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伴随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我们再次走进47中,搭着李校长的车,共同来到了北辰区第92中学,参加本区的同课异构活动。</h3><h3> 今天的活动由来自北辰区92中的两位老师和我们的本次参加培训的曹老师共同演绎八年级下册《杠杆》一节的内容。</h3> <h3> 虽是小雨连连,但也阻碍不了我们学习的热情和脚步。漫步在小雨中,畅聊着近几周来的收获和思想,让我们无比开怀和高兴。</h3> <h3><font color="#010101"> 在等候区,我们看到了92中学的卢校长,卢校长的亲切和平易近人让我们一下子没有了陌生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我们直接听了北辰区马老师的第二节课,第一节课由于路途遥远我们没有来得及听。王老师激情澎湃,热情洋溢的课堂,烘托了它的气氛,让孩子们始终在轻松,愉快,和谐的环境中学习。</font></h3> <h1><b>马老师的课我用这么几点来概括。</b></h1><h1><b>有新有旧,有桥梁。</b></h1><h1> 在讲授新课前,马老师进行了热身,让孩子们做了点到直线的距离,这是数学中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而在这节课中,我们要学习画力臂,这是新知识,那以原有的知识作为学生学习结识新知识的阶梯,就是把旧知识当成了桥梁。对于学生对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说,学生从原有的知识到新的知识。他的意识形态是对原有知识,不感兴趣,而对完全陌生的知识也不感兴趣,而对于似懂非懂,似会非会的东西,是他产生好奇心的源泉。</h1><h1><b>有生有成,有内化。</b></h1><h1><b> </b>利用钓鱼竿将杠杆的五个要素再次演绎。将完全陌生的知识,运用,生活中的实例载体,让孩子们体验明白了杠杆的五个要素。在孩子们思考的过程中,用的过程中,从而将杠杆的五个要素内化于心。</h1><h1><b>有问有做,有应用。</b></h1><h1><b> </b> 对于杠杆的认识和五要素,马老师,并不局限于自己帮孩子们认识了钓鱼竿儿,而是在充分内化的基础上,进一步进入到了应用阶段,马老师运用了起钉锤,让学生亲手去感受杠杆的几要素在这个过程中不但使知识内化同时使知识进一步得到了应用。</h1><h1> 对于物理的教学知识是一方面,能力更重要。用知识解决问题,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更是一位物理老师所应该具有的素养,也是我们在课堂上应该更加关注的东西。</h1><h1><b>有等有待,有关注。</b></h1><h1> 学习是一个理解的过程,学习也是一个认识的过程,在我们的教学中往往忽略了等待,而是指出出来的问题,希望学生马上能够回答出来,对于学生的学习状况,认知状况和理解状况并没有完全成为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指标。而仔细去思考,我们教学其实是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思考,当我们所问的问题并没有进行等待,而是直接给学生的时候往往失去了学生提高思维能力的水平的好机会。</h1><h1> 马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提问的同时,不急于学生马上能够答出来。而是精心引导,让学生能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能够,说出来,那种期待的眼神,给了孩子信心和力量,所以说在一个老师的教学中,能够有等有待,同时对学生进行关注,是极为难能可贵的。</h1><h1><b>有启有发,有追问。</b></h1><h1> 启发式教学是目前我们应用最为广泛的,促进学生思维的一种方式。只要善于启发,能够有启发性的问题,才能够对孩子们的思维品质有所提升和培养。马老师在对于看看两边动力和阻力的探讨过程。对于学生提到的用手充当动力或阻力的行为,没有及时制止,而是善于用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发现自己哪里存在问题,同样对自己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正,最后在修正的过程中,孩子们明白了动力和阻力不应该由手来给予,同时明白为什么不能由手来给予。在此基础上,老师老师很好的应用这个教学生成。继续进行追问,如果用手,来充当动力和阻力,怎么才能知道这个力的大小,这个问题对后续的学习已经进行了铺垫。而且让学生的思维有了提升,对知识的迁移有了培养。追问的效果达到了让孩子们知识的拓展,有了深度,有了广度。</h1> <h1><b>有说有做,有参与。</b></h1><div> 课堂中学生永远是主体,教师如何发挥引导作用?将教师讲的和学生思考的,以及书课本中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这就体现了学生活动的价值。学生只有在做中,在体验中,才能够把他的思想呈现出来。在我们物理教学活动中,实验探究,是最好的一个载体。在实验探究的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度就是整个教学的维度。马老师的这节课,学生们积极参与,积极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从学生的讨论,学生的动作,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够看到,学生的参与度,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因而教师能充分的了解自己教学的薄弱环节和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为后续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div><h1><b>有对有错,有分析。</b></h1><h3><b> </b>对学生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的进行捕获,同时对错误问题,一定要进行深刻的分析和剖析。,能够让学生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让他知道错在哪里。只有明确了错误的原因,才能为正确的原因找到方向。对于问题的分析,一定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却不能教师完全的去替代学生,这样的话,学生只是明白了正确答案,但是他不能自己想象出来自己的错误。