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美丽的东欧,令人神往,使人陶醉。出生在五、六十年代的人想必都有一种东欧情怀,因为以苏联为首的东欧国家都是我们社会主义阵营的,因此那时国内媒体(当年还没有用到媒体这个词,只说报纸广播)国际新闻的报道对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宣传都是正面友好的,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报道都是负面、丑陋、腐朽的,后来就都不友好了,改称两大阵营,分别为美帝、苏修了……。</p><p class="ql-block"> 抛开政治不提了,如果你还未曾踏上东欧的土地,那么你会为它魂牵梦萦;如果你曾目睹它的风采,那么你会止不住对它的思念,甚至想再次踏上见它的旅途……。东欧有着迷人的一切,吸引我前往,近日我携手喜分儿,搭乘乌克兰航班来到了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以及奥地利和德国。感觉那里的天空是蔚蓝的,空气是新鲜的,建筑是恢宏的,景色是美美的,男人是帅帅的 ,女人是漂亮的,老人是可爱的,小孩是萌萌哒……。</p><p class="ql-block"> 不多白活了,跟随我的照片伴着斯美塔那的《沃尔塔瓦河》悦耳的名曲,去欣赏那里的一切吧。</p> <h3>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转机飞行,飞机降落在波兰华沙肖邦机场,开始了我的东欧之旅。</h3> <h3>一、波兰篇</h3><h3> 波兰,儿时的最初印象就是,满北京大街上跑的小轿车,有相当数量就是波兰产的华沙牌轿车,后来知道了音乐家肖邦同学是波兰人,天文学家哥白尼、科学家居里夫人也是波兰人。来到波兰后通过导游的介绍又知道了波兰还有一位人物,圣若望·保禄二世,是罗马天主教第264任教宗,波兰出生的梵蒂冈国家元首。在华沙我瞻仰了哥白尼的塑像,参观了安放肖邦心脏的圣十字教堂。</h3> <h3>圣十字教堂外观,教堂内安放着钢琴诗人肖邦的心脏。</h3> <h3>教堂内</h3> <h3>肖邦的心脏在此安放</h3> <h3>哥白尼塑像,背后的建筑是波兰国家科学院。</h3> <h3>外观并不奢华的波兰总统府</h3> <h3>皇宫广场,右侧红色建筑为皇宫。</h3> <h3> 旧城广场中美人鱼雕像,据说当时有一个名叫华尔的男青年和一个名叫沙娃的女青年结伴,顺流乘舟来到现在的波兰首都华沙开拓家园,当时河中的美人鱼是他们的见证人和庇护者。这里逐渐发展成一座城市,后人为了纪念他们,便把他俩人的名字合称“华沙”作为该城的名称。同时,把美人鱼形象作为华沙的城徽。</h3><div><br></div> <h3> 这座建筑仿造了莫斯科“七姐妹”建筑的风格。当年斯大林时期,苏联在中国援建项目中也有几座这样的建筑,其中一个是北京展览馆,另一个是上海展览馆,老央广大厦也应该是。</h3> <h3>老城堡内的地摊</h3> <h3>老城区</h3> <h3>瓦维尔城堡 ,位于克拉科夫市中心,是波兰最古老的宫殿,是国王的官邸,曾经的许多加冕活动都在此举行。</h3> <h3>仰视瓦维尔城堡</h3> <h3>城堡内的神职人员</h3> <h3>圣玛丽教堂,位于克拉科夫市老城集市广场,哥特式建筑风格,是克拉科夫市的地标性建筑。遗憾的是教堂内严禁拍照。</h3> <h3>招揽生意的游览马车</h3> <h3>老城集市广场</h3> <h3>奥斯维辛集中营</h3> <h3>集中营关押囚犯的囚室,这一间房子据说能关押400个囚犯。</h3> <h3>二、斯洛伐克篇</h3><h3> 以前斯洛伐克前面是要加捷克的,那时是一个国家,叫捷克斯洛伐克,后来这俩哥们儿就分开了,成为了两个国家,分别为捷克,斯洛伐克。