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碑拓中走来的平定文化——记碑拓爱好者高立新的传承之路

易初莲花

<h3> 今天,首届古州碑碣拓片展在中国刻花瓷文化园开展了,开启了挖掘传承碑拓文化的新篇章。</h3> <h3>  历史的证明无非来自文物、文献。文物可以证明文献记载的历史,而文献与文物的相互印证才叫真实的历史。碑拓从文物上拓下来,也就成了文献。小高的碑拓收藏,体现的正是平定文化的真实历史。</h3> <h3>  小时候的小高,经常和小伙伴,跑到冠山上玩,玩什么?专到石碑旁,往碑上贴硬币,一分二分五分,不知是碑的质量好,还是文昌爷眷顾他们,贴了满满一碑,可这又能怎么样,总不能把碑搬回家吧,一分一分又卸了下来。来了贴,贴了卸,就这样,小高对碑有了感情,那碑上都写的什么呀?</h3> <h3>  这是吕洞宾图像碑贴,画面栩栩如生,人物动物清皙可见。圆形一般为明代碑制。</h3> <h3>来自全家的荣誉,正是母亲的持家之功。</h3> <h3>  高立新出生于城里高氏“润德堂”乡饮介宾的文化人家,从小热爱书画、拓片、纂刻,是市县收藏家协会会员。他手中拿的是他爷爷的爷爷高桂芳在清中期亲手书并木刻的“斯是陋室”拓片,此木牌常年挂在他家的门框上。这也许就是他们高家人的家风——“惟吾德馨”。</h3> <h3> 小高收藏的碑拓有很多,他几乎跑遍了平定有碑文的地方。从北魏至今的历代拓片他都有。里面付出了他半生的心血。</h3> <h3>  就连他家收藏的匾额也是一件宝物,历经200多年,堪称文物。上写小高家家训“其文有经术者贵,所居在廉让之间”。</h3> <h3>  一代代高家人秉承家风和这木匾走过了春夏秋冬。</h3> <h3>  长大后,他遇上了他现如今的师傅——杜富科,一个将今生所藏的碑全部捐给了国家的杜师傅。高风亮节的杜师傅引导他走上了碑拓的传承之路。</h3> <h3>  碑拓是南朝时出现的一种印刷技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h3><h3> 碑拓,首先把碑清理干净,上水,将碑版上的文字或图像,用宣纸紧覆在碑版上,用毛巾擀平,用棕刷捶打,用拓包拓墨打拓,然后揭下,纸上就会留下碑版上的文字或图形,这就是拓片。</h3> <h3>  碑拓有乌金拓、蝉翼拓、朱拓。一通百通,小高还会木刻,纂刻,这是他自刻自拓的作品。</h3> <h3>  拓碑有很高的要求,要选择合适的天气,不可以在阴天,雨天,刮风天,还不能在冬季。拓墨前纸张的干湿火候是检验拓碑人水平高低的关键所在。</h3> <h3>  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小高的碑拓作品,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平定文化。</h3><h3> 碑刻的种类有石匾额、碑石、碣石、墓志铭等。</h3> <h1>牌匾</h1> <h3>“奎文阁”相当于现在档案馆之类的官办机构</h3> <h1>幢</h1> <h3>这是出土于张庄镇宁艾村的幢,碑名为“庞公寿藏志”,内容包括志文和经文,志文中提到,其家迁徙原因是随秦王征河东而遣戌此地屯守而定居,称“此地萧条荒野,悄无人住”庞氏“卜居艾形胜处首建其庄”可知其山庄最早居住为庞氏,据当地老人们讲,此村确有庞氏族人居住过。碑文所记为公元619年,可初步确定宁艾村为千年古村。如今宁艾村也是全县人口大村,可见这片土地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宜居之所。</h3> <h1>记事碑</h1> <h3>  这是寺庙的记事碑拓,这个比较常见,因为每到一处古迹,人们都会看到<b>。</b></h3> <h3>  秦王山修庙记事碑</h3> <h3>  这是重修圣母庙碑记,元代,拟文作者可是大有来头,这就是我们平定的元朝大丞相——吕思诚,曾编修辽、金、宋三史,为人耿直,三起三落,他秉承的是我们冠山书院的正心、正清、正和的三教之风,这也许正是他从小在冠山书院读书熏陶所至。</h3> <h3>  古人都喜欢树碑立传。这是他的手笔,正统中又带出飞扬。</h3> <h1>诗词碑</h1> <h3>  诗词碑一般不多见,但这块碑不光稀缺而且记录的内容一直也被平定的文化界津津乐道。这是平定的明代大尚书乔宇诗碑——雪中访吕公书院旧址。他是明嘉靖年间进士,做过户部、吏部、兵部尚书,在明代,废除丞相制,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可以说他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乔尚书还是个传奇的历史人物,在少年冠山书院读书时,还有一段他与狐仙的美丽爱情传说。</h3> 清代,淮阴侯庙碑。