同样达不到教学的效果,所以说对于学生的错误,教师一定要及时跟进,这也是提高学习学生分析能力和教师课堂掌控能力的一个很好的机会和途径。马老师在对学生,实验探究过程中的捕捉中,捕捉到了一名学生,用手在实验过程中调节杠杠平衡的错误示例。把这个问题呈现给全班的同学,让同学们,发现并自己来解决问题。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引导和捕捉,而教师的能力其实就在这体现了,有的教师往往忽略了错误问题的捕捉而只关注正确的答案和正确的操作过程。我们看到当同学们看到这个错误错误案例的时候,很多学生是发现了他的错误所在,并能够及时的进行纠正,对犯错误的同学也是一次很好的教育。在同学们之间进行错误问题分析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h3><h1><b>有理有物,有生活。</b></h1><h3><b> </b> 物理课程的教学理念,提倡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教给孩子物理知识,其实更多的是教给他学习物理的方法,在生活中应用方法能够实现终身学习。往往看似简单的东西,其实蕴含了很大的道理,所以说在课堂上呈现更多的生活化的东西。让随处可见的物品成为我们物理课堂的教具,激发学生不断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物理的情操。马老师,自始至终多个地方都引入了生活中的场景,不论是钓鱼竿的使用,起丁锤的应用,还是动物园弹簧测力计称象的场景创设都很好的把生活素材融入了物理,同时又应用物理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有这种意识,一定不能脱离生活,不能脱离实际,这样才能让孩子们处处学物理,处处思考,处处观察,处处学习。</h3><div><br></div> <h3>曹老师沉稳幽默的教态始终牵引着学生。课堂时而安静,时而兴奋,为在座的师生带来了一个个的惊喜。</h3> 曹老师的课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评价。<h1><b>有方有法,有信息。</b></h1><div> 作为教师,在一节课的教学中,要更多的体现的教学方法和对于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不但教学要有法,而且要得法,只有方法得当,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div><div> 曹老师以跑酷的视频作为新课的开始,为学生设下悬念,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大量杠杆儿的图片和生活场景,通过ppt,视频引入到课堂中,增加了学生的信息量,同时曹老师在课后给学生制作了微课,通过这一节课,学生从生活科技,等方面获得了大量的信息,也体现了物理知识的深度和广度。</div><h1><b>有思有做,有体验。</b></h1><div> 学习是思考的过程,如果学习没有了思考,只是单纯的认知,对于学生来说只能是记住知识的内容,而对于知识的来源知识,知识之间蕴含的能力体系却得不到应用的培养和锻炼。</div><div> 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的是他在活动中的体验以及老师所给出的问题和任务。曹老师给学生准备了剪刀,钳子,让学生经历剪纸,剪电线,夹硬东西等活动,而在活动前,曹老师给出了学生活动中要体会的问题,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是带着问题去体验的,所以说,这个过程是留有任务的思考,是有方向的体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div><h1><b>有玩有学,有创新。</b></h1><h3><b> </b> 创新精神是学科核心素养中对学生一个非常明确的要求。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来源于老师的创新能力。如果教师能够创新的开展教学,相信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会在学习中不断的被培养出来<b>。</b></h3><h3><b> </b>玩儿是孩子的天性,如何能够高质量的玩?在玩儿的过程中,衍生出更多的知识,能够让孩子们在玩儿的过程中提高他的能力和认知,这是一个教师的高阶素养。很多的物理科学家都是在玩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引发思考,从而诞生出来很多经典的物理知识。作为教师,能不能让学生在玩儿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教给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又来如何解决问题?这其实就是学习的一种方法,更是思维品质提升的一种方式。物理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很多游戏和活动其实是物理知识的载体。如何开发和运用这些载体?为物理课堂所用,这是教师要思考的。</h3><h3> 曹老师课上设置学生开窗和关窗的这样个小游戏,通过变换不同施力位置,产生出不同的结果,因此小游戏中的现象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为什么在不同的地方会出现不同的现象,引发学生的思考,将学生经历动手活动的过程提升到动脑思考的过程,学习需要思维,只有当学生动脑思考的时候,他才是在学习,只有认真的思考出来,才能对知识真正的理解。</h3><h3> 通过创新实验教具,来解决学生的疑惑,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更加有助于学生的观察和理解。本节课曹老师将力臂这一难点,从黑板上静态的知识采用自制教具的方式将静态知识变为动态演示,这一创新的做法,有力的解决了学习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更加直观的让学生明白知识内在的联系。所以教学需要创新,需要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不同的内容进行创新。</h3><h1><b>有讲有论,有生成</b>。</h1><h3> 对于对于教学,很多的知识需要教师讲会,但更有很多的知识需要学生在议论中学会,学生议论的过程是思想的碰撞过程,是对问题阐述的过程,更是对问题进一步论证的过程,在论证的过程中需要论证论据的支持,学生会对自己的论据进行充分的描述,在描述中学会学习,同时在听取别人的描述中,也会发现问题,对比自己的观点,进而对于要争论的问题会更加深入的寻根究底,生成自己的知识。