蚀;进入大殿只能光脚这是他们的宗教风俗,但大殿的大理石地面常年供暖,可以自动加热。真心认为这是古典与现代的完美融合。</b></h3> <h3><b> 穿过拉巴特的麦地那,我们到达了舍拉废墟。舍拉古城是古罗马时期北非重要的港口,于公元五世纪荒废,又在1775年里斯本大地震中成为废墟。现在除了残垣断壁就还有大量的非洲鹤生长于此。荒凉、沧桑、有历史感是我对他的印象。</b></h3> <h3><b> 本.哈杜筑垒村遗址,是摩洛哥九大世界文化遗产中唯一一个以村庄遗址为遗产的,号称是最美古村落。村庄已经有一千多年,是在河谷旁由红土垒起来的一座山谷村庄,最初建立时也主要是看重他的防御功能。现在成为了好莱坞导演们拍戏的外景地:《埃及艳后》《角斗士》《木乃伊》《盗墓迷城》《星球大战》《冰与火之歌》都在此取景,今年火遍全国的《红海行动》中的沙漠遭遇战也是在此拍摄。</b></h3> <h3><b> 摩洛哥四大皇城是拉巴特、梅克内斯、马拉喀什与菲斯。我们此行没有去到梅克内斯,到达的三大皇城最有烟火气的还是马拉喀什。</b></h3><h3><b> 马拉喀什是从大沙漠穿越出来的重要起点,各种种族宗教人群、形形色色的人,汇集在这里构成了五彩斑斓马拉喀什。</b></h3> <h3><b> 古城游览标配------马车随处可见。</b></h3> <h3><b> 热闹非凡的德吉玛广场是摩洛哥最大的广场,也是摩洛哥最大的露天市场,由他撑起了整个马拉喀什不夜城。手艺人、功夫匠、耍蛇的、逗猴的、吞油的、喷火的精彩纷呈,非洲的、欧洲的、亚洲的、阿拉伯的、拉丁的各种文化汇聚于此,因此马拉喀什也成为了最受世界各地人民欢迎的城市。</b></h3> <h3><b> 库图比亚清真寺在老城与新城的交界处,是马拉喀什的标志。也因为他宏伟的建筑风格,欧洲和中东很多清真寺和教堂都仿照他的风格建筑。我想这也是他的荣耀。</b></h3> <h3><b> 欢乐的马拉喀什古城,越夜越美丽。</b></h3> <h3><b> 最后用在菲斯古城蓝门惊鸿一见的摩洛哥美女结束古城篇。</b></h3>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古城篇完</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b><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小镇篇</b></div></b></h1><div style="text-align: left;"><b> 摩洛哥有很多特色小镇,最初他们建设的目的各不相同:有些是为了防御,有些是为了保护,有些是因地制宜,它们构成了迷人的摩洛哥。蓝城舍夫沙万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b></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br></b></div> <h3><b> 据说居民们把房子刷刷成深深浅浅的蓝色最初仅仅只是为了防蚊子,因为舍夫沙万是一座深入山里面的小城,刷蓝色涂料防蚊这个习惯他们世代沿袭,涂料用了一段时间掉色了继续刷蓝色。所以深深浅浅各有不同,反而形成了今天的童话。</b></h3> <h3><b> 然后种些小花,在蓝色中增加些小情趣,让小城更加别致。</b></h3> <h3><b> 从山顶往下看舍夫沙万老城,深深浅浅的蓝,在夕阳中,在月光下,舍夫沙万的日与夜,梦幻。</b></h3> <h3><b> 大西洋畔的艾西拉有一个美丽的名字------涂鸦小镇。这里的人们热爱画画,所以这里的墙面上画满了彩绘。每年这里还会举办涂鸦节吸引世界各地的涂鸦大师在此参赛留下作品。</b></h3> <h3><b> 即使没有画上彩绘的门和墙也尽量涂上鲜艳的颜色,很有艺术感,让人非常享受,尤其是冷不丁从巷子里走出一个撞色的摩洛哥美女的时候。