今天我们来到了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h3> <h3>布拉迪斯拉发城堡</h3> <h3>城堡门头雕塑</h3> <h3>城堡外观</h3> <h3>俯瞰流经布拉迪斯拉发的多瑙河</h3> <h3>斯洛伐克国家歌剧院</h3> <h3>街头铜制雕像,下水管道修理工,他在干啥?有人说他在井下作业累了,上来喘口气歇会儿,也有人说他是个色狼,在偷窥行走在街上女孩的裙底,哈哈。</h3> <h3>雕像小品。</h3> <h3>三、匈牙利篇</h3><h3> 匈牙利是多瑙河所流经的国家,那里有秀美的山河与宏伟的建筑,还有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舞曲节奏自由,速度变化激烈。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乐曲。</h3> <h3>气势恢宏的匈牙利国会大厦远眺</h3> <h3>多瑙河畔映晚霞</h3> <h3>多瑙河畔的傍晚</h3> <h3>远眺城堡山马加什大教堂</h3> <h3>多瑙河畔宏伟的中世纪建筑群,布达王宫。</h3> <h3>仰望高耸入云的马加什大教堂</h3> <h3>俯瞰市区风光,别样壮丽。</h3> <h3>英雄广场是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中心广场,是一个融合了历史、艺术和政治的胜迹。整个建筑群壮丽宏伟,每当重大节日或外国元首来访时,都要在英雄广场举行盛大的仪式。</h3> <h3>广场上的一对弧形石柱壁,上方各有两组勇士驾驭战车的塑像。</h3> <h3>广场中心矗立着一座36米高的千年纪念碑,柱顶站立着大天使加百列的石像。</h3> <h3>英雄广场一侧的国家美术博物馆</h3> <h3>城堡山上的渔人堡</h3> <h3>灯杆上面顶着的一定是灯!哈哈。</h3> <h3>四、奥地利篇</h3><h3> 奥地利无论从地理概念或是政治概念上讲,都不应算是东欧,应算中欧更恰当,可不知旅行社为啥要把她与东欧国家捆绑在一起了?可能是与东欧国家为邻,旅行社卖产品搓堆儿时捎带脚就把她也搓一起了,玩笑话。</h3><h3> 提起首都维也纳音乐之都,便会想到“金色大厅”、想到施特劳斯、想到《蓝色的多瑙河》……。这是我第二次来到这座城市。</h3> <h3>金色大厅外观,实际应叫“音乐之友协会大楼”</h3> <h3>大厅内乐团正在排练</h3> <h3>大厅内金碧辉煌,典雅别致。</h3> <h3>别致典雅的门厅装饰</h3> <h3>哥特式市政厅和集市广场</h3> <h3>维也纳戏剧院</h3> <h3> 特雷西亚的青铜像,为纪念奥地利唯一的女皇玛丽雅.特雷西亚。。她生了13个女儿和3个儿子,然后把这些女儿都嫁给欧洲各个国家的王公贵族,所以她也被称之为“欧洲丈母娘”。</h3> <h3>维也纳国家歌剧院</h3> <h3>霍夫堡皇宫</h3> <h3>维也纳国家历史博物馆前的藏传佛教徒喇嘛</h3> <h3>国会大厦正门建筑群的中心人物,希腊神话雅典娜女神</h3> <h3>山村风光</h3> <h3>田园景色</h3> <h3>五、捷克篇</h3><h3> 我对捷克的最初印象俩字“汽车”。当年捷克生产的斯柯达大轿车和无轨电车,在六七十年代也是满北京城的跑,当时那可都算高档轿车,专供外宾使用,不过那时我上的小学每个周一、周六都会有两辆这样的车来接送学生。扯远了,还是看照片了解一下捷克有多美吧。</h3> <h3>捷克的母亲河,沃尔塔瓦河的傍晚。</h3> <h3>桥</h3> <h3>用石块铺成的路面,欧洲国家的街巷多是这种路面。几百年不用修仍可以完整无损,所谓的无损也就是石块表面越磨越光。