</h3><h3> 曹老师内容图片对前者进行论证,建立起物理的思维模型,从钳子这一实物中抽象出杠杆模型。让学生的思维从知识转化到生活。</h3><h3> </h3><h3><br></h3><h1><b> </b></h1><div><br></div> <h1><b>有深有浅,有梯度。</b></h1><h3> 教学需要由浅入深,从已知向未知挑战,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激发他的好奇心和兴趣。</h3><h3> 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是不同的,每一个问题的呈现,每一种方法的使用,都是在唤起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所以说要有梯度的教学,进而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在不同的程度有所提高。</h3><h1><b>有思有想,有探究。</b></h1><h3> 学习是脑力劳动,如果没有脑力劳动的参与,那肯定是无效学习。如何激发学生的脑力劳动,那就必须得给他思考的空间和时间。物理的探究课堂中是学生获得思维品质有效提升最好的机会。</h3><h3> 学生在探究实验中会思考自己的做法的,对错会思考自己的不知,更会思考自己实验失败的原因。从而激发学生想成功的欲望,他才能够真正的用心里去想问题,在想出的过程中达到学会的程度。</h3><h3> 在实验过程中,有一种学生始终在杠杆上,平行的挂了几个钩码,实验一直处在失败中,当这种学生望眼看到周围同学实验成功的景象时,他们停止了而是试图发现自己组的问题,去寻找解决的方法,在寻找中,他们进行了论证,知道自己错误的原因,同时也对新的方法,和正确的方法有了一定的认知,达到了,探究的目的。</h3><h3> </h3><h1><b>有激有励,有评价</b>。</h1><h3> 对学生的认可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有效的评价,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度,全方位的来评价学生,不能单一的从某一个角度去进行否定。要看到课堂中学生有效的动作和信息,及时给予鼓励和评价。</h3><h3> 曹老师在展示环节对学生的,不同的观点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亲切自然的肯定,让学生有了学习的动力和热情,这也是学生也就是建立交流融合感情的一种很好的方式。</h3><h3><br></h3><h1><b>有效有序,有经济</b>。</h1><h3> 参与式教学是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大力倡导的一种教学方式。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参与式教学引起了广大中小学的关注。2010年国家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倡导参与式教学,将参与式与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一起作为“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实现“学思结合”的基本教学方式,纳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方式及基本要求。参与式教学一时成为教育教学的一个热点问题。</h3><div> </div><div> 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率根本上取决于学生的有效参与度。有了学习主体切实的有效参与及投入,才有可能产生有质量的学习过程,从而带来有效益的学习结果。参与度高不仅在于学习行为投入高,更在于学习心理投入度高。行为调动度决定了参与面(参与的广度、宽度和长度),表征的是参与的表面质量和外在效果;心理调动度决定了参与的深度,代表了参与的内在质量和深层效果,可有效启动思维、启发学习认知,有效激发情绪、保持学习热情,有效激励意志、维持学习注意力。</div><div> </div><div> 再者,要精心设计,有序实施。教学活动的组织要井然有序,顺畅推进,必须在课前精心设计,课中精心实施。实施时要做到:活动前,让学生明确具体的活动任务及活动目的;活动中,教师应对活动全程给予全面而有重点的巡察监控、督促指导,以保证活动按要求进行;活动后,要及时反馈评价活动表现及效果,有时需专门安排适当形式的成果展示活动,也可组织学习成果展评活动,通过“比、学、赶、超”等竞争性、交流性、激励性活动来互相促进。</div><div> </div><div> 最后,要经济适用、操作简便。在保证有效、有序的同时,教学活动方式的选用还需考虑“投入产出比”,做到省时省力省事,切实管用。</div><div> 曹老师的课可以说是一节低耗高效的课,耗用的学生最少的时间,但达到了最好的效果。但在这背后,我们看多看到更多的付出,是老师精心的备课,是对一节课,从整体框架到细节的精心雕琢。只有备课到位才能有高效的产出。</div> <h3><font color="#010101">北辰区教研员霍刚老师对本次活动作了小结。</font></h3> <h3>同时,92中卢校长,全程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也给予了大力支持。</h3> <h3><font color="#010101">北辰区的部分初中物理老师积极参与了此次活动。</font></h3> 对于一节好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留白,不同的地方要留白,如有空间留白,时间留白,内容留白。<div> 水满则溢,知识也是一样,当过满的知识塞给学生的时候其实就是水桶已经满了,再多的东西只会留在外面。学生的学习也是一样,只有他吸收了,他才能够不断的往桶里加水,往他的知识库中存储它的信息和能力。</div> <h3><font color="#010101">李校长对本次活动做了最终的小结。</font></h3> <h3> 每一次活动,我们都收获颇丰,即使在离开的过程中也是恋恋不舍,我们回顾品味交流着本次活动的精髓,及活动带给我们的更多思考。</h3> <h3><font color="#010101"> 只有思想与思想在不停的交流,智慧才能不停的增长。思想和行动一直在路上,让更多的学习,丰富我们的思想。</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