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1978年6月我们(由符合政策留城的社会青年和下乡的知识青年组成)走进刚刚创办的成都市交通技工学校(校址是成都市汽车运输公司在东边郊区的一个仓库)。</h3><h3> 当时还没有自来水,洗脸、刷牙都是去堰塘边解决,学校有一水塔,但是抽不出水来,还是几位“好管闲事”的男生下到井底,清除淤泥和杂物后,每天才能限时供应可洗脸、刷牙的水,这样的水比校外堰塘的水干净多了。</h3><h3> 学校附近有一处五冶的宿舍,院内有露天的水龙头,我们经常去那里蹭水,记得一次一位比我们大不了几岁的女士在此洗菜,来来回回一样菜洗了十几分钟,又在水下冲了好久,就是不让我们这围了几层蹭水的男女生,“筲箕漏了!”是我们同学蟀哥发出的声音,蹭点水也好不容易!</h3><h3> 其实是我们打扰了别人的生活!</h3><h3> 学校隔壁是五冶的钢瓶厂,有自来水管网,为了彻底解决学校的用水问题,校长杨二清找到五冶同是南下、同是山西人的贾姓领导商议自来水碰管一事,最后是学校给这位贾姓领导的女儿一入学名额,</h3><h3>在我们入学半年后,新生入学前彻底解决了自来水问题。</h3><h3> 汽车修理是这个新建学校唯一的专业,那个年代提倡‘天干饿不死手艺人’,所以大多数同学无论是学习还是实习都非常投入……</h3><h3> 四十年的时间流逝,我们经历了人祸、天灾、病痛等等,太多的点点滴滴犹如昨日……</h3><h3> 我们是一辈子的同学,祝同学们健健康康,天天安好!</h3> <h3><font color="#010101">这就是校外的堰塘。</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