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这两天,继续一头扎在王崧舟老师90学时培训中。几天的培训内容充实,既有课堂观摩,又有专家讲座,还有学员评课。沐浴在名师课堂、专家讲座中的我,理念在一次次革新,思想在一次次碰撞,心灵被一次次震撼。</h3> <h3> 当下教育,已经从"知识核心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那么,作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到底是什么呢?这两天,分别在维翰学校的朱红校长以及德胜小学的袁洪强校长的讲座中了解到,王崧舟老师曾经对语文核心素养给了一个定义: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那么,核心素养下的语文课堂又是怎样的呢?观摩了几节课后,也很想和大家交流一番。</h3> <h3> 小组合作成为常态教学</h3><h3> 24日上午,在维翰学校听了两节课,是由王倩谦老师执教的童话课《蜘蛛开店》以及张芳老师执教的说明文《新奇的纳米技术》。听后,培训班的学员们都很震惊。首先,我们惊讶于这样一所年轻的学校,竟然能够在短短的时间内,形成自己的特色,老师在课堂上能将学校的理念贯彻得如此到位!其次,惊讶于该校的孩子,落落大方,侃侃而谈,表达是由内而外自然地流露。究其原因,或许就因为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该校的常态教学吧?静观两节课,也处处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王老师执教的《蜘蛛开店》一课,小组合作探究贯穿整个课堂,如小组合作摆词语,小组合作讲故事、小组合作续编故事等,孩子们就是在一次、两次、三次的合作学习中,理清故事内容,会讲生动的故事,创意续编故事,从而达成本节课的一个个学习目标。而《新奇的纳木技术》教学,张老师也同样让孩子们多次合作探究:探究2至4自然段的说明方法,探究纳米技术的其它作用。孩子们的学习就是在这样亲身的经历中,静悄悄地发生着。他们的语文素养就是在这样的合作探究中慢慢地形成。</h3> <h3> 思维导图搭建思维支架</h3><h3> 思维导图能够在理清思路,组织信息,加强记忆,提高学习效率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帮助。语文老师,要善于借助思维导图来搅动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几天的课堂观摩中,我同样看到了这样一个现象,老师们利用思维导图来搭建学生思维的支架。如王老师的《蜘蛛开店》,整节课借助蜘蛛网式的思维导图来帮助孩子了解故事内容,学习讲故事、编故事。张老师的《新奇的纳米技术》则利用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梳理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结构。杨文义老师的《一分钟》课堂中,也借助了黑板上的思维导图,训练孩子说话。思维导图,在前置预习、合作探究中的巧妙运用,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让课堂因师生、生生思维的不断碰撞而更具活力。</h3> <h3> 生本教学彰显课堂魅力</h3><h3> 过去,老师们喜欢一言堂,满堂灌,而生本课堂呢?则要求老师们把课堂的时间让给学生,把机会让给学生,把场所让给学生,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张芳老师的课堂里,把"让学"这一理念作了一个示范。老师的PPT素材,大多来自学生的预习单。课堂上,老师把讲台给了学生,让孩子们来介绍他梳理的课文内容,来汇报合作探究的成果,来互相质疑解疑……而老师呢?只在学生有疑惑但互相之间不能解决时点拨,只在孩子们有争议时评判,只在孩子们不能完全读懂时补充。老师的隐退,给了孩子充分表达的时间,让课堂更加饱满。</h3> <h3>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课堂面貌已悄然发生着改变,它已从语文教学走向语文教育。</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