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墙绘是指以绘制、雕塑或其他造型手段在天然或人工墙壁面上绘制的画。作为建筑物的附属部分,它的装饰和美化功能使它成为环境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墙绘壁画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h3><h3> 墙绘把形象、品牌、环境有机融合,以倡导文明、宣传公益、健康运动、绿色环保为己任,通过墙景美化成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一项行之有效的载体。墙绘把美化街景、改善环境、倡导文明结合起来,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h3> <h3> 星期天无大事,应山东画天下墙绘有限公司水源老同学之邀,跟随画天下团队一起走进成武县大田集镇乡村,亲身感受了一次墙绘的魅力。</h3> <h3> 早晨六点,跟随老于的画天下依维柯工程车从县城出发,一下东北直奔大田集镇。</h3><h3> 老于整日在外地画墙,这次听说老家开展城乡环境整治,暂时结束在外地的工程,决定回老家画几幅。特别是老家于楼,这几年不太平,听说马保平伙计当了挂片书记,马凡峰伙计兼着支部书记,“二马”都来了,不要钱也要把老家于楼美化美化。</h3> <h3> 六点半到达大田集车站,和住在附近宾馆的另两位画师集合,统一吃早饭。车站附近本来人员就多,又恰逢刨蒜季节,外地民工聚集此地,街上人来人往。</h3><h3> 大街两旁绿化带里的暑季花开得正艳,美得不得了。</h3> <h3> 老于的这辆用依维柯打造的房车,虽然开了只有三年多,却已是个老江湖了,曾一到新疆,二去东北,三下江南,四上西藏了,具体情节请看愚人美篇《西藏自驾五人行》系列报道。</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视频: 画天下行走在青藏高原</h5> <h3> 早饭后继续东行,七点半到达今天的第一站——杨道崮村。</h3><h3> 大田集镇部分村原属巨野县,1941年7月成武抗日民主政府以申楼、冀楼、杨道崮为中心建立长胜区,为成武县革命老根据地之一。杨道崮位于大田集镇的最东南角,紧挨金乡县的马庙镇,村内有青砖古井一处,是县级保护文物。附近见到古迹还有杨道崮桥碑,被当了村委会的进门砖;在杨道崮北面挨着的狄庄村发现断碑一块,也被盖了下水道,上面刻有“梁国植”三字,不知何意。</h3> <h3> 墙绘就是绘在墙壁上的画。原始社会人类在洞壁上刻画各种图形,以记事表情,是最早的墙绘,称为壁画。</h3><h3> 据历史记载,汉武帝画诸神像于甘泉宫,宣帝图功臣像于麒麟阁,也都是墙体上面画的壁画。自魏晋到唐宋,佛道两教盛行,寺院道观多有壁画。 敦煌壁画保存了当时大量杰出的艺术作品。明清卷轴盛行,壁画渐衰。</h3> <h3> 墙绘地点昨天已和村里干部沟通,和墙壁的主人不会出现矛盾,到了地点立马可以开工。</h3><h3> 墙绘的的第一步就是:粉墙。</h3><h3> 粉墙是墙绘基础,包括选址、测量、打边、刷白、粘边、涂框等环节,是绘画前的准备工作。墙面的基层处理比较重要,一般是在刷好乳胶漆的墙面上画画,所以墙面的找平、刷底漆、边线规划等要事先准备。</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量尺寸</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视频: 打边线</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视频: 喷涂料</h5> <h3> 打底色原来都是用刷子刷,或者用滚筒滚,现在改用喷枪,又快、又匀、还省力,只是费点钱。</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粘边线</h5> <h3> 墙绘的的第二步是:调料。</h3><h3> 颜料分为底料和色料,底料用于打底稿,以黑色为主;色料种类较多,要求较高,清淡浓稀根据需要调配。色料要按照图案效果购买,高光涂料会使画面看起来更明亮,但也易突出墙面缺点,如果墙面不太平整,建议选用平光涂料。涂料千万不可过稀,否则容易在墙面留下流痕。丙烯颜料可按需要调色,谨慎下笔。