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互动】通辽市蒙古族幼儿园小一班第一组家长进课堂活动——种豆子

通辽五中

<h3><b>  为了更好地拉近幼儿园与家庭的距离、开阔幼儿的眼界、使家长成为幼儿园教育的合作者,通辽市蒙古族幼儿园会不定期的举办"家长进课堂"活动,使家长能够直接参与教育活动,实现家园共育。</b></h3> <h3><b>  2018年5月22日上午,蒙幼小一班第一组"家长进课堂"活动如期进行。虽然外面下着小雨,却丝毫没有减少大家的热情。一大早,家长助教安雨辰的爸爸妈妈和民族大学的学生们就来到了小一班,开始进行活动前的准备工作。</b></h3> <h3><b>  小一班的五位老师们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布置场地,摆好小椅子,给孩子们分成小组,等待活动开始。</b></h3> <h3><b>  我们小一班的专属摄影师韩钧宇爸爸和通辽电视台的记者们也都到达了现场,准备进行节目的拍摄和录制。</b></h3> <h3><b>  一切准备就绪后,活动正式开始。本次活动的主题是让孩子们通过PPT展示和安爸爸的讲解,能够初步了解植物从种子到植株个体再到种子的过程。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安爸爸用小猪佩奇的故事贯穿整堂课,从一开始就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b></h3> <h3><b>  活动进行过程中,孩子们非常配合,积极的回答问题,还不时的提出问题,也会好奇的看看自己手里的小种子,期待着接下来的种植活动。整堂课的气氛十分活跃,小一班的宝贝们真的是棒棒哒!</b></h3> <h3><b>  "种豆子"的过程讲解完毕后,安爸爸提出让孩子们自己动手种植小盆栽。孩子们兴奋极了,每个人眼里都对此充满了期待:"我们已经准备好啦,快快开始吧!"</b></h3> <h3><b>  活动的第二部分就是动手实践,活动地点也从班级改到了走廊,接下来就是孩子们施展能力的时候了。孩子们按小组站好后,民族大学农学院的学生们给孩子们讲解了种豆子具体的操作流程:先用小棍儿在花盆里扎几个洞,再把种子放在里面,然后上面覆些许土。我们的工作就完成啦!</b></h3> <h3><b>  民族大学的四位小姐姐正在辅助孩子们进行种植活动,孩子们都在很认真的看哦!</b></h3> <h3><b>  安雨辰的爸爸妈妈和幼儿园的老师们也积极的参与其中,为孩子们提供简单的帮助,并为孩子们拍摄了照片以作留念。</b></h3> <h3><b>  整个种植过程中,孩子们都非常积极。从扎洞、放豆子再到覆土,每个孩子都尽量在独立的完成,希望可以收获属于自己的小盆栽。你们看,他们那认真的小表情,多么可爱啊!</b></h3> <h3><b>  十几分钟后,小朋友们的豆子都已经种好了,孩子们开心极了!细心的老师们在为每个孩子写上他们的名字!为老师们点赞!</b></h3> <h3><b>  种植活动结束后,通辽电视台的记者们随机对几个小朋友进行了采访。小朋友们兴奋的说"我今天种豆子啦!豆子黄黄的,小小的,太可爱啦!期待我们的豆子快快长大哦!" 本次节目将在通辽电视台《花蕾》节目播出,欢迎大家届时收看。</b></h3> <h3><b>  幼儿园放学前,李老师给孩子们讲解了照顾小盆栽的注意事项,告诉孩子们要给小种子唱歌、和它聊天,会有助于它更好的成长哦!放学时,孩子们都把小盆栽带回了家,并且告诉爸爸妈妈他们要好好照顾小种子,期待着它们快快长大!让我们一起期待吧~</b></h3> <h3><b>  本次活动在忙碌、有序、期待中开始,在精彩、成功、赞叹中结束。通过此次&quot;家长进课堂&quot;活动,使家长们近距离地感受到了孩子们在园的情况,扮演了一次&quot;教师&quot;角色,增进了&quot;家园&quot;之间的沟通力度,掀起了家园共育的潮流,为家园共育搭建了交流的平台。在此,感谢蒙古族幼儿园,为家长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感谢小一班的老师们,为孩子们提供了场地和充足的活动准备。愿小一班越来越好,孩子们快乐成长!</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