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真的不黄

江南子

<h3> </h3><h3> 前言</h3><h3>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读中学,在地理课本上就知道黄山的大名,也被“黄山归来不看岳,五岳归来不看山”的大气所吸引,更被黄山那棵迎客松的名气和姿态所吸引……</h3><h3> 五月十九日是中国旅游日,游黄山只需299元,加上杂七杂八的其它费用才397元,当看到这条消息的时候,我觉得离去黄山的梦想已经不远了,多年来每次计划和同学、朋友去黄山都没有如愿,此次因为时间较急,他们也没得空,就只有夫妻两结伴同行了……</h3><h3> 黄山真的不黄</h3><h3> 20号早上五点就起床了,在宾馆吃了早餐步行来到黄山脚下,本以为马上就可登山了,结果要花十九元坐公交车到购票处,然后乘缆车上山的,在缆车上,我已经被美丽的山色和淡淡的雾气所吸引,一个劲的拍照,没有了往日的恐高!</h3><h3> 黄山真的不黄,这似乎有点让人匪夷所思,这究竟为什么呢?</h3><h3> 黄山在最远古的时候被称之为三天子都,因为黄山的三座主峰,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三足鼎立,海拔都在1800米以上,常年云蒸雾罩,犹如仙境,古人无法解释的事情都会和仙人联系起来,以为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故名三天子都。</h3><div> 黄山地质主体是花岗岩,山体呈青黑色,取黑多之意,从秦代开始都被称之为黟山。</div><div> 那么后来又为何改名黄山呢?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完成中原统一大业、开创中华文明之后,曾在这里采药炼丹,沐浴汤泉,得道成仙。唐明皇李隆基崇信此说,就在天宝六年(公元747年)下了一道诏书,将黟山改名为黄山,这个名字一直延用至今。</div><div> 哦!原来如此,黄不是指颜色,指的是名姓!难怪黄山不黄,而是青黑色!</div><div> 下了缆车,我们就直奔迎客松……</div> <h3> 奇松之生命</h3><h3> 黄山上松树无比,在如此裸露的石岩上,要成就一颗松树的成长,可见是很困难的!</h3><h3> 在迎客松前,人山人海,人声鼎沸,拍照也得排队,呵呵!由于设置围栏,只能在外面观赏,我的思绪不免万千起伏……</h3><h3> 多少年前,不知其几千几万年?山上秃秃如也,刚刚经历过地壳运动的黄山,没有一丝生命的迹象,不知是那一只鸟,衔着一根树枝飞过黄山,一不小心掉下一粒种子,然后遇上山泉水,发芽,成长,慢慢的,孤独的成长……</h3><h3> 我仔细的观看了黄山的松树,它们的针叶都向上成长,只有顶端的一小部分,而且只有朝阳的方向才能成长,其余的估计是被“物竞天择”的成长法规给淘汰了,所以这些松树针叶极少,但比一般的松树针叶粗,且成伞型,极为漂亮!</h3><h3> 迎客松,其实就是顽强生命的象征,所以大家慕名而来除了因为迎客松的美姿外,还有她长在悬崖峭壁的一种力量在鼓励着世人,当一个人向困难妥协时,不妨来黄山看看松树,有陪客送,送客松,黑虎松,伞松……黄山的松树就是一部顽强的生命史……</h3> <h3>  次去,正遇黄山松花开放的季节,黄灿灿的,有点耀眼,风一吹,种子们又不知飘向哪个悬崖,但不管哪个悬崖,它们都能快乐的成长,坚强的生活……人生何不如此?</h3> <h3>  “人间五月芳菲尽,不知转入此中来”刚下缆车不久,我就发现山上竟然有杜鹃花开放,于是连着拍下几张,因为黄山海拔在1800米以上,平均气温大约比山下低10摄氏度,故杜鹃花开的这么晚,却开的无比灿烂……</h3><h3> 真想摘一片花瓣,像小时候一样放在嘴边呵一口气,然后放在手掌中间,双掌拍击几下,放入嘴里,尝尝那种酸酸的味道……</h3><h3> 可是一看到边上有那么游客,我的这种童心未泯的想法就给取消了,怕人讥笑,还有一想到杜鹃花尽态极妍、顽强无比的开放就觉得太过于无情……</h3> <h3>  黄山的挑工,不也赚取着廉价的劳动力带来的辛苦钱吗?本想好好的与挑工聊上一会,无奈挑工说:我很累,现在没有多余的力气和你说这些。然后继续着他的前行,我也很识趣,没再继续询问……想想我们几乎是空手游览的都累成个熊样,可见挑工是何等艰辛,那就是一棵行走的黄山松啊!</h3><h3> 如果不是生活所逼,会来从事这么辛苦的工作,不过,黄山真的是个天然氧吧的好地方,如果退休后,在黄山上做个清洁工人也真的蛮好的!我这样想!可退休后谁要啊?呵呵!</h3> <h3> 天都峰只能遥望</h3><h3> 黄山三大主峰之一的天都峰在封禁四年之久后,今年向旅客开放,我们五六个人往迎客松的下边行走,没想到,异常幽静,人少清净,估计导游的安排都是到迎客松为止的,一开始我们几个人说:管他呢,来了黄山得要去一下天都峰的!准备逆导游之言!</h3><h3> 于是,拍了几张照片之后,就走下了狭窄的石级,很陡的样子,等下去一看,离天都峰太远了,天都峰也很高的,于是怕赶不上大部队也就只能悻悻作罢!遥望了一眼天都峰,心里在说:我一定会回来的!呵呵!</h3> <h3> 西海不是海</h3><h3> 从迎客松出来,我们又往回走了一百米左右,这是导游交代的,我们这个导游太过于懒惰,只有坐缆车时见了一面,然后便无踪了,我们只有随着别人的导游一路前行,像是没有爹妈的孩子一样没有依靠,或是像一个交不起学费的旁听生一样的不自在……却假装着热情、认真的听讲!</h3><h3> 一路前行有一些景点自是不说,比如鲤鱼跳龙门,龟兔赛跑,鮫鱼洞,一线天,莲花峰……都是人山人海,惟妙惟肖……</h3> <h3>  云雾是黄山三绝之一,刚上山时,看到云雾自是不停拍照,怕错过了机会,没想到太阳越大,云雾越甚,几乎达到无法拍照的地步……</h3><h3> 黄山有不少海,西海,天海,北海……但都不是海,而是云雾,站在山巅上,俯首看海,云雾就在身旁,随手一抓就是一片,顿时感觉到丝丝凉气,从来没有看过这么漂亮的云雾,云蒸雾罩,或伫立不行,或翩翩飞舞,真乃仙境!</h3><h3> 光明顶就在云海之中,此乃黄山三峰之一,过了光明顶就几乎走下坡路了,最后在云谷索道乘坐缆车下山,已经是下午2点,突然就下起了雨,黄山就是这样,一年里大约有280天都会下雨!</h3><h3> 世间何不如此充满雾气?让人难以琢磨,难以看清!相反却留下很多的美好!</h3> <h3> 此次由于跟团去时间紧迫,黄山的一些景点观赏的不多,比如温泉、瀑布、天都峰……还未曾体验或游览,我想,在一个下雪天,穿上鞋钉,来到黄山,那该又是另外一份美景啦!</h3><h3> 黄山,我还会回来的!或秋季,最好是冬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