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45军158师军史简介</p><p class="ql-block"> 1947年11月25日,冀察热辽军区奉上级命令,以第12、14、15、17军分区为基础,在河北省遵化县南岗村,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冀东军区独立第4师。师长李道之,政治委员王晓生,参谋长莫义明,政治部主任候全智,供给部长余成章,卫生部长赵泽晋。隶属冀东军区领导,部队有第10团,第11团,第12团,全师共有7317人。</p><p class="ql-block"> 1948年11月,荣升解放军主力,编号步兵第158师,隶属第四野战军第45军建制。原第10团改为步兵第472团,11团改为步兵第473团,12团改为步兵第474团。</p><p class="ql-block"> 1949年4月南下,10月参加衡宝战役后,进驻湖南邵阳,执行剿匪任务。</p><p class="ql-block"> 1950年1月,移防广西宜山,兼宜山军分区。</p><p class="ql-block"> 1950年4月,移防广州,接替第132师执行广州城市警备任务,转隶广东军区。9月,兼广州警备司令部。</p><p class="ql-block"> 1950年10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第10师,各团番号依次改为公安第28、29、30团。师长李道之,政治委员王晓生。改归中南军区公安部队司令部领导。</p><p class="ql-block"> 1952年1月,与广东省边防局合并,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第10师兼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广东省边防局。局长李道之,第一政治委员朱民亲,第二政治委员鲍启祥。</p><p class="ql-block"> 部队担负海边防警卫任务。28团移驻汕头,29团移驻前山,30团移驻深圳,增辖公安第76团驻海丰,77团驻阳江。7月,师部驻中山石歧,周绍明任政治委员。28团由汕头移防粤西。2月,华南公安警卫团拨归10师领导,驻守雷州半岛,改称公安第76团。</p><p class="ql-block"> 1956年3月,边防公安第10师改编为守备第三师,辖1个步兵团、7个机炮营、1个炮兵营。师长焦玉山,政治委员周绍明,改归广东军区领导。</p><p class="ql-block"> 4月,改称第3机炮师。</p><p class="ql-block"> 1959年4月,组建守备第10师,师长陈光,政治委员苏一夫,隶属广东军区,辖守备第37、38、39团。</p><p class="ql-block"> 1960年,师部调往7机部海军研究所,部队改隶野战军和要塞部队。</p><p class="ql-block"> 158师这个师,是经过战斗和城市警备及边防执勤要地守备多种任务考验的部队。</p><p class="ql-block"> 158师这个师,是思想上、作风上过得硬的部队。</p><p class="ql-block"> 158师这个师,是组织性纪律性很强的部队。</p><p class="ql-block"> 建国后,部队长期担任广东海边防警卫任务,广大指战员不仅经受了各种考验,造就了全军著名的警卫沙头角的一尘不染的“红色前哨连”和守卫在澳门对面的横琴岛的“南海前哨钢八连”。</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这个师,在组织上已经没有了,但广大指战员南征北战,同甘共苦,长时期结下的战斗友谊,却永远留在每个人心里。</span></p> <h3> 70年前,我们的父辈曾经是并肩作战的亲密战友,曾在同一部队工作和战斗,建国后又听从党的安排,分赴祖国各地参加新中国的建设和军队建设。70年后的今天,作为晚辈,我们有缘相识、相聚,真是非常难得。我们在一起聊父辈的经历,聊158师参加辽沈、平津、淮海战役的历史,一路南下参加湘西广西剿匪的历程,驻守广州保护守卫着祖国的南大门的峥嵘岁月,聊祖国的强盛,这一切,都凝聚着我们的父辈和那些牺牲前辈的无私奉献以及鲜血与生命的付出。