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b><br></b><b> 清晨醒来,恍惚觉着耳边有下雨的嘀哒之声,下床拉弄窗帘往外观看并无雨的踪影,想着我那一定又是想着乌镇的雨乌镇的美了!<br></b><b> <br></b><b> </b><b><br></b><b><br></b><b> </b></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b><br></b><b> 8月14日,我们乘车前往我心系已久的乌镇,走在半路上开始下起了雨,我还想着江南水乡是要这丝丝雨线做为装点的,但是雨却像和我们较上了劲愈下愈大,下车时已是不能用瓢泼盆浇来形容,简直就是直泻千里之势,而且伴随着轰隆作响的雷声,那阵式我是从来没有见过的。由于雨太大无法开船我们只能在码头边看墙上的乌镇示意图边避雨等着,天这时完全是黑压压的。南方的雨天也是闷热的,这时我的心也悄悄浮躁起来-天公如此不能尽我水乡之梦?</b></span></h1> <h1><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江南的天气和我们北方是不一样,那如此震天动地的雨也就在大约四十分钟后禁慢慢小了下来,这时大家兴奋的神经又被调动起来,鱼贯而入船中,雾蒙蒙的水烟在小河的尽头缭绕。由于天还在下着小雨,我们看到的整个画面都是灰暗朦胧的,渐开阔泛着青绿的水面、黑黑的房影两岸渐近渐远的浓绿大树慢慢展现在我们眼前。老天爷真是开恩,在我们下船的那一刻雨已变成丝丝雨线,仿佛配合着我对乌镇的印像--青石、白墙、黑瓦、小桥、细雨、流水、人家,但你真正亲近到它的身边时这些词又完全不够了,真的不够了!……</b></h1> <h1><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b> 乌镇古民居在墙上常常涂有类似黑色的油漆,据说这种涂料可以保护墙面,而黑色在江南桐乡一带被称为"乌",乌镇的名称大约就由此而得。</b></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b> 我们游玩的是乌镇西栅,西栅用"和谐"来形容是最确切不过的了。<br></b><b>西栅由12座小岛组成,70多座小桥将这些小岛串连在一起,行走在西栅不用刻意去找景,更不用刻意去感受文化,行走在乌镇仿佛穿梭在梦中,穿梭在画廊,穿梭在云里雾里。。。。。。乌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一条流水贯穿全镇,它以水这街,以岸为市,两岸建筑全机向河水,形成了水乡迷人的风光,河水的两岸看过去清一色的灰墙黛瓦,几座缠绕着青藤和青苔的石桥,而水阁石柱又远远的远远的站立水中,高耸的马头墙,观音兜,起伏的老建筑屋脊线,楼亭的飞檐翘角都是那样的幽美宁静。</b></span></h1> <h1><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木制的房屋有一半或木桩或青石支立挑在水上,厚重的木门以及木门上的铜制何种兽形图案的门环,都在向人们诉说着一种历史。木门两边雕像的对联,酒家悬挂的红灯笼。写有乌镇标记的巨大笸箩,无不在向人们展示着原汁原味的江南水乡风情,连绵的木屋,楼台,小桥没有一处是重复的,小镇处处独景处处胜景。</b></h1> <h1><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由于天刚下过大雨,袅袅的烟雾在河面轻轻浮漾着,而蕴藏浓浓水气湿漉漉的玄青翘角屋顶,湿洇洇的白色粉墙,湿淋淋的青灰石桥以及浓浓绿绿幽幽暗暗的大树无不一一倒映在水里,那种白与黑,银与绿之间让人安静又让人豁达。而水上薄淡的阳光又被云雾所遮,狭长清悠的小河不动声色的缓缓流淌着,这一切又让人陶醉。</b></h1> <h1><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步入长达数公里的青石板路,漫步在逶迤的长廊,累了在美人靠的长椅上坐下,这时你的心也会慢慢柔和下来像小镇的少女。转过长廊看到一处小屋一半吊在水中,而一角又紧挨着青石砌成的小桥,侧面又可以拾阶而下进入小河,旁边大些的黄褐色的木屋,各种木雕格窗一层套着一层,而层层从下而上又由不同的图案组成,让你知道什么叫巧夺天工,让你懂得什么叫匠心独具。而这一切无不透露出古老的文化沉淀和遂远的历史。小镇亭台楼阁不算什么,有趣的是街街相通,路路相通,桥桥相通,曲径通幽在这里表现的格外突出。</b></h1> <h1><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当然乌镇古文化博物馆、昭明书院、乌将军庙、白莲寺塔各种历史遗迹,使小镇充满了美丽的传说和故事,而逢源双桥更像给人讲述一个道理-凡事并不能左右逢源。最堪称桥景一绝的是通济桥和仁济桥两桥成直角相邻,不管你站在哪一座桥上都可以看到桥洞里的另一座桥,故有桥中桥之称。通济桥题有"寒树烟中,尽乌戍六朝旧地;夕阳帆外,是吴兴几点远山""通云门开数万家西环浙水;题桥人至三千里北望燕京"更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给人古老神秘的感觉。</b></h1> <h1><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b><br></b><b> 正沉浸在古老文化气息时,儿子一声:"妈妈,看天井",我想着这里需要井吗?跑去一看哇,原来是一座木桥的拐角处有个四四方方的支架,这全是用一抱粗的木头做成,真是太像口井了,待我笑意还没有退去,儿子又能说:"看天井"啊,原来直对下面在上方是个一模一样的支架,我不由的像着儿子的像想力,更惊叹先人的创造力。</b></span></h1> <h1><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这时天已渐晚,我们倚着回形图案的木栏杆着着河对岸右前方的古塔和它下面的方桥,看着小船如同灯火中漂浮,水上水中灯火辉映,船浆如划破了一池碎银,小船悠悠又好像穿梭一个一个时间遂道,而在大树下的酒吧里喝酒的人们又分明接轨着时尙。人们常用说"宿在乌镇,枕水江南",这时居民家的门缝中窗棂间漏出点滴灯光透出温暖的亲情,而现在木屋长廊古塔大树无一不被一束束强烈的光照射着一种神秘古老的感觉,并且从上而下一层更比一层强烈,望着这景致,整个西栅仿佛琼楼玉宇,直让人有恍然不知身在何处的惊叹!</b></h1> <h1><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乌镇就是这样总能给你有不断的惊喜,这不仅仅在于她的和幽静,还在于她能满足你内心深处对理想生活一种美好憧憬,让你在现今这个浮躁烦闷的社会中平静下来,让心情放个假,慢慢体会她的美!</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