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8年5月18日,19日,部分82年入伍的北京、太原、岢岚的战友相聚岢岚,又一同探访了部队的旧址,兴县二十里铺154站。</h3><h3>为纪念这次聚会,我们将精彩的回忆与大家分享<br /></h3> <h3>先看看我们年青时的模样</h3> <h3>5月18日我们相约岢岚,出发途中</h3> <h3>战友相见</h3> <h3>我们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岢岚时走过的路,游览了赵家洼,宋家沟</h3> <h3>参观宋家沟村新民居</h3> <h3>刘保家老战友为本次聚会点赞到:毛指带领战友,就像你们当年中队集合了!为你们欣慰!</h3> <h3>我们特邀了82年兵新兵连指导员毛润庭与我们相聚</h3> <h3>送别毛指导员:阔别30多年,岁月沧桑挂眼前,重逢不忍细端详,分别不敢看泪眼,道一声珍重道一声安康,只把美好记心间。</h3> <h3>毛润庭指导员有感于本次岢岚聚会,赋诗一首:《岢岚行》</h3><h3><br /></h3><h3>鹊鸣翠柳喜气盈</h3><h3>战友京晋聚岢岚</h3><h3>八二入伍砺风雨</h3><h3>峥嵘岁月铸深情</h3><h3>久别几度梦链链</h3><h3>重逢百感忆征程</h3><h3>容貌依稀见蒼桑</h3><h3>头发稍白说乡荣</h3><h3>鞠躬尽瘁报家国</h3><h3>俯仰无愧慰此生</h3><h3>精神倍棒共奋斗</h3><h3>你我共享新时代。</h3> <h3>5月19日上午,我们行驶在由岢岚到兴县二十里铺的途中</h3> <h3>途中欢歌笑语忆当年</h3> <h3>2018年5月19日,我们一同回到了部队的旧址,兴县二十里铺154站。从新兵连曾经住过的窑洞,到新兵连训练的操场,仿佛能依稀听到那嘹亮的军号声在山谷中回荡。我们走过连队的营区到曾经执勤工作过的机房,那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如此亲切,泪眼朦胧的我们在杂草丛生的荒地上想找寻当年宿舍的模样,伫立营区那已断裂的小桥上,似乎还想听到那熟悉的哗哗的流水声。我们在翠岭山上寻找着我们曾经走过的路,当年我们种下的小树如今已长得高大健壮。</h3> <h3>在原机关团部办公楼前留影</h3> <h3>这一刻内心充满了豪迈!</h3> <h3>王解和队长回复说:谢谢小杨,让我见到老营区。</h3> <h3>82年新兵连8班的部分战友,在新兵连住过的窑洞前合影留念。</h3> <h3>老战友李俊看到本次聚会的照片回复到:为你和战友们点赞!军旅生涯永恒记忆!</h3> <h3>列队,再看我们的站姿,就是底子厚!</h3> <h3>列队完毕</h3> <h3>在新兵连的操场,再走一回正步,再喊一声号子</h3> <h3>孙安祥分队长回复到:看到了,那也是我,心驰神往的地方!谢谢,让我分享激动和满足。</h3><h3><br /></h3> <h3>大班长刘全带操</h3> <h3>五中队宿舍旧址</h3> <h3>连接生活区与机房之间的小桥,来来往往不知走过多少趟</h3> <h3>还是那条通往机房的小路,还是那座曾天天经过的小桥</h3> <h3>在原五队的机房前留影</h3> <h3>战友相逢</h3> <h3>在老招待所门前留个影</h3> <h3>翠岭山上飞龙亭,有我们当年栽下的小树</h3> <h3>关于飞龙亭:1984年完成翠岭绿化,从坡下沿“之”字路拾级而上攀至尽头,是造型精美的玉带桥和莲池。玉带桥形似新月,拦壁雕有多幅古人物形象画面,雕工精细,形象生动,两端桥拦扇形展开,象是好客的主人张开双臂迎送宾客。跨玉带桥,顺松柳夹道的卵石小径,便及翠岭顶峰,〈飞龙亭〉就翅立于翠岭上。它是翠岭风景区主要的建筑之一,亭高八米,是一座朱红宝顶,瓦檐飞翘,六角揆尖,六柱擎顶的建筑,它的造型庄重,古扑典雅,雄腾多姿,亭内雕梁画栋,色彩斑澜,异常精美。亭内靠北面是两樽蟠龙石柱,柱上龙身昂首,有跃然腾空之势,南面的两樽石柱上镌刻楹联,在楹联中间亭上壁挤挂着〈飞龙亭〉金匾。
翠岭规摸不大,布局紧凑,精巧别致,杨柳交翠扬成一幅和谐图案,给人以丰富的艺术享受。使园林式的庭院更和谐、完美。一九八四年九月,站长薛守唐、政委王子玉向张爱萍副秘书长写信汇报翠岭建设情况,并附征集的亭名、楹联汇编一册。张副秘书长于同年十月书写了“飞龙亭”匾额和“登翠岭观原野缅怀前辈驱虎豹;立凉亭望碧空喜看巨龙舞苍穹”的楹联。此联是我站技术员李树林所作。同年十一月,在驻地兴县廿里铺村举行〈飞龙亭〉落成典礼。座落在营区的一座秃岭 不仅披上了绿装,并以翠岭公园的新姿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在翠岭公园的简介中这样记载着这段历史:
“翠岭公园始建于一九八二年三月,于同年四月站办公会通过命名,一九八二年、一九八三年的二年中整修山顶,种植了杨、柳、松和果树。一九八四年三月修成攀山之字路,十月建成玉带桥、飞龙亭。张爱萍将军为飞龙亭命名并书写了匾额和楹联,同年十一月,基地乔平司令员和兴县党、政领导参加了落志典礼。”
