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行

马全成

<h3>呼和浩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先秦时期,赵武灵王在此设云中郡,故址在今呼市西南托克托县境。民国时期为绥远省省会,蒙绥合并后,呼和浩特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市中心城区本是由归化城与绥远城两座城市在清末民国合并而成,故名归绥。1954年改名为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h3> <h3>库布其沙漠名,库布齐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同“库布其”,为蒙古语,意思是弓上的弦,因为它处在黄河下像一根挂在黄河上的弦,因此得名。古称“库结沙”、“破讷沙”,亦作“普纳沙”。</h3> <h3> 阴山山脉</h3><h3><br></h3><h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h3><div>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div><div><br></div><div><br></div><div>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div> <h3>  敖包</h3><h3><br></h3><h3>敖包是蒙古语,意即"堆子" ,也有译成“脑包”、“鄂博”的,意为木、石、土堆。就是由人工堆成的“石头堆”、“土堆”或“木块堆”。旧时遍布蒙古各地,多用石头或沙土堆成,也有用树枝垒成的,今数量已大减。</h3><div>原来是在辽阔的草原上人们用石头堆成的道路和境界的标志,后来逐步演变成祭山神、路神和祈祷丰收、家人幸福平安的象征。</div> <h3>希拉穆仁草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希拉穆仁蒙古语意为“黄河”希拉穆仁草原旅游俗称“召河”,因在希拉穆仁河畔有一座清代喇嘛召庙“普会寺”而得名。</h3><div>寺院原为呼和浩特席力图召六世活佛的避暑行宫,建于乾隆34年(1769年)。寺内二重殿洞,雕梁画栋,颇为壮观。普会寺背后环绕着希拉穆仁河,跨过河上大桥可达阿勒宾包山上观赏草原风光。一望无际的景色,让人如醉如痴。</div> <h3>  希拉穆仁,这块美丽的草原,象一块绿色的宝石,位于达茂旗的东南部,是蜚声中外的旅游避暑胜地,因有一座历史久远的清代喇嘛庙--后席力图召屹立于希拉穆仁河畔,故又名“召河”。</h3> <h3>当尊贵的客人来到草原,草原上的主人在献上哈达的同时必奉上一杯下马酒,据说,下马酒是从成吉思汗时代传下来的。蒙古人性格豪爽,喜欢看着客人接过酒后一饮而尽。当然如果你实在不胜酒力,也可用唇抿一下再交还到主人的手中。</h3> <h3>烤全羊的传说</h3><div>  相传,清代年间共有12位京城的格格嫁到草原汗王之家,这年阿古阿拉善盟的汗王娶得了一位美丽的京诚格格为妻,将其视为掌上明珠,要什么当然给什么了。</div><div>  这一天,掌上明珠说要吃烧鸭子,这可难坏了汗王的厨师,因为阿拉善是内蒙古的半草原半沙漠的干旱地区的,不用说水鸭子,就是汗鸭子也很难找到,可是如果做不成烧鸭子定会引来大祸。聪明的厨师急中生智,找来一只二岁的小绵羊,按照烧鸭子的制作过程。</div><div>  首先,进行宰杀,然后仿照烧鸭子去毛的方法将小绵羊在热水锅中浸烫,再去掉羊毛,接着在羊腹下开一小刀口取出羊内脏,最后又仿照做烧鸭子的方法给羊皮刷上调料,凉皮上色,当然要保持全羊的形态了,于是聪明的厨师当然还要仿照烤鸭炉搭做一个大烤炉了,并且选用阿拉善盟独有的梭梭木点燃烤炉。</div><div>  梭梭木是沙漠上骆驼最爱吃的一种植物的根系,它不但火力强盛而且还有一种独道的香味。小绵羊挂在烤炉中经过四个小时的烤制,全身色泽枣红油亮,形态完整惹人喜爱,王爷与爱妻见之大喜!食之羊皮酥脆,用荷叶饼配上葱丝、甜面酱卷食羊肉,香醇之极,喝其羊杂汤香辣可口,王爷当然给厨师以重赏了。</div><div>  经过不知多少年的各民族之间烹饪技艺的相互交融,烤全羊日臻完善,无论其制做工艺还上烤全羊时的民族礼仪都有了约定的习俗,终于成为蒙古族在重大节日筵宴和婚礼庆典上的第一美馔,成为草原人们款待远方朋友不可多得的第一大菜。</div> <h3>和硕恪靖公主府,又名呼和浩特市博物馆或清公主府,位于呼和浩特新城区赛罕路,建于清代康熙年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康熙皇帝的六女儿和硕恪靖公主居住过的府邸,公主府占地18000㎡,是赛外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清代四合院群体建筑。</h3> <h3>和硕公主</h3><div>据史料记载,和硕恪靖公主是康熙皇帝的第6女,生于康熙十八年五月,卒于雍正十三年三月,终年57岁。和硕恪靖公主深受康熙喜爱,曾3次受封。第一次是康熙三十年,公主仅13岁,困“既娴内治,宜被殊荣”,即被封为“和硕公主”。第二次是康熙三十六年,这时公主下嫁敦多布多尔济已9年,因她“居心柔嘉,妇德无违”,故封“恪靖公主”。第三次是雍正元年,雍正皇帝特赐她金册,并晋封为“固伦恪靖公主”。那么“和硕”和“固伦”究竟有何区别呢?据历史学家介绍,二者反映了公主的级别,皇后嫡出的女儿称“固伦公主”,“固伦”是满语,意为“国家”或“天下”,是最高级别的公主;嫔妃和贵人等生的女儿则称“和硕公主”,“和硕”也是满语,意为“一方”,后引申为“旗”的意思,和硕公主因自身出色或政绩斐然可被晋升为固伦公主。</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