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题图:舟山路的犹太房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提篮桥位于上海的东区,曾经是个熙熙嚷嚷的商业副中心。我原先就居住在提篮桥,是在提篮桥出生长大,娶妻生子的。在提篮桥渡过了我四十多年的人生时光。是提篮桥给了我久久的市井记忆、浓浓的情感烙印、与深深的人生苍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据说这里曾经真的有座提篮桥,在我出生之前很久很久,河道早就被填没提篮桥也早就拆除了。这里原属提篮桥区,六十年代划入虹口区之后,提篮桥只是几个街区模糊的称呼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里有座“上海市监狱”又称“提篮桥监狱”,“文革”之前大门口的牌子还是由陈毅市长手书的。长久以来“提篮桥”几乎就成了那个监狱的代名词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提篮桥海门路与昆明路的丁字路口,有个千年古刹,那就是烟香袅袅的下海庙。记得当年,其左边曾经是唐山路地段医院,右边曾经是是昆明路第二小学,从地段医院的窗户和小学操场的栅栏,就可一目了然地,看到下海庙的大殿,几乎近在咫尺。从而天然地形成了书声与经声交相汇吟,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奇特景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年提篮桥从海门路的长阳路口,到东大名路,短短五百米的距离,就有两家电影院。其中“大名电影院”最老,旧时沪上人称百老汇影戏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上世纪没有电视的五十至七十年代,市民的娯乐主要靠电影。也可以这么说,是电影伴随了我的成长,伴随了我的生活。以至到老依旧还能清晰地记得五六十年代在“大名”和“东海”两家电影院看过的许多黑白方块片,那些外国电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英国片《冰海沉船》和《百万英镑》,西德片《献给检察官的玫瑰花》,墨西哥片《生的权利》,意大利片《警察与小偷》,埃及片《山谷里的战斗》和《我们年青的日子》,法国片《塔曼果》和《漂亮的朋友》,印度片《流浪者》,苏联片《夏伯阳》、《丹娘》、《斯大林格勒战役》、与《侦察员的功勋》,阿尔巴尼亚片《山鹰之歌》、《海岸风雷》、《地下游击队》......,特别是那些外国电影里的经典镜头,至今还会在眼前浮现,有些还烂熟于心。这对于退休之后,学习数码摄影的构图与采光、角度的变换,自然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说句心里话,当年虽然住在提篮桥,但我并不喜欢提篮桥。我不喜欢提篮桥石库门旧弄里的,那种南腔北调的吵杂,那些长舌妇们的叨叨,那股旧屋里难散的霉味;不喜欢提篮桥旧弄里,每逢夏天大雨就涨大水,既浸没了灶间的煤球炉子,又漂走了天井里的澡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直到有一天,我搬出了提篮桥石库门的旧屋,住进了杨浦区的十几层高楼之后,方感生活之中丢失了太多的往日旧习、与旧弄情感,丢失了太多的吵杂、叨叨、霉味、澡盆,与煤球炉子.......,而正是当年这些不喜欢的东西,与生活的场景,反倒成为今天的梦境之中,那个最最挥之不去的、那个濛濛飘渺的,世外桃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的提篮桥,北外滩的开发正如火如荼。在“大名电影院”的原址,沿江的国际航运中心,已经崛起了幢幢的宏伟高楼,与浦东的陆家嘴金融中心,隔江遥相呼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提篮桥昔日的条条旧弄:“凤生里”“辅庆里”“公平里”“同邨里”“熙华里”“公平坊”“芬安坊”.......,这些大批的石库门老屋,都已经统统拆除推平不复存在,只能永远地留在我们这代老人的记忆深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年人头攒动的街头倒变得清静宽畅。当年的那些捣蛋鬼,小伙伴,老同学,如今想必都已经白发苍苍了,却不知迁往他处何方?也许此刻,正在某地的某个楼里,正与子孙同堂,享受着暮年的天伦之乐,也许此刻,正隔空遥望着提篮桥,回想着当年儿时种种的“恶作剧”,而偷偷地失笑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次偶然的路过提篮桥,我都会记起当年东大名路上叮叮铛铛的8路有规电车,与长阳路上的22路无规电车,车厢虽然拥挤,但是来往穿梭,快捷方便,车票价格低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次偶然的路过提篮桥,我都会记起当年街市的繁华与热闹。当夜色悄悄地来临,但晚霞尚未退去,东山戏院、大名电影院、东海电影院的霓虹灯,却已经早早地闪烁。