</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视频: 调底料</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刷边框</h5> <h3> 墙绘的的第三步:勾图。</h3><h3> 用中国画特有的写意手法,是最新出现的一种墙绘形式,它结合了中国画的写意特质和传统墙绘的装饰性,比之传统的镶框国画气势上更磅礴大气,更容易与室内外的环境进行融合。但这种画法不止要求画师懂得一般的美术基础,要求画师能对国画有更深的功底,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在美学上有更深的造诣。因为它立足于写意,首先要求形准到位,又更要求用笔泼辣,所以找画师的时候要尽可能找画家来画。</h3><h3> 画天下充分发扬了这一画风。</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视频: 山水勾底</h5> <h3> 没有美术功底的人,要在墙上画好底稿,用笔轻轻勾出草稿轮廓,满意后方可上色,否则不容易修改。对于画天下的这些画师们,已是胸有成竹,轻车熟路,看看墙的空间,刷刷刷,一幅水墨画已跃然墙上。<br></h3><h3> 我是看傻了。</h3> <h3> 因为是宣传画,需要写大字,写字也是打底稿的一部分。他们还设计了专用的画框工具,我试了试没看懂。</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视频: 写大字</h5> <h3> 菏泽老李,以写字为主。</h3><h3> 字如其人,清新,隽永,行如风,坐如钟。</h3> <h3> 打底稿,刷标语,同步进行,各找各的地块,好像是商量好的,很默契。</h3> <h3> 字写完了,也来上几刷子,毫不逊色。</h3><h3> 突然明白了,他们只是分工不同。</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视频: 山水勾底</h5> <h3><font color="#010101"> 河南老孙,高大上的老帅小伙,安阳市的。话不多,河南西部口音很重,我勉强听得懂,不影响交流。</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喜欢吸烟。看到到处是大蒜,说走时要带些,老于要送他一车皮。</font></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视频: 人物勾底</h5> <h3> 老于,画天下的主角,老家大田集于楼的。</h3><h3> 小学画花,初中画虎,高中画人,没上过大学。集画匠、书家、商人、行者等于一身,性格挺综合,身份挺复杂。</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视频: 画竹子</h5> <h3> 神奇的画风吸引住了放学路过的孩子,最后被老爸喊了几遍才恋恋不舍地离去;还有邻家小媳妇,用手机拍了又拍,羡慕的不得了。</h3><h3> 因为正是大蒜收获季节,村里又不让大街小巷放大蒜,村民多在地里忙活,闲人少。但凡路过的都赞不绝口,不孬,真能,好看,多少钱,我墙上给画个吧,农村人实诚,但标准不低。<br></h3> <h3> 在程楼,一户两层楼房,东墙和后墙安排了两幅图案。年轻帅气的男主人拿来了板凳,提来热水,跑前跑后地伺候着,还计划屋后栽上花草,很让人感动。</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视频: 画牡丹</h5> <h3> 在狄庄,墙壁的主家开着超市,老于买了两个西瓜让大家解解渴。</h3> <h3> 来欣赏一下部分底稿的局部。</h3><h3> 一幅幅画在水泥墙上的国画!</h3> <h3> 因为农忙,村里的饭店没开门,午饭是回到东丰路上一个叫“谢明饭店”吃的。路北就是谢楼,漆匠老谢的老家。因为长期在外,老家不常来,交流打听了好大会,老板娘才恍然大悟:你是谁谁谁家大爷啊!久不在家,名声在外。</h3><h3> 菜上来了,全部满满的,一盘可以分两盘!</h3><h3> 田集人实诚,对老家人更实诚。</h3> <h3> 午饭后,在饭店歇息一会,回到村里开始墙绘的第四步:上色。</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视频: 调颜料</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视频: 上色</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上颜色</h5> <h3> 彩色系的颜色具有三个基本属性:色相、纯度、明度。