金代文学家赵秉文诗作,在大安年间任平定刺史,后官至礼部尚书。前后主文坛40年,平定有幸有此文化先驱。诗云: <div><font color="#ed2308"> 地险山危气势雄 将军从此建奇功</font><div><font color="#ed2308"> 兴刘业就人何在 破楚名存事已空</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 故垒带烟余杀气 荒祠向晚动悲风</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 功名盖世今如此 读罢残碑思不穷</font></div></div> <h1>碣石</h1> <h3>  这不是一块完整的碣石,准确地说它是一块寿碑首。听老人们说,原先此碑有三米多高,旧村改造时遭到破坏,有一村民看见寿碑首字样不错,就偷偷拉回家里,此时我们才能看到这精美的寿字图案。</h3> <h1>墓志铭</h1> <h3><br>  汉承秦制,侍死如奉生,兴厚葬之风,东汉末年权臣曹操,为抑制奢侈浮华的厚葬之礼,下达《禁碑令》,历经两晋南北朝,立碑厚葬之风逐渐消歇,但世人追念亡者之情仍有表达寄托的需要,于是由墓前立碑过渡到墓下埋石,这就是墓志铭。</h3><h3> 墓志铭一般由志和铭两部分组成,志多用散文攥写,叙述逝者的姓名、籍贯、生平事略,铭则用韵文概括全篇,主要是对逝者一生的评价。</h3> <h3>  </h3><h3> 至北魏时,方形墓志铭成为定制,即两块等大之正方形石板,上下重叠,刻铭文者在下为底,刻碑额者在上为盖。</h3><h3> 墓志铭大行于隋唐,唐繁盛,此碑拓就是唐朝大将王君廓(王君廓,平定人,牙行出生,精于骑射,为唐王朝东征西讨,屡立战功,进爵赐御,后官至幽州都督,进左光禄大夫)的墓志铭,出土于平定立壁村。在此发现唐朝大将墓志,可见我境为唐王朝活动范围。</h3><div> 宋元以后墓志锐减,解放后,实行丧葬改革,丧事从简,墓志铭也就退出了历史舞台。</div> <h3>  明代 ,蔡氏墓志铭,由张三谟撰。张三谟,平定大峪人,明朝末年身居宰职,刚正不阿,几起几落,直到终老。</h3> <h3>  看着小高的表情,凝重中带着一点欣喜,他目视的这张碑拓,是小高“淘宝”得来的。在机器轰隆的工地现场,一块块墓志铭从钩钩机的“手”中托起,等落下来时已破碎不堪,小高无助的站在旁边,心里在滴血。终于机器停工了,他赶紧跑上前去,还好,淘到一块比较完整的石碑。今天他手里拿的就是这块墓志铭的碑拓。 </h3> <h3>  这次的抢救,果然有所发现。平定三叉口名人白榕(白荫诚)确系白联元的儿子,白以彩的孙子,他曾官至辽州训导,塑像只标卒于那年,这次填补了他出生时间的空白。这就是拓碑求证的作用。</h3> <h3> 石碑的雕刻可跨越百年,这是明代拟文,清代州官镌刻。</h3> <h3>现代钟铭文拓片</h3> <h3>  小高的创意——钱币拓片:观古钱品历史</h3> <h3><font color="#010101">  小高跋山涉水,走过村村落落,一旦有遗迹尚存,他都不轻易放过,有时辗转百里,到达目的地,可当地百姓不懂拓碑的意义,严词拒绝,小高只得无功而反,有时他也在想:我不去拓,难道还怕文献名邦跑了不成,与我有何关系。可当听到因村民的无知损坏文物时,当施工队隆隆的机器声响起时,他的心就又动了……</font></h3> <h3>  民言失语,唯碑可言。碑拓承载着文化发展的重要使命,对于历史文献、文物、书画都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是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佐证。</h3> <h3>  传承技艺,抢救文化,文献名邦是一代代人努力的成果,坐等是吹不出来的,要让铁的足迹,唤醒后人珍惜历史,继续前进,没有文化特色的民族,不遵循历史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h3> <h3>  要搞好“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建设是基础,要挖掘乡村文化,要倡导修宗祠,编族谱,从我们这些碑拓入手,找回我们的文化底蕴,只有答好“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问题,才能解决“我要到哪里去的问题。”我们要热爱自己的文化,爱护我们的文物,不要总在修高楼的机器声中破坏我们的文化,作为平定人,不要忘了我们可是“文献名邦”的传承人。</h3> <h3>二水穿城过谁把一隅山河抛来此处</h3><h3>八景遗诗留我将四序风月收在这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