(此文是为全军史料征文撰写的原稿,作者时任154站站长)<br></h3> <h3>154站的制高点:飞龙亭</h3> <h3>翠岭山上的小路</h3> <h3>翠岭山上玉带桥:小桥依然人已老。笑问小桥:可还记得当年那少年?</h3> <h3>2018年5月19号的下午,我们来到了兴县烈士陵园,继续寻找当年的足迹。</h3> <h3>按照当年新兵连大合影的站位,37年后我们来一次不可复制的复制</h3> <h3>兴县烈士陵园</h3> <h3>2018年5月19日的下午,我们来到了原154站38号,受到了现任38号站长李涛,教导员王多福的热情接待,有一种回家的感觉,真好!</h3> <h3>38号连队宣传栏前叙友情</h3> <h3>原38号的老战友刘冬梅,看到我们发送的38号的照片激动的回复:谢谢你把这美好的经历分享给我们,请代我向仍然战斗和守卫在38号的战友们问好!祝他们工作顺利,为祖国的国防科研事业做出更大的成绩!</h3> <h3>找寻熟悉的营房,找寻曾经的梦想,像雨露滋润黄土岗,清新的感觉永远留刻在心上。</h3> <h3>38号战士们种植的果园,已是果满枝头待丰收!</h3> <h3>38号连队会议室里亲切交谈</h3> <h3>低头不语整内务泪已湿两行</h3> <h3>摸一摸战士的被褥,心中激情在荡漾</h3> <h3>山东同年兵李治中为聚会贺诗一首:</h3><h3>思战友故地重游:车轮滚滚生疾风,承载无数战友情;一路风光无限好,不盛战友笑歌声;穿林海跃高原,战友相拥于岢岚(兴县)说不尽相思之苦,道不完战友的思念,时儿欢歌笑语,时儿泪水沾沾!这是真情的流露,这是多少年战友激情的沉淀!是激情的爆发、是友情的源泉!战友们又回到了昨天!</h3> <h3>战友徐海燕感慨本次聚会:三日朝夕相处谊、真情满怀胜兄弟。借问汾酒几度醉、泪滴酒杯入情怀。</h3> <h3> 2018年6月23日,王解和队长带领83、84、85年五队的战友重回二十里铺军营,王解和队长是这样诠释"战友"一词的:关于战友情缘:人类历史百万年,我们生在同一时代,这是天时缘;地球世界那么大,我们聚在廿里铺,这是地理缘;-----中国青年以亿记,我们组成个基层单位,这是人和缘。几百年修来的缘分,袍泽义重,战友情深,千万珍惜啊!(摘录王解和队长的讲话)</h3> <h3>王解和:当年我们五队的队长</h3> <h3> 2018年6月21日王解和队长作诗一首送给所有的战友,这天是夏至,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也取意为:战友之情天长地久。虽然没有跟随王队长一同前往部队的旧址,但这份真情、友情值得我们收藏,分享。我在这里给补充上,以此来纪念我们对部队的这份情感。</h3><h3>楼山右峙蔚汾远,</h3><h3>铺上青春伴苦寒。</h3><h3>校场雷呼凝战气,</h3><h3>林园雨汗绽欢颜。</h3><h3>洞察万里风云变,</h3><h3>通络八方电信传。</h3><h3>故垒荒芜神已碎,</h3><h3>沧桑泪里忆華年。</h3> <h3>指导员刘希廣,看到我们探访老部队的相片后十分感慨,特赋诗一首抒发情怀: </h3><h3> 风华儿女多壮志,西北边塞铸军缘;</h3><h3>弹指三四十年间,故乡重逢泪沾杉!</h3><h3><br /></h3> <h3> 连队老领导刘希廣特意为我们"聚会岢岚探访二十里铺154站"这个相册题诗及拟写书法作品,落款为:观战友重逢第二故乡营地有感。情感真挚令人感动,特一并收藏以做纪念。</h3> <h3>在这里也跟大家分享几幅刘希廣老战友的书法作品,字里行间寄托着期盼与祝福,饱含着浓浓的战友之情</h3> <h3> 老连长彭洪彦看到这个相册后感慨留言,在此转发与大家分享:</h3><h3> 刚看到丽芳制作的部分战友聚會兴县154站部队旧址,使我猛然回想到我们青年时期的军旅生活,深感心慰与兴奋。正如忆往昔争荣岁月,看今朝心潮澎湃!时间不饶人啊,当年美丽的小姑娘和青年小伙已成了現在的老婆老汉了。但我们并不感到惋惜,反而倍感荣幸和自豪,因为我们曾经为部队与国防建设做出了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贡献!谢丽芳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h3> <h3>岢岚花絮:在岢岚临漪公园,战友们一起晨练,再一次感受着对部队生活的怀念和战友相聚的快乐</h3> <h3>刘润涛战友为我们岢岚街头公园晨练赋诗一首《嘚瑟》</h3><h3>人老不可在屋闲,</h3><h3>唱歌跳舞嘚瑟欢。</h3><h3>天天嘚瑟精神好,</h3><h3>嘚瑟一天乐一天。</h3><h3>不爱嘚瑟疾病找,</h3><h3>谁不嘚瑟谁发蔫。</h3><h3>长期嘚瑟身体棒,</h3><h3>坚持嘚瑟寿百年!</h3> <h3>三十多年后,我们站在翠岭山上登高远望整个营区。我们感慨岁月的沧桑,我们欣慰我们赶上了好时代,我们自豪祖国的强大,我们手拉着手重回老营房,我们来啦!我们深爱着你,我们第二个故乡。</h3><h3><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