他们是共和国的功臣,他们值得缅怀,历史不该忘记。<br> 2018年5日25日到5日30日158师的子弟们从沈阳,广西,江西,陕西,山东,天津来到广州聚会。相聚中,倍感子弟们的平易随和,大家互相尊重,为我们相识相聚感到高兴。 因为我们身上都有正统的红色基因,因为我们都是158师子弟。</h3> <h3>158师老前辈徐佩卿叔叔</h3><h1><br></h1> <h3>158师老前辈何恩凤阿姨</h3> <h3>岳晓明兄妹和刘家姐妹</h3> <h3>5月25日下午,我们坐地铁到广州沙面寻找当年158师师部办公地址。这里现在已经交给有关部门了,正在全封闭装修。听说明年4月可以装修好对外开放参观。</h3> <h3>5月25日下午我们坐地铁到广州芳村寻找当年158师的医院旧址。原来这里是一个德国教堂。</h3> <h3>在广州芳村,当年158师医院地址,现在不知道交给那个部门了,也是全部封起来装修了。</h3> <h1>在广州芳村,当年158师的医院地址,这是相机通过紧锁的大门照的。整个楼破破烂烂的,伤痕累累的。</h1> <h3>5月26日参观广东武警总队(深圳)六支队十三中队。这支部队守卫着中英街和罗湖口岸。</h3> <h3>左起张进,王永安,王平安,周建惠,罗小平,巩同英,刘春林,刘秋林。</h3> <h3>5月26日参观广东武警总队(珠海)五支队红色前哨连。这支部队守卫着垬北口岸和港珠澳大桥。</h3> <h3>这支部队的前身就是158师474团,公安十师30团。我父亲曾在474团和30团任职。</h3> <h3>江西子弟王保安为158师献诗一首</h3> <h3>一五八师的军魂,<br>在苍茫的冀热辽大地上,<br>在解放战争的隆隆炮火声中,<br>凝聚,<br>升腾。<br>掠过辽沈大地,<br>横扫燕赵平津。<br>横刀立马,<br>铁流滚滚。<br>老子是四野的主力。<br>战场上,<br>从来没有怕过谁。<br>几经生死,<br>早已练成钢筋铁骨。<br>功勋卓著,<br>又建南国长城。<br>几经风云变幻,<br>几多岁月无痕。<br>一五八师的军魂<br>又在南国大地<br>飞扬<br>升腾。<br>一五八师的战歌,<br>依然遼亮。<br>一五八师的战旗,<br>还是那样的鲜红!<br> 江西子弟王保安</h3> <h3>阿姨们的花蕊蕊</h3> <h3> 新一代的军人送给我们一个红色的日记本,我们非常珍惜的,非常喜欢的。<br>我们都是474团后子弟。左起:刘惠林,阿祥,王平安,刘秋林,刘春林,王永安,黄道林,巩同英。</h3> <h3>再见,战友们,敬礼。</h3> <h3>5月29日广州一日游</h3> <h3>黄花岗留影</h3> <h3>山东子弟巩同英写到广州我来了</h3> <h3>踏寻父辈的足迹<br>穿越一个隧道<br>又一个隧道<br>明与暗<br>梦境与现实<br>今事与故事<br>交替更迭<br>飞驰 飞驰<br>伴着父亲的魂灵<br>一路向南 向南<br>翻崇山峻岭<br>涉天险长江<br>追击白崇禧<br>决胜衡宝战役<br>凭一副副铁脚板<br>向前,向前<br>湖南邵阳剿匪<br>广西宜山剿匪<br>广州深圳戍边<br>中英一条街<br>红色前哨连<br>矗立着<br>祖国的尊严<br>广州,<br>一座英雄之城,<br>我来了,<br>我的父亲<br>也来了</h3><h3><br></h3><h3> 山东子弟巩同英</h3> <h3>每次聚会,总有一些默默辛勤工作的子弟,让人感念和敬佩,陆英、祁建、阿祥、葛志斌、刘晓宁等,他们让大家感受到友情是何等的珍贵。</h3> <h3></h3><h3> 我们的相识,既有缘分,也得益于当今世界发达的互联网。我们或早或晚,都在收集整理父辈的资料,撰写父辈的经历,共同的兴趣和意愿,通过网络博客的牵引,使我们从互不相识,不知在何地,到相识、相知,再相聚。由于父辈的情谊,我们初次相识就有一种亲近的感觉,短短几次相聚,就仿佛已相识很久。共同的话题是我们相识相聚的基础,父辈的战友情谊是我们之间连接的纽带,我们都为彼此之间有了新的朋友感到高兴,也期待有更多的158师子弟加入我们的子弟群。:</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