</h3> <h3>布拉格老城广场上著名的汰翁教堂,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教堂上方的双塔看上去胖瘦不一样,这是因为当年教堂失火把右边的那个塔烧毁了,重建时画图纸的哥们儿把尺寸整错了,施工时工人弟兄们完全按图施工,结果就成现在这样了。</h3> <h3>白鹿城堡,曾经的贵族私人领地。</h3> <h3>窗与投影</h3> <h3>弯曲的街巷也很美</h3> <h3>横跨沃尔塔瓦河上的,布拉格著名的“查理”大桥,距今已有650 年历史。查理大桥以其悠久的历史和建筑艺术成为布拉格最有名的古迹之一。</h3> <h3>大桥使用波希米亚砂岩石建造</h3> <h3>桥面上树立着30座巴洛克雕塑</h3> <h3>站在桥上,感受着沃尔塔瓦河的美丽。</h3> <h3>眺望布拉格市区</h3> <h3>圣维特大教堂,气势恢宏,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风格,是历代皇帝举行加冕典礼的场所,有"建筑之宝"的美誉,塔顶有文艺复兴式样的大钟,钟楼是俯瞰布拉格市景最美的地方。</h3> <h3>在卡罗维发利小镇,正赶上这里举办马拉松比赛。</h3> <h3>马拉松比赛折返点</h3> <h3>小镇景色</h3> <h3>美丽的克鲁姆洛夫小镇,有如梦幻中童话故事里的世界,美的是一塌糊涂,现以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h3> <h3>沃尔塔瓦河在这座小镇穿流而过。</h3> <h3>泛舟在沃尔塔瓦河上</h3> <h3>在小镇上美美的喝着啤酒,喝的都见底儿了,才想起拍一张。</h3> <h3>这窗户有意思</h3> <h3>小镇过廊</h3> <h3>沃尔塔瓦河潺潺的水流</h3> <h3>就像梦中我的家</h3> <h3>童话般的小房子</h3> <h3>小镇城堡</h3> <h3>小巷深处的钟楼</h3> <h3>路边吧</h3> <h3>小镇钟楼</h3> <h3>过廊的灯光</h3> <h3>布杰约维采小镇中心广场的雕塑喷泉,在欧洲的城市或是小镇,都会有大小不等的广场,供人们在此休闲,而不像我们有些楼盘,明明是一栋实实在在的建筑,起名非要叫什么“某某广场”,还什么某某国际广场,呸!哈哈😄</h3> <h3>小镇中心广场</h3> <h3>六、德国篇</h3><h3> 德累斯顿是艺术和巴洛克式的城市,其建筑和艺术的精华主要集中体现在剧院广场周边。</h3> <h3>位于德国古城德累斯顿的茨温格宫,是一件举世闻名的巴洛克式建筑艺术作品。</h3> <h3>德累斯顿火车站</h3> <h3>门廊</h3> <h3>建筑雕塑</h3> <h3>宫廷教堂是一座天主教的主教堂,坐落在德累斯顿易北河畔。</h3> <h3>圣母教堂</h3> <h3>森伯歌剧院是德累斯顿重要的城市建筑之一,建筑风格为新文艺复兴式。</h3> <h3>七、市井人物篇</h3><h3> </h3> <h3>享受阳光的少女</h3> <h3>休闲慵懒的市民在街头酒吧来杯啤酒。在欧洲国家大街小巷比比皆是露天酒吧,他们的生活离不开啤酒。</h3> <h3>“摩的”趴活</h3> <h3>这种车挺有意思,一群年轻男女租个这车,共同脚踏前行,边喝啤酒,边神侃,招摇过市。</h3> <h3>街头艺人</h3> <h3>广场建筑物窗内传出婉清脆而悠扬的笛声</h3> <h3>街头乐队</h3> <h3>每到一地,必要品尝当地的啤酒。</h3> <h3> 因美篇限制图片数量,所以不可展示过多的照片,还有更多的内容没能展现出来。</h3><h3> 游历了东欧几国,领略了哪里的风土人情、建筑艺术的精湛、自然风光的秀美、以及各国粗浅的历史,开了眼,涨了见识,收获多多,感受多多。</h3><h3> 这里所展示的图片只能叫记实图片,不可当摄影创作来看,不要为我这摄影水平点赞。</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