</b></h3> <h3><b> 伊芙兰叫做北非的瑞士小镇,这是一座山谷小镇,位于舍夫沙万和菲斯的中间。山顶的积雪和斜斜的屋顶真让人觉得仿佛在阿尔卑斯山。绿树成荫,和要么土黄色要么海蓝色的摩洛哥其他小镇的确不同。</b><br></h3> <h3><b> 瓦尔扎扎特位于中阿特拉斯山附近,这里有很多山谷绿洲小镇。阳台上看着对面的红土山,有点我们国家的丹霞的味道。柏柏尔族式的民宿建筑,软化了山的刚硬,再加上柔和阳光的照射,真美。在这样的葡萄架下早餐,真惬意!</b></h3> <h3><b> 托德拉峡谷就在我们住的山谷小镇附近,我们当时并不知道他是摩洛哥的生命之谷,向导只是告诉我们这是生生不息的地方,在摩洛哥非常著名。后来看了花样姐姐的摩洛哥之行才明白这个峡谷对摩洛哥的意义------据说水流是不会停的,而且喝了就能生娃娃(难道是摩洛哥女儿国?)。</b></h3> <h3><b> 山谷小镇的柏柏尔人热情好客,而且能歌善舞。录下一段他们随意唱的民族小调,当成歌曲采风了。</b></h3>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小镇篇完</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b><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特色篇</b></div></b></h1><h3 style="text-align: left;"><b> 特色篇,首先就想说一下摩洛哥的美食,这可是称霸非洲的所在啊。最传统的就是塔吉锅,据说像一个微型压力锅,其中不管是煮面、饭还是肉都能煮得比较烂,这也是摩洛哥外销最多的餐具。双立人最近好像也出了源自于塔吉的不锈钢锅。</b></h3> <h3><b> 这种我叫不上名字的甜点是他们的主食,厚厚的蜜糖淋在上面,旁边常有蜜蜂和苍蝇在飞。摩洛哥其他的食品都比较干,可能跟他们缺水有关吧,带着干粮也方便行走大漠呀!</b></h3> <h3><b> 这家咖啡店叫做rick”s,把他放在美食篇来说,就是为了凸显他在电影《卡萨布兰卡》中的地位。虽然现在的ricks是因为电影公映以后才原址原地仿造的,但并不妨碍人们来这里缅怀英格丽.褒曼的浪漫。</b></h3> <h3><b> 纯阿拉伯风情又高档的西餐厅,晃着流苏的灯好像阿拉丁神灯一样在召唤我们。</b></h3> <h3><b> 所有房间所有布置就跟电影如出一辙,只是墙上多了几幅电影的海报,因此这也成为了卡萨布兰卡著名的网红打卡点。</b></h3> <h3><b> 摩洛哥的香料市场非常兴旺,纯植物提取的各色香料,搭配着阿甘油、仙人掌果等做成了各种古怪的特色工艺品。在这里探宝一天也不会闷。</b></h3> <h3><b> 陶艺是摩洛哥的传统特色手工艺。橙红色的塔吉锅是标配,基本上在每个饭店和地摊上都能看到;有着各色花纹的陶器碟也很常见,可以放桌上也可以挂墙上、可以当餐具也可以当艺术品。</b></h3> <h3><b> 阿特拉斯山脉旁的瓦尔扎扎特有一个著名的玫瑰谷,里面盛产大马士革玫瑰。每年的5月中旬他们会举办盛大的玫瑰节,庆祝玫瑰花盛开和收获。在玫瑰节上他们会评选最美丽的女子为玫瑰皇后,也会把他们最好的玫瑰精油制品卖给欧洲的客商。</b></h3> <h3><b> 我们刚好赶上了玫瑰节,见证了这一盛况。成串的大马士革玫瑰花瓣散发着馥郁的芬芳,真是个浪漫的地方。</b></h3> <h3><b> 玫瑰谷的餐厅民宿到处都摆放着干的玫瑰花瓣,提醒你这里的特色。</b></h3> <h3><b> 说到玫瑰精油自然要说香水,说到香水就要说到法国的奢侈品牌。在马拉喀什有一座马约尔花园,是伊夫圣罗兰的后花园。花园里种植了各式各样巨大的仙人掌,整个花园的建筑也是圣罗兰钟爱的蓝色和黄色撞色,非常的醒目。据说圣罗兰不在法国就在马拉喀什,这里是他灵感的源泉,因此这里也成为了圣罗兰博物馆,销售着很多独一无二的限量版圣罗兰的配饰。