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本文在《潮州日报》副刊版上刊出</p> <h3>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父亲在三屿从事水产养殖已经廿多年了。廿多年来池塘位置一直不变,面积也无大变化。但池寮却已改建扩建了四次,池寮位于镇区往三屿场的道路旁。</h3><h3> 刚开始池寮搭建在池塘水面上像吊脚楼似的,用家里现成的木板并购些沥青毡,自己构建而成,面积不足六平方。一方面是资金有限,另一方面是不占用养殖水域,较为简陋,铺设上简易床铺和茶几后,空间极窄,有点迫仄,若来访者超过二人,就得一个坐于铺边上。</h3><h3> 约半年后一场台风适时地将这个有点迫仄的池寮摧毁了。不得已重新搭建池寮,新寮同样搭建在水面上,同样是木结构的吊脚楼阁,不过立柱采用石柱桩,面积比原来大了不止一倍,设有一室,室外有走廊过道,室前走廊摆放茶具后能容四五人坐下来喝茶聊天。当时高沙关内水渠畅流,溪水能随海潮汛期而涨退流动,水域是海水与淡水交汇处,水质还不错,适宜养殖青蟹,附近一带以养殖青蟹为主,父亲的池塘同样是养殖青蟹。新搭建池寮像水阁凉亭,夏日南风吹拂水面,带来丝丝凉气,感觉很爽。池寮建好后,收购蟹的商贩都喜欢到寮中喝茶,附近的养殖户也时常来寮里串门,探听蟹价渔情。无论原先认识不认识,来者不拒,父亲一并热情款待。慢慢地父亲的池寮成为了周边养殖户的聚集点,周边养殖户每天忙完自己的事情后,大多数人会到父亲的池寮坐一坐,聊聊天,喝喝茶,谈论社会世情,探讨养殖技术。池寮之所以天天热闹,可能位于路边,来往方便,大家都顺路,更主要是父亲老实本份,为人随和,不与人争,一视同仁。</h3> <h3> 后来高沙关内水路不畅,水变淡,水质变差,环境也变差,这一带养蟹的效益不佳,周边养殖户纷纷改为养鲈鱼。有部分池塘因此易主,来收蟹的商贩减少了,但池寮依然热闹如故,新来的养殖户闲时也会来池寮凑热闹。每当年尾拖网捕鱼时,大家都会相互帮忙。无论谁家拖网捕鱼,几乎都是在父亲的池寮里做午饭,吃午饭。鱼贩们也同样喜欢到池寮来打听谁家有鱼出售,池寮成为鱼贩们的一个落脚点。</h3><h3> 日复一日,重建的池寮也历经十年了,有些破旧不堪,刚好池塘边的道路也铺设了水泥路面,可以通轿车了。为了我们到池时可停车,他再次改建了池寮,请施工队在池塘里填地与道路相接,填了近二百平方并建了一小屋和大遮阳棚,且在屋外建了一个独立卫生间。池寮的空间更大了,停车也方便,来往的人更多了。</h3><h3> 此时周边养殖户几乎都改养对虾,收购虾的商贩征得父亲的同意后就在此设收购点,这样周边养殖户卖虾也方便,虾一上网就可以拿到池寮卖,不用雇人送到镇内,于是养殖户卖完虾,有更多时间在池寮里坐聊喝茶,探听市场行情,交流饲养经验,每天茶炉都旺到各自归家吃午饭才停火。无形中池寮成为养殖户与各类商贩的交流或交易平台,销售饲料的,贩卖鱼虾苗的,都经常来池寮和周边养殖户谈生意。甚至外地饲料厂家派出的年轻技术员同样喜欢把池寮作为主要驻点,时常在池寮为养殖户作技术指导。</h3> <h3> 由于通往三屿场的道路很窄,路上的汽车无法会车,每到收获旺季,运虾的车,送饲料的车,在池寮上下货,或避让过往车辆,经常添堵。为此再次填地扩建遮阳棚,增加停车场地,好事做到底。我笑问他,不后悔减少养殖面积?他说,与人方便,自己更方便,几百平算不什么,收成主要还得靠技术,靠设备,靠天时,靠经验,靠人和。况且现在不太在乎于收成和效益,更多的是享受一份好心情。</h3><h3> 说到技术,在池寮来往的人都夸父亲,认真好学,大把年纪啦!还经常看有关书籍,参加农科部门或饲养厂家的技术讲座,真是干到老,学到老。前年我到池寮去,刚好看到有一养殖户拿半小桶水,来池寮叫父亲帮他测水质,只见父亲从床铺下拿出一工具箱,在里面拿出试管,量杯,测试液以及PH值试纸,熟练地为池水检测PH值或微生物指标。测试出结果后,还建议他要加多少盐或多少营养液。我不知所然,听他介绍才知,饲料厂的技术员经常来池寮交流养殖问题,和他谈得来,因此带来测试仪器放在池寮,并教他操作,他学会使用后,义务为周边的养殖户测试水质。</h3><h3> 的确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据介绍,廿年来池塘租金涨了近八倍(比同期城市住房租金涨幅大得多)。