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 近日,我前往宁波天一阁博物馆阅读室,拜阅新修家谱与电子家谱近2个小时,感悟良多。这些新谱的编撰风格与家谱内容着实新颖,这与老谱给我的感觉有所不同。于是,我就萌发一个念头:写一篇关于“分析新谱与老谱所蕴含的社会主流思想”的文章。由于新谱与老谱的差别之处甚多、也极为复杂,本文侧重于论述一处:编撰家谱的指导思想完成了从“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蜕变。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我认为,家谱不仅仅能记录家族的发展历程,它更被赋予社会记忆的使命:记载时代思想的主旋律,见证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变迁,承载古今历史的文化底蕴。</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在编谱与修谱的过程中,家族成员按照家谱体例来收集现实资料,同时,家谱的编撰是时代主流思潮的指导下完成。因此,家谱可以反映出特定时期主流思想倾向与社会现实。我们不妨将封建专制时期的老谱与社会主义时期的新家谱或重修的家谱相对比,不难看出,家谱具有时代性:不同时期的家谱,其编撰的宗旨与呈现出的文化价值观有所不同。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我认为,家谱中的“家训家规”与“家族名人传记”是比较能反映出家族思想倾向甚至是整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的部分。我们知道,封建时期的社会主流价值观与思想的主旋律是“三纲五常”,此伦理道德备受人们崇敬。果不其然,《王氏宗谱》、《武陵蒋氏宗谱》的第一册与这一次拜读的《张氏家谱》,便是最好的例子。这些家谱有传承老式家谱内容的部分,故它们有一个共性:其家训家规明确提出“忠君”与“恪守君臣之道”的要求。老谱家族人物传记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颂扬帝王将相、名臣清官、地主豪绅、与忠贞烈女等维护封建主义制度的“英雄”,并且时常会印有诏书圣旨、官服、祠堂与牌坊等图案,以彰显这些伟人的功绩。譬如,我今天看到《张氏族谱》所载的明代最杰出的改革家——张居正。家谱记载他的杰出事迹多达二页,配有圣旨、官印、公文等图案,行文流畅,向后世形象展现张居正作为一个改革家的坚忍不拔之志与做事果断的行事风范。这也说明,老式家谱处处推崇“忠君观”与“良臣观”,由此可知,当时崇敬“三纲五常”的社会氛围十分浓厚。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除此之外,老式家谱的另一大特点是族女入谱的条件极为苛刻。在传统家族观念,族女的入谱资格取决于婚姻状况、生育状况、贞节状况等条件,一般不具备入谱的资格。但是,如果族女有杰出事迹,家族成员便可以将她写入家谱甚至会为其撰写小传,为的是借此提高家族声望。这一点,可以在《张氏宗谱》得到很好的印证。这部家谱记载1277年至2013年的杨氏家族成员情况,我发现张氏女性在改革开放前极少入谱,仅有明代熹宗皇后张嫣等一些张氏女性名人入谱,此为“三纲五常”思想在家谱上的体现。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随着时代的不断推进,社会主流价值观完成了从“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转变,家谱编撰的指导思想也由此完成了蜕变。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改</font>革开放以来编修的新家谱,对带有“三纲五常”的糟粕思想进行剔除,家谱纂修从“宗族集体观念”上升为“社会集体观念”,家谱的纂修开始注重其社会作用,强调“人民团结、男女平等、社会和谐”等理念。更重要的是,家谱的内容上做到了极大的创新,家族史话记载杰出族人爱国的优秀事迹,歌颂他们社在会主义各条战线上做出的贡献。我翻阅《叶氏家谱》时,真切的感受到了这一点。它记载了关于叶挺、叶剑英、叶飞等伟人的英雄事迹,细读之,令人赞叹。 </h3><h3><font color="#010101"> 再者,我要隆重介绍这部《叶氏家谱》。我觉得这部家谱与《鹿峰蔡氏宗谱》有异曲同工之妙,甚至要优于以往看到的所有新式家谱。这部家谱的新颖之处在于它记录了:叶氏家规家训、叶台村地图、族人的照片、叶台村大事记、叶台村平面图、叶台村的民风民俗、叶氏族人的祭祀习惯、叶氏家族祠堂的修建历史、老物件、“叶公好龙”等叶氏名人的历史典故、叶氏族人之歌、叶台村文人简述、近现代著名叶氏人物选等一系列新的内容。这与老谱给我的感觉截然不同,《叶氏家谱》处处洋溢“自由、和谐、男女平等”气息。它记录的内容更贴近生活,更平民化,有时代感,不像老谱一般鼓吹王侯将相,对于本姓氏的普通民众与女性家族成员却很少提及。叶氏家训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提倡的价值内涵,如他们的家训要求家族成员践行“爱党爱国、睦邻、和谐、团结”等为人处世的原则。同时,我们可以看出,这部家谱的制作体现其创新精神,它运用了现代技术,如增添人物的影视资料、阿拉伯数字标示图、地图软件定位导航叶台村位置等新方法。</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本次,我也有幸在阅览室查阅了电子版的《义乌倍磊陈氏宗谱》,此为我第一次接触电子家谱。我不禁想起,钱教授撰写的关于当代中国新家谱的一些文章,他指出“当代家谱的四大新趋势之一:电子家谱与纸质家谱并存。电子家谱更易于保存,便于在家族成员间传阅。”由此,我感悟到,编撰新家谱要不拘一格,积极应用当代新科技,使其体现出新的指导思想,展现新的时代风貌,这既是历史的使命,又是时代的要求。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王军福 2018/5/26</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