</b></h3> <h3><b> 摩洛哥还有一大特色就是他们的民宿:有沙漠帐篷酒店,也有古堡酒店,有结合了柏柏尔族和阿拉伯人风情的民宿,还有沿海地区人民热爱蓝色的民宿。房间里的装饰也非常的民族化,或奢华或质朴或鲜艳或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下图为我们居住的沙漠帐篷酒店的餐厅。</b></h3> <h3><b> 这是艾西拉沿海风情酒店的客厅。</b></h3> <h3><b> 菲斯的古堡酒店,据说里根当总统的时候造访摩洛哥就是下榻于此。</b></h3> <h3><b> 马拉喀什的酒店raids是摩洛哥特色民宿,四合院式的小庭院有两三层楼高,院子里可以吃早餐可以游泳,阿拉伯风情非常浓郁。</b></h3> <h3><b> 还有其他的酒店但特色不够鲜明。就没有一一列举了。</b></h3><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特色篇完</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b><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人物篇(在路上)</b></div></b></h1><h3 style="text-align: left;"><b> 在摩洛哥我们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可爱的街上踢球的孩子,在街上撸串儿的老太太,阿特拉斯山谷里的柏柏尔族人,撒哈拉沙漠里的撒哈拉威人,还有马拉喀什很有游牧民族风的阿拉伯人。征得他们的同意,我们都一一用影像记录下来,有人物一个国家的叙述才会完整才会丰满!</b></h3> <h3><b> 虽然正在进行的世界杯小组赛中,摩洛哥队已经被踢出局了,但街头孩子踢球的热情,让我们看到了他们足球的希望。</b></h3> <h3><b> 大沙漠的风和沙吹皱了他的脸,却吹不走他和骆驼深厚的感情。</b></h3> <h3><b> 照看着身后的烤肉档,在当模特的同时,也要卖些串儿给我们的老太太。</b></h3> <h3><b> 舍夫沙万人家中一岁的小宝贝,眼睛大大的萌宝。</b></h3> <h3><b> 撒哈拉威人用他们特有的方式迎接我们。</b></h3> <h3><b> 路遇《花样姐姐》拍摄组在摩洛哥拍摄。小伙伴们跟志玲姐姐、金晨、马丽、张歆艺、沈腾合影。</b></h3> <h3><b> 在本哈杜村遇到的志玲姐姐。</b></h3> <h3><b> 和我们一路的向导合影。这是一位励志的撒哈拉威人,他从大沙漠出来学英语、学法语、读大学,是梅祖卡出身的有志青年。</b></h3> <h3><b> 还有一路上,我在绿洲旁、在蓝湖旁、在大峡谷、在稻田里、在路上的身影。天大地大,自然之大,强大了我的心。</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人物篇完</b></h1><h3><b><br></b></h3><h3><b><br></b></h3><h3><b><br></b></h3><h3><b><br></b></h3><h3><b> 我遇见的摩洛哥大致就写完了,因为地理地貌历史文化的缘故,我对摩洛哥特别有好感。她的国土面积很小,但是地貌却非常丰富:雪山、峡谷、沙漠、绿洲、戈壁、海岸、峡湾,中国由东到西的地貌他几乎都有。他的文化因为地域的缘故也水乳交融:腓尼基、迦太基、古罗马、拜占庭、阿拉伯、柏柏尔、撒哈拉、西班牙、葡萄牙、法国......各种文化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今天的摩洛哥文化,散发出迷人的光芒。</b></h3><h3><b> 不管对于东方还是西方,她都有一种神秘感值得我们继续去探寻。see you!</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