人工、种苗、燃油以及饲料都涨了不少,但养殖的鱼虾价格却几乎不涨价。而且环境污染比以前更严重,水质更差,如果养殖还只凭老经验,不相信科学,不靠技术是很难盈利的。听后,我由衷佩服父亲与时俱进、食到老学到老的精神。</h3> <h3> 父亲一生辛勤,读书毕业后,在卫生院当过药童,在学校教过书,骑过罾网,在生产队种过田,当过单车客,挖过(虫习),当了多年渔民,知天命之年到三屿承包池塘从事水产养殖。池寮已经成为了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一年至少三百五十个夜晚住在池寮。</h3><h3> 在父亲池寮来往的养殖户中,老中青各年龄阶层都有,他们似乎没有年龄代沟,老少都和谐相处。如今池寮成为他们联络的纽带,他们自发加入集群短号,结成同盟,互相帮助,相互守望,使得这个区域很少丢失东西。每当年底池塘抽干时,他们总会在父亲的池寮里商议安排顺序,这样有计划的排期,众人既可互相帮忙,减少雇工且易雇工;另外不会增加沟渠的排水压力,同时不会造成同时捕鱼影响再者还可分享劳动收获成果的喜悦。可以说是一举多得,众人共赢。</h3><h3> 来池寮坐谈喝茶的人群当中,有不少人与父亲感情深厚,有的可以说情同手足。尽管几乎天天见面,甚至有时正月初一也会在池寮里一起喝茶,但他们春节期间仍然会到家里来给父亲拜年,这足见他们感情之深。</h3><h3> 其中有一对亲兄弟,邻人都说他们兄弟间的感情还不如他们彼此与我父亲的感情深,他们兄弟也承认的确如此。为此,我曾问父亲如何做到?父亲说,无论是家人,还是朋友都要互相尊重,真诚相待,不与人计较,不贪人便宜,为人处世光明磊落,胸怀坦荡,对方需要帮助时,尽力而为,只要这样相信对方同样会真诚对待。可以简单总结为:诚信、善良、仁慈、不争、不贪。这十个字就是父亲处世之道,治家之道。<br></h3><h3> </h3> <h3> 诚信、善良、仁慈、不争、不贪的处世,治家之道。他不是口头说说而已,而是以身作则,施于日常中,为子女作表率。他敢拍胸脯说:无论多穷多困难都不贪亲朋一分便宜。去年某堂堂主治好了母亲的病,为此他准备点虾要送给堂主以示感谢,去某堂买药时顺手捎上,到店后虾仍挂在车上,不马上送出,而是待拿好药,付完款,临别时才将虾送上。他和我说,怕先送出会影响结算。小小细节足见不贪之念。</h3><h3> 他一直以来都乐于助人,或出钱,或出力,形式不同而已。尽管他不富裕,但有不少人和他借过钱,有借给子女读书的,有借去治病的,有借去买种苗或饲料的,无论多少钱只要他有一定不会拒绝,且免借条,免问借期。借钱的人既有亲戚,也有邻里乡亲,更有池寮周边的养殖户。若不是这些借过钱的人亲口跟我说,我一概不知。估计他还有更多的善举我仍不知。</h3><h3> 难怪亲朋好友,厝边头尾以及在池寮来往的人都对他一致好评。</h3> <h3> 上月中旬父亲偶染风寒在汕头住了几天,陪在他身边才真正感受到他和池寮周边的人感情至深。他们每天都来电问寒问暖,人人都盼他回去,催他回池寮。他们说,虽然池寮门仍然天天开启,茶炉照样依旧日日燃起。但来到池寮没见到池寮主人,大伙像缺了主心骨一样,茶也食之乏味,因此早早就散去。当时正值投放鱼虾苗的时候,他身在汕头怕错过投苗的最佳时期而忧心忡忡。令他欣慰的是,大伙电话征求意见后,大家就分工协作,为他买苗投苗,每天准时抽水排水,投放饲料,开启增氧机,观察池里鱼虾苗进食情况,所有工作一样不落。并打电话汇报情况,让他安心养好身体。这些真让他放心,舒心!念念不忘池寮边这些朋友们给他的关心和帮助。正如他说,与人方便,会更方便自己。</h3><h3> 如今池寮空间更大了,也通电了,环境更美了,停车更方便了,来往的人更多了。就连猫咪和狗狗也喜欢跟随主人来池寮凑热闹,甚至在附近流浪的猫咪也时常来父亲的池寮觅食,寻伴。池寮内每天总是充满欢声笑语。每次来到池寮,听到池寮里的欢声笑语以及见到父亲劳作时的背影。我既高兴又惭愧。</h3> <h3> 写于2018年5月25日(农历四月十一日)父亲七十二岁生日。</h3> <h3> 池寮卫生间通风口往外望也是一道风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