大名百货商店、大名食品商店、东风时装商店、提篮桥绸布商店、震东饭店、北京饭店、提篮桥理发店,友谊五金商店,家家都灯火辉煌,顾客盈门,高朋满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次偶然的路过提篮桥,都会记得老一辈说过的犹太人。2001年的一天,作家贝菈偶然路过提篮桥的长阳路舟山路口,那个摩西会堂旧址时,被一位拄着拐杖的犹太裔老妇人深深吸引了。当时听到老妇人在对身边的孙辈说“这里就是我结婚的地方,马路对面的二楼,原来是个咖啡馆我是那里的舞会皇后。”那一幕令贝菈感慨不已,后来促成了她创作了《犹太人在上海》的系列小说,而其中的《魔咒钢琴》篇,就是以此为触发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解放以后的提篮桥,仍有许多外国人滞留。有公平里的罗宋人,305弄的印度人,舟山路的犹太人,甚至公平坊的德国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年在舟山路与昆明路口,“好吃来食品厂”的对面,还有个印度教堂,里面地方很大,养有许多奶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住在公平路305弄里的印度人,更是东长治路路口那个老虎灶里泡开水的常客。在寒风瑟瑟的冬天,她们能用地道的上海话,跟老虎灶老板聊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印度的成人男子,都身材高大,身板很厚,头上的白布一尘不染,有邻居说印度人十三岁就结婚了,感觉很奇怪。1962年中印自卫反击战之后,他们似乎一夜之间都回国去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年夜里路过公平路口,有个罗宋人喝醉酒倒在人行道上,嘴里还含糊呓语,好心的路人怕他着凉,竟然还给他盖上个草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直到1964年,还能见到一对罗宋人父子,常来弄堂里给人磨刀。那个罗宋小子白白的,一脸的雀斑,父亲是个拉大胡子。他们和本地的磨刀匠不同,是用脚踏转轮带动砂轮磨刀,效率很高,但很贵,每把刀收费一角钱。有一次磨了一下,竟用生硬汉语说“没有钢!”那些老太太都说“还是罗宋人有本事”怪不得这把刀,老是磨不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多年之后我进了一家机械厂当了工人,这才把这个迷团解开。原来转动的砂轮速度很快,遇到钢铁会产生火花,而根据不同的火花,就能看出是钢,还是铁,是高碳钢,还是底碳钢。这在机械工厂,只不过是一项最最普通的基本常识而已。后来读了机械工程,才知道这都是属于材料金相学的课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一辈的上海人,对犹太人都另眼相看,对罗宋人却相当鄙视。外婆嘴边常常有句老话,说“罗宋瘪三,犹太门槛”。外婆在世的时候,对罗宋瘪三很看不起,说罗宋人都是酒鬼。而犹太人,“门槛”都太精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她告诉我们孙辈,犹太人是“西装笔挺卖小糖”。犹太人已经落魄到了仅仅靠着卖小糖果来维持生计的时候,却依然穿着笔挺的西装,依旧派头十足,根本不管别人看不起的眼光,只要能赚到糊口的钱,就是他的本事。这也许就是上海人所说的“大丈夫能曲能伸”。难道这个原理,国际也通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久而久之,在外婆重复故事的叨叨之中,我们才慢慢地体会到了,个中启示我们的那种深深的人生意味:做人并不在于他的贫富,而在于他的志气。再难再苦,也要穿得干干净净地挺着胸膛做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岁月悠悠数十年,每次偶然的路过提篮桥,我都会抓住机会,情不自禁地拿起相机,去追摄提篮桥仅存的,那些老屋沧桑。犹如去追摄提篮桥,在城市转型改造中的那个涅槃凤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拍摄:2017’ SONY NEX F3</p> <p class="ql-block">长阳路,上海市监狱管理局</p> <p class="ql-block">长阳路,提篮桥监狱大门口</p> <p class="ql-block">舟山路,提篮桥监狱的高墙下</p> <p class="ql-block">昆明路,提篮桥监狱拐角</p> <p class="ql-block">建于民国时期的舟山路菜场</p> <p class="ql-block">犹太难民卡力与莎拉,他们在上海的摩西会堂结婚,并在上海生子</p> <p class="ql-block">拿起犹太难民纪念馆的话筒,就可听见耄耋的莎拉,远在澳洲向你娓娓述说,上海的旧日时光</p> <p class="ql-block">大名电影院原址,建起国际航运中心</p> <h3>国际航运中心的高楼群</h3> <p class="ql-block">海门路派出所,改建成高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