</h3><h3> 色相是色彩的最大特征,是指能够比较确切地表示某种颜色色别的名称。色彩的成分越多,色彩的色相越不鲜明。纯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它表示颜色中所含有色成分的比例,比例愈大,色彩愈纯。明度是指色彩的明亮纯度,各种有色物体由于它们反射光量的区别就产生颜色的明暗强弱。色彩的明度有两种情况:一是同一色相不同明度;二是各种颜色的不同明度。</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视频: 山水上色</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视频: 人物上色</h5> <h3> 颜色上期之后,进入墙绘的第五步:渲染。</h3><h3> 渲染用水墨或淡色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可以增强氛围,加深层次,突出主题,使人感觉情景更加真实。</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视频: 远山渲染</h5> <h3> “渲染”绘画法来自使用的一种纸张,称“宣纸”。在“生宣纸”上绘画时,如果墨汁滴在上面,会瞬间弥漫渗透出自然不规则的淡淡墨汁痕迹,或用毛笔蘸墨在纸上绘画时,笔端在宣纸上停留时间的长短,笔端或笔身接触宣纸的多少,使墨迹能向边缘,产生不同的墨迹扩散效果,这种现象称“渲染”绘画。</h3><h3> 渲染易产生丰富的墨韵变化,以之行泼墨法、积墨法,能收水晕墨、达到水走墨留之艺术效果。写意山水多用渲染,通过这种“多变”的墨趣,落笔即定,水墨渗沁迅速,非熟练者不易掌握,也正是这种神奇的多变性,吸引了自古至今无数的名人巨匠在追求墨韵、变化的方面付诸了不懈的探索,至今未间断。</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视频: 牡丹花渲染</h5> <h3> 渲染过后,墙绘进入尾声,第六步:审图。</h3><h3> 所谓审图,就是找毛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可以自己审,别人审,观众审,也可三堂会审,以求大家满意,共同进步。</h3> <h3> 忠实的观众,沉默的审稿人,看了足足一个小时。</h3><h3> 当回头细看照片,惊呆了:满背的苍蝇!它们也在开会?</h3><h3> 突然想起一句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h3><h3> 突然又想起一句话:我们一定要把淮河治好!</h3> <h3> 终于进入墙绘最后环节,第七步:撤。</h3><h3> 撤之前先要把打边的胶带纸撕掉,胶带一撕,清晰、整洁的画面焕然一新,特别是四角的“卍 ”字结,更彰显着传统艺术的魅力,与国画自成一体。</h3> <h3> 高个的老孙,优势明显,最顶上的那道胶带通常都是由他处理。</h3> <h3> 村清洁员也来帮忙。</h3> <h3> 他们的作品。</h3> <h3> 一天跟下来,背着两个相机,一不小心就叮当作响,心有余力不足,也没有帮上他们什么忙,略感遗憾。尽管感觉有些疲惫,看着相机里满满的收获,还有一些百姓见怪不怪的稀奇事,也就很满足了。</h3> <h3> 在程楼,农家院外院内的杏树硕果累累,尝了一些,酸酸甜甜,清新可口。</h3> <h3> 在谢楼,惊奇的发现木头长在电线上,高高悬在半空中。</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视频: 偶遇斗鸡</h5> <h3> 在杨道崮,两只漂亮的公鸡为了一只普通的母鸡竟然大大出手。</h3> <h3> 还有这古色古的农家老院,简单质朴,不落俗套。</h3> <h3> 不说了,还是来看墙画吧。</h3><h3>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墙画的局部和细节。</h3> <h3> 心要净化,村要美化;建美丽乡村,需要你我他。</h3><h3> 这是今天的最大收获。</h3><h3> 明天他们还要继续做画, 期待画天下更多更好的墙绘作品。</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