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琢如磨,尽善尽美——指导官睿楷的箫(2018.5.24)

林美娟

<h3>  官睿楷这孩子学习真是自觉,安排他利用早上七点到七点半的时间回来练箫,我七点到五楼时,他已经在练习了。</h3><h3> 昨天让他练《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这一首,今天他已经背下来了。</h3> <h3>  这是昨天刚开始学的。虽然我不是音乐专业的,也不懂技巧方面的东西,但吟诵对我帮助很大,我完全可以用吟诵的感觉来指导孩子们的民乐,特别是吹奏类的,特别讲求气息的运用,跟吟诵是一道的。</h3><h3> 听了官睿楷的吹奏,我就给他三个意见:</h3><h3>一是每一个音要圆润,二是每一句要气连,注重一呼一吸,三是注意高潮部分的表达,就像写字的主笔一样。</h3> <h3>  给他指出问题后,他就自己一直在练习了。特别是高音部分容易破音,这是气息的问题。他就一遍又一遍去练。</h3><h3> 今天特别让他记住八个字:“如琢如磨,尽善尽美”,都是来自《大学》《论语》里背过的经典里。</h3><h3> “如琢如磨”是打磨的过程,一块玉石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反复的琢磨,才能变成烨烨生辉的迷人的宝石,而我们练每一首的乐曲的过程也是如此,就要有琢磨宝玉的精神。</h3><h3> “尽善尽美”是结果,经过如琢如磨的过程,把每个作品都要做到尽善尽美,不要着急,不要贪快。</h3> <h3>  曼淇长期学钢琴的,葫芦丝只是副业,有学钢琴的能力,学葫芦丝太简单了。但要吹得动人美妙,也是需要用心和努力的。</h3><h3> 《月光下的凤尾竹》她也会背了,背完之后我把它录下来给她看,让她自己找原因。结果她找出来的原因就是“这里的音短了,那里的音怎么样”,完全是技法方面的问题,我给他们雅韶乐团讲的几条关键句,她根本没重视,问她这首曲子创作背景是什么,表达什么,她也不知道,学习是很被动的,所以批评了她。</h3><h3> 学音乐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必须要清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